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开设的几个方法有哪些)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81912190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开设的几个方法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开设的几个方法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开设的几个方法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开设的几个方法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开设的几个方法有哪些)(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选修课(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开设的几个方法有哪些) 为大家解读: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教育界积极照应。2022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下发?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中开设了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笔者所在学校也参加了这一行列,通过课程设置序列化、教材开发标准化、课程学习活动化的策略,对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开设进行了有效探索。 一、对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设置的根本认识 一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定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选修课分成五大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

2、“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一系列可以开设各种内容的选修课。高中传统文化经典校本选修教材附属于选修“文化论著研读系列,学生选修,经考核合格后,给予规定的学分。 二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很多成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读之可以开启智慧、洗涤心灵、端正思想、标准行为、教化人心、培养善良风气。它的价值不受时空因素的影响。开设传统文化经典系列选修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健全其高尚的人格;培养其优雅的气质,激发其积极的人生追求;传承并弘扬中华文化。 二、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开设的探索 一课程设置序列化 在课程设置序

3、列化策略的指导下,我们将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贯穿于高中三年的学习中,以期通过三年有层次、有系列的学习,实现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经典,走进传统文化经典,提升素养的目标。下表是高中三年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开设的整体架构。 在课程设置时,从三个方面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选课的可操作性;课程的层级性。 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分为三个层级:根底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 根底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根底性学力,每门课程授课教师要多一点,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在该学年有时机选修。?论语选读?是2022年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规定的限定选修,纳入高考考试范围,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选修;?国学概要?主要介绍经、史、子、

4、集的传统文化经典体系和传统文化经典要籍,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经典学科涵盖的学术领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根底;?世说新语人物谱?那么通过了解魏晋风度,培养个性意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 拓展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开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开展,每门课程由一位教师开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比方高二年级我们提供戏曲类、诗词类、文字类、文化类拓展课程各一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 探究课程带有研究的性质,主要提供给确有特长的学生研习。一学期开设一门,由一位教师开设,选课人数到达开课人数的要求即可开设,课程开设目的是努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为“跑得快的学

5、生开辟绿色通道,比方?人间词话选读?涉及文艺理论,就是为有志于文学的学生开设的,以培养他们的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 这样的课程设置,既能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广泛的接触传统文化经典的时机,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知识,又能为局部有志于古代文学、文化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通过三年的选修,打下传统文化经典的底子,开展自己的特长。 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框定为经、史、子、集范围。但并未按经、史、子、集的顺序展开。比方,传记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经常考查的内容,所以把史部的内容放在高三。 二教材开发标准化 根据?高中三年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设置表?的要求,三年可以

6、为学生提供14门可供开设的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14门课程的教材哪里来?我们尝试用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教材问题。引进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山东人民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已出版的传统文化经典教材,采用调整教材顺序、增加教材内容、删减不必要内容、创生新的认知等手段进行校本的二次开发。我们在分析现有传统文化选修教材的根底上,确立了自己的编写原那么及编写思路,并编写出了?世说新语人物谱?含英咀华品红楼?中国古代戏曲文学欣赏?等多门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教材。下面介绍自主开发教材的标准化要求。 1.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教材编写的原那么 选文经典、视野开阔。自编教材的选文来源于经、史、

7、子、集四部中为历代认可的经典篇目,并且要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篇章,难度不宜过深。 有效的助读系统。详细的注释是必不可少的。只有18个学时的选修时间,要求教材提供选文的翻译,以帮助学生理解。 专题形式的教材结构。教材编写时,要把相关内容整合在一个专题框架内,以专题为单元组织结构,比方?世说新语人物谱?就是以主要人物为专题组织单元的。 突显活动性特点。在每个单元的“学习活动板块中,设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自主活动“推荐阅读等栏目,详细列出本单元的学习活动任务,学生可以根据学分认定方案的要求选择活动。活动以诵读活动、研究性学习、读书笔记为主,辅以诵读比赛、表演、知识竞赛等。 注重诵读指导和文言知识的积累

8、。每个单元参加适当诵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诵读涵咏中走进传统文化经典;通过文言知识的积累,在提升文言阅读素养的同时兼顾高考。 2.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结构 每门课程教材分假设干个选文单元和一个活动性专题,每个单元以专题组织结构。单元结构具体分为专题文本学习活动学习资源。下表是具体结构安排: 学习活动贯穿了专题学习的始终,“经典诵读强调了诵读学习方式在文本学习中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任务和“自主活动表达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文言积累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构筑文言知识系统。“推荐阅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开展空间。“经典诵读是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教材的一大特

9、色,它继承了传统的“吟咏讽诵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写作风格的作品时,采用不同的诵读方法诵读,在诵读涵咏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开展打下精神底子。 “文言积累强化了知识系统构建的必要性,有利于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教材的学习与高考文言知识的考查相结合,在目前高考体制下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材的生命力。 三课程学习活动化 选修课程的教学要凸显活动性的特点。教材编写要表达这一特点,教学实施更要表达这一特点。 1.多样活动 每门课程都要设置一些学生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学生的才情。比方?世说新语人物谱?课程,除了单元练习外,安排一次思维碰撞活动,一次舞台剧编演实

10、践活动,一次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并提供了七项研究性学习参考。 2.多重保障 1学业评价保障活动实施。在课程学分认定表中明确学分认定要求,将活动与学分认定结合,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活动的任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以?世说新语人物谱?为例,该课程学业综合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到达“合格的等级,获得1个学分,需要到达以下要求:按时完成作业、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效劳,欢迎光临 DYlw.NEt本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学业检测成绩到达60分、修满18课时、参加舞台剧编演。到达“合格等级,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获得“良好等级:阅读1本以上推荐书籍,并有1篇1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有1个以

11、上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到达“良好等级,在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中一共获得10个以上的A等,就可以获得“优秀等级。2早读保障诵读时间。在早读时,专门划出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时间,向全体学生提供诵读内容,进行诵读,以到达诵读涵咏提升的目的。3学业评价手册保障活动记录。编写并使用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学业评价手册,既可以标准学生的学业评价,提高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有了活动记载册。 学业手册编写体例 3.多种课型 教学时,仅仅采用教师串讲课型是不够的,还要采用其他课型,以适应选修课的教学。主题讲座、读书报告、评点交流、成果展示、观点辩论、视频欣赏等课型都可以采用。 高中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开设的探索实践,已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经典、读懂内容、积累知识、提升思想、传承文化、学会阅读等能力素养上的优化与开展。当然,我们深知:传统文化经典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困难不可防止;但我们坚信:勇于尝试永远比墨守成规更具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