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2150079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植物配置处理手法小议 以武夷山集散中心设计为例摘 要:植物作为旅游区的另外一个风景, 其配置并不是单调分布好就可以。它的设计应该人性化,并从颜色、特性等多方面考虑再进行搭配,才能让游客有视觉上的冲击跟享受。本文正以此作为论述的主体,重点阐述了植物配置的要点及具体手法,最后进一步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关键词:植物配置;人性化;具体手法Abstract:Plant as a tourist area of a scenic addition, the configuration is not monotonic distribution can be good, it should be desi

2、gned to humanity, from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to consider another match, and make it possible for tourists to have a visual impact with enjoyment. This paper is discussed as the main emphasis on the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the specific points practices Finally further examples

3、of its application analysisKey words:Plant configuration;Humanity;Specific practices目 录摘 要Abstract一、前言(3)二、植物配置的概念及应用手法(3)(一)植物配置的要点(3)(二)植物配置的应用手法(3) 1道路旁植物配置(3) 2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4) 3水景植物配置(4)4利用植物对比和衬托不同的形态特征(4)三、以旅游集散中心的植物配置为例(5)(一)道路旁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5)(三)停车场植物配置在尽管设计中的运用(5)(三)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5)(四)水景植

4、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6)四、结束语(6)致谢(6)参考文献(7)一、前 言植物作为旅游区的另外一个风景,它的设计也必须是人性化的,随着人们开始渴望更高层次的需求,特别表现在对它们的尊重和关怀。所以景区的植物设计并不是单调分布好就可以的,要从颜色、特性等考虑再进行搭配,突出自己的设计景点,只有在植物配置上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才能满足游客视觉上的要求。因此,设计不单是要对建筑、道路、小品、水体进行规划,对植物也进行了配置。二、植物配置的要点及应用手法(一)植物配置的要点植物配置就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的布局要求,对园林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合理的布局,并且合理配置各种植物,让它们在园林中使园林发挥园

5、林的功能和植物本身的观赏性。它的要点主要有:1.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各种植物不同种类的选择,树与树、树与草之间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2.景观植物与其他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道路等之间的配置。3.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效果。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比

6、较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有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4利用植物对比和衬托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二)植物配置的应用手法1.道路旁植物配置道路旁植物配置要注意景观之间不同的道路,如山道、竹径、花径。在天然的景观道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道路两边不一定种植同一树种,但是效

7、果必须是均衡。每棵树之间的距离应该跟道路两边的景观、建筑相结合。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2.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主题,再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筑物外形单调的感觉。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等,旁边种植可以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3.水景植物配置水景植物配置景观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流、泉、溪流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

8、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水面的距离。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构成主景,也可以用花草、湖石结合装饰作为一个主体。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三、以旅游集散中心的植物配置为例本项目位于风景秀丽的世界双遗地福建武夷山之黄冈山的东南麓、武夷山风景区西侧,地理坐标:北纬273613、东经1174411,距主景区26公里,距武夷山市区48公里 整个武夷源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20km2,本设计区域是其入口部分(规划用地约64亩),负责所有游客的集散(预计流

9、量为920人/日左右,可考虑停车场容量为15辆大型车、12辆中型车、95辆小型车),是整个旅游链的关键部分。(一)道路旁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因为本设计被漂流包围着,所以选择了垂柳作为整个植物配置的底色,沿着漂流的河,把整个集散中心围住,所以我们选择的搭配是绦柳白杆+青杆矮紫杉+大叶黄杨+棣棠+紫藤崂峪苔草;在东南方向的河流两边种植泡桐柳叶绣线菊+连翘白三叶。景区道路是整个景区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上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动。在景区主入口方向种植武夷山特有的竹科,并采用几何三角的排列方式,起路标

10、作用,进去的主路上定距种植棕榈,因为武夷山的气候特征是亚热带气候很像,棕榈适合一年四季观赏,并在这些棕榈下种植杜鹃、红花木、龙柏整形灌木,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形成壮美的主路景观;贯穿整个中心的小路,则是在它们的两边种植法桐,夏天,枝叶茂盛,能遮挡阳光,冬天,落叶飘零,阳光能够穿过树枝照射到地面,增加透光度跟光照度。然后在两旁植入绿地。游客沿路散步可经过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道路交叉口以及转弯处的植物的高度控制在0.7米以内的花卉,因为高大的树种,影响到安全问题,必须留出安全距离。(二)停车场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停车场是本设计的换乘中心,是游客对这个旅游点的另外一个了解点

11、,所以要让游客一下车就有一种放松的心情。因为停车场的空气污染是比较严重,要在附近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所以我们选择了桂花跟广玉兰,桂花跟广玉兰不但很好生长而且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广玉兰5-6月开大型白花,10月果成熟,桂花8月飘香,刚好在旅游黄金季节开的最茂盛。 (三)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建筑物旁边的植物配置不但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还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脚边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在文化活动中心的阳面,我们种植紫露草+红叶美人蕉+金鸡菊+月季+大吴风子草围边

12、搭配的结构来铺设绿地,光照充足,建筑的阴面,我们种植萱草+玉簪+白芨的结构来铺设;在主体茶楼、分区小茶室区以及商铺的旁边,我们种植了保健植物罗汉松+鹅掌楸+月桂,具有活血止痛、治风湿症等功效,能够很好的改善空气环境,净化空气;在观鸟台的四周种植四季轮流飘香的木本植物,四季轮流飘香的木本植物:春天的梅花、桔花,夏天的栀子花、白兰花,秋天的桂花和冬天腊梅,具有香味的植物可以得到鸟虫等昆虫青睐,让这个观鸟台更有生气并种植武夷山特有的竹王毛竹,让更多的旅客来认识竹子,也是一种宣传方式。 (四)水景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在垂钓鱼塘的东北面选择耐水湿树种,绦柳白杆+青杆矮紫杉+大叶黄杨+棣棠+紫藤崂

13、峪苔草;在鱼塘的水景中种植了睡莲,睡莲出淤泥而不染的习性,自古就被誉为花中君子,睡莲美丽且芬芳,有着特殊的清香,所以也一直在宗教上被视为圣洁的象征;这样就使鱼塘更富有特色,让鱼塘成为整个景点的一幅画。四、结束语植物配置是景区设计的另外一个部分。因为它的存在,为来旅游的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放松环境,我们只要坚持,一切以“自然”为主的原则,就能使景区的绿化更贴近生活,贴近游客。参考文献1陶雄军.环境设计色彩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2游涛.城市道路景观色彩研究以南京大桥北路色彩规划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06,(7).3郭泳言.城市色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4陶铁生.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5王明贤,戴志中主编.中国建筑美学文存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