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件呼吸系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81995282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件呼吸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件呼吸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件呼吸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件呼吸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件呼吸系统(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1 1 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2 2 喉软骨支架的组成喉软骨支架的组成3 3 喉肌的功能喉肌的功能4 4 支气管的肺内分支支气管的肺内分支5 5 肺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肺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6 6 气血屏障的概念气血屏障的概念7 7 胸膜及胸膜腔胸膜及胸膜腔基本内容:基本内容:一、概一、概 述述肺外呼肺外呼吸道吸道肺肺气管、主支气管气管、主支气管1.、组成、组成肺内各级支气管肺内各级支气管肺泡肺泡上呼吸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下呼吸道 2、功能、功能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鼻、咽、喉鼻、咽、喉(三三)

2、鼻旁窦鼻旁窦又称又称副鼻窦副鼻窦,为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腔,共,为鼻腔附近含有空气的腔,共四对: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四对: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作用:作用:1 1)加温、加湿进入鼻腔的空气;)加温、加湿进入鼻腔的空气;2 2)对发音起共鸣作用。)对发音起共鸣作用。二、鼻二、鼻 (一一)外鼻外鼻 鼻根、鼻背、鼻尖、鼻翼、鼻孔。鼻根、鼻背、鼻尖、鼻翼、鼻孔。鼻翼扇动(肺炎、哮喘)鼻翼扇动(肺炎、哮喘)(二二)鼻腔鼻腔 鼻前庭鼻前庭 固有鼻腔固有鼻腔 鼻中隔:易出血区。鼻中隔:易出血区。鼻粘膜鼻粘膜 嗅区嗅区 呼吸区呼吸区 固有鼻腔的粘膜,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固有鼻腔的粘膜,根据结构

3、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1 1)嗅区:)嗅区:位于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处。位于上鼻甲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处。嗅粘膜上皮:嗅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由三种细胞构成: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由三种细胞构成:支持细胞:数量多,游离面上具微绒毛。支持细胞:数量多,游离面上具微绒毛。基细胞:有增殖能力,更新上皮细胞。基细胞:有增殖能力,更新上皮细胞。嗅细胞:嗅细胞:是一种双极神经元,感受刺激,传导冲动。是一种双极神经元,感受刺激,传导冲动。树突的末端膨大为嗅泡,由嗅泡发出许多的嗅毛。树突的末端膨大为嗅泡,由嗅泡发出许多的嗅毛。嗅毛为嗅觉感受器,能感受不同气味的化学刺激。嗅毛为嗅觉感受器,能感受不同气味的化学

4、刺激。固有层:固有层:为薄层结缔组织,内有许多为薄层结缔组织,内有许多嗅腺嗅腺。2 2)呼吸区:)呼吸区:除嗅区以外的粘膜。除嗅区以外的粘膜。粘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内有较多的粘液腺,粘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内有较多的粘液腺,分泌物可湿润鼻腔,粘着异物;还有发达的分泌物可湿润鼻腔,粘着异物;还有发达的薄壁静脉丛薄壁静脉丛,可,可 加温和湿润吸入的空气。加温和湿润吸入的空气。(一)喉的位置与毗邻(一)喉的位置与毗邻 颈前部正中,上与舌骨相连、通咽,下续气管。颈前部正中,上与舌骨相连、通咽,下续气管。56三、喉三、喉左板右板喉结上切迹上角下角(1)甲状软骨 (二)喉的结构 包括甲状

5、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2)环状软骨关节面(3)杓状软骨肌突声带突底环状软骨板环状软骨弓环状软骨弓、环状软骨板声带突、肌突(4)会厌软骨 上部:宽阔 下端:窄而狭 前面:稍突 后面:略凹(1 1)环杓关节)环杓关节(2 2)环甲关节)环甲关节(3 3)弹性圆椎)弹性圆椎 弹性圆椎弹性圆椎:自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向下向后附着:自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向下向后附着于环状软骨上缘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弹性纤于环状软骨上缘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弹性纤维膜。维膜。声韧带声韧带:弹性圆椎的上缘游离,紧张于甲状软骨前:弹性圆椎的上缘游离,紧张于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称声韧带。角与杓状

6、软骨声带突之间,称声韧带。(4 4)方形膜)方形膜 方形膜方形膜:由会厌软骨的两侧缘和甲状软骨前角的后:由会厌软骨的两侧缘和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附于杓状软骨的前内侧面附于杓状软骨的前内侧(5 5)甲状舌骨膜)甲状舌骨膜(6 6)甲状软骨气管韧带)甲状软骨气管韧带2、喉的连结、喉的连结环杓关节环杓关节环甲关节环甲关节弹性圆锥声韧带弹性圆锥声韧带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上缘环甲正中韧带甲状舌骨膜甲状舌骨膜环甲韧带环甲韧带(三)喉肌(三)喉肌控制声带控制声带控制声门控制声门环甲肌:环甲肌:甲杓肌:甲杓肌:环杓后肌:环杓后肌:环杓侧肌:环杓侧肌:拉紧声带拉紧声带放松声带放松声带声门开大声门开大声门缩小声门缩小均

