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分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1889632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收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际收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际收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国际收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收支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近六年的国际收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也就是2008年传遍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之前,以及这之后。无论是经常项目还是资本金融项目,其交易规模基本保持了迅速增长的趋势,反应了我国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多。从量上分析:2005-2008年间经常项目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一直保持顺差,三年间顺差增长近四倍。2009年大幅回落但仍然保持顺差,随着09年针对经济危机的结构调整,政策导向,我国率先走出危机,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0年经常项目顺差没有继续回落,基本保持了09的水平。 危机之前,资本金融项目则基本保持不变,06和08年还出现顺差缩小的情况。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加上我国与发达国

2、家相悖的经济政策产生的利差、汇差优势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大幅增加。有效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危机之前,储备资产主要受经常项目巨额顺差的影响,顺势大幅增加,到08年储备资产达到最大量。08-09年虽然经常项目顺差大幅减少,资本金融项目的增加使得储备资产只出现了小幅下降,2010年基本恢复08的高储备水平分析经常项目具项,可以看出经常项目顺差激增主要是由于货物贸易的拉动,而服务贸易则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而且逆差规模呈增大趋势,对经常项目顺差的激增没起到推动作用。剩余收益、经常转移等项目交易规模很小,而且基本稳定不变。09年之前可以看出货物进出口交易规模迅速增长,而出口规模增速要明

3、显快于进口,于是就产生了,09年之前的持续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局面。08-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额都迅速下降,出口降速比进口降速要大,使得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回落。经过各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10年货物贸易基本恢复危机前的状态。服务进出口贸易规模基本处于平稳上升趋势,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逆差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06年资本金融项目顺差骤减主要是因为证券投资由正突然转为负导致的,接下来两年的低顺差主要是由其他投资的负增长导致的,从09年开始资本金融项目下的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值之上,使得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开始明显好转。从结构上分析:单位:亿美元 项 目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

4、年2010年国际收支总差额2351 2854 4491 4587 4420 5314 经常项目差额1341 2327 3540 4124 2611 3054 与GDP之比5.9 8.6 10.19.1 5.2 5.2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 1010 526 951 463 1808 2260 与GDP之比4.5 1.9 2.7 1.0 3.6 3.8 在量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在经常项目顺差大幅持续增长的时候,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增幅甚小,甚至出现下降的情况。分析其各自在GDP中的比重,不难发现05-08年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持续增加而且是资本和金融项目占GDP比重的3到4倍,也就是说

5、,这五年中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外需拉动的,这种巨额顺差是不合理的,一旦发生危机,外需不足,我国经济将承受巨大的打击。09年和10年状况明显好转。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主要归功于09年出台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这些政策有效地扭转了不利局面,使得国际收支状况趋于合理健康化。我国于2002年11正式推出QFII机制,我国为外资投资提供了广阔市场,近年来外国在华直接投资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只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外国在华直接投资骤减,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复苏,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基本恢复08年的投资水平。同样,我国于2006年5月正式推出QDII机制,经过近一年的适应,于07年我国在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态势减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