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氮素与氮肥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1969846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壤氮素与氮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土壤氮素与氮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土壤氮素与氮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土壤氮素与氮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氮素与氮肥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B.B.传统施肥方法传统施肥方法A.A.化学肥料有哪些化学肥料有哪些第三章第二节植物的营养与施用Nitrogen(N)Nitrogen(N)存在问题存在问题l 土壤中氮素养分的不足是限制作物产量土壤中氮素养分的不足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的主要因素l 不合理、过量施用氮肥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合理、过量施用氮肥对环境造成污染l 硝酸盐过量问题危害人体健康硝酸盐过量问题危害人体健康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植物的氮素营养植物的氮素营养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氮肥的合理施用氮肥的合理施用12341.1.含量:含量:占植物干重的占植物干

2、重的0.30.35 5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植物种类:植物种类:豆科植物豆科植物 非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 品品 种:种:高产品种高产品种 低产品种低产品种 生长时期:生长时期:苗期苗期 旺长期旺长期 成熟期成熟期 衰老期,衰老期,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一、作物氮素营养一、作物氮素营养2.2.分布:分布:器官:器官:种子种子 叶叶 根根 茎茎 组织:组织:幼嫩组织幼嫩组织 成熟组织成熟组织 衰老组织,衰老组织,生长点生长点 非生长点非生长点原因:原因:氮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强氮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强3 3、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氮的生理功能)(氮的生理

3、功能)(1).(1).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含氮(含氮16161818)(2).(2).氮是核酸的成分(含氮约氮是核酸的成分(含氮约7 7)(3).(3).氮是叶绿素的成分氮是叶绿素的成分(叶绿体含蛋白质(叶绿体含蛋白质45456060)(4).(4).氮是酶的成分(酶本身是蛋白质)氮是酶的成分(酶本身是蛋白质)(5).(5).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维生素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维生素B B1 1、B B2 2、B B6 6等)等)(6).(6).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IAAIAA、CKCK)(7).(7).磷脂和生物碱也含氮磷脂和生物碱也含氮氮素通

4、常被称为氮素通常被称为 4、植物对氮的吸收与同化、植物对氮的吸收与同化吸收的形态吸收的形态无机态:无机态:NHNH4 4+NN、NONO3 3-NN(主要)(主要)有机态:有机态:NHNH2 2 NN、氨基酸、氨基酸、核核苷苷酸等酸等 (少量)(少量)5 5、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症状、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症状1.1.氮缺乏氮缺乏 (1)(1)外观表现外观表现 整株:整株:植株矮小,瘦弱植株矮小,瘦弱 叶片:叶片:细小直立,叶色转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黄色,细小直立,叶色转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黄色,从下部老叶开始出现症状从下部老叶开始出现症状 叶脉、叶柄:叶脉、叶柄:有些作物呈紫红色有些作物呈紫红色

5、茎:茎:细小,分蘖或分枝少,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细小,分蘖或分枝少,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 花:花:稀少,提前开放稀少,提前开放 种子、果实:种子、果实:少且小,早熟,不充实少且小,早熟,不充实 根:根:色白而细长,量少,后期呈褐色色白而细长,量少,后期呈褐色田间水稻缺氮田间水稻缺氮 生长矮小,根系细长,分枝(蘖)减少。老老叶叶发发黄黄枯枯死,死,新新叶叶色色淡淡NN是是叶叶绿绿素素的的成成分分缺缺NNCKCK 玉米缺玉米缺NN:老叶:老叶发黄,新叶色淡,基发黄,新叶色淡,基部发红。部发红。2.2.氮素过多的危害氮素过多的危害实例:实例:n 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

6、蔬品质和耐贮存性;n 棉花蕾铃稀少易脱落;棉花蕾铃稀少易脱落;n 甜菜块根产糖率下降;甜菜块根产糖率下降;n 纤维作物产量减少,纤维品质降低。纤维作物产量减少,纤维品质降低。l 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l 茎秆变得嫩弱,易倒伏。茎秆变得嫩弱,易倒伏。l 作物贪青晚熟,籽粒不充实,生长期延长。作物贪青晚熟,籽粒不充实,生长期延长。l 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倒伏倒伏)和病害侵和病害侵 袭袭(大麦褐锈病、小麦赤霉病、水稻褐斑病大麦褐锈病、小麦赤霉病、水稻褐斑病)。水稻田氮肥过多,群体太大,遇风倒伏水稻田氮肥过多,

