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_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2008432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3讲_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3讲_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讲_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第3讲_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讲_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讲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我国矿产资源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1990年底已经找到162种矿产资源,其中已探明储量的计148种,已发现矿床及矿化点达20多万处,矿区14万多处。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储量比较丰富、分布比较广泛、资源前景较好的少数国家之一。国1987年矿业产值达775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5。国有、集体和个体小矿山1990年共采矿石20亿吨,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仅次于美国(人均20t)和前苏联(人均15t),居世界第三位 (不包括建筑用砂、石、粘土)。其中煤炭、水泥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钢铁占第四位,石油占第五位,金占第六位

2、,有色金属占第七位。有的矿产可供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但是,从人均数分析,我国矿石产量人均17t,仅为世界人均38t的45,尚缺乏一半。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总的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我国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在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据统计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的有钨、铋、锑、钛、稀土、菱镁矿、萤石、砷、石棉和石膏等lO种,居世界前列的有锌、钴、钼、钒、钽、铌、锂、煤、硫、磷、重晶石、滑石、石墨、铁、锰、铅、锡、汞、硼等矿产。从资源总量来看,我国堪称资源大国,但从人均占有资源量来看,我国却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仅居世界第80位,实际又是一个资源小国。 从矿床类型看,我国各矿种的类型也比较

3、齐全,各矿种的成矿周期长。当前世界已经发现的主要矿产的重要矿床类型,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现,有的还颇具特色。比方白云鄂博矿床不但是一个大型的铁矿床,而且已探明的稀土矿产储量也极为丰富,大致相当于国外稀土矿产储量总和的5倍多。 3综合矿产多,单一矿少 我国的矿产资源不但种类多,而且矿石物质成分比较复杂,共生矿产也较多,单一组分的矿床少。比方铁矿中15的矿石为含钒钛磁铁矿,其他还有热液交代型、矽卡岩型和火山岩型铁矿,它们常伴生多金属矿床;又如铜矿常与铁、钼、镍、铅锌等矿石共生,组成铜铁矿石、铜钼矿石、铜镍矿石和铜铅锌矿石等。多种矿物或有用组分相共生或伴生,虽然从理论上讲能够提升矿石的综合利用水准和开发

4、的经济效益,但往往又会增加采矿和选矿加工的难度,使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所以必须全面考虑才能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4大宗矿产贫矿多,富矿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另一特点是数量虽然较多,但一局部国民经济需要的大宗矿产,如铁、锰、铜、铝、硫、磷等均以贫矿为主。我国能够直接入炉的富铁矿仅占铁矿总量的2,86为贫矿石;锰矿品位大于或等于30的仅占总储量的6,选冶技术未过关的MnCO3却占12,且矿石含磷、硫、铁等杂质多;含铜量大于2的富铜矿仅占总储量的64;铝矿90为一水型硬铝矿,A1Si小于7的占80;就是我国的石油单井产量也比阿拉伯等海湾国家低得多。这就给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矿产品供销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5、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发现像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那样的大而富的铁矿,像智利、美国、澳大利亚、赞比亚那样大而富的铜矿。 5特大型、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 我国虽有一大批大型、特大型矿床,如煤、钨、钼、稀土以及一些非金属矿产等驰名世界,但相当多的用量大的矿种,如铁、铜、铝、石油、天然气、硫、磷以及金、银等缺少特大型和大型矿床,以中型,特别是小型居多。据统计,大型矿约占8,中型矿约占20,小型矿所占比例大于70,这就是造成采矿基建和生产成本高、采矿效益低以及矿产资源长期浪费严重的局面很难得到解决的重要原因。 6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 我国矿产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如煤炭集中于北方晋、陕、蒙

6、、黑等省区,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8,而南方缺煤区达10多个(图2-13)。石油主要分布于东部和西北地区(图2-14)。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分布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图2-15、216)。全国27个省区均有铁矿分布,但其保有储量的60集中分布在辽宁、河北、山西和四川4省,主要集中在鞍(山)一本(溪)、冀东、攀西、五台一岚县四大片;铝土矿82的储量集中分布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4省区;磷矿的80以上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北、四川、湖南5省;钨矿的65集中在湖南、江西2省;锑矿储量的64集中分布于湖南和广西2省;而内蒙古的稀土储量占全国97,贵州汞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71,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钾盐占全国的96

