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配煤技术及其自动化探讨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8177683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动力配煤技术及其自动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资源描述:

《动力配煤技术及其自动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配煤技术及其自动化探讨(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动力配煤技术及其自动化探讨动力配煤能满足节能与环保的要求,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方向,是具有前景的洁净煤技术之一。对动力配煤过程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选煤厂自动配煤控制系统。标签:动力配煤;配煤模型;可编程控制器;配煤自动化2013年我国煤炭开采量达到37亿t,但原煤入洗率仅为56.2%,燃烧效率低下。利用先进的动力配煤技术生产稳定的配煤产品,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和保证用煤安全。动力配煤是综合各单一煤种的灰分、硫分、挥发分、发热量等主要指标,通过调节混合比例,配制出质量达標又节能减排的煤品。它包括动力配煤发展状况、配煤工艺的选择以及产品自动检测和过程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1.

2、动力配煤的发展概况我国最早使用动力煤技术质量达到稳定的方法是在1979年初由上海燃料总公司研发,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对动力配煤发展的关注,国内多个省市大力发展动力配煤技术,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国外对动力配煤相接近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就有报道。西方一些国家使用混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满足锅炉设备的设计参数。日本研究使用混煤的主要目的是燃料依赖进口,为了节约煤炭资源,减少运输费用。澳大利亚向不同进口国家提供符合多种煤质指标的煤炭,结合配煤技术,可以帮助澳大利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混煤的燃烧及其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并不是单一煤种的简单叠tfl,而是混煤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变化

3、比煤质分析值的变化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特性,由于不同煤中的矿物组成及其特性有所区别,使得不同煤质的煤在掺配燃烧的过程中煤粒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与制约的现象。同时由于燃煤供应品种多、质量不均一,煤质不适应设备要求,造成了混煤燃烧的过程中存在主动燃烧和被动燃烧的现象,而这2种燃烧方式也是燃煤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果混煤配比不当,混煤的燃烧会造成设备运行水平下降、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效率降低、结渣积灰加剧,甚至出现停炉事故。而动力配煤是依据用户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燃烧方式及锅炉类型,由若干种类与性质不同的各单煤按一定比例掺配而成,考虑混煤的燃烧特点,以达到最大的燃烧效率及环境允许的接受限度。2.动力配煤的混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