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1879125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1.6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1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特征内容提要内容提要n移动通信的传输特点移动通信的传输特点n移动通信的信道特征移动通信的信道特征n移动信道的噪声与干扰移动信道的噪声与干扰n从移动通信的组网方式分析传输干扰从移动通信的组网方式分析传输干扰n在移动通信传输领域的应用在移动通信传输领域的应用7.1 移动通信的传输特点移动通信的传输特点n移动通信?移动通信?n 指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与固指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定体之间的通信。n移动体?移动体?n 人、汽车、火车、船、飞机、航天人、汽车、火车、船、飞机、航天器等。器等。n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2、:n 陆地移动通信陆地移动通信PLMN、卫星移动通、卫星移动通信、无绳信、无绳 、无线寻呼、集群移动通、无线寻呼、集群移动通信信无绳无绳 示意图示意图 集群网络基本结构(集中控制方式)集群网络基本结构(集中控制方式)对讲机一呼百应对讲机一呼百应 MSMSMSBTSBTSBSCSNSN/GGSNMSC/GMSCAUCSMCHLRVLRPSTNInternet基站子系统(BSS)移动交换子系统(MSS).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组成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G服务GPRS支持节点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移动台(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移动台(MS)、基)、基站子系统(站子系统(BSS)、移动交换子系统)、移动交换子系统(

3、MSS)以及与其它网(如)以及与其它网(如PSTN、Internet等)相连的中继线等组成。等)相连的中继线等组成。q移动交换子系统(移动交换子系统(MSS)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MSC/GMSC)归属位置寄存器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拜访位置寄存器拜访位置寄存器(VLR)认证中心认证中心(AUC)短消息业务中心短消息业务中心(SMC)等等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MSC:主要用来处理信息的交换和整个系统的集中控主要用来处理信息的交换和整个系统的集中控制管理制管理负责交换移动台各种类型的呼叫,如本地呼叫、负责交换移动台各种类型的呼叫,如本地呼叫、长途呼叫和国际呼叫长途呼叫

4、和国际呼叫提供连接维护管理中心的接口提供连接维护管理中心的接口通过标准接口与基站子系统、其它通过标准接口与基站子系统、其它MSC、固、固定定 网网(PSTN)/Internet等外部网络相连。等外部网络相连。为有效地提供分组数据业务,现在移动交换子为有效地提供分组数据业务,现在移动交换子系统还包括相应的分组业务节点,如系统还包括相应的分组业务节点,如SGSN、GGSN等等q基站子系统(基站子系统(BSSBSS)包括:)包括:一个基站控制器(一个基站控制器(BSC)由由BSC控制的若干个基站收发信机控制的若干个基站收发信机(BTS)或基站()或基站(BS)。)。基站子系统基站子系统BSSBSS负

5、责:负责:管理无线资源,实现固定网与移动用户管理无线资源,实现固定网与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之间的通信连接传送或接收系统信号和用户信息传送或接收系统信号和用户信息BTS与与BSC之间采用有线中继电路传输之间采用有线中继电路传输信号,有时也可采用微波中继方式信号,有时也可采用微波中继方式q移动台(移动台(MS)或移动终端()或移动终端(MT):):是移动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移动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手持机和车载台等类型。它有手持机和车载台等类型。目前,移动终端除基本的目前,移动终端除基本的 业务业务以外,还可为用户提供一些数据业务、以外,还可为用户提供一些数据业务、多媒体业务和移

6、动增值业务多媒体业务和移动增值业务基站和移动终端是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的,都基站和移动终端是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的,都设有无线收发信机和天馈线等设备。设有无线收发信机和天馈线等设备。GSM无线无线小区的定义:小区的定义:qGSMGSM网络最小不可分割的区域是一个基站网络最小不可分割的区域是一个基站(全向天线)或一个基站的扇形天线所覆盖(全向天线)或一个基站的扇形天线所覆盖的区域,称为小区(的区域,称为小区(CELLCELL)。)。q无线无线小区也叫蜂窝区,理想形状是六边形,小区也叫蜂窝区,理想形状是六边形,一个小区包含一个基站,每个基站包含若干一个小区包含一个基站,每个基站包含若干套收发信机。套收发信

7、机。q无线小区的大小,主要由载波的频率、基无线小区的大小,主要由载波的频率、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的高度以及接收机的接站的发射功率、天线的高度以及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等条件决定。收灵敏度等条件决定。q基站可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采用全向天线,基站可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采用全向天线,称为中心激励;也可位于正六边形顶点,采称为中心激励;也可位于正六边形顶点,采用用120度或度或60度定向天线,成为顶点激励。度定向天线,成为顶点激励。q每个小区是由全球小区识别码(每个小区是由全球小区识别码(CGICGI)来标)来标识。它不能用于呼叫建立,但可以用于话务识。它不能用于呼叫建立,但可以用于话务测量和切换。测量

8、和切换。中层站实景照片中层站实景照片高层站实景照片高层站实景照片低层站实景照片低层站实景照片车载移动天线基站车载移动天线基站 主要接口:主要接口:A接口、接口、Abis接口和接口和Um接口接口MSMSUm接口BTSBSCAbis接口MSCA接口MS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子系统MSS以以GSM系统结构及接口为例:系统结构及接口为例:MSBTSBSCMSCVLRVLRHLR/AUCMSCEIRBGDCEFAAbisUmPSTNISDNPLMNOMCSMCBSSMSSUm接口:接口:GSM中最重要和复杂的无线接口。中最重要和复杂的无线接口。Abis接口:连接接口:连接BTS和和BSC之间的接口,该接口

9、之间的接口,该接口用来传送话务和维护数据。用来传送话务和维护数据。A接口:接口:BSC和和MSC之间的标准化接口。之间的标准化接口。B B接口:用于接口:用于MSCMSC向向VLRVLR询问有关询问有关MSMS当前位置信息,当前位置信息,或者通知或者通知VLRVLR有关有关MSMS的位置更新信息等。的位置更新信息等。C C接口:用于传递路由选择和管理信息。如果采接口:用于传递路由选择和管理信息。如果采用用HLRHLR作为计费中心,呼叫结束后作为计费中心,呼叫结束后MSCMSC应把计费信应把计费信息传送给息传送给HLRHLR,要建立一个至移动用户的呼叫时,要建立一个至移动用户的呼叫时,入口入口M