7、8,辽宁菱镁矿的储量占全国的84。 图2_13 中国含煤盆地或含煤区分布图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矿产卷,1996) 1准喝尔;2伊犁;3吐鲁番一哈密;4柴达木;5贺兰;6鄂尔多斯;7海拉尔;8巴彦胡舒一二连;9三江-j塞棱河;10敦化抚顺;11北京;12铁法一阜新;13南京;14大同一宁武;15享唐;16沁水一临汾;17太行东麓;18黄河北;19豫西;20鲁西南;21徐州一灌北;22淮南;23四川;24攀枝花;25昆明一开远;26川南一黔北;27六盘水;28恩施一长阳;29涟源一邵阳;30萍乡一乐平;31梆州一资兴;32gg-曲江;33永安一兴宁:34台北 图2-14中国及邻海域油田分布示意图

8、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矿产卷,1996) 若把我国领土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带,则其资源情况大致如下。 (1)东部地带 产值占全国62,但资源优势不大,一些矿产加工业远离原材料、能源资源和销售市场,地区发展受到资源的限制。 (2)中部地带 矿产品优势较大,将成为建设的关键因素,经济力量缺乏,应注意开发形成有不同特色的中心基地,如晋陕的能源一重化工基地,滇黔的能源一化肥基地、能源一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等。 (3)西部地带 当前资源优势尚不大,但有一定的潜在优势,而且具有一些东、中部地带稀缺的矿产,如盐湖矿产、铬铁矿等,应建立盐化工基地等,适于矿产就地加工。 三个地带矿产资源类别占全国总储量百分比见表2

9、-9。 (二)我国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分析 从矿产种类来看,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成矿条件优越,世界上各类矿种我国均已发现。据1992年资料,其中燃料矿产已发现4种,已探明储量4种;金属矿产已发现61种,已探明储量56种;非金属矿产已发现90种,已探明储量85种;其他水、气矿产已发现7种,已探明储量3种。总计已发现矿产162种,已探明储量148种。图2-15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示意图(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综合卷,1995)图2-16中国主要非金属矿产分布示意图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综合卷,1995) 从矿产储量潜在价值来看,1987年世界上45种主要矿产储量折算潜在价值比较,我国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

10、居世界第三位。但从人均值来看,我国仅为世界人均值的23,居世界第80位以后,详见表210。表2-10世界上居前十位国家的45种主要矿产储量潜在价值比较表 国 家按矿产总值 () 名次按国土面积 () 名次 按人口 () 名次 前苏联 美国 中国沙特阿拉伯 英国 加拿大 伊朗 澳大利亚 南非 巴西 17.73 16.56 14.64 6.59 4.12 3.96 3.40 3.35 2.94 2.94 1 2 3 4 5 6 7 8 9 10 59.14 132.14 114 229.11 1 262.21 29.64 138 32.57 180.08 25.81 7 5 6 2 1 9 4 8

11、 3 10 5.06 5.67 1.19 62.58 5.52 12.58 7.22 17.57 7.94 1.90 8 6 10 1 7 3 5 2 4 9 十国小计 76.23 78.29 3.40 世界总计 100.00 55.82 1.77 从探明储量在世界上的地位看,因为我国“探明储量”与美国“经济储量”在地质可靠水准上和经济上可行水准的标准不一致,所以无法简单比照。现根据1988年11月全国地质资源局意见,将我国探明储量(A+B+C级,局部矿种加12D级)与美国经济储量加边界经济储量(储量基础)比照,我国探明储量占世界储量基础22,即我国探明储量人均数与世界储量基础人均数大致相等,

12、比照结果详见表2-1 l。表2-9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矿产资源种类占全国总储量百分比(1987)续表2-11类型 矿种 储量单位 世界储 量基础 我国探明 储量(A+ B+C级) 我国占世 界的百分 比() 我国占 世界的 位次 备注 非 金 属 矿 产 磷矿 硫矿 钾矿 硼矿 芒硝菱镁矿 萤石 石棉 滑石重晶石膨润土高岭土耐火粘 石膏珍珠岩天然碱金刚石 石墨 砂石亿吨 S亿吨 埯O亿吨 赐03万吨 Na2SO,亿吨 Mg亿吨 CaF2万吨 原棉万吨 亿吨 万吨 亿吨 亿吨 亿吨 亿吨 亿吨 亿吨 万克拉 万吨369.4 29.42 170.0 6 0152.3 71.67 31.04 57

