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讲义ppt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18199355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 页数:229 大小: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产业经济学讲义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9页
产业经济学讲义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9页
产业经济学讲义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9页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讲义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讲义ppt课件(2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学系 马永红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第二章第二章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第三章第三章 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第四章第四章 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第五章第五章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第六章第六章 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第七章第七章 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3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1.1 1.1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产业

2、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 一、产业的形成与分工一、产业的形成与分工1.定义:定义:指具有某类相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或系统指具有某类相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或系统2.产业的层次产业的层次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第一层)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第一层)以技术、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第以技术、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第二层)二层)以经济活动的阶段性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分几以经济活动的阶段性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分几大部分(第三层)大部分(第三层)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53产业的形成产业的形成

3、(1)一般分工:)一般分工:三次大分工,形成工、农业大类(广三次大分工,形成工、农业大类(广义产业)义产业)特殊分工:特殊分工:工农业内部的分工(狭义产业)工农业内部的分工(狭义产业)农业农业 工业内部工业内部(2)农业:)农业:种植、牧业、渔业、林业种植、牧业、渔业、林业 工业:工业:纺织服装纺织服装 钢铁机械钢铁机械(3)19世纪:世纪:石化工业、电子工业石化工业、电子工业 20世纪:世纪:核工业、信息业、宇航业核工业、信息业、宇航业 、冶冶金金独独立立产产业业:机机械械、钢钢铁铁机机器器服服装装加加工工业业纺纺织织工工业业 纺纺织织工工业业集集约约化化农农业业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

4、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6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产业 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与其他学科的区别:(1)与经济学的区别)与经济学的区别(2)与工业经济学区别:)与工业经济学区别:现代工业历史发展的经现代工业历史发展的经济规律、探讨规律应用于管理济规律、探讨规律应用于管理(3)与政治经济学区别:)与政治经济学区别:社会生产关系。一般经社会生产关系。一般经济规律和基本原理是理论基础济规律和基本原理是理论基础产产业业介介于于其其间间宏宏观观:抽抽象象掉掉

5、产产业业关关系系都都抽抽象象掉掉了了微微观观:将将产产业业、产产业业间间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7 2研究领域研究领域 需需资资源源的的优优化化配配置置规规律律影影响响因因素素,发发展展所所产产业业发发展展:发发展展战战略略、体体系系济济理理论论,构构造造产产业业政政策策产产业业政政策策:运运用用产产业业经经区区域域分分工工的的决决定定因因素素产产业业布布局局与与区区域域分分工工,产产业业布布局局:基基本本原原则则,企企业业的的市市场场行行为为框框架架,规规模模与与规规模模经经济济产产业业组组织织:业

6、业感感应应度度,影影响响力力析析,产产业业联联系系方方式式,产产产产业业关关联联:投投入入产产出出分分化化,主主导导产产业业选选择择变变化化规规律律、合合理理化化高高度度产产业业结结构构:影影响响因因素素、SCP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 2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相结合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相结合 3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相结合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相结合 4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5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81.2 1.2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是对日本产业政策实践的产业经济学的形成是对日本产业政策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日本战后日本战后 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1)19451955年,日本战后的经济复兴时期年,日本战后的经济复兴时期 市市场场小小,产产品品要要出出口口要要进进口口国国土土狭狭小小、原原料料紧紧缺缺,等等产产业业部部门门合合理理化化煤煤炭炭、海海运运、电电力力化化肥肥措措施施,钢钢铁铁、年年代代前前期期

8、):租租税税特特别别产产业业合合理理化化政政策策(分分配配原原材材料料分分配配,进进口口物物资资补补助助、年年):价价格格控控制制、差差价价产产业业复复兴兴政政策策(5019481946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9(3)60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年代,经济高速增长 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学界为了给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学界为了给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对产业经济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对产业经济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其他