10、SCMSC应向被叫用户所属的应向被叫用户所属的HLRHLR询问被叫移动台询问被叫移动台的漫游号码。的漫游号码。D D接口:交换有关移动台位置和用户管理的信接口:交换有关移动台位置和用户管理的信息。息。E E接口:切换过程中交换有关切换信息以启动接口:切换过程中交换有关切换信息以启动和完成切换。和完成切换。F F接口:交换相关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管理接口:交换相关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管理信息。信息。G G接口:用于当采用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接口:用于当采用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TMSI)时,此接口用于向分配)时,此接口用于向分配TMSITMSI的的VLRVLR询询问此移动用户的国际移动用户识

11、别码(问此移动用户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MSI)的信息。的信息。Gf Gi Gn Gb Gc Gp Gs 信令和数据传送接口 信令接口 MSC/VLR MS BSS TE Internet Um Gr HLR 其他PLMN SGSN Gd SM-SC SMS-GMSC SMS-IWMSC GGSN EIR SGSN Gn FR SS7系统 ATM/DDN/ISDN/以太网等 BG GPRS骨干网 GGSN X.25 TE Gi DNS CG 网管系统 计费中心 GPRSGPRS网络组成网络组成 接口协议分层结构接口协议分层结构CMMMRRLAPDmSigL1MSLAPDm LAPDm

12、SigL1 SigL1RR BTSMBTSRR BSSMPBTSM LAPDm SCCP MTPSigL1 BSCCMMMBSSMAPSCCPMTP MSCUm接口Abis接口A接口7.1.1 移动通信传输的特点移动通信传输的特点 q传输信道必须使用无线电波传播传输信道必须使用无线电波传播q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进行的传输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进行的传输天电干扰、工业干扰和各种噪声的干扰天电干扰、工业干扰和各种噪声的干扰系统内部的干扰,如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系统内部的干扰,如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远近效应等;频干扰、远近效应等;不同系统间的干扰不同系统间的干扰q频谱资源非常有限(移动通信

13、业务一频谱资源非常有限(移动通信业务一般只工作在般只工作在3GHz3GHz以下的频段以下的频段)q传输效果涉及的因素众多传输效果涉及的因素众多7.1.2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工制、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双工制通信方式三种。半双工制和双工制通信方式三种。1.单工制单工制(1)同频单工通信同频单工通信 指通信双方使用相同的频率指通信双方使用相同的频率f1工作,发送工作,发送时不接收,接收时不发送,操作不便。时不接收,接收时不发送,操作不便。f1f1同频单工通信方式示意图同频单工通信方式示意图(2)异频单工)异频单工 指发信机和收信

14、机分别使用两个指发信机和收信机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率f1,f2进行发送和接收。进行发送和接收。意义不大。意义不大。2.半双工制半双工制(意义不大)(意义不大)n指通信的双方,一方使用双指通信的双方,一方使用双工方式,即收发信机同时工工方式,即收发信机同时工作,且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作,且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f1和和f2,一般是基站。,一般是基站。n而另一方则采用异频单工方而另一方则采用异频单工方式,即收发信机交替工作,式,即收发信机交替工作,一般是移动台。一般是移动台。半双工通信方式示意图半双工通信方式示意图 3.双工制双工制n指通信的双方在通话时收发信机指通信的双方在通话时收发信机均同

15、时工作,这时通信双方一般均同时工作,这时通信双方一般通过双工器来完成这种功能。通过双工器来完成这种功能。n目前的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都采用目前的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都采用双工制。双工制。双工通信方式双工通信方式 双工制可以分为:双工制可以分为:频分双工(频分双工(FDDFDD):收发用不同的频段):收发用不同的频段但时间上连续收发但时间上连续收发时分双工(时分双工(TDDTDD):收发用同一频段,):收发用同一频段,但通过不同时间段进行收发但通过不同时间段进行收发 3G的三种标准中,的三种标准中,CDMA-2000、WCDMA主要采用主要采用FDD方方式,收发两个链路一直是连接的。式,收发两个链路一直

16、是连接的。TD-SCDMA主要采用主要采用TDD方式,收发链方式,收发链路会断开。路会断开。TDD频谱利用率较高,适合频谱利用率较高,适合非对称业务和小范围密集覆盖、移动速非对称业务和小范围密集覆盖、移动速度较低的地区。度较低的地区。7.1.3 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 确定移动通信工作频段主要考虑的因素:确定移动通信工作频段主要考虑的因素:电波传播特性、环境噪声及干扰情况、电波传播特性、环境噪声及干扰情况、服务区域范围、地形和障碍物尺寸、设服务区域范围、地形和障碍物尺寸、设备小型化与已经开发的频段的协调和兼备小型化与已经开发的频段的协调和兼容性。容性。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根据国际电

17、信联盟(ITUITU)的规定,)的规定,19791979年划分给陆地移动通信的主要频率范围:年划分给陆地移动通信的主要频率范围:29.7-47MHz47-50 MHz47-50 MHz(与(与广播共用)广播共用)5468 MHz5468 MHz(同(同工)工)68-74.88 MHz68-74.88 MHz75.2-87 MHz75.2-87 MHz87-100 MHz87-100 MHz(与(与广播共用)广播共用)138-144 MHz138-144 MHz148149.9 MHz148149.9 MHz1 5 0.0 5 1 5 0.0 5 156.7625 MHz156.7625 MHz

18、156.8375-174 156.8375-174 MHzMHz174-223 MHz174-223 MHz(与广播共用)(与广播共用)223328.6 MHz223328.6 MHz335.4399.9 335.4399.9 MHzMHz406.1430 MHz406.1430 MHz(陆用为主)(陆用为主)440470 MHz440470 MHz470-960 MHz470-960 MHz(与广播共用)(与广播共用)1427-1525 MHz1427-1525 MHz1668.41690 1668.41690 MHzMHz1700-2690 MHz1700-2690 MHz3500-420