13、700 32 074 11.74 43 143 25.19 117.94 689.47 50.39 18.72 292.47 189 100 19 679 31.5 3.17 0.8 2 462 25.40 7.9 6 000 2 513 0.73 11 391 10.67 1.50 18.50 26.80 0.58 0.56 1 100 46.1 8.53 10.77 0.52 4.07 35.44 25.45 10.40 7.84 6.22 26.4 42.35 1.27 2.68 53.32 3.1 0.14 0.58 23.44 3 3 8 40 稀土、石膏、钛、钽、钨、膨润土 6 3

14、040 锡、芒硝 钒 3 2230重晶石、菱镁矿、锑、 石墨 锂、钼 6 10一22煤、铌、铍 硫、萤石 5 510 滑石汞、磷、石棉 锌银、铁、铅 铜 9 1一5 珍珠岩 金、高岭土、耐火粘硼、镍、铀、铝土矿、石10土 油、锰 l 天然碱天然气、钾盐、铂、铬、 金刚石 6 小计 12 7 5 3 6 12 45注:表格中双横线以上的矿种表示我国人均数大于世界人均数的矿产;矿产名称下注横道的表示远景大的矿产。 据表2-12可将45种矿产分作如下五类: 居世界第一、二位,人均数超过世界人均数的矿产有稀土、钽、钨、锡、钼、锑、钒、锂、石膏、膨润土、芒硝、重晶石、菱镁矿、石墨等; 居世界第二、三位,

15、人均数接近或低于世界人均数的矿产有煤、铌、铍、汞、硫、萤石、滑石、磷、石棉等; 居世界前列,而人均数偏低,但近两年勘探工作已控制储量较多,预计能够达到或接近世界人均数的矿产有锌、铝土矿、珍珠岩、高岭土、耐火粘土等; 探明储量相对缺乏的矿产,即指居世界第五至十位,而人均数较低(低于世界人均数12-18)的矿产有铁、锰、铅、铜、金、银、石油、铀、硼等; 当前探明储量短缺的矿产,即指在世界位次偏后,而人均数很低(低于世界人均数l20)的矿产有金刚石、铂、铬、钾盐、天然气和天然碱等。第十三章 中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一、成矿条件优越,矿产类型齐全 中国地域广阔,地质

16、构造复杂,构造运动活跃,岩浆活动频繁,地层发育齐全,具有极为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矿产类型。 (一)成矿构造与矿产 中国处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地带,受板块活动影响,地壳活动性大,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成矿构造带。从总体上看,我国包括3个世界性的构造域,即古亚洲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构造域;在横向上,我国境内发育有3条具有世界意义的纬向构造成矿带,即阴山一天山构造成矿带、秦岭一昆仑构造成矿带和南岭构造成矿带。阴山一天山构造成矿带,大致位于北纬403042*30,以盛产铁、铬、镍等矿产为特征,其次为钒、钛、铜、铅、锌矿等。秦岭一昆仑构造成矿带,大致位于

17、北纬32*3034*30,主要矿产有铬、镍、铜、铝、铁以及铅锌矿等。南岭构造成矿带,大致位于北纬243025。30,有钨、锡、有色金属、稀有一稀土金属等矿产。上述3个构造带,为我国内生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场所。而每相邻两条构造带之间大致呈间距为纬度8。左右的等距离空间,是我国外生矿床发育的场所。 在纵向上,我国东部地区存有北北东向的3个相间分布的构造隆起带和沉降带,自东向西依次为:第一隆起带,指包括我国台湾省在内的一系列东亚岛弧,主要矿产有铜、金、铅、锌、硫等,如台湾省金瓜石铜和金矿;第一沉降带,包括黄海、东海、南海及我国广大陆棚区,油气储量非常可观;第二隆起带,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长白山脉、辽

