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194423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概述、口服药物的吸收、非口服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代谢、药物排泄、生物药剂学概述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吸收并进入体循环后向机体可布及的组织、器官和体液的转运过程药物用于机体后,在体内的酶系统、体液的pH或肠道菌丛的作用下发生结构转化或称生物转化的过程 吸收进入人体内的药物或经代谢后的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尿排泄、胆汁-肠道-粪便排泄、肺呼吸排泄、皮肤汗腺分泌排泄、乳汁分泌排泄等) 相对生物利用度: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血管外给药制剂与静脉注射剂的药-时下面积(AUC)之比/定义: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

2、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疗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科。吸收:体内过程分布:代谢:排泄:(定义: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研究方法:血药浓度法、尿药浓度法、药理效应法生物利用度剂型胃肠道内的代谢分解 肝脏首过作用 非线性特性的影响 实验动物的影响年龄、疾病及食物等因素的影响 药剂等效性: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制成的同一剂型,其质量指标符合同一规定标准时所具有的质量性质。是药物制剂生产、流通与使用时的最低质量要求。定义: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生物等效性、J

3、i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方法(受试者三100例) 评价方法 生物利用度评价方法:Cmax、Tmax、AUC是制剂间生物等效性评价的最主要评价方法 f研究单位的基本要求供试品的基本要求 参比制剂的选择 检测方法的选择与评价-健康人,年龄1840周岁,同一批受试者年龄不宜相差超过10岁,性别以男性为宜 对受试对象的要求儿童用药以健康成人作为受试者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L妇产科用药品需以健康妇女作为受试者试验设计:随机交叉试验设计方法 洗净期:一般不小于7个半衰期,洗净期通常为1周或2周 给药剂量与方法:生物利用度试验时服药剂量为该药的临床常用量,最大不得超过最大安全剂量采样点的确定服药前取空白血样

4、、峰前至少取4个点,峰后取6个后6个以上点,总采样点不少于11个 采样持续到受试药物原形或其活性代谢物3倍半衰期后,或持续采样至血药浓度Cmax的1/10以后试验中的医学监护 结果处理方法二、口服药物的吸收组成:类脂质、蛋白质、少量多糖,生物膜的结构Y特性:半透膜特性、流动性结构:对称膜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转运机制特点举例被动扩散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 象,无部位特异性大多数药物以这种方式吸收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转运、消耗能量、吸收速度与载体数量有关、有饱和现象、有竞争抑 制现象、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有结构特异性、有部位特异性

5、K+、Na+、I-、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 生素、有机酸、有机碱等弱离子电解质促进扩散需要载体、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有饱和现象、可被结构类似物质竞争抑制、不 消耗能量、转运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单糖类、氨基酸等咼度极性物质胞饮作用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蛋白质、多肽胃:吸收机制是被动扩散为主 十二指肠小肠3空肠I回肠盲肠I大肠j结肠I直肠吸收机制是被动扩散为主吸收机制是被动扩散为主,兼有胞饮和吞噬作用胃肠液成分与性质对吸收的影响胃排空对吸收的影响蠕动对吸收的影响循环系统对吸收的影响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因素.食物对吸收的影响药物的解离度、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对吸收的影响药物的溶出速度对吸收的影响药物在胃

6、肠道中的稳定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的具体剂型、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三、非口服药物的吸收1. 注射部位吸收广除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转运方式扩散、脂溶性药物扩散后通过毛细血管内皮吸收滤过/水溶性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壁上的细孔进入血管皮内: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给药部位与吸收的关系J破下与皮内注射: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肉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皮下: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取皮下注射 动脉内给药:可使药物靶向特殊组织或器官腹腔内注射: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

7、度 I鞘内注射:克服血-脑脊液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被动扩散和注射部位的血流 血流量大小及吸收速度: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 淋巴流速影响水溶性大分子药物或油性注射液的吸收影响因素局部热敷、运动等可使血流加快,促进药物的吸收分子量小的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分子量大的主要通过淋巴吸收J药物从注射液中的释放速度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水溶液水混悬液O/W乳剂W/0乳剂油混悬液2. 肺部吸收肺泡呈薄膜束状,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呼吸道吸收主要是被动扩散过程脂溶性药物较易吸收,水溶性药物吸收较慢,分子量小于1000的药物吸收快,大分子药物吸收相对较慢气雾剂或吸入剂给药时,药物粒径