9、各国经济学界为探索日本成功的经验,对日本的产其他各国经济学界为探索日本成功的经验,对日本的产业政策及产业政策所依据的产业经济理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业政策及产业政策所依据的产业经济理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多角度的研究,促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学分支多角度的研究,促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学分支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诞生。的诞生。(2)1955年以后,经济振兴,尽快赶超欧美经济年以后,经济振兴,尽快赶超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的的战战略略产产业业确确定定带带动动整整个个经经济济起起飞飞和和资资本本化化分分阶阶段段推推进进贸贸易易自自由由化化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

10、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10二、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二、产业经济学的发展 80年代初,产业经济理论开展引入我国,随后,年代初,产业经济理论开展引入我国,随后,产业经济理论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传播普及开来。产业经济理论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传播普及开来。大量论文、著作涌现,出现一批专门从事产业经济大量论文、著作涌现,出现一批专门从事产业经济研究的工作者和研究机构。产业经济学为制定产业研究的工作者和研究机构。产业经济学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根本依据。政策提供根本依据。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111.3

11、 1.3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一、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有利于填补经济学学科研究的从理论上看,有利于填补经济学学科研究的空白,丰富和充实经济学学科体系。空白,丰富和充实经济学学科体系。业业产产业业经经济济学学:兼兼顾顾各各产产演演变变发发展展规规律律工工业业经经济济学学:单单一一产产业业业业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学学:忽忽视视了了产产二、现实意义二、现实意义 从实践上看,产业经济学意义更加重大从实践上看,产业经济学意义更加重大 (1 1)研究产业经济学,制定正确产业政策,有利于)研究产业经济学,制定正确产业政策,有利于我国实现两个转变我国实现两个转变 (2 2)研究产

12、业经济学,制定正确产业政策,有利于)研究产业经济学,制定正确产业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经济发展 (3 3)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形成规模经济 (4 4)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12第二章第二章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132.1 2.1 产业分类与产业发展产业分类与产业发展 一、产业分类一、产业分类1.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1)1935年,费希尔按人类经济活动发展阶段划分了三

13、年,费希尔按人类经济活动发展阶段划分了三 次产业次产业 第一次产业:生产物取自自然(农业、畜牧业)第一次产业:生产物取自自然(农业、畜牧业)第二次产业:加工取自自然的生产物(制造业)第二次产业:加工取自自然的生产物(制造业)第三次产业: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之上的无形财第三次产业: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服务业)富的生产部门。(服务业)(2)1940年,统计学家克拉克实证研究了经济发展和产年,统计学家克拉克实证研究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澳大利亚、新西兰统计学界予以承认,正式出现于政澳大利亚、新西兰统计学界予以承认,正式出现于政府的统计

14、手册上,然后流行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因此,府的统计手册上,然后流行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因此,有人将此分类法称为有人将此分类法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克拉克大分类法”。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14(3)80年代中期,该方法引入我国年代中期,该方法引入我国 第一产业为农业:林、牧、渔业第一产业为农业: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包括采掘、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的制造和供给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的制造和供给业。业。第三产业指除一、二产业外的其他产业。

15、第三产业指除一、二产业外的其他产业。两大部分两大部分 服服务务部部门门流流通通部部门门 行行业业部部门门为为社社会会公公共共需需要要服服务务的的服服务务的的行行业业为为提提高高文文化化水水平平和和素素质质业业为为生生产产和和生生活活服服务务的的行行流流通通业业四个层次四个层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15(4)在其他国家的运用)在其他国家的运用 澳大利亚、新西兰(矿业属第一产业,运输澳大利亚、新西兰(矿业属第一产业,运输属第二产业)属第二产业)日本(矿业属第二产业)日本(矿业属第二产业)美国库兹涅茨分类法