18、东半岛、胶东半岛、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该带矿产极为丰富,主要有钨、锡、稀有金属、铜、铁、金刚石、滑石、菱镁矿等;第二沉降带,包括松辽、华北、江汉三大平原和渤海及北部湾。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盐类矿产;第三隆起带,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湘黔边境山脉,矿产有燕山、太行山的铁、铜、钼、多金属矿及石棉矿,湘西、黔东汞矿、锑矿及钨、金矿等;第三沉降带,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四川盆地中还有丰富的盐类矿产。 此外,我国西部由河西系控制的成矿带中,有铬矿、铁矿、铜镍矿及青海盐湖矿等;在青海东南部、藏东、川西及云南绝大局部地区由”歹”字型构造控制的成矿带中,有铬铁矿、铜矿、铅

19、锌矿、稀有金属矿、铁矿、钾盐矿等。(二)成矿地质时期与主要矿产 我国特殊的地质环境,悠久漫长的成矿期,为多种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时间保证。中国的矿产资源主要形成于以下阶段。1前寒武纪成矿期 主要包括早太古代、晚太古一早元古代及晚元古代3个成矿期。其中早太古代成矿期(38亿25亿年),主要包括由超基性、基性岩侵人体、火山沉积作用、花岗岩化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矿产,主要有铁、金、铜、磷、滑石、菱镁矿、石墨、云母等;晚太古一早元古代成矿期(25亿18亿年),主要有火山作用、花岗岩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矿产,如铁、镍、铬、钛、铂、铜铅锌、金刚石、稀土、菱镁矿、云母、滑石等;晚元古代成矿期(18亿6亿

20、年),主要形成铁、铜、磷、石墨、石棉等。2后寒武纪成矿期 主要包括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山5个成矿期。其中加里东成矿期的矿产主要产于浅海和大陆边缘海底部,以铁、锰、磷、铀等为主。海西成矿期在我国东部主要以沉积矿产为主,西部以铬、镍、铜铅锌、钨、锡及稀有金属等内生矿产为主;印支成矿期,绝大局部为外生矿产,主要有铜、石膏、盐类、石油、油页岩等;燕山成矿期矿产类型较多,主要有钨、锡、钼、铂、铋、铁、铜、铅、锌、汞、锑、金、银、稀有金属、萤石、明矾石、铬、镍、铀、煤、油页岩和盐类矿产;喜马拉雅山成矿期主要为沉积和风化淋滤型矿产,主要有铜、镍、铝土矿、高岭土、盐类等矿产。二、富矿少、贫矿多、

21、共生矿床多 我国仅有局部规模大、品位高的矿产,如煤矿、钨矿、锑矿和局部优质冶金辅助原料等,其余绝大局部矿产品位较低,多为贫矿。如我国的铁矿探明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但品位大于50的富矿仅占23,而平均品位33上下的中低品位矿却占95以上;我国铜矿的探明储量亦位居世界前列,但品位大于1的富矿仅占35,平均品位仅占087;论储量,我国铝土矿也很丰富,但矿床类型以一水硬铝石为主,二氧化硅含量大,品位低,富矿仅占27;其他一些矿产也都有类似特点,如磷矿的平均品位仅占1695,锰矿的平均品位仅占22,都大大地低于世界平均品位。 我国的共生矿床较多,对于选矿非常不利。如我国具有其他矿物组分共生、伴生的铁矿,

22、占全国铁矿储量的41;而有色金属矿床,几乎90以上都属于具有多种组分的矿床。如甘肃金川镍铜矿,伴生的组分有金、银、铂、铱、锗、硒、碘、锗、铝等20余种;云南个旧的锡矿有锡、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伴生;湖南柿竹园的钨矿则是一个由钨、锡、铋、钼等组成的综合矿床。此外,一些非金属矿藏,包括煤、石油、磷等均有多组分的特点。如磷矿常伴有稀土、铀、铁、钒、钛、硫等元素。三、矿产资源地域分布不均 我国的很多重要矿藏虽然分布地区很广,但这些矿藏绝大局部储量却相对集中于少数省区。如全国28个省区都有煤炭资源分布,但其68的探明储量集中于晋、陕和内蒙古三省区,而南方缺少煤炭的省区多达10个;全国27个省区均有铁矿

23、分布,但其保有储量的60集中分布在辽宁、河北、山西和四川4省,主要集中在鞍(山)一本(溪)、冀东、攀西、五台一岚县四大片;铝土矿82的储量集中分布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4省区;磷矿的80l2J=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北、四川、湖南5省;钨矿的65集中在湖南、江西2省;锑矿储量的64集中分布于湖南和广西2省;而内蒙古的稀土储量占全国97,贵州汞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71,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钾盐占全国的968,辽宁菱镁矿的储量占全国的84。四、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低 我国幅员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总量丰富,为世界5大矿产国之一。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种有稀土、煤、钨、锑、钛、