19、0 MHz3500-4200 MHz4400-5000 MHz4400-5000 MHz1980年我国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规定供陆地年我国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规定供陆地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频段名称频段名称频率频率/MHz35 MHz频段频段27548.580 MHz频段频段72.574.6150 MHz频段频段138149.9 150.05167450 MHz频段频段403420 450470900 MHz频段频段7989601800 MHz频段频段18852200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于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于20022002年公布了我国第年公布了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频率

20、分配的情况,分为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频率分配的情况,分为主要工作频段和补充工作频段。主要工作频段和补充工作频段。7.2 移动通信的信道特征移动通信的信道特征 移动信道是随机时变的变参信道。移动信道是随机时变的变参信道。7 72 21 1 阴影效应与慢衰落阴影效应与慢衰落阴影衰落的统计特性阴影衰落的统计特性 (1 1)阻挡引起衰落)阻挡引起衰落 (2 2)大气折射变化引起衰落(小)大气折射变化引起衰落(小)1.1.当移动台通过不同障碍物的阴影时,导致当移动台通过不同障碍物的阴影时,导致接收场强中值随着地理位置改变而出现的缓接收场强中值随着地理位置改变而出现的缓慢变化称为慢衰落(阴影衰落)。慢变化称

21、为慢衰落(阴影衰落)。典型信号衰落特性典型信号衰落特性 阴影衰落使所预测的路径损耗会产生很大阴影衰落使所预测的路径损耗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通过大量统计测试表明,阴影衰的变化,通过大量统计测试表明,阴影衰落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落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如下:数如下:2)(logexp1)(22xxxp其中随机变量其中随机变量x为场强中值,为场强中值,、分别为均分别为均值和方差。值和方差。(x0)2.阴影效应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阴影效应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影响移动通信小区覆盖范围。影响移动通信小区覆盖范围。导致移动通信覆盖盲区。导致移动通信覆盖盲区。影响移动通信的切换。影响

22、移动通信的切换。影响信噪比或载噪比等的大小。影响信噪比或载噪比等的大小。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在系统设计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在系统设计设置衰落余量和网络规划时对基站站址设置衰落余量和网络规划时对基站站址的合理选取加以克服。的合理选取加以克服。722 多径效应与快衰落多径效应与快衰落多径传播分析多径传播分析接收点的电波是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接收点的电波是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和散射波的合成,形成所谓的多径传播。和散射波的合成,形成所谓的多径传播。接收点信号(场强)的矢量合成的结果使接收点信号(场强)的矢量合成的结果使场强瞬时值迅速、大幅度的变化,这种变场强瞬时值迅速、大幅度的变化,这种变

23、化称为由多径效应引起的小尺度衰落。化称为由多径效应引起的小尺度衰落。在典型移动信道中,衰落深度达在典型移动信道中,衰落深度达3040dB左右,衰落速度约左右,衰落速度约3040次次/秒。秒。7.2.2.2 7.2.2.2 多径衰落的统计特性多径衰落的统计特性设每条路径的幅度和相位分别服从高斯分布和设每条路径的幅度和相位分别服从高斯分布和0,2 内的均匀分布,且每条路径的幅度和相内的均匀分布,且每条路径的幅度和相位都是统计独立的。合成后多径信号的包络和位都是统计独立的。合成后多径信号的包络和相位的统计特性应为:相位的统计特性应为:(1 1)当移动台远离基站时:一般认为没有一条)当移动台远离基站时

24、:一般认为没有一条路径的信号占支配地位,多径信号的包络服从路径的信号占支配地位,多径信号的包络服从Rayleigh分布:分布:2exp)(222xxxp其相位服从均匀分布:其相位服从均匀分布:21)(p(0,2 )(x0)(2)当移动台靠近基站时:一般认为多径中有当移动台靠近基站时:一般认为多径中有一条强直射波,多径信号的包络服从一条强直射波,多径信号的包络服从Rician分布:分布:)(2exp)(202222xaJaxxxp(x0)式中式中J0()为零阶贝塞尔函数,为零阶贝塞尔函数,a为直射波幅度。为直射波幅度。其相位服从如下分布:其相位服从如下分布:)2)cos(1)cos(212)(2

25、2222)(cos2baerfebaepbaa(0,2 )其中,其中,a、b分别为直射波的幅度和相位,分别为直射波的幅度和相位,erf()是误差函数。上面讨论的是多径衰落的一阶统计是误差函数。上面讨论的是多径衰落的一阶统计特性,此外,还有衰落速率、衰落持续时间和接特性,此外,还有衰落速率、衰落持续时间和接收信号的电平通过率等二阶统计特性。收信号的电平通过率等二阶统计特性。7.2.2.3 多径信道的特征参数多径信道的特征参数1.多谱勒多谱勒(Doppler)频移和相干时间频移和相干时间 Doppler效应效应:当移动台在运动中通信时,接收当移动台在运动中通信时,接收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信号频率会

26、发生变化。Doppler频移频移:Doppler效应所引起的附加频移效应所引起的附加频移:imiCDfvfcoscos式中式中,v 为移动台运动速度,为移动台运动速度,C为射频波长,为射频波长,i为到达接收点第为到达接收点第i i个信号与移动台运动方向个信号与移动台运动方向的夹角,的夹角,fm为为i=0=0时的最大时的最大Doppler频移。频移。相干时间:相干时间表示的是时变信道对相干时间:相干时间表示的是时变信道对信号的衰落节拍,这种衰落是由信号的衰落节拍,这种衰落是由Doppler效效应引起的,并且发生在传输波形的特定时应引起的,并且发生在传输波形的特定时间段上。间段上。相干时间相干时间