16、美国库兹涅茨分类法 部部门门(服服务务产产业业)部部门门(工工业业产产业业)部部门门(农农业业产产业业)S I A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162.生产结构分类法生产结构分类法(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时,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时,将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分为将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分为 该方法的限制:该方法的限制:A.未涵盖全部产业,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未涵盖全部产业,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未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未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17、B.实际工作中划分困难实际工作中划分困难 个个人人生生活活消消费费。的的生生产产部部门门,产产品品用用于于人人消消费费品品部部类类):指指生生产产各各种种个个消消费费资资料料部部门门(第第消消费费。部部门门,其其产产品品用用于于生生产产产产资资料料的的部部类类):指指生生产产各各种种生生生生产产资资料料部部门门(第第III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17(2)农轻重分类法)农轻重分类法 其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其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食品行业。食品行业。资料,有纺织、印刷、资料,有纺织、印刷、轻轻工业:生产消费轻轻

18、工业:生产消费其产品体积大、重量大其产品体积大、重量大煤炭产业。煤炭产业。资料,有钢铁、石油、资料,有钢铁、石油、重重工业:生产生产重重工业:生产生产畜牧业、渔业畜牧业、渔业农大农业:种植业、农大农业:种植业、领领域域,涵涵盖盖面面不不全全缺缺点点:只只针针对对物物质质生生产产易易行行优优点点:比比较较直直观观,简简便便 结论:该方法只适用于工业化发展程度低的结论:该方法只适用于工业化发展程度低的国家。国家。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18(3)霍夫曼产业分类法)霍夫曼产业分类法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对工业

19、化过程进行考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对工业化过程进行考察时,将工业部门分类察时,将工业部门分类 、造纸、印刷、造纸、印刷其他产业:橡胶、木材其他产业:橡胶、木材机械、化学工业机械、化学工业资本资料产业:冶金、资本资料产业:冶金、纺织、皮革、家具工业纺织、皮革、家具工业消费资料产业:食品、消费资料产业:食品、产业归入其他产业产业归入其他产业难以用上述原则确定的难以用上述原则确定的本资料产业本资料产业是资本资料则归入资是资本资料则归入资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某产业产品的用途费资料产业费资料产业是消费资料则归入消是消费资料则归入消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某产业产品的用途7575分类原则为:分类原则为:为了规范事业单位

20、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19(4)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的生产结构分类法)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的生产结构分类法 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将产业分为七大项: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将产业分为七大项:A.基础材料产业:矿业、化工、建材、钢铁、有基础材料产业:矿业、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金属材料色金属、金属材料 B.加工组装产业: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工加工组装产业: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工具、精密仪器具、精密仪器 C.生活消费品产业:食品、纺织、造纸、其他制生活消费品产业:食品、纺织、造纸、其他制造业造业 D.建筑业建筑业 E.商

21、业商业 F.服务业服务业 G.其他其他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203.标准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1)特点)特点 计计和和数数据据处处理理较较强强的的实实用用性性:便便于于统统、不不重重复复涵涵盖盖的的完完整整性性:不不遗遗漏漏其其作作为为官官方方统统计计的的依依据据权权威威性性:各各个个政政府府都都将将(2)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大、中、小、细项大、中、小、细项(3)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个门类、个门类、95个个大类、大类、396个中类、个中类、913

22、个小类个小类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21A 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B 采矿业采矿业C 制造业制造业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 建筑业建筑业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H 批发与零售业批发与零售业I 住宿和餐饮业住宿和餐饮业J 金融业金融业K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L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23、管理也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也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 教育教育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S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T 国家组织国家组织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22制造业(制造业(C):农副食品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13)食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14)饮料制造业(饮料制造业(15)烟草制品业(烟草制品业(16)纺织业(纺织业(17):):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1

24、)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172)麻纺织(麻纺织(173)丝绢纺织及精加工(丝绢纺织及精加工(174)纺织制成品制造(纺织制成品制造(175):棉及化纤制品制造(棉及化纤制品制造(1751)毛制品制造(毛制品制造(1752)麻制品制造(麻制品制造(1753)丝制品制造(丝制品制造(1754)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234.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 机机、航航天天技技术术集集约约型型产产业业:计计算算、石石化化资资本本集集约约型型产产业业:钢钢铁铁、纺纺织织、服服装装、