24、菱镁矿等。其中稀土矿储量为世界其他国家总储量的4倍,钨的金属储量为其他国家总储量的3倍,而锑的储量占世界的40;世界上最具经济意义的45种主要矿产,我国储量丰富,其资源价值总量占全世界的1464,居世界第3位;此外,从单位国土面积上矿产资源丰度值来看,我国在世界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世界45种主要矿产的价值量分析,我国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拥有的矿产资源价值量是世界陆地平均水平的154倍。 因为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即使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较低。以45种主要矿产计算,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拥有量的27。至于各类矿产,假如按现有人口平均,其绝绝大局部都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

25、。 第二节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与存有问题 一、开发现状(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我国具有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悠久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利用燧石、玉髓、石英及其他一些坚硬矿物和岩石制作石斧、石刀、石片等多种石器;到中石器时代便开始利用黏土矿烧制陶器;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不但能制作一般的陶器,还会烧制彩陶,并能利用玉石制作玉器。人们对矿产资源的理解在持续加深,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技能在持续提升,利用面在持续扩展,并由此而产生了质的飞跃,由石器时代过渡为青铜器时代。 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此时已开始使用铜器;到了商朝,不但制陶业、玉雕业有了相当的

26、发展,而且出现了青铜器制造业。人们懂得将铜、锡、铅熔铸在一起,形成比铜要坚硬得多的青铜,并利用青铜制造工具和武器。因为青铜器工具坚硬,武器锋锐,大大超过了石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到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又学会了开采和冶炼铁矿的技术。因为铁器更加坚硬、锋利,不但胜过石器也胜过青铜器,因而在农业、手工业和战争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到战国时期,铁制品使用更为广泛,社会开始向铁器时代迈进。从西汉时期开始,铁器已普遍使用于生产,并开始利用煤作燃料炼铁,钢铁质量达到极大的水平。这时,在全国范围内,金、银、铜、铁、锡、铅、锌、汞等8种金属矿产,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盐、

27、石棉、黏土、宝石和玉石等多种非金属矿产均获得不同水准的开发利用。我国古代矿业在隋唐时代,进人了繁荣时期,在全国很多地区采矿业都获得发展。在此之后,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000年间,矿业活动虽在继续,但发展非常缓慢。到1949年,全国年产煤仅3243万t,石油12万t,钢铁158万t,有色金属13万t,水泥产量仅66万t,硫酸产量仅4万t,磷矿石1951年仅产2万t,其他非金属矿产量也很有限。(二)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949年以来,我国矿业获得全面、高速发展,同时也有力地促动了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使我国进入了矿业大国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大国的行列。 首先在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探方面,国家投

28、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辉煌成果。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共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157种,其中包括能源矿产9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水汽矿产3种;2002年,全国共投入地质勘查费用23597亿元,共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20处,新查明矿产资源量煤760亿t,石油1053亿t,天然气4411亿m3,铁矿石102亿t,铜金属8131万t,铝土矿58144万t,铅金属16333万t,锌金属18162万t,金42855t,硫铁矿矿石4321万t,地下水3453万m3。 第二,主要矿产品产量在逐年增加。1949年全国的原煤年产量仅为3200万t,到1990年增加为108亿t,为1949年的

29、33倍,由1949年的世界第九位跃居世界首位。此后原煤产量稳定在10亿t以上,一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水平,2002年原煤产量又创新高,达到138亿t,比2001年增长189;1949年全国的原油产量只有12万t,到1990年增加为1381亿t,为1949年的1150倍,居世界第五位。到2002年全国原油产量上升为167亿t;1990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2392万t,为1949年的184倍,居世界第四位。到2002年进一步增加为1021万t,为1990年的427倍;1990年钢铁产量达6634万t,为1949年的420倍,居世界第四位。2002年我国钢产量达18 155万t,比2001年增长19

