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量最大的司母戊铜鼎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18174488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份量最大的司母戊铜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份量最大的司母戊铜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份量最大的司母戊铜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份量最大的司母戊铜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份量最大的司母戊铜鼎(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份量最大的司母戊铜鼎01-19 来源: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中国的文物是没有办法用数量衡量的,这能挑选出“最”。我国古代形体最大份量最重的青铜器那么要当选后母戊鼎,这件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此一见的,它的年代属于商代晚期。于1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鼎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一直被称作“司母戊鼎”,011年被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郭沫若认为鼎文读作“司母戊”三字,现在看来那是一个错误。后母戊鼎中的“后字取“皇天后土”之意,表示最高的尊敬.年代: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用

2、途:食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高1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 后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 后母戊鼎是现存的先秦时期最重的青铜铸件,铸造年代约在商代晚期,反映了殷商青铜冶铸业的技术水平,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作。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

3、 “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 “后母戊”青铜方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制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后母戊”青铜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此外,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64%、铅。7%,与战国时期成书的

4、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见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 流传历史村民“探宝发现大方鼎1939年3月日,武官村一村民,名叫吴希增,来到同村吴培文家祖坟地里,以寻找中药材“田七”为名,实际是“探宝”(盗掘) 。在他用探杆(洛阳铲)探到十几米处时,碰到了硬物,而且洛阳铲也卷了刃.于是吴希增跑到吴培文家,向他叙述了刚才的“探宝”经过。两人商量后,就在当天夜里,找了七八个人,来到吴培文家祖坟地,开了一个宽二尺、长六七尺的长方形坑。 众人使用抓钩子刨土,又在坑口处安装辘轳往上吊土.过了两个多小时,当挖至十三四米处时,大鼎鼎身呈现。但此时天色渐明,众人害怕日本人知道,将土回填,返回武官村.

5、 3月16日夜里,参加盗掘的人数增至三四十人,当地区公所也派了两个排,在距离现场0米处设岗.这次,众人将坑扩大至。5米见方。到了午夜时分,鼎身显露出来,斜立在泥水之中,口向东北,足向西南,一耳朝上 .村民用旧井绳拴在鼎耳上,想尽各种办法向上拉,但鼎纹丝不动。 3月1日,夜幕刚刚降临,吴培文拿着刚从县城买来的三条新井绳,其他村民抬着早已准备好的大梁等,在坑口搭了一个三角架。 麻绳一头拴在鼎耳处,一头拴在鼎足处.这些村民分成两班,先撬起鼎的一端,用土填实后,再撬起另一端,如此这般重复,直至次日,即3月18日凌晨5时,才将鼎从十几米深的坑中拉出. 这时,村民发现埋在底部一侧的另一只鼎耳不在器身上,去

6、坑中寻觅,不见,又发现断口为旧茬,遂作罢。众人使用一辆三头骡子拉的铁轮车,将大鼎运到吴培文家 ,并将其埋在吴家粪坑之内 。 命运坎坷掘出大鼎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大鼎掘出后一个月,北京城最大的古玩商萧寅卿随身带着两个保镖,乘专车来到吴家。表示以 20万大洋购买此鼎,但提出要将其分解为8块。 受20万银元诱惑,村民开始肢解大鼎,村民买来三打新锯条,分别锯刻有铭文一侧的两个鼎足。但36根锯条几乎磨秃,鼎足仅留下轻微的痕迹。村民又用50磅的大油锤猛砸鼎壁,但大鼎仍完好无损。经过四五十锤,鼎耳终于被砸掉了.这次肢解使鼎身出现无法磨灭的损伤。 后来村民感到肢解大鼎太难,而且,如果萧寅卿变卦,就会落得一场空。

7、众人商议后,将大鼎转移至吴培文家西屋马棚下,砸下的鼎耳交予探宝人吴希增保管,藏在他家空炕中。日军抢鼎数月之后,驻彰德县(日伪时期安阳县)日伪宪兵队队长井东三郎得知此事,开始抢鼎。第一次搜查武官村,日本人动用铁道警备队、日本宪兵队三四百人,在村各路口架起机枪,将全村围得水泄不通。因为汉奸告密失误,日本人一进村就直奔与吴培文家一墙之隔的西院马棚,结果一无所获。经过这次搜查,村民连夜将大鼎挖出,将其转移至吴家平日用以装马草的东屋。又在东屋地下挖了一两米深的大坑,将鼎埋入。 为了应付日本人的再次搜查,村民用七八十元伪钞买了一尊殷墟出土的无铭文的青铜甗,并将它与一些碎陶片一并放在吴家的空炕里面。第二天,日本人又来了,并找到了那尊藏在空炕里面的“青铜甗”。正在此时,从武官村西北方向刮起几十年罕见的大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飓风卷着泥沙袭来,连根拔起大树几十棵。日本人不敢久留,带着搜查到的“宝物” ,离开了武官村.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