7、为骨骼肌,共同控制声门裂的大小以及声带的张弛,从而调均为骨骼肌,共同控制声门裂的大小以及声带的张弛,从而调节音量大小、语音高低和通气的多少。节音量大小、语音高低和通气的多少。声襞声襞前庭襞前庭襞喉室喉室会厌会厌前庭裂前庭裂(内含声韧带)(内含声韧带)喉前庭喉前庭声门下腔声门下腔(四)喉腔(四)喉腔-声门裂声门裂喉中间腔喉中间腔喉腔上通喉咽,下通气管。喉腔上通喉咽,下通气管。三部三部喉前庭喉前庭喉中腔喉中腔声门下腔声门下腔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四、气管和主支气管 (一一)气管气管 组成:气管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气管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形态:呈后壁略扁的圆筒状管道。形态:呈后壁略扁的圆

8、筒状管道。前面:气管软骨呈前面:气管软骨呈“”形形14141616个个 后方:气管膜壁封闭,紧贴食管后方:气管膜壁封闭,紧贴食管 上端:起自环状软骨上端:起自环状软骨 下端:气管杈下端:气管杈 临床气管切开术:临床气管切开术:(二二)主支气管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细、长而较水平左主支气管:细、长而较水平 右主支气管:粗、短而较垂直右主支气管:粗、短而较垂直 异物异物易于落入右主支气管、右肺内易于落入右主支气管、右肺内3.3.管壁组织结构:管壁组织结构:由外向内分为由外向内分为1.1.粘膜层粘膜层=上皮上皮+固有层固有层 假复层纤毛柱状假复层纤毛柱状 纤毛纤毛C,C,杯状杯状C,C,刷刷C,C,

9、基底基底C,C,小颗粒小颗粒C C2.2.粘膜下层粘膜下层=CT+CT+混合腺混合腺3.3.外膜外膜=16-20 C 16-20 C 字形透明软骨环字形透明软骨环。五、肺五、肺 (一一)位置位置 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膈的上方,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膈的上方,肺尖高出胸廓上口。肺尖高出胸廓上口。(二二)形态和结构形态和结构 形态:近似圆锥形形态:近似圆锥形 一尖:肺尖,一尖:肺尖,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 2 23cm3cm 一底:肺底一底:肺底 (气胸气胸)两面两面 肋面:肋面:内侧面内侧面:肺门肺门 前缘:前缘:三缘三缘 后缘后缘 下缘下缘 两肺两肺 左肺:两叶左肺:两叶

10、右肺:三叶右肺:三叶支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管呼吸性细支管肺泡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囊肺泡肺泡 传导部传导部 呼吸部呼吸部(三)肺实质的各级分支:(三)肺实质的各级分支:肺泡:肺泡:呈半球形呈半球形,直径为。成人约有直径为。成人约有3-43-4亿个肺泡,呼气时总面积亿个肺泡,呼气时总面积约约30m30m2 2,吸气时总面积达,吸气时总面积达100m100m2 2,深吸气时可达,深吸气时可达300m300m2 2。1 1、肺泡上皮、肺泡上皮型上皮细胞型上皮细胞型上皮细胞型上皮细胞细胞大部分区域厚,利于气体交换。细胞大部分区域厚,利于气体交换。细胞

11、常呈立方形。能修补肺上皮;分泌细胞常呈立方形。能修补肺上皮;分泌表面活表面活性物质。性物质。2 2、肺泡隔:、肺泡隔:由毛细血管网和薄层结缔组织构成。由毛细血管网和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肺巨噬细胞肺巨噬细胞肺泡隔肺泡隔3 3、肺泡毛细血管膜、肺泡毛细血管膜(气血屏障气血屏障):):肺泡表面液体层;肺泡表面液体层;型肺泡上皮与基膜;型肺泡上皮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与基膜。毛细血管内皮与基膜。-是气血交换场所。总厚度约微米。1 1、胸膜腔、胸膜腔:胸膜脏、壁两层胸膜脏、壁两层浆浆膜囊腔隙膜囊腔隙,内有少量,内有少量浆液。密闭,内为负浆液。密闭,内为负压:压:1 1、维持正常肺

12、通气、维持正常肺通气(肺扩张和缩小)。(肺扩张和缩小)。2 2、减低心房、腔静、减低心房、腔静脉、胸导管压力,有脉、胸导管压力,有 利于心房充盈、静脉利于心房充盈、静脉血以及淋巴回流血以及淋巴回流 六、六、胸膜胸膜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层,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层,壁胸膜按其部位可分为:壁胸膜按其部位可分为: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胸膜顶胸膜顶壁胸膜胸膜腔脏胸膜 2 2、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肺下缘与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对照表肺下缘与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对照表锁骨中线锁骨中线腋中线腋中线肩胛线肩胛线接近脊柱处接近脊柱处肺下缘肺下缘第第6 6肋肋

13、第第8 8肋肋第第1010肋肋平平1010棘突棘突胸膜下界胸膜下界第第8 8肋肋第第1010肋肋第第1111肋肋平平1212棘突棘突3 3、纵隔:、纵隔:纵膈不是器官,而是一个解剖的区域。纵膈不是器官,而是一个解剖的区域。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纵隔纵隔 上上 纵纵 隔隔 下下 纵纵 隔隔 前前 纵纵 隔隔 中中 纵纵 隔隔 后后 纵纵 隔隔把左、右胸膜腔隔开。把左、右胸膜腔隔开。纵隔呈矢状位,位于纵隔呈矢状位,位于胸腔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正中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纵隔内有动脉,食管、气管和心等器官。纵隔内有动脉,食管、气管和心等器官。四分法:四分法:A A 以以胸骨角胸骨角和第和第4 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胸椎体下缘的平面。B B 心包心包的前、后壁为界的前、后壁为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