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课间实习指导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81755848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口腔正畸课间实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腔正畸课间实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腔正畸课间实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口腔正畸课间实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正畸课间实习指导(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口腔正畸学课间实习指导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二零零七年四月错合畸形检查诊断(4学时)实习目的:一、重点掌握:口腔记存模型的制取、制作要求模型测量分析:牙列拥挤度分析;Bolton指数分析;合曲线曲度测量分析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基准平面;SNA角;SNB角;ANB角二、一般了解:口腔记存模型的修整方法牙弓形态测量分析:对称性;长度;宽度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概念;主要应用;测量平面;常用软硬组织测量项目;常用测量分析方法实习内容:一、口腔记存模型的制取、制作要求和方法(1学时)要求记存模型达到准确、清晰,要包括牙、牙弓、基骨、移行皱襞、腭穹、唇系带等部分1. 取印模:1) 托盘选择:

2、选择托盘大小要适当,临床可供选择的托盘有:1、2、3、4号,如果不合适,可进行托盘修正,要求包括牙弓内的全部牙,托盘的边缘应有足够的高度。2) 材料要求:要选择高质量的印模材料。3) 记录咬合关系:咬蜡法等患儿合作:2. 灌制模型:1) 材料要求:石膏在色泽、精细度、形变率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气泡避免:真空调拌机进行石膏调拌,并在震动器上灌模。2) 基座要求:如采用石膏修整器制作记存模型,需要灌注较大较厚的石膏底座如采用成品基座修整法,可不必灌注较大基托。3. 核对合关系:4. 记存模型的修整:记存模型要求整齐、美观并能准确反映出患者牙合情况。修整器修整法成品基座修整法二、模型测量分析(1学时

3、)1.拥挤度分析:是对牙列拥挤程度的评价。1) 牙弓应有长度:即牙弓内各牙齿牙冠宽度的总和。恒牙列期牙冠宽度可用分规或游标卡尺测量每个牙冠的最大径。2) 牙弓现有长度:即牙弓整体弧形长度。应用直径0.5mm的黄铜丝一根,一般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沿下颌前磨牙颊尖、下尖牙牙尖经过正常排列的下切牙切缘到对侧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3) 牙弓拥挤程度分析: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或必需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即为牙弓拥挤度。2. 牙齿大小协调性Bolton指数分析:Bolton指数是指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可以诊断患者上下牙弓中是否存在牙冠宽度不调

4、的问题。前牙比=下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上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X100%全牙比=下颌12个牙牙冠宽度总和/上颌12个牙牙冠宽度总和X100%3. 牙弓形态测量分析1) 合曲线的曲度:测量双侧下颌牙弓矢状合曲线的曲度的方法为,将直尺放置在下切牙切端与最后一个磨牙的牙尖上,测量牙弓合面最低点至直尺的距离,分别测量左侧和右侧,所得数相加除以2再加0.5mm即为整平牙弓或改正合曲线所需的间隙。此外,也可同法测量,所得左右侧的数据各减2mm后再相加则为整平牙弓或改正合曲线所需的间隙。2) 牙弓对称性的测量分析:先在上颌模型上用铅笔沿腭中缝画出中线,用分规测量双侧同名牙至中线间的宽度,则可了解牙弓左右

5、侧是否对称,双侧同名牙前、后向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如不在同一平面则表明一侧牙有前移。也可用对称图或透明坐标板进行测量。3) 牙弓长度的测量:方法是以左右侧第二恒磨牙远中接触点间连线为底线,由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底线所作的垂线为牙弓总长度。此长度可分为三段:切牙近中接触点至尖牙连线的垂距为牙弓前段长度;尖牙连线至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连线之垂距为牙弓中段长度;第一磨牙近中面连线至第一磨牙远中面连线间垂距为牙弓后段长度。4) 牙弓宽度测量:一般测量牙弓三个部位的宽度,即牙弓前段宽度(左右侧尖牙牙尖间宽度);牙弓中段宽度(左右侧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的宽度);牙弓后段宽度(左右侧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宽度)。三、X

6、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方法(2学时)1. 概念:主要测量X线头颅定位照相所得的影像,对牙颌、颅面各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使对牙颌、颅面的检查、诊断由表面形态深入到内部的骨骼结构中去。2. 主要应用:2) 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下颌功能分析3. 头影图的描绘:硫酸描图纸、精确的毫米尺、半圆仪、细尖钢笔及硬质尖锐铅笔(4H),专用的描图桌(或有良好光源的X线观片灯)。4. 常用的X线头影测量的标志点及平面:1)头影测量的标志点:一类是解剖的

