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 实验一柔性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系统演示实验验报告1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2087467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6.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南大学 实验一柔性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系统演示实验验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南大学 实验一柔性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系统演示实验验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南大学 实验一柔性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系统演示实验验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 实验一柔性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系统演示实验验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 实验一柔性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系统演示实验验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南大学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班级:学号:日期:2011-11-08实验成绩姓名:指导教师:王刚教师签名:实验台编号:THWSPX-3型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 (八站)实验名称实验柔性动化生产线机电体化系统演示实验一、实验目标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2、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组成;3、了解快速构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方法;4、了解机电一体化中机械电气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接口技术。二、实验设备及器材1、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具有GX DEVELOPER软件);2、PLC (三菱FX系列);3、PC与PLC的通信电缆一根;4、THWSPX-3型MES网

2、络型模块式柔性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八站)。三、实验原理(一)柔性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结构THWSPX-3型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由八套各自独 立而又紧密相连的工作站和一套监控站组成,八站分别为:上料检测站、搬运站、 加工站、分拣站、传送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和分类站。通过模块化设计,该 装置可实现产品的自动上料、自动加工、自动装配、自动运送、自动入库管理等 功能,可自动识别产品的材质:金属/非金属和黑色/白色,以分别进行相应的装 配,并将其运送至不同的库房存放,运用各类型传感器,采用全电动驱动方式控 制,实现智能控制设计,采用触摸屏操作,性能稳定可靠。该实验装置具有较好 的柔

3、性,即每站各有一 套PLC控制系统独立控,通过组建CC-LINK通讯网络,可 将相邻的两站、三站直至八站连在 起,进行复杂系统的控制、编程、装配 和调试。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这套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提供一套两种加工工件,可在系统中重复使 用。(工件见下图)上料检测站1上料检测站2搬运站3加工站4分拣站5传送站6安装搬运站7安装站8分类站图1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组成图2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加工零件类型表1工件信息表工件1工件2直径e 32mme 22mm咼度22mm10mm内孔直径e 24mm内孔深度10mm材料塑料塑料颜色黑、白黑、白(二)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工作原理物流传

4、递过程为:上料检测站将大工件按顺序排好后提升送出;搬运站将大工件 从上料检测站搬至加工站;加工站将大工件加工后送出工位;安装搬运站将大工 件搬至安装工位放下;安装站再将对应的小工件装入大工件中;最后安装搬运站 再将安装好的工件送分类站,分类站再将工件送入相应的料仓。表2各站工作任务序号名称工作内容1上料检测站1. 回传上料台将工件依次送到检测工位2. 提升装置将工件提升并检测工件颜色2搬运站将工件从上站搬至下一站3加工站1. 用回转工作台将工件在四个工位间转 换2. 钻孔单元打孔3. 检测打孔深度4分拣站1.将工件从加工站取出2将废品分拣出来5传送站将合格工件从分拣站传送到后站6安装站1. 选

5、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2. 将工件从料仓中推出3. 将工件安装到位7安装搬运站1. 将上站工件拿起放入安装工位2. 将装好工件拿起放下站8分类站1. 按工件类型分类2. 将工件(三)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技术THWSPX-3型MES网络型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验系统每一站都有一套独 立的控制单元,因此,该系统既可以单独运行,又可通过CC-Link网络将各站联 在一起集成为系统后,形成一个复杂和大型控制系统,该系统可用不同厂商所提 供的控制器进行控制。下图为CC-Link网络的控制框图:(1) PLC 接口在各站与PLC之间是由一个标准电缆进行连接的,通过这个电缆可连接8个传 感器信号和8个输出控制

6、信号。通过该电缆各站的传感器和输出控制器可得到 24V电压。(包括24V接地线)。(2)控制面板各站都可通过一块控制面板来控制PLC的控制程序使各站按要求进行工作, 一个控制面板上有5个按钮开关,二个选择开关和一个急停开关。各开关的控制 功能定义为:带灯按钮,绿色开始带灯按钮,黄色复位点动按钮,黄色调试按钮两位旋钮,黑色自动/手动两位旋钮,黑色单站/联网点动按钮,红色停止带灯按钮,绿色上电急停按钮,红色急停四、实验步骤:(1)、在开机之前检查电器连接是否正确和可靠,气管连接和机械部件状 态(如运动时是否干涉,连接是否松动)是否正常,当当所有的电气连接和气动连 接接好后,插上三芯交流单相220V