25、服服务务劳劳动动集集约约型型产产业业:食食品品 局限性:各种类型的范围不易确定(要素有替局限性:各种类型的范围不易确定(要素有替代性)代性)二、产业发展二、产业发展1.发展的含义发展的含义(1)发展通常指事物变化的一种不可逆的、长期)发展通常指事物变化的一种不可逆的、长期动态过程。动态过程。(2)发展通常是指事物质态的变化。)发展通常是指事物质态的变化。(3)发展通常是指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发展通常是指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高级的演进过程。(4)发展通常被赋予积极的价值评价含义。)发展通常被赋予积极的价值评价含义。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26、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242.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1)定义:)定义:产业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断产业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断进步的产业演化过程。进步的产业演化过程。(2)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产出增长产出增长 结构变迁结构变迁 福利改善福利改善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253.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1)需求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需求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投资结构投资结构 个人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 投资和消费结构的平衡投资和

27、消费结构的平衡(2)供给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供给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资金供给资金供给 生产技术体系生产技术体系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26(3)对外贸易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对外贸易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 国际技术转移国际技术转移(4)经济制度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经济制度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5)环境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环境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

28、工的合法权益274.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1)形成期)形成期 产业形成的特点和本质产业形成的特点和本质 素素,开开始始独独立立产产业业形形成成:具具备备基基本本要要产产业业萌萌芽芽:从从无无到到有有形成形成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28产业萌芽的特点:产业萌芽的特点:A.产品单一,只有少数几个企业产品单一,只有少数几个企业B.产品销路不广产品销路不广C.成本高,产量小,收益少成本高,产量小,收益少D.未形成独立生产体系未形成独立生产体系E.产品知名度低产品知名度低产业形成要素:产业形成要素:A.最核

29、心、最首要因素是资本形成最核心、最首要因素是资本形成B.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是关键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是关键C.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很重要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很重要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29产业形成的条件和标志产业形成的条件和标志 条件:条件:A.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最基本、最重要条件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最基本、最重要条件 B.资本的支持与资源稳定供给是基本保证资本的支持与资源稳定供给是基本保证 C.政府的产业政策有重要影响政府的产业政策有重要影响 标志:标志:A.应具备一定规模应具备一定规模 B.有

30、专门化的从业人员有专门化的从业人员 C.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具有一定社会影响 D.专门化的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特点专门化的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特点产业形成方式产业形成方式 A.产业分化产业分化 B.衍生方式衍生方式 C.新生长方式新生长方式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0(2)扩张期(成长期)扩张期(成长期)产业扩张的实质与特点产业扩张的实质与特点 实质:实质: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特点:特点:A.是一个充实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充实和完善的过程 B.是一个产业选择的过程是一个产业选择的过程 C.有大批企业转产加入该行

31、业有大批企业转产加入该行业 产业扩张的度量产业扩张的度量 A.产出增长率产出增长率 B.产业产值和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重和产业产值和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重和地位变化地位变化 C.产业资产总规模和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变化产业资产总规模和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变化 D.产业的主要产品在国民消费总支出中的相对产业的主要产品在国民消费总支出中的相对变化率变化率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1(3)成熟期)成熟期 产业成熟的过程:产业成熟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实现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实现过程 实质和特点实质和特点

32、 实质:实质:A.表现在技术上的成熟和先进表现在技术上的成熟和先进 B.表现在生产上的成熟表现在生产上的成熟 C.生产工艺的成熟生产工艺的成熟 D.产业组织上的成熟产业组织上的成熟 特点:特点:A.强盛强盛 B.生产能力接近饱和状态生产能力接近饱和状态 C.成为支柱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2(4)衰退期)衰退期 产业衰退的含义与本质产业衰退的含义与本质 用用下下提提前前或或缓缓后后偶偶然然衰衰退退:偶偶然然因因素素作作自自然然衰衰退退:客客观观必必然然性性 本质:本质:A.产业创新能力