7、,是真正代表颅骨的一些解剖结构;另一类是引申的,这一类是通过头影图上解剖标志点的引申而得,如两个测量平面相交的一个标志点。颅部标志点:蝶鞍点S.;鼻根点N.;耳点P.;颅底点Ba.;Bolton点上颌标志点:眶点O.;翼上颌裂点Ptm.;前鼻棘ANS.;上齿槽座点A.;上齿槽缘点SPr.;上中切牙点UI.下颌标志点:髁顶点Co.;关节点Ar.;下颌角点Go.;下齿槽座点B.;下齿槽缘点Id.;下切牙点Li.;颏前点P.;颏下点Me.;颏顶点Gn.;D点软组织侧面标志点:额点G.;软组织鼻根点Ns.;眼点E.;鼻下点Sn.;上唇缘点UL;下唇缘点LL;上唇突点UL;下唇突点LL;软组织之颏前点P

8、os.;软组织颏下点Mes.;咽点K.2)测量平面:基准平面:是在头影测量中相对稳定的平面前颅底平面(SNplane):由蝶鞍点与鼻根点之连线组成,在颅部的矢状平面上,代表前颅底的前后范围。眼耳平面(FH.):由耳点与眶点连线组成。正常头位时,眼耳平面与地面平行。Bolton平面:由Bolton点与鼻根点连接线组成。多用做重叠头影图的基准平面。测量平面:腭平面(ANS-PNS):后鼻棘与前鼻棘的连线。全颅底平面(Ba-N):颅底点与鼻根点之连线。合平面(OP):1)以第一恒磨牙的咬合中点与上下中切牙的中点(覆合或开合中点)连线。2)自然的或功能的合平面,由均分后牙合接触点而得。下颌平面(MP)

9、:1)通过颏下点与下颌角下缘相切的线。2)下颌下缘最低部的切线。3)下颌角点与下颌颏顶点间的连线(Go-Gn)。下颌支平面(RP):下颌升支及髁突后缘的切线。面平面(N-P):由鼻根点与颏前点之连线组成。Y轴:蝶鞍中心与颏顶点之连线。5. 常用硬组织测量项目:1)上下颌骨的常用测量项目:通常所用基准平面为前颅底平面(SN)和眼耳平面(FH)。SNA角: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角: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角:由上齿槽座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NP-FH(面角),Y轴角,NA-PA(颌凸角),MP-FH或MP-SN(下颌平面角)。2)上下前

10、牙的常用测量项目:丄一SN角,L1-MP角,丄一NA角,1NA距,L1-NB角,L1-NB距,上下中切牙角3)面部高度的常用测量项目:全面高(N-Me),上面高(N-ANS),下面高(ANS-Me),上面高与全面高之比(N-ANS/N-MeX100%),下面高与全面高之比(ANSMe/N-MeX100%)6. 常用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1)Downs分析法:骨骼间关系的测量:面角,颌凸角,三峡齿槽座角,下颌平面角,Y轴角牙合与骨骼间关系的测量:合平面角,上下中切牙角,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下中切牙一合平面角,上中切牙凸距(1-AP)2)Steiner分析法:SNA角,SNB角,ANB角,SN

11、D角,1-NA角,1-NA距(mm),L1-NB角,L1-NB距(mm),Po-NB距(mm),上下中切牙角,OP-SN,GoGn-SN,SL(mm),SE(mm)3)Tweed分析法:FMA,FMIA,IMPA7. 常用软组织测量项目:面型角(FCA),鼻唇角(NLA),面上部高(UFH),上唇长(ULL),下唇长(LLL),上唇突度(ULP),下唇突度(LLP),H线(Holdaway线),H角,H线与鼻、鼻唇沟、上唇、下唇、颏唇沟、颏部的关系,E线固定矫治技术(4学时)实习目的:一、重点掌握:1. 标准方丝弓托槽黏结标准2. 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圆丝第一序列弯曲的弯制3. 标准治疗程序和步

12、骤二、一般了解:托槽的黏结方法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弓丝的弯制:弓形匹配;第二序列曲;第三序列曲弓丝结扎技术实习内容:1. 一、标准方丝弓托槽的黏结方法和标准(1.5学时)标准方丝弓托槽的黏结标准:1)托槽高度:指由牙尖或切缘至托槽沟的合向底面间的距离。123456(上颌)4.54.05.04.54.54.5(mm)4.04.05.04.54.54.5(mm)123456(下颌)2)近远中位置:托槽的中心与牙冠的唇、颊面中心一致3)轴倾度:2. 托槽黏结方法:1)清洁牙面2)牙面酸蚀处理3)冲洗、干燥4)粘着正畸附件5)去除正畸附件(实习课以粘蜡代替釉质黏结剂)二、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标准弓丝的弯制

13、(圆丝第一序列弯曲及弓形匹配)。(1.5学时)圆丝弯制训练:1. 工具:0.016”不锈钢丝,细丝钳,弓丝切断钳,记号笔,石膏模型,弓丝图板要求:弓丝处在一个水平面上,左右对称;弯制第一序列弯曲;上下颌弓丝匹配3.方法:上颌:1)将弓丝切成三等分,用细丝钳夹住弓丝的一侧,用拇指和食指施力,将弓丝轻柔的完成弧形,调整弓形与上颌弓形图重合,标记中点。2)将弓丝放在石膏模型上,使其中点与牙列中线一致,进行标记点标记(侧切牙近远中、第一磨牙近中)3)弯制内收弯:用细丝钳夹在侧切牙近中标记点,将近中弓丝向舌侧弯,将远中弓丝向颊侧弯,在另一侧重复上述过程,使中切牙段与弓形板重合,侧切牙弓丝在弓形图侧切牙段