7、群体太大,遇风倒伏1.1.来源来源(1 1).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料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料(2 2).动植物残体的归还动植物残体的归还(3 3).生物固氮生物固氮(4 4).雷电降雨带来的雷电降雨带来的NHNH4 4NN和和NONO3 3NN二、土壤氮素状况二、土壤氮素状况(一)土壤氮素的含量、形态及其有效性(一)土壤氮素的含量、形态及其有效性2.2.含量含量 我国耕地土壤我国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全氮含量为为0.040.040.350.35之之间,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间,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我国土壤含氮量的我国土壤含氮量的地域性规律:地域性规律:北北 增加增加 西西 长江

8、长江 东东 增加增加 南南 增加增加3 3、土壤中氮的形态、土壤中氮的形态 水溶性水溶性 速效氮源速效氮源 98%)(98%)非水解性非水解性 难利用难利用 占占303050%50%离子态离子态 土壤溶液中土壤溶液中(2 2).无机氮无机氮 吸附态吸附态 土壤胶体吸附土壤胶体吸附 (1(12 2)固定态固定态 2 2:1 1型粘土矿物固定型粘土矿物固定 有机氮有机氮 无机氮无机氮矿化作用矿化作用固定作用固定作用1.1.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1 1).定义:定义: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质分解形成氨的过程。有机质分解形成

9、氨的过程。(2 2).过程:过程:有机氮有机氮 氨基酸氨基酸 NHNH4 4NN有机酸有机酸 (有效化)有效化)异养微生物异养微生物 水解酶水解酶 氨化微生物氨化微生物 水解、氧化、还原、转位水解、氧化、还原、转位(二)土壤中氮素的转化(二)土壤中氮素的转化2.2.硝化作用硝化作用 (1 1).定义:定义:在通气的条件下在通气的条件下,土壤中的土壤中的NHNH4 4 ,在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2 2).过程:过程:NHNH4 4 OO2 2 NO NO2 2 4H4H 2NO2NO2 2OO2 2 2NO2NO3 3 (3 3).影响条件:影响条

10、件:土壤通气状况、土壤反应、土壤通气状况、土壤反应、土壤温度等土壤温度等亚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硝化细菌3.3.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NONO3 3 NN2 2、NONO、NN2 2OO4.土壤氮素的无效化 土壤氮素无效化包括黏粒对铵的固定、形土壤氮素无效化包括黏粒对铵的固定、形成腐殖质、氨的挥发、硝酸盐的淋失、反硝化成腐殖质、氨的挥发、硝酸盐的淋失、反硝化脱氨等。脱氨等。小结:土壤有效氮增加和减少的途径小结:土壤有效氮增加和减少的途径增加途径增加途径u施肥施肥(有机肥、化肥有机肥、化肥)u氨化作用氨化作用u生物固氮生物固氮u雷电降雨雷电降雨减少途径减少途径u植物吸收带走植物吸收带走u氨的

11、挥发损失氨的挥发损失u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u硝酸盐淋失硝酸盐淋失u生物和吸附固定生物和吸附固定(暂时暂时)三、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三、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铵态氮肥氮肥 硝态氮肥 酰胺态氮肥 (一)、铵态氮肥(一)、铵态氮肥包括:包括:液氨、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液氨、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1.1.共同特性共同特性(均含有(均含有NHNH4 4 )(1 1).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2 2).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固定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固定(3 3).可发生硝化作用可发生硝化作用 NHNH4 4 NONO3 3 (4 4).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碱性环境中氨易

12、挥发 NHNH4 4 +OH+OH NHNH3 3土壤中铵态氮肥变化示意图土壤中铵态氮肥变化示意图氨气氨气吸收吸收吸附吸附挥发挥发NHNH4 4+NHNH4 4+硝化作用硝化作用铵态氮肥铵态氮肥铵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硝态氮土壤土壤胶粒胶粒2.2.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表表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品种品种 转化及结果转化及结果 施施 用用 液氨液氨 NHNH3 3HH2 2O NHO NH4 4OHOH 基肥基肥,追肥及深施追肥及深施氨水氨水 对土壤和作物影响不大对土壤和作物影响不大 基肥基肥,追肥追肥,深施深施碳铵碳铵 NHNH4 4HCOH