30、7;硫铁矿标矿产量1274万t,为1949年的637倍;磷矿石产量为2268万t,为1951年的134倍;轻工矿也有相当发展,以盐矿为例,年产量已达2023万t,为1949年的9倍;使我国实现由矿业小国向矿业大国的飞跃,矿石产量和原矿产值在世界上均占第三位(国家统计局2003)。 其次,在矿业发展中实行以大矿为骨干,大中小矿并举的方针。大矿从数量来看,确属少数,在整个矿山中约占2,在国营矿山中也不到10,但这些矿的产量在整个矿山产量中占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能源、钢铁矿产资源主要是大矿山、大油田生产的。以石油为例,绝绝大局部是由大庆、胜利等几个大油田生产的,仅大庆油田年产油即达5000万t

31、以上;铁矿石主要是鞍山一本溪、冀东、攀西等几大铁矿生产的。在10亿t余煤中有一半以上也是大煤矿生产的。中、小矿在中国矿业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是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在产量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如煤,有13产量是由小煤矿生产的,其他小铁矿、小有色矿山、小非金属矿也占有相对应比重。而建筑用砂石、黏土以及公路、铁路和水利使用的石料,则主要是由小矿山生产的。 第三,就所有制来说,以国有矿山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除了8000多个全民所有制矿山外,还有乡镇矿山125 000个,个体采矿点16 590个,此外还有中外合资经营的矿山企业。在整个矿山企业中,国营矿山企业居于主导地位,但乡镇矿业在

32、整个矿业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成为我国矿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局部。 二、存有的主要问题1开发利用粗放、资源利用率低 矿产资源的开发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才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矿山企业数量很多,但绝大局部规模较小,缺乏规模效益。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现有矿山企业1537万个,其中大型矿山仅为500个,中型矿山1254个,大中型矿山合计仅占全国矿山总数的11。因而总体效益较低,就固体矿产来说,平均单位企业年产矿量仅29万t,平均单位企业年产值仅146万元,同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因为规模小,经营粗放,尤其是一些集体、个体矿山,管理水平低下,资金投

33、入缺乏,技术力量薄弱,采富弃贫,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据统计,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回收率只有30-40,比工业发达国家低1020。2管理体制落后。管理失控现象严重我国矿山管理工作经过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因为我国地广、人多、矿产丰富、分布广阔,使得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就当前的管理体制看,距离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我国的矿业行政管理较为分散。在纵向上,存有中央、省、市(地区)以及县四级“条条分割”的管理体制;在横向上,存有国有、地方、乡镇集体和个体矿山企业实行的“块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为失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有些地区的矿山归

34、属关系至今还没有理顺,产权不明。结果使一些企事业单位或劳动服务公司纷纷以机关的名义强占矿山,然后转手倒卖,层层承包给私人,为私人非法采矿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这种现象在我国中部地区尤为严重。例如,河南小秦岭金矿某个矿区,坑口就有34个,分属15个系统、56个单位所有。这些单位已经把开采权转卖给集体或私营企业,只获利,不投资,不管理,造成采矿秩序混乱,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3矿区环境保护有待增强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不容无视。首先因为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落实不够,督查力度小,很多矿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尾矿、废石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35、,而且还使得地下水资源及大面积农田受到污染;很多冶炼厂排放大量废气,造成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并能形成酸雨,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使农、林、牧、渔等各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并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极大的危害。矿区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4矿产资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在生产技术、设备水平、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及生产组织管理等很多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有一定差别,国际竞争力较弱。比方钢铁工业,2002年我国钢产量达182亿t,但年产钢500万t以上的企业只有宝钢、鞍钢、首钢和武钢4家,合计钢产量为035亿t,占全国总产量的27;钢产量300万t以上的企业有11家,总计产钢06亿t,占钢产量

36、的47。与世界主要钢铁强国相比,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要低得多。如日本五大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的80,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占全国的64,而英国的英钢、法国的于齐诺尔、意大利的伊瓦尔等几乎占全国总产量的100。 从钢铁工业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水平分析,虽然我国近年来有了很大改进,但从全行业看,落后的技术装备仍占较大的比重,耗能高、效率低等问题仍然普遍存有。如在国内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中,达到国际水平的装备,炼铁占25,烧结占8,转炉占94,电炉占97。而日本钢铁生产设备以大型化、现代化为特点,生产率较高。我国生产设备与之相比,差别巨大。其中差别最大的是高炉,单产相差68倍,差别最小的是电炉,单产相差1倍