27、Tc定义为定义为Doppler频移的倒数:频移的倒数:DcfT1Doppler频移和相干时间是描述移动信道频率频移和相干时间是描述移动信道频率色散和时变特性的参数。色散和时变特性的参数。2迟延扩展和相干带宽迟延扩展和相干带宽迟延扩展和相干带宽是描述移动信道时间色散迟延扩展和相干带宽是描述移动信道时间色散和频率选择性的参数。和频率选择性的参数。迟延扩展:不同迟延的信号分量具有的平均功迟延扩展:不同迟延的信号分量具有的平均功率所构成的谱称为迟延谱。率所构成的谱称为迟延谱。迟延谱的一阶矩为平均迟延,迟延谱的均方根迟延谱的一阶矩为平均迟延,迟延谱的均方根值就是迟延扩展(值就是迟延扩展(D Dt)。)。

28、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一般迟延扩展可以理解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一般迟延扩展可以理解为在一串接收脉冲中,最大传输迟延和最小传为在一串接收脉冲中,最大传输迟延和最小传输迟延的差值。输迟延的差值。相干带宽:相干带宽表示的是信号中两个相干带宽:相干带宽表示的是信号中两个频率分量基本相关的频率间隔,其定义为频率分量基本相关的频率间隔,其定义为当信号包络的相关系数等于当信号包络的相关系数等于0.5时所对应时所对应的频率间隔,用公式表示为:的频率间隔,用公式表示为:tBcD213.多径信道的特征参数对移动多径信道的特征参数对移动通信的影响通信的影响 多径信道的特征参数与移动终端和基多径信道的特征参数与移动终端

29、和基站周围的散射体有关。站周围的散射体有关。多径信道的特征参数对宏小区和微小多径信道的特征参数对宏小区和微小区影响不同。区影响不同。在宏小区中:基站天线架在建筑物的顶部,而移在宏小区中:基站天线架在建筑物的顶部,而移动终端处于典型郊区环境。对于移动终端周围的动终端处于典型郊区环境。对于移动终端周围的本地散射体,只产生很小的迟延扩展和角度扩展。本地散射体,只产生很小的迟延扩展和角度扩展。基站周围的本地散射体,基本没有附加基站周围的本地散射体,基本没有附加DopplerDoppler频移。对于远端散射体,可以认为是相互独立的频移。对于远端散射体,可以认为是相互独立的路径衰落,无路径衰落,无Dopp

30、lerDoppler频移。频移。在微小区中:基站和移动终端周围的散射体都较在微小区中:基站和移动终端周围的散射体都较强,因此,只有本地散射体的影响,它们导致小强,因此,只有本地散射体的影响,它们导致小的迟延扩展,以及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产的迟延扩展,以及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产生中等到较高的生中等到较高的DopplerDoppler频移。频移。7 72 23 3 衰落储备衰落储备衰落储备:为了防止因衰落引起通信中断,衰落储备:为了防止因衰落引起通信中断,在信道设计中,必须使信号的电平留有足在信道设计中,必须使信号的电平留有足够的余量,以使中断率够的余量,以使中断率R小于规定指标。小于规定

31、指标。衰落储备的大小决定于地形、地物、工作衰落储备的大小决定于地形、地物、工作频率及要求的通信可靠性指标。频率及要求的通信可靠性指标。通信可靠性也称作可通率:通信可靠性也称作可通率:T=1-R 例如:例如:f=450MHz,市区工作,要求,市区工作,要求T=99%,则由图可,则由图可知,衰落储备约为知,衰落储备约为22.5 dB724 移动信道分类移动信道分类 1.1.平坦衰落信道和平坦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如果如果Bs D Dt,则称为平坦衰落,则称为平坦衰落信道,又称为非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信道,又称为非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如果如果Bs Bc和和Ts TTc c和和

32、B Bs s B Bd d ,则称为快衰落信,则称为快衰落信道,也称为道,也称为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它由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它由DopplerpDopplerp频移导致频移导致。如果如果T Ts s TB Bd d ,则称为慢衰落,则称为慢衰落信道,也称为非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信道,也称为非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信号带宽(信号带宽(B Bs s)、相干带宽()、相干带宽(B Bc c)、符号持续、符号持续时间(时间(T Ts s)、迟延扩展()、迟延扩展(D Dt t)、)、DoerDoer频移频移(B Bd d)3.空间选择性衰落信道和非空间选择性衰空间选择性衰落信道和非空间选择性衰落信道落信

33、道当当相干距离远大于天线阵元间距离相干距离远大于天线阵元间距离时称为空间选择性衰落信道,它由时称为空间选择性衰落信道,它由角度扩展导致。角度扩展导致。否则为非空间选择性衰落信道。否则为非空间选择性衰落信道。7.3 移动信道的噪声与干扰移动信道的噪声与干扰信道对信号传输的限制除了损耗和衰信道对信号传输的限制除了损耗和衰落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是噪落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是噪声与干扰。声与干扰。噪声又可分为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噪声又可分为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干扰是指无线电台间的相互干扰,包干扰是指无线电台间的相互干扰,包括电台本身产生的干扰(如邻道干扰、括电台本身产生的干扰(如邻道干扰、共

34、频道干扰、互调干扰以及因远近效共频道干扰、互调干扰以及因远近效应等),不同网络之间的干扰。应等),不同网络之间的干扰。7 73 31 1 噪声的分类及特性噪声的分类及特性1噪声的噪声的分类分类内部噪声:主要是系统设备本身产生内部噪声:主要是系统设备本身产生的各种噪声。的各种噪声。外部噪声:才是真正对移动信道的影外部噪声:才是真正对移动信道的影响较大的噪声。比如自然噪声中的大响较大的噪声。比如自然噪声中的大气噪声、太阳噪声、银河噪声等,人气噪声、太阳噪声、银河噪声等,人为噪声中的郊区人为噪声和市区人为为噪声中的郊区人为噪声和市区人为噪声。这些噪声来源不同,频率范围噪声。这些噪声来源不同,频率范围