13、CO3 3 基肥基肥,追肥追肥,深施深施 对土壤没有副作用,对土壤没有副作用,适于各种土壤和大对数作物适于各种土壤和大对数作物(续)表(续)表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品种品种 转化及结果转化及结果 施用施用 氯化铵氯化铵 NHNH4 4ClCl 基肥基肥 (配施石灰和配施石灰和 使土壤酸化使土壤酸化(生理酸生理酸,硝化酸硝化酸,有机肥有机肥),追肥,适于,追肥,适于 代换酸代换酸)、脱钙板结、脱钙板结 稻田和一般作物,稻田和一般作物,不宜忌氯作物不宜忌氯作物硫硫 铵铵 NHNH4 4SOSO4 42 2 基肥基肥(配施石灰和配施石灰和 使土壤酸化使土壤酸化(

14、游离酸生理酸游离酸生理酸,有机肥有机肥),追肥,追肥,种肥种肥 硝化酸,代换酸硝化酸,代换酸)、板结、板结 适于各种作物适于各种作物 不宜稻田不宜稻田(二)、硝态氮肥(二)、硝态氮肥包括: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钾A A 共同特性共同特性 1.1.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主动吸收)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主动吸收)2.2.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 3.3.易发生反硝化作用易发生反硝化作用 4.4.吸湿性大,具助燃性(易燃易爆)吸湿性大,具助燃性(易燃易爆)5.5.不宜作基肥,更不能作种肥,只能作追肥,不宜作基肥,更不能作种

15、肥,只能作追肥,也不能用于水田。也不能用于水田。B B 理化性质与施用理化性质与施用表表 硝态氮肥的基本性质和施用硝态氮肥的基本性质和施用 品种品种 分子式分子式 含氮量含氮量 (%)(%)性质性质 施用施用硝酸铵硝酸铵 NHNH4 4NONO3 3 3435 3435 (生理中性盐生理中性盐)旱地追肥旱地追肥硝酸钠硝酸钠 NaNONaNO3 3 1516 1516 生理碱性盐生理碱性盐 少量多次少量多次硝酸钙硝酸钙 Ca(NOCa(NO3 3)2 2 12.615 12.615 吸湿性吸湿性 (水培营养水培营养硝酸钾硝酸钾 KNOKNO3 3 14 14 助燃性助燃性 液氮源液氮源)土壤中硝

16、态氮肥变化示意图土壤中硝态氮肥变化示意图吸收吸收反硝化反硝化作用作用NHNH4 4+NHNH4 4+淋洗流失淋洗流失土壤土壤胶粒胶粒硝态氮肥硝态氮肥硝态氮硝态氮气态氮气态氮硝酸还原作用硝酸还原作用(三)、酰胺态氮肥(三)、酰胺态氮肥 尿素尿素1.1.理化性质理化性质分子式:分子式:CO(NHCO(NH2 2)2 2含氮量:含氮量:4646基本性质:基本性质:有机物有机物 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肥料为颗粒状;肥料为颗粒状;易溶于水,呈中性易溶于水,呈中性针状结晶针状结晶颗粒状颗粒状2.2.在土壤中的转化在土壤中的转化 少部分少部分以分子态被土壤以分子态被土壤胶体吸附胶体吸附和和

17、被植物吸收被植物吸收 大部分大部分在在脲酶脲酶作用下水解作用下水解(1 1).水解作用水解作用CO(NHCO(NH2 2)2 2 (NH (NH4 4)2 2COCO3 3 NH NH3 3COCO2 2HH2 2OO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脲酶活性脲酶活性与与pHpH值、水分、温度、有机值、水分、温度、有机 质质含量、质地等含量、质地等 如:如:1010o oC 7C 71212天天 2020o oC 4C 4 5 5 天天 完全转化完全转化 3030o oC 2C 2 3 3 天天脲酶脲酶HH2 2OO(2 2).硝化作用硝化作用 因因pHpH值适宜,能旺盛进行,且比值适宜,能旺盛进行,且比