37、以上。一些国际上已成熟使用的技术装备,如转炉煤气回收、铁水预处理、在线炉外精炼等,我国普及率当前还很低。若以生产水平统计,全国钢铁工业落后的装备约占总生产水平的50左右。我国矿产资源产业技术装备落后,国际竞争力弱的状况急需改变。5矿产资源保证水准低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论证,我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到2010年能够满足需求的只有21种,而到2020年仅为6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除煤以外,绝大局部不能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矿产资源保证水准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一些重要的、支柱性的矿产,如主要的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矿,绝大局部为贫矿及难选矿,开发利用难度大。现已

38、探明的矿产储量中,真正能够利用的局部比例不高。国家计委会同相关部门就我国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保证水准的论证结果说明,我国各矿种可利用矿区储量占探明总储量的3080,而可利用矿区中的可采集量一般只占可利用矿区储量的4070。这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现有储量中只有60左右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需求量增加。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说明,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800美元以下的工业化前期,矿产品的需求一般是低增长的;在人均3500美元以上的工业发达时期,矿产品需求强度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结束而趋于平稳;而在人均8003500美元的工业化阶段,矿产品的消耗量会迅速增长。到21世纪中叶,我国正好处于这个时期,对矿产资

39、源的需求量将达到高峰。所以在未来的50年中,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会持续加剧。第三节 中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对策 中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总量可观,是世界矿产资源大国之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庙基数大,并且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人口与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的压力非常大。如何能够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保证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意义极为重大。一、增强矿产资源管理,做到有序开发 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管理,严格办矿秩序,从组织上和行业管理上理顺各乡镇企业、各企事业单位、各劳动服务公司的归属关系,严格执法,坚决取缔各种非

40、法采矿活动,制止一切滥采乱挖现象。进一步增大管理力度,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探索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矿业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走“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资源开发与环保并举”的资源节约型经济的道路。二、进一步增大科技投入,提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进一步增大矿业开发的科技投入,提升矿业界的整体科技水平,持续发展采选冶新工艺、新技术,扩大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一方面要提升共生、伴生矿的综合利用率,提升综合矿床的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大力展开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矿、

41、废渣、废液、废气、余热以及社会生活产生的废弃物,要实行回收再利用和循环使用,使“三废”资源化,二次资源开发产业化。 要尽可能地利用质量较差的资源,扩大原材料来源;还要积极展开新能源、新材料、替代能源和替代资源的研究,持续开发矿产代用品,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轻的环境负担、去发挥最大效能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提升矿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对于矿产业来说,所谓集约化经营,就是持续增大其科技投入,持续改善生产条件和提升工艺水平,使资源在开发和加工过程中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再生利用率达到理想水平;在资源的消费过程中,使单位国民产值所消耗的矿产品逐步下降,并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在

42、经济适度增长的前提下,绝大局部传统矿产资源的需求增长要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从我国的实际经营水平来看,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粗放式经营状态,在各类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这种经营方式导致我国自然资源迅速消耗,后备资源严重缺乏。假如我们对此不能够给予高度重视,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仍然维持粗放型经营方式,则无法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必须尽快转变观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矿产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利用向集约型开发利用的转变。四、增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要进一步增强矿产勘查工作,持续寻找探明新的矿产地,以增加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

43、储量。要根据国家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情况,重点增强资源紧缺和国民经济急需矿产的勘查工作,如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一些重要的非金属矿产。 在能源矿产方面,首先要增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工作,要继续执行“稳住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的方针,把勘探工作做深做细。天然气和煤层气是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很多发达国家对此十分重视。但在我国尚未实行充分的勘查利用,今后一定要作为重点勘查对象;对于煤炭资源的勘查工作,在东北地区要充分勘查利用褐煤资源,增强老矿区储量的扩大工作,尽可能稳定老矿区的生产;在中部地区应增强贵州的煤炭勘查利用,缓解北煤南运的压力;西部地区要重点增强晋陕蒙煤炭基地开发阶

44、段的勘查工作。 在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勘探方面,要增强金、银、铜、镍、钻等矿产的勘查,要冲破传统观点的束缚,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以持续探明新矿床,扩大资源供给,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五、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特别是石油、富铁矿、铜矿、钾盐等短缺性矿产会在很长时期内依赖进口。但是,因为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进口矿产品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假如发生进口供给危机,将会导致生产停滞,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并会使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所以,国家应及早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制度。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在逐年增大,国内石油供给缺口在持续扩大,为确保我国石油供