33、的衰退或降低产业创新能力的衰退或降低 B.生产要素的退出生产要素的退出 C.是对产业自身的否定并孕育新产业和是对产业自身的否定并孕育新产业和新产品的过程新产品的过程产业衰退的标志和特征产业衰退的标志和特征 A.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生产能力大量过剩 B.利润率下降利润率下降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3 C.退出现象大量发生退出现象大量发生 D.重要产业或大面积的产业衰退可能引起经重要产业或大面积的产业衰退可能引起经济波动济波动 E.产业衰退过程可能出现产业衰退过程可能出现“复兴复兴”或或“中兴中兴”,但最终要

34、衰落,但最终要衰落 F.产业的衰退期延续时间最长产业的衰退期延续时间最长 产业衰退的逆作用力产业衰退的逆作用力 A.需求惯性需求惯性 B.企业家的努力企业家的努力 C.企业的技术和产品革新企业的技术和产品革新 D.政府保护政府保护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4(5)典型增长率)典型增长率 形成期:形成期:12 成长期:成长期:810 成熟期:成熟期:46 衰退期:衰退期:102(6)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 缓慢的周期曲线变化率缓慢的周期曲线变化率 明显的明显的“衰衰”而不而不“亡亡”的特征

35、的特征 周期曲线的非典型性周期曲线的非典型性4.产业的发展阶段产业的发展阶段(1)新兴产业)新兴产业(2)支柱产业)支柱产业(3)衰退产业)衰退产业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52.22.2 国际分工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国际分工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一、国际分工理论一、国际分工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较早系统提出国际分工理论的是亚当较早系统提出国际分工理论的是亚当斯密。斯密。他在代表作他在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一一书中明确指出:倘若外国能提供比我们自己生产书中明确指出:倘

36、若外国能提供比我们自己生产还廉价的商品,那么,我们最好放弃自身所具备还廉价的商品,那么,我们最好放弃自身所具备的这部分生产而购进这些商品,我们从而可得到的这部分生产而购进这些商品,我们从而可得到某种利益。某种利益。由于斯密特别强调了分工所必备的各方绝对由于斯密特别强调了分工所必备的各方绝对优势这一条件,所以也就把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优势这一条件,所以也就把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称之为绝对优势理论。称之为绝对优势理论。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6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由大卫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另一种国际分工

37、理论。李嘉图提出的另一种国际分工理论。李嘉图认为,构成国际分工进而进行国际贸李嘉图认为,构成国际分工进而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是斯密所说的分工各方都必须具备易的基础并不是斯密所说的分工各方都必须具备绝对优势,而是分工各方只要具备了比较优势即绝对优势,而是分工各方只要具备了比较优势即可。这就是理解调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质。可。这就是理解调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质。3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了国际分工的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了国际分工的新理论新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由于双方在要素禀赋上要素禀赋理论认为,由于双方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生产不同商

38、品时使用的要素比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生产不同商品时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导致了一方将出口那些自身要素供给丰例不同,导致了一方将出口那些自身要素供给丰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7裕且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多的商品,同时又会进口那些自裕且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多的商品,同时又会进口那些自身要素供给稀缺并且价格昂贵的生产要素多的商品。双方身要素供给稀缺并且价格昂贵的生产要素多的商品。双方通过这样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就都能获得分工和贸易的好通过这样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就都能获得分工和贸易的好处,也就是获得了李嘉图所说的比较优势。

39、处,也就是获得了李嘉图所说的比较优势。4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与李嘉图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相对应的是所谓的动态与李嘉图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相对应的是所谓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从动态的观点来看,一个国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从动态的观点来看,一个国际参与国际分工,主要不取决于静态的比较优势,而应当际参与国际分工,主要不取决于静态的比较优势,而应当取决于该国从国际分工中所能获取的贸易利益,且这种贸取决于该国从国际分工中所能获取的贸易利益,且这种贸易利益是应当有利于加快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演进的。易利益是应当有利于加快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演进的。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

