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霉病防治方案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1932289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8.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叶霉病防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叶霉病防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叶霉病防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霉病防治方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潍坊奥丰作物病毒防治有限公司叶霉病防治技术一、病原叶霉病是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真菌定名为黄枝孢菌。二、为害症状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以为害茎、花、果实等。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褪绿病斑,叶背面初生白霉层,而后霉层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绒毛状,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随病情扩展,病斑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干枯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状。果实染病后,果蒂部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并且硬化稍凹陷,造成果实大量脱落。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三、传播途径病菌通过空气传播,从植株叶背气孔侵入,也可以由萼片、花梗进入子

2、房,危害果实。四、发病规律及条件叶霉病菌以附着在种子表面和侵入种皮内的菌丝及残存和附着在病残体、架材和土壤中的菌丝与孢子越冬。翌年春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孢子随风或弹射到叶片等部位侵入,一直延续到秋末。该病流行速度较快,在适合的条件下,从始发期到盛发期只需要1015天左右的时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及病斑扩展。相对湿度在90%以上病害易发生和流行,叶表面结露可促进病害发展。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其中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若温室内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大于90%,发病可以从无到有,10多天蔓延全田。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或多雨,田间湿度大时均有利于病

3、害发生。保护地种植密度过大,株间通风不良,浇水过多,湿度过大,叶面结露时间过长,都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扩展,能加重病害发生。一般来说,宁夏保护地番茄以春秋两季(3月5月和9月10月)发病较重,露地栽培的番茄则在多雨的7月8月发病较重,露地受害状况比保护地要轻得多。番茄叶霉病是蔬菜病害中生理小种分化得最明显的一种病害。五、防治方法(一) 农业防治(1) 选用抗病品种,严把育苗关;(2) 利用无病种子:无病种子可减轻田间由种子带菌引起的初侵染。无病种子应从无病田或健康植株上留种。引进种子需要进行种子处理,采用温水浸种。利用种子与病菌耐热力的差异,选择既能杀死种子内外病菌,又不损伤种子生命力的温度进行

4、消毒。对于温室栽培的番茄种子宜选择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以清除种子内外的病菌,取出后在冷水中冷却,用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取出种子后用清水漂洗几次,最后晒干催芽播种;(3) 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中午时间,密闭温室升温至3033,并保持2个小时左右,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4) 加强管理,降低湿度:采用双垄覆膜、膜下灌水的栽培方式,除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外,还可以明显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从而抑制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再侵染,并且地膜覆盖可有效地阻止土壤中病菌的传播。根据温室外天气情况,通过合理放风,尽可能降低温室内湿度和叶面结露时间,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效应。及时整枝打杈、植株下部的叶

5、片尽可能的摘除,可增加通风。另外,采用滴灌可降低空气内湿度,好于大水漫灌;(二) 药剂防治预防用药:在预期发病时,用奥力克一霉止500倍液或霉止30ml+抑菌叶肥金贝40ml兑水15公斤,进行植株全面均匀喷施,57天用药一次。防治用药:(1) 叶霉病初发时,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严重病枝,然后根据作物该时期并发病害情况,采用霉止50ml+金贝40ml或霉止50ml+霜贝尔30ml,或霉止50ml+细截30ml,兑水15公斤,每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2) 发病较重时,清除中心病株、病叶等,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如霉止50ml+10%多抗菌素15g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5g或70%百菌清3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