35、和强度也不同。和强度也不同。各种噪声功率与频率的关系各种噪声功率与频率的关系 Fa:相对噪声功率电平,即相对于基准噪相对噪声功率电平,即相对于基准噪声功率(声功率(N0=10 lg kT0BN)的电平。其表)的电平。其表示式为:示式为:)(lg10lg1000dBTTBkTBkTFaNNaaFa=NN 0式中,式中,k为波兹曼常数,其值为为波兹曼常数,其值为1.3810-23 W/KHz,T0为参考绝对温度(为参考绝对温度(290K),),BN为接为接收机有效噪声带宽(它近似等于接收机的带收机有效噪声带宽(它近似等于接收机的带宽)。基准噪声功率电平宽)。基准噪声功率电平N 0,实际上描述的,实

36、际上描述的是典型接收机的噪声功率电平。是典型接收机的噪声功率电平。例例;已知市区移动台的工作频率为已知市区移动台的工作频率为450MHz,其接收机带宽为其接收机带宽为16kHz,试求接收机输入,试求接收机输入端的人为噪声功率为多少端的人为噪声功率为多少dBw?解:基准噪声功率:解:基准噪声功率:N0=10 lg kT0BN =10lg(1.3810-2329016103)=-162dBw由查表得市区人为噪声功率系数由查表得市区人为噪声功率系数Fa=25dB,故接收机输入端的平均人为噪声功率:故接收机输入端的平均人为噪声功率:N=Fa+N0=-162 dBw+25dB=-137 dBw 2.内部

37、噪声内部噪声内部噪声是指系统设备(如电台)本身电气元内部噪声是指系统设备(如电台)本身电气元件产生的各种噪声,又称高斯噪声。例如件产生的各种噪声,又称高斯噪声。例如热噪声:电阻和导线一类的导体中电子的热运热噪声:电阻和导线一类的导体中电子的热运动所引起的动所引起的散弹噪声:集成电路中半导体载流子(电子、散弹噪声:集成电路中半导体载流子(电子、空穴)的起伏变化所引起的。空穴)的起伏变化所引起的。由理论分析和实测表明,从直流到微波的频率由理论分析和实测表明,从直流到微波的频率范围内,内部噪声功率谱密度为一常数,故又范围内,内部噪声功率谱密度为一常数,故又称为白噪声。白噪声功率谱密度用称为白噪声。白

38、噪声功率谱密度用 表示:表示:=k T3.外部噪声外部噪声外部噪声: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如图外部噪声: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如图7-9所示,移动台工作频率在所示,移动台工作频率在450MHz以上,以上,自然噪声强度低于人为噪声,基本上可以自然噪声强度低于人为噪声,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因此人为噪声是外部噪声的主体。不考虑,因此人为噪声是外部噪声的主体。此外,人为噪声源的数量和集中程度随时此外,人为噪声源的数量和集中程度随时间和地点而异,只能用统计测试方法来表间和地点而异,只能用统计测试方法来表示,噪声强度随地点的分布近似服从对数示,噪声强度随地点的分布近似服从对数的正态分布。的正态分布。汽车噪声与频

39、率的关系汽车噪声与频率的关系 几种典型环境的人为噪声系数平均值几种典型环境的人为噪声系数平均值732 邻道干扰邻道干扰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或移动台接收机必须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或移动台接收机必须能在其他通信系统产生的众多较强干扰信号中,能在其他通信系统产生的众多较强干扰信号中,检测出可能是较弱的有用信号。检测出可能是较弱的有用信号。在接收远距离移动台信号时,往往不仅受到各在接收远距离移动台信号时,往往不仅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而且还受到系统内附近其它基种噪声的干扰,而且还受到系统内附近其它基站及系统外电台的干扰。站及系统外电台的干扰。移动通信与固定有线通信相比,对干扰的限制移动通信与固定有线

40、通信相比,对干扰的限制更为严格,对收、发信设备的抗干扰特性要求更为严格,对收、发信设备的抗干扰特性要求更高。更高。在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存在邻近频道(邻在蜂窝移动通信网中,存在邻近频道(邻道)干扰、同频道(同道)干扰、互调干道)干扰、同频道(同道)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和远近效应等问题。扰、阻塞干扰和远近效应等问题。假设用户假设用户A占用了占用了K 信道,用户信道,用户B占用占用了了K1信道。信道。邻道干扰是指相邻的或邻近频道之间邻道干扰是指相邻的或邻近频道之间信号的相互干扰。信号的相互干扰。以多信道工作的移动通信系统为例来以多信道工作的移动通信系统为例来说明邻道干扰的产生。说明邻道干扰的产生

41、。一般情况下,两个用户在相邻信道上一般情况下,两个用户在相邻信道上工作,不存在干扰问题。工作,不存在干扰问题。但由于它们之间的信道相隔只有但由于它们之间的信道相隔只有25kHz,因此,当移动台,因此,当移动台B发射机存在发射机存在调制边带扩展和边带噪声辐射时,就调制边带扩展和边带噪声辐射时,就会有部分(会有部分(K-1)信道的边带成分落入)信道的边带成分落入K信道,并且与有用信号强度相差不多,信道,并且与有用信号强度相差不多,则会对则会对K信道形成干扰,导致邻道干扰。信道形成干扰,导致邻道干扰。邻道干扰的原因:调制边带扩展或发邻道干扰的原因:调制边带扩展或发信机边带噪声。信机边带噪声。1调制边

42、带扩展干扰调制边带扩展干扰调频语音信号(调频波)具有调频语音信号(调频波)具有n对边频对边频分量,它的频带宽度无限,它的主要能分量,它的频带宽度无限,它的主要能量集中在低阶量集中在低阶(如如n 4)边频分量中。边频分量中。调制边带扩展干扰是语音信号经调频后调制边带扩展干扰是语音信号经调频后,某些边带频率落入相邻信道形成的干扰。某些边带频率落入相邻信道形成的干扰。设调频波的第设调频波的第n次边频落入相邻信道,在次边频落入相邻信道,在最坏情况下,落入邻近频道接收机的最低最坏情况下,落入邻近频道接收机的最低边频次数边频次数n可由下式决定:可由下式决定:其中,其中,Br为信道间隔,为信道间隔,Fm为调