40、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8二、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阶段二、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阶段 1要素驱动阶段:要素驱动阶段:国际竞争优势是以自然资源国际竞争优势是以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为基础的。和丰富的劳动力为基础的。2投资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国际竞争优势是以国家及企国际竞争优势是以国家及企业积极的投资意愿和能力为基础的。业积极的投资意愿和能力为基础的。3创新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在此阶段,民族企业能在广在此阶段,民族企业能在广泛的领域成功地进行市场竞争,并实现不断泛的领域成功地进行市场竞争,并实现不断的技术升级。的技术升级

41、。4财富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此阶段是最终导致产业竞争此阶段是最终导致产业竞争力衰退的时期。力衰退的时期。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9三、与国际分工有关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三、与国际分工有关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1雁行形态发展模式雁行形态发展模式 该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考察日本羊该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考察日本羊毛工业品贸易趋势后提出。是后发工业国为了弥毛工业品贸易趋势后提出。是后发工业国为了弥补与工业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采取的一补与工业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采取的一种发展模式。分为三

42、个阶段:种发展模式。分为三个阶段:(1)导入期发展阶段:)导入期发展阶段:工业发达国家先行开发工业发达国家先行开发和生产,后发工业国进口和生产,后发工业国进口 (2)进口替代阶段:)进口替代阶段:后发工业国具备了生产能后发工业国具备了生产能力,实行国产化替代进口力,实行国产化替代进口 (3)出口阶段:)出口阶段:消化吸收形成比较成本优势,消化吸收形成比较成本优势,出口国外出口国外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02产品循环发展模式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1966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教授提出。描述了年,由美国哈佛

43、大学的弗农教授提出。描述了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1)导入期:)导入期:发达国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国发达国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国内市场开拓完成。内市场开拓完成。(2)成熟期:)成熟期:向不发达国出口,不发达国也具有生向不发达国出口,不发达国也具有生产能力,发达国跨国直接投资。产能力,发达国跨国直接投资。(3)标准化期:)标准化期:产品逆向进口到发达国,使该国放产品逆向进口到发达国,使该国放弃或减少该产品的生产,转向于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弃或减少该产品的生产,转向于新产品的开发研制。3同时开发发展模式同时开发发展模式 是后发工业国在发展

44、技术集约型产业中采取的一种是后发工业国在发展技术集约型产业中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该模式是像日本这种后发工业国在对工业先主要模式。该模式是像日本这种后发工业国在对工业先行国的赶超已经接近尾声时,为使本国高技术领域处于行国的赶超已经接近尾声时,为使本国高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而采取的一种发领先地位,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而采取的一种发展模式。展模式。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1四、产业结构的国际转移四、产业结构的国际转移 国际投资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1优势产业的国际转移优势产业

45、的国际转移 欧美等发达国家通常对外转移具有垄断优势的欧美等发达国家通常对外转移具有垄断优势的产业,其转移多发生在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产业,其转移多发生在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发达国家具有的垄断优势包括:发达国家具有的垄断优势包括:(1)在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所拥有的专有技术)在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所拥有的专有技术(2)管理诀窍)管理诀窍(3)国际市场营销优势)国际市场营销优势(4)拥有或易于取得稀少性原料)拥有或易于取得稀少性原料(5)生产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生产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6)财务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财务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7)品牌优势)品牌优势国际转移国际转移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

46、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22边际产业的国际转移边际产业的国际转移 该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是日本该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是日本等后发工业国产业国际转移的模式。等后发工业国产业国际转移的模式。边际产业是指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边际产业是指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劣势的产业。小岛清称这种投资为小岛清称这种投资为“日本式的日本式的FDI”。它具。它具有如下特点:有如下特点:(1)以资源开发、纺织品、零部件等标准化)以资源开发、纺织品、零部件等标准化产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FDI为中

47、心,其目的是振为中心,其目的是振兴并促进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兴并促进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产业;(2)中小企业)中小企业FDI比重也很大,从与东道国技比重也很大,从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FDI;(3)不搞拥有全部股权式的子公司,而主要)不搞拥有全部股权式的子公司,而主要是合资形式和非股权安排方式。是合资形式和非股权安排方式。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32.3 2.3 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标准理化的衡量标准 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了产