7、电源,并保证接地可靠。(2)、打开电控柜,合上电源开关。(3)、打开空压机电源,使工作气压达到6bar(600Kpa),各站供气由各站 过滤减压阀供给。(4)、当系统上电后,需先按下“上电”按钮,这时复位灯开始闪动,如是 第一次开机请将各站工件收到上料检测站或安装站中,而后依次按下“复位”按钮 待各站完全复位后,各站开始灯闪动,再从第六站开始依次向前按下“开始”按 钮,系统可开始工作。(5)、当任一站出现异常,按下该站“急停”按钮,该站立刻会停止运行, 当排除故障后,按下“上电”按钮,该站可接着从刚才的断点继续运行。如运行 时程序出错,可按“开始”按钮5秒,系统重新复位。如工作时突然断电,来电

8、后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操作方法同前。(6) 、结合柔性生产线系统各站运行情况,对气动和电气动的元器件结构 初步进行了解和认识;(7) 、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各个实验元器件的功能用法要有初步的认,对 各种元器件分类记录;(8) 画出八站中三站结构简图,并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和说明;(9) 实验完成后关掉所有电源,写好实验报告。五、实验结果(1)1、2、3站的结构特点项 目1站2站3站组成部分振动盘、光电开关、垂直气缸、位置传感器电控气动阀、气缸、气 动夹爪、阻尼器、光电 开关、位置传感器回转工作台、电控气动 阀、气缸、电机、光电 开关、接近开关、位置 传感器各部分作用振动盘:使工件自动排 列并送自

9、转送平台光电开关:检测工件的 存在垂直气缸:提升工作台 到一定咼度位置传感器:检测气缸 中活塞的位置电控气动阀、气缸:控 制机械手的移动 气动夹爪:抓取工件 光电开关:检测到信号 并发出脉冲,限位保护 阻尼器:减速位置传感器:检测活塞 的位置回转工作台:放置工件 电机:工作台旋转动力 电控气动阀、气缸:传 送动作的动力光电开关:检测到工件 是否为通孔(即废品) 接近开关:检测到工 位、并发出信号,使电 机停止转动位置传感器:检测气缸 中活塞的位置主 要 参 数 及 其 意 义振动盘:螺旋料斗气缸:SMC气缸 CDJ2B16-75-B,使用流体:空气 动作方式:双作用最高使用压力MPa: 0.7

10、 活塞速度:50750mm/s 缓冲:橡胶缓冲/气缓冲 给油,不需要环境和流体温度:无磁性开 关:-1070C带磁性开关: -1060 C接管口径:M5x0.8光电开关SB03-1k:圆 柱型漫反射开关,检测 距离 5cm/30 cm /50 cm /80 cm位置传感器:SMC气 缸上接近开关SB03-1k:检 测距离4mm20%特 占 八、1. 回传上料台将工件依次 送到检测工位2. 提升装置将工件提升并 检测工件颜色自动检测到工件,将工件 从上站搬至下一站1. 用回转工作台将工件 在四个工位间转换2. 钻孔单元打孔3. 检测打孔深度(2)1、2、3站检测元件项目检测元件规格/代号数量备注

11、1站光电开关SB03-1K2检测距离30 cm2站接近开关LE4-1K2检测距离4mm位置传感器SMC7分布于4个气缸3站位置传感器SMC6分布于3个气缸光电开关SB03-1K1回转旁下,检测工件,Sn=30cm接近开关LE4-1K1回转旁下,检测特别 设置的凸起,Sn=8mm(3)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一般由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 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五大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机械制造业的柔性生产线包括自动加工系统、物流系统、信息系统、 软件系统。其结构组成要素为各执行元件,动力组成要素为空气压缩机与 电机,运动组成要素为各气缸、回转盘、电控阀等,感知组成要素由各类 传感器构成,智能组成要素由CPU、存储器、芯片及数据传输线等组成。(4)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本体的特点:自动化程度高,能自动检测,自 动执行,甚至自动诊断。(5) 设计一个柔性自动生产线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率,自动化程,系统的 复杂程度及响应速度与CPU匹配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