43、制信号最为调制信号最高频率,高频率,Bi为接收机带宽。发信机、接收为接收机带宽。发信机、接收机频率不稳定而造成的频率偏差机频率不稳定而造成的频率偏差fTRFfBBnmTRirD5.0(7.11)图中给出了第图中给出了第K-1信道发射机的调制边带的信道发射机的调制边带的第第n次边频落入第次边频落入第K信道。信道。例:已知某移动台信道间隔例:已知某移动台信道间隔Br=25kHz,Bi=16kHz,fTR=2kHz,最高调制信号,最高调制信号频率频率Fm=3kHz,试求可能落入邻近频道,试求可能落入邻近频道接收机形成干扰的最低边频次数接收机形成干扰的最低边频次数n。解:按(解:按(7.11)式得:)

44、式得:即调频信号的第五次边频落入相邻信道。即调频信号的第五次边频落入相邻信道。55.0DFfBBmTRirn限制邻道干扰的方法限制邻道干扰的方法n为了减少邻道干扰,除了限制发射信号带宽,为了减少邻道干扰,除了限制发射信号带宽,提高收、发信机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外,还提高收、发信机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外,还要求发射机的瞬时频偏不超过最大允许值。要求发射机的瞬时频偏不超过最大允许值。n一般在发射机的语音调制电路中,均有瞬时频一般在发射机的语音调制电路中,均有瞬时频偏控制(偏控制(IDC)电路,它主要由放大、限幅和)电路,它主要由放大、限幅和邻道干扰滤波三部分电路组成。这样,调频信邻道干扰滤波三部分

45、电路组成。这样,调频信号带通内各频率成分在采用号带通内各频率成分在采用IDC电路后,无论电路后,无论幅度多大,产生的最大频偏都被限定在幅度多大,产生的最大频偏都被限定在3kHz以下,这也就限制了落入邻道接收机带内的边以下,这也就限制了落入邻道接收机带内的边带功率。带功率。2发信机边带干扰发信机边带干扰发射机即使未加入调制信号,也存在以发射机即使未加入调制信号,也存在以载频为中心、分布频率范围相当宽的噪载频为中心、分布频率范围相当宽的噪声,这种噪声就称为发信机边带噪声,声,这种噪声就称为发信机边带噪声,引起发信机边带干扰。引起发信机边带干扰。发信机边带噪声主要由振荡器的噪声、发信机边带噪声主要由

46、振荡器的噪声、倍频器的噪声、倍频器的噪声、IDC电路的穿入杂音的电路的穿入杂音的噪声和调制电路的噪声以及电源波动等噪声和调制电路的噪声以及电源波动等引起的噪声构成。引起的噪声构成。发射机的噪声频谱发射机的噪声频谱 发射机倍频器产生的寄生信号发射机倍频器产生的寄生信号晶 体振荡器二倍频器三倍频器二倍频器fr2 fr6 fr fr=12fr寄生信号3 frfrn frfr2 fr3n frmn frfr2 fr2mn frlmn fr振荡器输出的振荡频率往往要倍频数次,振荡器输出的振荡频率往往要倍频数次,才能获得所需的载波频率。才能获得所需的载波频率。一般,经一般,经N次次倍频后的信噪比恶化将大于

47、倍频后的信噪比恶化将大于20lg N dB(1)倍频次数要尽可能小;倍频次数要尽可能小;(2)各级倍频器应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各级倍频器应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3)各级倍频器之间应屏蔽隔离,各级倍频器之间应屏蔽隔离,防止电磁耦防止电磁耦合或泄漏;合或泄漏;(4)发射机的输出回路应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发射机的输出回路应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以抑制寄生分量。以抑制寄生分量。减少发信机边带干扰的方法:减少发信机边带干扰的方法:7.3.3 同频道干扰同频道干扰 同频道干扰:是指所有落到接收机通带同频道干扰:是指所有落到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或相近的无用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或相近的无用信号的干

48、扰。信号的干扰。这是移动通信在组网中采用频率复用技这是移动通信在组网中采用频率复用技术所出现的一种干扰,若频率分配管理术所出现的一种干扰,若频率分配管理或系统设计不当就会造成同道干扰。或系统设计不当就会造成同道干扰。另外,在另外,在CDMA系统中同一载波的不同系统中同一载波的不同扩频码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可以看成同频扩频码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可以看成同频道干扰。道干扰。1同频道再用的概念同频道再用的概念同频道再用(复用):同频道再用(复用):在移动通信系统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后,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距离后,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信

49、道再用可以极大的提高频率利用率,信道再用可以极大的提高频率利用率,但如果系统设计不好,将产生严重同频但如果系统设计不好,将产生严重同频道干扰。道干扰。不同小区相同频率的信道使用示意图不同小区相同频率的信道使用示意图 显然,当再用距离显然,当再用距离D越近,同频道干扰就越近,同频道干扰就越严重。越严重。射频防护比:接收机输入端的有用信号与射频防护比:接收机输入端的有用信号与同频道干扰信号之比。同频道干扰信号之比。2射频防护比射频防护比IS lg10lg10lg10ISISISS为有用信号功率,为有用信号功率,I为干扰信号功率。为干扰信号功率。例如对于例如对于3级话音质量,要求的射频防级话音质量,

50、要求的射频防护比为护比为 8 dB。dB 对不同信噪比,话音质量的主观评定结果对不同信噪比,话音质量的主观评定结果 20304050(劣)1(差)2(中)3(良)4(优)5主观评论(几乎无噪声)(轻微噪声)(中等噪声)(噪声烦人)(话音不可懂)静态衰落S/N/dB3.同频道再用距离同频道再用距离D在进行无线小区的频率配置时,相同频在进行无线小区的频率配置时,相同频率重复使用的最小距离,称为同频道再率重复使用的最小距离,称为同频道再用距离用距离D。为了分析简单,假定各基站与各移动台为了分析简单,假定各基站与各移动台的设备参数相同,地理条件也是理想的。的设备参数相同,地理条件也是理想的。这样,同频