18、氯化铵和氯化铵和硫铵的快硫铵的快 结果:结果:可能造成氮素的损失可能造成氮素的损失 措施:措施:使用硝化抑制剂使用硝化抑制剂尿素长期施用对土壤无副作用尿素长期施用对土壤无副作用 结果:结果:局部土壤暂时变碱(注意氨挥发)局部土壤暂时变碱(注意氨挥发)措施:措施:深施深施尿素在土壤中变化的示意图尿素在土壤中变化的示意图尿尿 素素CO(NHCO(NH2 2)2 2吸收吸收(NH(NH4 4)2 2COCO3 3水解水解流失流失吸收吸收NONO3 3-吸收吸收硝化硝化流失流失NHNH4 4+NHNH4 4+吸附吸附土壤土壤胶粒胶粒叶面喷施叶面喷施吸附吸附3.3.施用施用可作基肥、追肥,深施可作基肥、

19、追肥,深施宜作宜作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原因:原因:做法:做法:浓度浓度 0.20.22.0%2.0%次数次数 2 23 3次,次,7 71010天喷一次天喷一次尿素分子体积小,易透过细胞膜;尿素分子体积小,易透过细胞膜;尿素溶液呈中性,电离度小,不易引起质壁分离;尿素溶液呈中性,电离度小,不易引起质壁分离;尿素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能使叶面保持湿润状态,尿素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能使叶面保持湿润状态,以利叶片吸收;以利叶片吸收;尿素进入细胞后很快参与同化作用,肥效快尿素进入细胞后很快参与同化作用,肥效快1.1.需氮量:需氮量: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叶菜类作物叶菜类作物 瓜果类和根菜类

20、瓜果类和根菜类 高产品种高产品种 低产品种低产品种 杂交水稻杂交水稻 常规水稻常规水稻 营养最大效率期营养最大效率期 其它时期其它时期 四、四、氮肥的合理施用氮肥的合理施用2.2.土壤条件土壤条件肥力状况:肥力状况:着重中、低产田着重中、低产田土壤质地:土壤质地:砂质土壤砂质土壤“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粘质土壤粘质土壤“前重后轻前重后轻”土壤反应:土壤反应:酸性土区、中性土区酸性土区、中性土区 碱性土区、盐碱地碱性土区、盐碱地 (不宜用氯化铵不宜用氯化铵)水分状况:水分状况:水田区水田区 不宜用硝态氮肥不宜用硝态氮肥 旱地旱地 各种均可各种均可3.3.肥料品种肥料品种NHNH4

21、 4NN:水田、旱地,深施(覆土)水田、旱地,深施(覆土)NONO3 3NN:旱地追肥,少量多次旱地追肥,少量多次NHNH2 2 NN:水田、旱地,深施(覆土)水田、旱地,深施(覆土)4.4.施用方法施用方法(1 1).氮肥深施氮肥深施好处:好处: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效持久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效持久 施法施法 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 肥效肥效 表施表施 30305050 10102020天天 深施深施 50508080 30304040天天深度:深度: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层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层方法:方法:基肥深施、种肥深施、追肥深施基肥深施、种肥深施、追肥深施资资料料5.5.氮肥与有机肥、磷肥、钾肥配合氮

22、肥与有机肥、磷肥、钾肥配合(1 1).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目的:目的:作物高产、稳产、优质作物高产、稳产、优质 改良土壤,提高氮肥利用率改良土壤,提高氮肥利用率(2 2).氮、磷、钾配合施用氮、磷、钾配合施用 通过通过平衡施肥平衡施肥使作物营养平衡使作物营养平衡6.确定氮肥时期和合理施用量 根据当地的田间试验结果确定氮肥的合理施用量。根据当地的田间试验结果确定氮肥的合理施用量。本章小结:本章小结:1.1.植物的氮素营养植物的氮素营养(掌握吸收与同化、失调症)掌握吸收与同化、失调症)2.2.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掌握主要转化的含义)掌握主要转化的含义)3.3.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掌握)(掌握)4.4.氮肥的合理施用氮肥的合理施用(掌握)(掌握)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节日PPT模板:PPT素材下载:PPT背景图片:PPT图表下载:优秀PPT下载:PPT教程:Word教程:Excel教程:资料下载:PPT课件下载:范文下载:试卷下载:教案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