48、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两个方面的内容。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标准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标准1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级的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换过程,也可称其为级的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换过程,也可称其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2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标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标准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4(1)标准结构方法)标准结构方法

49、该方法是将一国的产业结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产业该方法是将一国的产业结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平均高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结构的平均高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化程度。利用这种方法,库兹涅茨提出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利用这种方法,库兹涅茨提出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的产业“标准结构标准结构”。根据。根据“标准结构标准结构”就能了解一国就能了解一国经济发展到哪一阶段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经济发展到哪一阶段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51964年币值的

50、国民生产总值的基准水平(美元)10010020030040050080010001000产值部门构成(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第一次产业52.545.232.726.622.820.015.613.812.72制造业12.514.921.525.127.629.433.134.737.93基础设施5.36.17.27.98.58.99.810.210.94服务业30.033.838.540.341.141.541.641.338.6劳动力部门构成(%)5初级产业71.265.855.748.943.839.530.025.215.96制造业7.89.116.420.623.525

51、.830.332.536.87服务业21.025.127.930.432.734.739.642.347.3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6(2)相似性系数法)相似性系数法 这是以某一参照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相似性这是以某一参照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进行系数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一种方法。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的一种方法。2/1n1i2Bin1i2Ain1iBiAiAB)XX()XX

52、(S 相似性系数相似性系数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7参照系日本的比较年份1920年1930年1940年1950年1960年1970年1990年产值结构相似系数0.88280.98290.96850.94290.90921994年0.87420.97180.94860.94190.93801990年劳动力结构相似系数0.99450.97570.95950.97310.85520.68471994年0.99960.99190.98290.99120.90410.7547中日产业结构相似性比较为了规范事业单

53、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8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标准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标准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其实质是指各产业之间存在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其实质是指各产业之间存在着较高的聚合质量。较高的聚合质量。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标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标准(1)与)与“标准结构标准结构”进行比较进行比较 所谓标准结构,是在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所谓标准结构,是在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而得到的,它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证分析而得到的,它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54、。因此,可以其作为参照系,与某一被判断的结构进行比因此,可以其作为参照系,与某一被判断的结构进行比较,从而检验被判断的产业结构是否较,从而检验被判断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合理”。(2)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产业结构作为一个资源转换系统,其最基本的要求产业结构作为一个资源转换系统,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它的产出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就是它的产出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度,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

55、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49 (3)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是否比较协调)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是否比较协调 结构平衡的问题,在产业结构上的反映,就是各产业结构平衡的问题,在产业结构上的反映,就是各产业间是否具有一种比较协调的比例关系。因而,产业间的比间是否具有一种比较协调的比例关系。因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也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例关系是否协调,也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要标准。(4)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 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其功能就是对输入的各种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其功能就是对输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按市场的需求转换为不同的产出。在此转换过

56、程生产要素按市场的需求转换为不同的产出。在此转换过程中,显然转换的效率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因此,对中,显然转换的效率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因此,对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也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也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了。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了。对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对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A.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B.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各种资源。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各种资源。50第三章第三章 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

57、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513.1 3.1 主导产业的选择政策主导产业的选择政策一、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的演进1主导产业的定义主导产业的定义 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头地位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定了该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2主导产业的特征主导产业的特征(1)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2)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3)对

58、其他产业的增长有直接和间接的诱发作)对其他产业的增长有直接和间接的诱发作用用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523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的演进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表现形式是主导产业的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表现形式是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因此,更多的国家是以由一组产业构成序更替。因此,更多的国家是以由一组产业构成的主导产业体系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的主导产业体系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总结并提出了构的高度化。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总结并提出了二战以来世界上形成过的五种主导产业体系:二战

59、以来世界上形成过的五种主导产业体系:(1)作为起飞前提的主导部门体系)作为起飞前提的主导部门体系 (2)替代进口的消费品制造业综合体系)替代进口的消费品制造业综合体系 (3)重型工业与制造业综合体系)重型工业与制造业综合体系 (4)汽车工业综合体系)汽车工业综合体系 (5)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系)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系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53二、主导产业的选择二、主导产业的选择1.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1)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 赫希曼基准赫希曼基准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名

