《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1)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2168966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1.知识目标:(1)知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2)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2.水平目标:(1)学会思考,增强比较事物的水平;(2)培养收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水平。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准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去其糟粕”,“、革故鼎新”。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2.在学习和借

2、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三、坚持准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文化创新要把握好与、本民族的文化与的关系。2.文化创新要克服“”和“”的错误倾向。1.莫言是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一系列乡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崛起开始,其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这说明()。A.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再现B.文学作品是以乡土为取材对象的艺术创作活动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学创作的源泉D.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生产活动2.中国文学史上的多次文体、文风的革新,悉举“复古”旗帜。如陈子昂、李白“复古”以推动唐诗发展,中唐迄北宋韩、柳、欧诸家发起和推动

3、“古文运动”以促动散文变革。以下分析准确的是()。文学创作中的“复古”并不是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简单回归对古代文学传统的批判继承是实现文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复古”与“革新”是直接同一的通过“复古”以正本清源是实现文体、文风革新的根本途径A.B.C.D.3.漫步在集美学村,一栋栋“穿西装,戴斗笠”式的教学和生活楼房,让人流连忘返传统闽南风味的燕尾脊、红砖墙与西洋风格的高石柱、花窗套融为一体,韵味无穷。欣赏着这些优美的建筑,让人感悟到()。A.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的继承和借鉴B.传统建筑是民族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C.优秀文化是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4.在学

4、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样做有利于()。A.防止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B.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C.排挤外来文化,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D.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的一切成果,展示“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5.要保证文化创新沿着准确的方向,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是因为()。A.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B.表达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1

5、.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准确对待传统文化。着眼于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表达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准确对待外来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文化创新需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4)文化创新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反对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

6、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二是要反对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认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文化传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之间是什么关系?(1)文化传承,是指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文化传播既表现为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横向间的相互交流,又表现为同一民族和国家文化纵向上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具有传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播和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而没有文化的积累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2)文化发展,是指社会文化持续丰富、持续进步、持续推陈出新的过程。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上

7、得到发展的,所以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的过程,所以,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3)文化创新,一般是指超越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文化创新主要包括内容创新、观点创新和形式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要发展必须有所超越,必须有所创新。但是任何文化超越、创新都是在前人创造的文化的基础上实行的,文化创新同样必须以继承传统文化为前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

8、、持续创新的过程。3.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关系(1)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3)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的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

9、并不排挤文化合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4)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持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请你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

10、继承“孝”道。二、作为儒家学说经典的论语礼记等传入西方,启示和鼓舞了西方启蒙思想家。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近代欧洲的一些文化名人,如伏尔泰、歌德、雨果,都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汲取过营养。材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三、某班同学对外来文化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观点二: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观点三: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局部,也有落后的局部,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你觉得哪种观点准

11、确?为什么?1.电影惊天动地再现了汶川大地震的真实场景,在创作和拍摄上借鉴了国际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为了营造视听效果,电影工作者把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有机结合起来,使这部影片有了艺术和技术的精彩表现。这说明()。文化形态的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A.B.C.D.2.相声源于解放前的北京,天桥一代的艺人为谋生在舞台上相互对骂或戏谑以招徕看客,这是初期的相声。后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对初期的相声实行批判、改造,相声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说明()。A.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B

12、.对一切传统文化都应该批判C.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时实行的3.“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的这句名言强调的是()。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动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4.主张全盘否认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民族自信心,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心甘情愿地接受异族文化的“同化”。这种观点属于()。“守旧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A.B.C.D.5.莫言在谈

13、到创作过程时说:“从马尔克斯文学里面得到很多的滋养,他是没见过面的大师。”莫言说自己曾学过马尔克斯,但在创作生涯中,也持续去消化吸收并尝试自己的想法。莫言的创作体会启示我们()。A.不同国家作家的审美观相同B.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C.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文化竞争并不排挤文化合作参考答案知识体系梳理社会实践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借鉴与融合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当代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预习检测1.C2.A3.A4.B5.A重点难点探究一、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

14、过程。首先对“孝”道要作辩证的理解,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继承“孝”作为基本道德思想的优秀局部,抛弃“愚孝”等糟粕局部。其次,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孝”道要表达时代精神,符合现代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标准。二、(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

15、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持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三、(1)实现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准确方向,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和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认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2)观点一主张照搬外来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观点二主张坚决抵制外来文化,是“封闭主义”的表现;观点三是我们要坚持的准确观点。当堂检测1.C电影惊天动地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国际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的

16、借鉴,离不开传统特技与数字高科技的有机结合,说明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文化的发展就在于文化创新,准确;文化形态的更替从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错误;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错误。2.C相声艺术中有糟粕,经过批判、改造后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这说明文化创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应选C。3.D“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强调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强调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应选D;A、B、C虽都表述准确,但在题干中均没有表达出来,应排除。4.C否认自己的文化传统,推崇外来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达。5.C莫言在创作中学习、消化、吸收马尔克斯文学里面的精华,表达了C;A表述过于绝对;B、D与题意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