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8178772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 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教学要点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重 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哲学基本问题4、对立统一规律5、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难 点: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

2、的实质和核心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5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和联系6、意识的本质学时安排:10学时问题导入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什么是哲学,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本章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能 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恩格斯第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

3、系问题是哲学 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一性 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 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冋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 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 识的产物。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冋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 可知论。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

4、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围绕着社会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 展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 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 盾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 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思想,在总结19世 纪自然科学重大成果

5、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 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 列宁进一步发挥了恩格斯的思想,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 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 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

6、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 世界的反映。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劳动 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意识从其 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 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冋唯心 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物质世界 的无限多样性的最高程度的哲学概括

7、,它把客观实在性作为一切物质形态的 唯一的共同的属性,这就既把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联系起来,又 把它们区别开来,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把作为 客观实在的人类实践包括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这就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 历史领域,确立了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使唯物 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正确性。现代科学表明, 物质具有极为丰富的形态、极为复杂的结构和极为多样的特性。但它们都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三)世界的物质统

8、一性世界统一性问题是指世界上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 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 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 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从宏观的天体到微观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 力事力物无 不疋

9、运动的。这表明运动疋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 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 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 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 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自然科学证明了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 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 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

10、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 入唯心主义。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总是想方设法抽掉运动的物质主体,把运 动归结为精神的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运动的同时,并不否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 态和稳定的形式。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 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有二种基本情形:其一是指 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事物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事物没有发 生质变。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 事物的必要前提,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的运

11、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 静,静中有动”。把运动和静止割离开来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 论都是错误的。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的含义: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 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 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即时间只有一个方向, 具有不可逆性。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 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

12、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 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 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 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的本原和本质是物质,都是 统一于物质的。3、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不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 历史看作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13、。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 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地解决社会存 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物质性的表现: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离开了自 然界,人类实践活动无法进行。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 活动,离开自然界就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 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所以 人类不可能离开自然。总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

14、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 述了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 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第一,物质生产劳动头践活动。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头践活动, 它是人们运用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以获取人们生 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劳动头践的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基

15、本面貌。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 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矛盾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 进行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调节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主要表现 为阶级斗争。第三、科学实践。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实践 活动。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准备性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 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生产中的问题离开科学实验是无法解决的。2、实践的基本特征。第一、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在于,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 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 果,是对象的客观变化,

16、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实践的 过程也是客观的。第一,主观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是指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 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适应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改造自然界。 人则通过改造客观对象使外部环境适应自己不断变化着的需要。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是说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 历史阶段上进行,无论是实践主体,对象、手段,还是实践的目的、方式、 结果,都要以一定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并受其限制。因此,实践是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 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

17、。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 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 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 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 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本

18、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出事实践活动的 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人的实践活动。第一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从浩瀚的 宇宙到微小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 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可以说,联系是 客观世界的普遍特性。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的含义: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 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

19、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 物之间普遍的和永恒的现象。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首先,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世界自身固有的,不是臆想出来强加 给事物的。人们既不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 的联系,而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 正确反映的基础上整合和利用这些联系。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反对在联系问 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其次,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 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 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

20、都冋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 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 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 存在的。联系的普遍性已为人类的全部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实。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 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 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 在的,而是与周围的事物、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反对主观联系。并且,“一切以条件、地 点和

21、时间为转移”。(二)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是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 动、变化和发展。1、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 亡。新生事物是指付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是事物是指 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适应变 化了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 越性,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过程就

22、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 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 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 质和核心。这是因为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 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 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深刻理解对立 统一规律,对于从根本上懂得唯物辩证法,反对

23、形而上学,正确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矛盾的冋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 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 面的含义。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 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形式。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 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运动,推动着事 物的发展。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

24、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 提;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 到各自的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的转化和事物 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质变的决定力量。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但是,在不同的 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斗争性可能处于 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要正确理解与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矛

25、盾与和谐既有不同的含义,不 能等同,又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思 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深。(三)矛盾普遍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 自己的特点。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没有,这是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即时时有矛盾。从空间上说,矛盾无处不在;从时间上说,矛盾无时不有。也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

26、,都存在着矛盾;冋时, 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着 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 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 的内在原因或根据。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客观物质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 多样的,因而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一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个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矛 盾地位的特殊性。首先,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根本矛盾 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

27、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非根 本矛盾则是不能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 程始终的矛盾。其次,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 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 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 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主要矛盾规定、 制约着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影响、反作用于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 决为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为主要矛

28、盾的 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辩 证关系,在用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时,对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也要注意解 决。再次,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的双方而言,又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 主要方面。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力量总是不平衡的,它们所处的地位和所起 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 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 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 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

29、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 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的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米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事物区别于 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 性。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度体现了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用掌握适度的原则。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一者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 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

30、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 透。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 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事物从 旧质到新质的飞跃。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 式的上升的总趋势。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确认识事物发 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31、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 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 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辩证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 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由于世界观本来就是普遍理想和永恒发展的 物质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 了辩证法。同样,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

32、发展的规律时, 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所以,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 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 点运用于思维个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 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具 有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 看主流的方法等。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如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 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已蕴涵着矛盾分析法。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并且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分析因

33、果联系可以增强人们活动是自觉性、预测性和自控性。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一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然性体现事 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是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 道路。所以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要善于 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现实性与可能性也是对立统一的。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有内在根据 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 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与可能性是既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掌握这一范畴的 方法论意义在于,要求人们要立足现实,展望

34、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 种可能性。现象与本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象是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 质是事物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事 物的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表现在,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 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一者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依存。这对范畴要求人们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运用形 式,发挥其积极作用。(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 史的统一。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 方式。

35、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推导出 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一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分析与综合是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 解成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整体 分解成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但这是在思维中 把对象的各个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与综合是 辩证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从具体的抽 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了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 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

36、维的具体。感性的具 体是认识事物的起点,通过分析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方面,再通过抽象, 分别认识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特征,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这基础 上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个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事物整 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的必 然性再现对象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 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扩大实在自身的历史,一是指反映 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逻辑的东西是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辩证法 认为,逻辑与历史是一致,逻辑进程爷爷历史的

37、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逻辑和历史又包含着差异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 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另一 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 有规律的。人们必须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自觉地遵守客观规律。(一)规律及其客观性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之

38、间是普 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但非本质的联系是不能称之为规律 的。规律所反映的关系或联系都是本质的,即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 在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过程。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 移、不可改变的趋势。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相对稳定和巩 固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 方、什么时候,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就必然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自 然过程和规律,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定会重复出现。第四,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而存在。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39、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 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 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 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 在: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都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二者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 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 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则是历 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

40、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二、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 质发展的产物和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 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又称为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是指 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各观事物,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而改造世界。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 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 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

41、”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 过去,推测未来。第三,意识活动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意识通过 “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 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第四,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 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 前提下的对物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实现,还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片 面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二)意识与人工智能在现时代,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引人瞩目。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发展 远景,我们决不可低估

42、它的作用和意义,但也决不能把“机器思维”和人脑 思维等冋起来。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人工智能的 作用在于:延伸了人类智能,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范围。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人工智能是对思维的模拟 它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的思维。其次,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不会考虑执行指 令而形成的社会后果。再次,人工智能没有自身需求和解决需求的实践活动, 没有能动的创造能力。(三)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 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

43、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 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 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的空 间内的选择。主体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 目标、方式的选择。在这当中,社会生活未来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

44、观前提,主体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 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从而推 动社会历史的前进。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如何理解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参考书目I.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45、,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 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列宁:谈谈辫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9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 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0.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版。II.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版。12.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矛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13.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 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