51、道再用距离与以下因素有关:这样,同频道再用距离与以下因素有关:1 1调制方式调制方式为达到规定的接收信号质量,对于不同调制方为达到规定的接收信号质量,对于不同调制方式,所需的射频防护比是不同的。式,所需的射频防护比是不同的。2 2电磁波特性电磁波特性假定传播路径是光滑的地平面,路径损耗假定传播路径是光滑的地平面,路径损耗L由下由下式近似确定:式近似确定:式中,式中,d是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是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ht、hr分别分别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高度。如果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高度。如果d以以km计,计,ht、hr均以均以m计,则计,则L=120+40lg d 20lg(h thr)(

52、dB)hhdLrt2243站覆盖范围或小区半径站覆盖范围或小区半径r04 4通通信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通信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通信和异频双工通信。信和异频双工通信。5 5要求的可靠通信概率。要求的可靠通信概率。同频道再用距离同频道再用距离 假设基站假设基站A和和B使用相同的频道,移动台使用相同的频道,移动台M正在接收基站正在接收基站A发射的信号,由于基站发射的信号,由于基站天线高度大于移动台天线高度天线高度大于移动台天线高度,移动台移动台M处于小区的边沿时,易于收到基站处于小区的边沿时,易于收到基站B发射发射的同频道干扰。的同频道干扰。假若输入到移动台假若输入到移动台M接收机的有用信号

53、与同接收机的有用信号与同频道干扰之比等于射频防护比(满足要求),频道干扰之比等于射频防护比(满足要求),则则A、B两基站之间的距离即为同频道再用距两基站之间的距离即为同频道再用距离,记作离,记作D D=D I+D S=D I+r0=r0(1+DI/D S)nD I为同频道干扰源至被干扰接收机为同频道干扰源至被干扰接收机M移动台移动台的距离的距离nD S为有用信号的传播距离即为小区的半径为有用信号的传播距离即为小区的半径r。下面分析同频道再用距离下面分析同频道再用距离D与小区半径与小区半径r0的关系。的关系。设干扰信号设干扰信号I和有用信号和有用信号S的传播损耗值分别为的传播损耗值分别为LI和和

54、LS,由(,由(7-14)式可列出:)式可列出:LI=120+40 lg DI (7-16a)LS=120+40 lg DS (7-16b)lg(20hhrt)lg(20hhrt设设A基站和基站和B基站的发射功率平均为基站的发射功率平均为PT dBw,则移动台则移动台M接收机输入的信号功率和同频道干接收机输入的信号功率和同频道干扰功率分别为:扰功率分别为:dBwLPIdBwLPSITST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比为: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之比为:)()(dBLLLPLPISISSIITST(7-18)可得:可得:)(lg40dBDDLLSISI(7-17)式中式中S/I 为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之比即为有

55、用信号与干扰信号之比即射频防护比。射频防护比。若取射频防护比为若取射频防护比为8dB,由上式可求得同,由上式可求得同频道再用距离:频道再用距离:rrrDDSID0040806.2)1()1(10ISSIDD40110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同频道再用距离时,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同频道再用距离时,射频防护比为射频防护比为8 8dB是在没有考虑信号场是在没有考虑信号场强变化的稳定情况下导出的,若考虑到强变化的稳定情况下导出的,若考虑到衰落、多个干扰源的影响以及要求的可衰落、多个干扰源的影响以及要求的可靠性的概率,从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靠性的概率,从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按无线小区内可靠通信概率为按无线小区内

56、可靠通信概率为90%考虑,考虑,需要需要 达到达到25 dB,这样可得:这样可得:IS2.4104025DDSIrrDDSID002.5)1(例如,基站天线有效高度为例如,基站天线有效高度为50m,移动,移动台天线高度为台天线高度为2m,由,由r0=10km和要求的和要求的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比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比S/I=22 dB,就可求解同道再用距离就可求解同道再用距离D。解:解:先求先求DI/DS55.3104022DDSIkmDDDSI5.4510)1(以上估算,是在仅考虑一个同频干扰源情况下进行的。以上估算,是在仅考虑一个同频干扰源情况下进行的。当同频干扰源不只一个时,则干扰信号电

57、平以功率叠当同频干扰源不只一个时,则干扰信号电平以功率叠加方式获得。加方式获得。7.3.4 互调干扰互调干扰 n互调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信互调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信号,同时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号,同时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将产生许多组合频率信号,其中的上,将产生许多组合频率信号,其中的一部分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可能落到接一部分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可能落到接收机通带内,成为对有用信号的干扰,收机通带内,成为对有用信号的干扰,称为互调干扰。称为互调干扰。n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主要有三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主要有三种情况:发信机互调干扰、接收机互调种情况:发信机互

58、调干扰、接收机互调干扰和发信机变频滤波器及天线馈线等干扰和发信机变频滤波器及天线馈线等插接件接触不良引起的互调干扰。插接件接触不良引起的互调干扰。1 1互调干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互调干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互调干扰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互调干扰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一般非线性器件的输出电流一般非线性器件的输出电流ic与输入电压与输入电压u的的关系式可写为关系式可写为 332210uauauaaic式中,式中,ak为非线性器件的特性系数,通常有为非线性器件的特性系数,通常有a1a2a3。假设有两个信号同时作用于非线性器件,即假设有两个信号同时作用于非线性器件,即 tBtAuBAcoscosnnBAntBtAa

59、)coscos(,5,4,3,2n (1)在各个失真项中都包含在各个失真项中都包含A和和B的高次谐波分量的高次谐波分量(nA和和nB),这些谐波分量的频率通常远离接收机的调谐频率这些谐波分量的频率通常远离接收机的调谐频率0,而且不属于互调频率,这里不予考虑。而且不属于互调频率,这里不予考虑。(2)在二阶在二阶(n=2)失真项中,会出现失真项中,会出现A+B和和A-B两种组两种组合频率。由于接收机的输入电路及高频放大器具有调谐回路,合频率。由于接收机的输入电路及高频放大器具有调谐回路,即具有选择性,这两种频率的干扰信号必将受到很大抑制,即具有选择性,这两种频率的干扰信号必将受到很大抑制,不易形成