14、内0.5mm4)弯制尖牙外展弯:用细丝钳恰在侧切牙远中标记点的远中,将近中弓丝向颊侧弯,远中弓丝向舌侧弯,远中弓丝的弯曲程度要小,将钳子向远中移动一个钳尖,继续将弓丝远中向舌侧弯,使尖牙外展形成一个圆弧,使弓丝中切牙段与弓形图中切牙段重合,侧切牙段在弓形图侧切牙段内0.5mm处,尖牙与双尖牙段与弓形图重合。5)弯制磨牙外展弯:用细丝钳夹住第一磨牙近中标记点,将近中弓丝向舌侧弯,远中弓丝向颊侧弯。下颌:弯制方法同上颌,弓形与下颌弓形图重合,不弯制侧切牙内收弯。弓丝匹配:中切牙区分开约2mm,下颌尖牙段与上颌侧切牙段相贴合,下颌双尖牙段于上颌双尖牙段平行,分开约1mm,下颌磨牙段与上颌第二双尖牙段

15、相贴合,磨牙区弓丝平行。三、弓丝结扎技术,标准治疗程序和步骤(Typedone演示*)。(1学时)以拔牙矫治安氏ii1错合病例来说明方丝弓矫治技术的基本矫治步骤,一般分为四个步骤:1. 第一阶段:排齐和整平牙列,主要使上下牙弓错位的牙齿排列整齐和整平,在这一阶段中,不解决牙弓间错位的问题。较多采用有较好弹性的镍钛丝、圆形弓丝、或弯制各种弹簧曲来进行矫治。2. 第二阶段:关闭拔牙间隙及矫治合关系,可开始使用方形弓丝,弯制成具有第一或第一、第二序列弯曲的弓丝嵌入托槽并结扎固定:1)拉尖牙向远中2)切牙舌向移动关闭间隙矫治深覆盖:适时开始用橡皮弹力圈作颌间II类牵引。3. 第三阶段:牙位及合接触关系

16、的进一步调整,对个别牙存在的牙轴、牙位和合接触轻度障碍进行调整,以使上下牙弓的形态及功能达到较为完善的程度。这一阶段使用的方丝具有良好的牙弓形态及各个牙弓牙近远中轴倾度的理想形态,故称这一弓丝为理想型弓丝。4.保持:Hawley活动保持器,舌侧固定丝保持,透明保持器等活动矫治技术(4学时)实习目的:一、重点掌握:合垫舌簧活动矫治器、Hawley保持器的组成及弯制要求。二、一般了解:各种常用的唇弓、弹簧和卡环的弯制,基托和合垫的完成。实习内容:一、合垫舌簧活动矫治器:1. 组成:由箭头卡环、邻间钩、上前牙腭侧舌簧、基托和两侧后牙合垫组成。2. 弯制要求:1)舌簧:簧的游离端位于后牙舌侧牙颈部或前

17、牙舌侧隆凸区,长度与牙冠宽度相等。加力后注意调整游离端地主牙的舌侧牙颈部与牙长轴垂直。通常用0.5mm的不锈钢丝弯制。2)箭头卡环:有两个类似箭头的突起卡在牙冠颊面的近远中倒凹处,并用横臂梁(卡环体部)连接以达到固位目的。通常用0.80.9mm的不锈钢丝弯制。3)合垫:力求平坦,厚度以将上下前牙打开咬合1.02.0mm为宜,合垫的磨光面用裂钻雕刻沟槽和类似覆盖压的外形,便于咀嚼时食物流通。如需前牵引者,可在矫治器位于尖牙近中伸出两个拉钩,与前牵面架相连,可有效牵引上颌向前。4)基托的制作:由塑料制成。基托周边外形与局部义齿类似,厚度约22.5mm,下颌前牙舌侧的基托要稍厚些以防折断,基托下缘和后缘周边要圆滑,要求基托组织面与软硬组织紧密贴合,磨光面外形要与腭弓和舌侧形态相似。二、Hawley保持器:1. 组成:由双曲唇弓,一对磨牙卡环及塑料基托组成。2. 弯制要求:1)双曲唇弓:要求唇弓两侧向龈方弯制成对称的倒“U”形,其顶端距两侧尖牙龈缘约45mm,唇弓中段位于前牙唇面近切缘1/3处。2)单臂卡环:根据牙外形,沿牙冠唇颊侧牙颈区弯成弧形为卡臂,位于牙冠导线之下,越合后连接体埋入基托内。用直径0.91.0mm的不锈钢丝弯制。3)基托制作: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