8、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大于10p 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0p m的粒子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p m的粒子可达到肺部3. 鼻粘膜吸收鼻粘膜给药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J优点r鼻粘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粘膜的高度渗透性有利于全身吸收 I可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中的降解 优点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以与静脉注射相当鼻腔内给药方便易行主要吸收部位:鼻中隔和鼻甲粘膜表面分布的一层纤毛的柱状上皮细胞,黏膜上水性孔道分布丰富,药物渗透性高,吸收快 J鼻腔的特殊构造使较大粒子即使进入鼻腔主要区域,也可能被纤毛系统导向鼻腔后部,而进入鼻部,不能经鼻粘膜吸收。4. 口腔黏

9、膜吸收颊粘膜和舌下黏膜的上皮均未角质化,有利于药物的全身吸收 渗透性顺序:舌下粘膜颊粘膜牙龈、硬腭粘膜,特点:避免肝脏首过效应、不受胃肠道pH和酶系统的破坏 主要缺点:易受唾液冲洗作用的影响,保留时间短.药物需溶出速度快、剂量小、作用强J可绕过肝脏的首过效应5阴道黏膜吸收)吸收较慢,时滞较长,一般药物很难从阴道发挥全身作用,但激素类药物能有效通过阴道黏膜吸收6.皮肤吸收表皮一角质层对于皮肤吸收极为重要,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屏障/皮肤构成扌真皮 、I皮下组织/真皮层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以及神经、淋巴管和皮脂腺;皮下组织有血管及汗腺;真皮和皮下组织对药物穿脱的阻力很小 经完整皮肤吸收吸收途径V经细胞

10、间隙途径I经附属器途径吸收:汗腺、毛孔、皮脂腺r药物性质/Y基质性质I影响因素透皮吸收促进教、一皮肤状况7.眼吸收角膜:经前房到达虹膜和睫状肌吸收途径L结膜:经巩膜转运至眼球后部四、药物的分布1.概述组织分布与药效: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和药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以及药物的理化性质。 组织分布于化学结构组织分布于蓄积:当药物对某一些组织有特殊的亲和性时,该组织就可能成为药物的贮库。此时常可以看到药物从组织解脱入血的速度比进入组织的速度慢。 指假定药物在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单位是L或L/kg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

11、不是指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也没有生理学意义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几乎相等:安替比林I分布情况Y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低:水杨酸、青霉素、磺胺等有机酸类药物J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r体内循环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的速度,其次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清蛋白、酸性糖蛋白、脂蛋白2. 影响分布的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布的影响.血-脑脊液屏障: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使其有更稳定的化学环境3脑内分布L药物向脑内转运以被动扩散为主,弱碱性药物已通过血-脑脊液屏障4.胎儿内分布:转运机制包括

12、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非解离型药物脂溶性越大,越易通过。五、药物代谢定义: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各种酶、肠道菌丛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上的转变。 使药物失去活性 使药物降低活性意义 使药物活性增强使药理作用激活、产生毒性代谢物厂代谢部位药物代谢酶(肝脏:药物代谢的最主要器官,以氧化反应为主。 消化道:肝外代谢最主要的部位,尤其是小肠 肺皮肤 脑 肾脏 鼻粘膜.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细胞色素P450、NADPH) 非微粒体酶系微粒体:第I相反应和第II相反应中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甲基化等反应 线粒体:脱氨基氧化、氨基酸结合等反应溶酶体:水解2.药物代谢的反应类型和

13、途径概念反应结果第I相反应导入功能基反应,是母体药物分子通过氧化、 还原、水解等途径引入极性基团的过程氧化、还原、水解使药物极性增大,水溶性增大,利于排泄第II相反应母体药物中的极性基团或第I相反应中生成的 极性基团与正常体内的某些成分发生结合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氨基酸结合、 甲基化、乙酰化形成水溶性更大、极性更大、药理活性通常 降低的化合物,更利于排泄3.药物代谢反应的部位和药物代谢酶首过效应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剂型4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酶抑或酶促作用合并用药一生理因素(性别、年龄、种族、个体、疾病、饮食等差别)六、药物的排泄(肾脏是人体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最重要的器官。:

14、肾脏最小的单位是肾单位肾小体肾的结构与功能肾小管1功能:将废物或毒性的代谢物等排出体外,调节体内电解质和水的排泄,维持体内必需物质的存在,平衡渗透压 肾小球滤过:滤过方式为膜孔扩散,滤过率较高。药物若与血浆蛋白结合,则不能滤过。药物肾排泄的机制肾小管分泌:主动转运过程I肾小管重吸收:被动扩散方式进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影响药物肾排泄的因素合并用药尿液的pH和尿量 药物代谢肾脏疾病当药物分子上存在极性强的基团时,胆汁排泄量就较多。胆汁流量胆汁排泄2影响胆汁排泄的因素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匸生理因素肝肠循环:在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中转运期间重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的现象。 其他排泄途径:唾液排泄、乳汁排泄、汗液排泄、肺排泄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