45、给的长期稳定,我们理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储备制度;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对于铁矿,尤其是富铁矿的需求量在持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大中型的钢铁基地在很多沿海城市相继建立,其所需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因而,尽早建立我国的铁矿资源储备制度已势在必行;此外,对于稀缺性的战略性资源,国家应采取防护性开发政策,以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六、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最正确资源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要求矿产资源配置以市场机制为基石,遵循优质资源优用,稀缺资源少用,边际资源广用,优势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在矿产资源分配环节中促动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立足于提升

46、每一单位资源的利用价值,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逐步建立起全国资源集约型的社会生产体系和社会消费体系。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国家。在不同地区,因为成矿地质条件的差异,所形成的矿产资源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质量都不尽相同。如中国北方煤多,南方有色金属矿产多;西南磷矿、铁矿多,东北铁矿、石油多。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这种不均匀性,一方面使不同省(区)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又使各个省(区)的矿产品难以配套齐全。因而在矿产资源的配置上,我们要有全局观点,要根据各地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合理调配资源。要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发展地区特设经济,不搞“小而全”

47、的地方经济结构,以避免大宗矿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但要充分考虑地区间的资源互补问题,不搞地区分割,避免地方保护主义,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发挥起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七、建立国外矿产资源供给基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致使国内资源短缺和保证水准下降的趋势日益明显。不过当今世界矿业世界化、市场化的趋势在持续加快。因而,我们必须要转变矿业开发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的观点,要逐步建立国外矿产资源基地,以保证我国石油、铁、铜、锰、铬、钾盐等国民经济所需的大宗短缺矿产的稳定供给。为鼓励和促动到国外实行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国家相关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出台相关的鼓

48、励、优惠政策,并组织银行、保险、运输、法律部门等中介机构为矿业开发部门提供服务,配合矿业部门到国外开拓业务。建立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开发基金,并在对外融资、信贷和税收方面实行相对应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我国紧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 对于能源矿产,因为其在大规模的开发和消费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淡水资源,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能源资源开发所具有的这种明显的副作用和影响,使得各国都竭尽全力通过国际贸易来提升能源资源的供给质量,以缓解本国人地关系的紧张水准。因而,我国应特别重视扩大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规模,以尽早改善我国落后的能源供给质量。这既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我国人地关系

49、紧张局面的需要。八、增强矿区环境保护首先要制定关于矿山环境保护的法规,要依法保护矿山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要积极推广矿产资源开发废弃物最少化和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矿山开发全过程的环境管理,制定保护恢复计划,执行“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实行矿山资源开发环境补偿收费、复垦保证金等政策;大力展开矿山“三废”资源化和矿产开采对周围环境影响无害化活动。 要认真研究新的采选矿技术,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清洁生产和生态矿业。采矿设计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指标加以考虑。要持续优化、改进设计,确定合理的开采顺序、采矿结构,充分有效地回收资源,大幅度减少废石、废渣和废水的排出;采用先进的地压控制技术,有

50、效控制地表沉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进一步提升矿业废料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尽可能将无用废料转化为可用原料,将有害废料转化为无害废料。只有认真解决了矿区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保证我国矿业的稳定发展。九、实行沿海内地兼顾,逐步增强西部的方针 因为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有明显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开发较晚,经济落后。尤其是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开发不够,社会经济最为落后。为了缩小这种地域之间的差异,我国已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好,资源开发利用的经

51、济效益高。而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对于支持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从策略上讲,我们不能放松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应继续增强本地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以保证该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用长远的观点来看,因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潜力很大,21世纪我国的经济建设在相当水准上要依赖于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所以,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实现全国经济的振兴,就必须要逐步增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即从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我国资源分布特点等方面分析,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兼顾沿海内地、增强西部的方针是完全必要的。主要参考文献国家统计局2003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胡光,赵立仁2000中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吉林地质,19(2):35-38景跃军2002中国矿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学刊,(5):1317李鹏2001中国矿产资源利用的创新问题地质与勘探,37(4):3638曲格平,1994中国环境与资源的形势与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4(3):38邵建波2000论中国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吉林地质,19(2):15-22张雷2002中国矿产资源持续开发与区域开发战略自然资源学报,(2):162-16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