60、著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名著经济发展战经济发展战略略一书中提出。一书中提出。后后向向关关联联效效果果前前向向关关联联效效果果 他认为,应该依据后向联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也他认为,应该依据后向联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也就是说,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应依工业部门后向联系系就是说,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应依工业部门后向联系系数的大小顺序排列。数的大小顺序排列。赫希曼基准的意义:赫希曼基准的意义:A.主导部门的选择以最终产业的制造部门为主,这主导部门的选择以最终产业的制造部门为主,这样主导产业部门的市场需求有保证。样主导产业部门的市场需求有保证。产业关联效果产业关联效果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

61、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54 B.因主导部门具有强烈的中间产品需求倾向,这因主导部门具有强烈的中间产品需求倾向,这又为支持主导部门增长的中间投入部门提供了市场。又为支持主导部门增长的中间投入部门提供了市场。(2)罗斯托基准)罗斯托基准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 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起飞中能够起到以下作用: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起飞中能够起到以下作用:A.回顾影响(后向联系效应)回顾影响(后向联系效应)B.前瞻影响(前向联系效应)前瞻影响(前向联系效应)C.旁侧影响(旁侧效应)旁侧影响(旁侧效应)可见,罗斯托基准是依产业部门间供

62、给和需求的可见,罗斯托基准是依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系程度来确定主导部门的。联系程度来确定主导部门的。赫希曼基准和罗斯托基准都是依产业间的关联度赫希曼基准和罗斯托基准都是依产业间的关联度大小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他们的着眼点都在于主大小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他们的着眼点都在于主导产业的带动或推动作用。因此,有人把这两个基准导产业的带动或推动作用。因此,有人把这两个基准合称为产业关联度基准。合称为产业关联度基准。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552.需求收入弹性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 是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

63、平在日本经济是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提出的选择主导产业的标准之一。高速增长时期提出的选择主导产业的标准之一。需求收入弹性是需求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之需求收入弹性是需求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之比,表示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依赖程度。比,表示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依赖程度。筱原认为,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采取的需求收筱原认为,在选择主导产业时采取的需求收入弹性基准是指将那些随着收入增长,需求增长入弹性基准是指将那些随着收入增长,需求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幅度最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需求收入弹性作为基准,就是优先发展那些以需求收入弹性作为基准,就是优先发展那些收入弹性比较大的产

64、业,以满足社会迅速增长的收入弹性比较大的产业,以满足社会迅速增长的需求。需求。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563.生产率上升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 也是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的。也是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的。这里生产率是指产出对全部投入要素之比。这里生产率是指产出对全部投入要素之比。该基准的基本思想是从供应角度对主导产业进该基准的基本思想是从供应角度对主导产业进行选择,将那些最具备生产率提高潜力,而且由行选择,将那些最具备生产率提高潜力,而且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成为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于生产率的

65、提高能够成为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业作为主导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反映了技术进步程度。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反映了技术进步程度。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有择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有利于提高一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资源的利用效利于提高一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率。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574.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过密环境基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 这两个基准是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最这两个基准是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最70年代年代提出的。提出的。(

66、1)过密环境基准)过密环境基准 过密环境基准要求选择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过密环境基准要求选择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强化社会防止和改善公害的能力,并具有扩率、强化社会防止和改善公害的能力,并具有扩充社会资本能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充社会资本能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过密环境基准的着眼点是经济的长期发展与过密环境基准的着眼点是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2)丰富劳动内容基准)丰富劳动内容基准 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考丰富劳动内容基准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考虑发展能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和稳定的劳动虑发展能为劳动者提供舒适、安全和稳定的劳动场所的产业。场所的产业。该标准的提出反映出社会终于认识到发展经该标准的提出反映出社会终于认识到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满意程度。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满意程度。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585.增长后劲基准增长后劲基准 这是中国学者所提出的适合于发展中国家选择这是中国学者所提出的适合于发展中国家选择主导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