60、互调干扰。这是因为不易形成互调干扰。这是因为A和和B往往都接近往往都接近0,从而从而使使A+B和和A-B远离接收机的调谐频率远离接收机的调谐频率0,不可能形成互,不可能形成互调干扰。偶数阶产生的组合都有类似的性质。调干扰。偶数阶产生的组合都有类似的性质。(3)在三阶在三阶(n=3)失真项中,会出现失真项中,会出现2A-B、2B-A、2A+B与与2B+A等组合频率,这里,后两项的性质类似等组合频率,这里,后两项的性质类似于二阶组合频率中的于二阶组合频率中的A+B可以忽略。但对于可以忽略。但对于2A-B和和2B-A两项而言,当两项而言,当A和和B都接近于有用信号的频率都接近于有用信号的频率0时,很

61、容易满足以下条件:时,很容易满足以下条件:这条件说明,这条件说明,2A-B和和2B-A两项频率不仅可以落入接两项频率不仅可以落入接收机的通频带之内,而且可以在收机的通频带之内,而且可以在A和和B都靠近于都靠近于0的情的情况下发生,因为接收机的输入电路对频率靠近其工作频率况下发生,因为接收机的输入电路对频率靠近其工作频率的干扰信号不会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因而这两种组合频率的干扰信号不会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因而这两种组合频率的干扰对接收机的危害比较大。通常把这两种组合频率的的干扰对接收机的危害比较大。通常把这两种组合频率的干扰称为三阶互调干扰。干扰称为三阶互调干扰。0022ABBA (4)同理,可以看

62、出,在五阶同理,可以看出,在五阶(n=5)失真项中,具有危失真项中,具有危害性的组合频率是害性的组合频率是3A-2B或或3B-2A,通常把这两种组,通常把这两种组合频率的干扰称之为五阶互调干扰。合频率的干扰称之为五阶互调干扰。因为在非线性器件中,系数因为在非线性器件中,系数a5a3,因而高阶互调的,因而高阶互调的强度一般都小于低阶互调分量的强度。这就是说,五阶互强度一般都小于低阶互调分量的强度。这就是说,五阶互调干扰的影响小于三阶互调干扰的影响,因而在一些实际调干扰的影响小于三阶互调干扰的影响,因而在一些实际系统的设计中,常常只考虑三阶互调干扰,至于七阶以上系统的设计中,常常只考虑三阶互调干扰

63、,至于七阶以上的互调干扰,因为其影响更小,故一般都不予考虑。的互调干扰,因为其影响更小,故一般都不予考虑。倘若在非线性电路的输入端同时出现三个不同频率倘若在非线性电路的输入端同时出现三个不同频率的干扰信号,即的干扰信号,即按同样方法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危害最大的互调频率是按同样方法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危害最大的互调频率是三阶互调中的三阶互调中的A+B-C,A+C-B和和B+C-A等项,等项,以及五阶互调中的以及五阶互调中的2A-2B+C等项。等项。有的地方把两个干扰信号产生的三阶互调称之为三有的地方把两个干扰信号产生的三阶互调称之为三阶阶-型互调,把三个干扰信号产生的三阶互调称之为三型互调,把三个

64、干扰信号产生的三阶互调称之为三阶阶-型互调。型互调。tCtBtAuCBAcoscoscos2.发信机的互调干扰发信机的互调干扰发射机的互调干扰是基站使用多部不同发射机的互调干扰是基站使用多部不同频率的发射机所产生的特殊干扰。频率的发射机所产生的特殊干扰。发射机末级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在非线发射机末级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在非线性状态,所以这种互调干扰通常发生在性状态,所以这种互调干扰通常发生在末级功率放大器中。末级功率放大器中。三阶互调产物难于用选择性电路滤除,三阶互调产物难于用选择性电路滤除,容易构成对有用信号干扰。为此着重分容易构成对有用信号干扰。为此着重分析三阶互调产物。析三阶互调产物。基站发

65、射机互调干扰示意图基站发射机互调干扰示意图n如图所示,基站发射机如图所示,基站发射机B的工作频率为的工作频率为fB,经耦合衰耗经耦合衰耗 Lc dB,进入工作频率为,进入工作频率为fA的发射机,在末级功率放大器中产生的发射机,在末级功率放大器中产生三阶互调频率(三阶互调频率(2 fA fB),同样,当,同样,当发射机发射机A的信号进入发射机的信号进入发射机B时,也会产时,也会产生生2 fB fA三阶互调产物。三阶互调产物。n该互调产物又通过天线辐射出去,造成该互调产物又通过天线辐射出去,造成互调干扰。互调干扰。共用天线目的是为了减少天线个数,目前有两种方式:目的是为了减少天线个数,目前有两种方

66、式:3dB定向耦合器,无波道间隔限制,但损耗大。定向耦合器,无波道间隔限制,但损耗大。窄带滤波器,损耗小,但有波道间隔限制。窄带滤波器,损耗小,但有波道间隔限制。T1T2T3T4EEEf1f2f3f4T1f1T2f2T4f4T3f31234单向隔离器单向隔离器窄带滤波器窄带滤波器3dB定向耦合器定向耦合器发射机发射机三阶互调干扰归纳为两种类型:三阶互调干扰归纳为两种类型:2fffffffDCBACBA等式左边表示三阶互调源频率,而等式等式左边表示三阶互调源频率,而等式右边表示受三阶互调信号干扰的频率。右边表示受三阶互调信号干扰的频率。两信号三阶互调两信号三阶互调三信号三阶互调三信号三阶互调例如,已知干扰的频率例如,已知干扰的频率fA=150.2MHz、fB=150.1MHz、fC=150.0MHz。问当某用。问当某用户移动台的接收频率为户移动台的接收频率为150.3MHz时,能时,能否产生三阶互调干扰?否产生三阶互调干扰?解:解:2fA fB=150.3 MHz fA+fB fC=150.3 MHz它既受两信号三阶互调干扰,又受三信它既受两信号三阶互调干扰,又受三信号三阶互调干扰。号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