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制度创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170898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制度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制度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制度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制度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制度创新(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制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制度创新度创新主讲人:林江 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2006年12月9日珠江三角洲的演变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江门、珠海、以及惠州与肇庆的城区部分(小珠三角)珠江三角洲占广东省GDP近80,出口的95.2,实际利用外资的90,占全国GDP的8.7,出口的34.1,实际利用外资的28.6无法与包括两省一市的长江三角洲竞争泛珠江三角洲的特点9+2,它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这9+2面积占了全国的五分之

2、一,人口也占了全国的五分之一,GDP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区域整合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一)泛珠三角的核心“大珠三角”大珠三角的核心“小珠三角”小珠三角的崛起与香港的作用东莞现代制造业名城中的香港因素香港商人的特点:不愿意承担风险,造就了东莞形成独特的加工制造业体系港资对广东技术进步的贡献:直接贡献VS间接贡献(诚信为本的重要性)区域整合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二)小珠三角东岸模式的特点外生型增长模式小珠三角西岸模式的特点内生型增长模式香港与小珠三角力量的此消彼长小珠三角面临来自长三角的激烈竞争小珠三角的优势:市场化程度较高,创业环境较优长三角的优势:后发优势,政府力量推动,腹地广阔区域

3、整合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三)小珠三角的出路:扩大腹地,巩固市场经济优势,引进政府资源,实现区域整合,为在CEPA框架下实现内地与香港、澳门的自由贸易区提供运行模式对策:大珠三角(粤港澳)与泛珠三角(九省两区)的区域整合,扩大珠三角的腹地,成为在中国唯一可以与长三角分庭抗礼的地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面临的问题(一)存在中央热,广东省热,香港热,而广东的地方却冷的情况 广东的主要城市之间各自为政,以邻为壑,广东省内部的区域整合还没有做好,遑论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在今年一月一日CEPA正式实施以来,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合作还是以货物贸易为主,而服务贸易,特别是香港17个服务行业进入内地市场

4、的步伐还相当缓慢,与建立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目标相距甚远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面临的问题(二)担心随着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进程的加快,香港的服务业会快速内迁,香港的“空心化”的速度加快 广东周边的落后省份对于这个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为“大核心”,经济能量周边地区辐射的区域合作模式不可能不存有戒心,虽然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他们这种担忧不会直接宣之于口,但是如果他们内心的疙瘩不解开,是难以真正形成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发展机制的,何况广东面对的,一方面是如何协调与香港和澳门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协调与其余八个省区的关系,这当中既有行政区域的协调问题(牵涉到“一国两制”),也有经济区域的协调问题(以互

5、利互惠为原则);这当中既有香港和澳门各自与广东以及其余八个省区的合作关系,也有香港和澳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果没有一种能够使各方都接受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与发展是难以推行下去的 香港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上海对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当之无愧 泛珠江三角洲,到底谁来充当“龙头”却不是十分清晰 泛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在于大珠江三角洲,而大珠江三角洲的“龙头”应该是香港、深圳还是广州?虽然经历过九七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目前香港的经济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但是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加上具有良好的法治基础和基础设施环境,这并非任

6、何一个内地城市所能比拟的香港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况且我国目前正在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而香港与东盟的天然的经济、贸易和投资联系也并非内地任何城市所能够比拟的,香港作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龙头”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如果我们无法充分发挥香港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作用,这不仅是香港的损失,更是泛珠江三角洲的损失 对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应取的对策(一)在粤港澳三地(大珠江三角洲)向公众清晰地揭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意义粤港科技经济论坛增强泛珠三角的有关省市对大珠江三角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同例如,大珠江三角洲应该在文化层面上多做功夫,把岭南文化的特色进一步挖掘出来

7、,增强江西省民众对其的认同感进一步确立香港在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应取的对策(二)九省两区的协调机制宜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粤港高层联席会议”机制大多流于形式,实质的帮助不大“九省两区”明确要推动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发展,当前要做哪几件事情,推动哪些项目,从哪个地方开始做起 如果我们认为促进香港产业支援服务业把泛珠三角地区作为基地是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步骤,而我们经过反复讨论,可能认为东莞市是一个突破口,那么省政府就要求东莞市组织有关专家,与有关部门和机构一道推动香港产业支援服务业在东莞成立基地,并把影响力再辐射到泛珠三角的其他地区

8、 对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应取的对策(三)如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再通过与香港和广东省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换言之,在形成“九省两区”的协调机制上,我们应该以项目的推进来带动区域合作与发展,而不是单纯建立“高层联席会议”要注意发挥广东山区作为大珠三角经济辐射的“二传手”的角色,并借此加快广东落后地区的发展步伐 香港的产业支援服务业可以到河源市,结合当地的制造业先发展起来,然后再通过河源把香港的产业支援服务业的影响力辐射到江西省 形成众多的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应该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发展的重要运行模式之一 中央政府对香港所采取的政策的评价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对香港价值的重新认识中央对香港政改问

9、题的政策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政策,包括CEPA框架下的多项措施进行缓和,而且效果未必尽如人意中央强化对香港的经济政策的支持又会引致地方政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政府的反弹,反过来不利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机制的形成香港应取的对策把工作重点放在与小珠三角的城市开展合作,为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奠定基础强化与小珠三角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平衡过度依赖小珠三角的东部地区的状况帮助小珠三角洲乃至广东的其它地区建立产业支援服务体系,重新体现香港的独特价值维护和强化香港自身的优势,如法治精神,良好的社会和企业管理和服务体系,作为内地城市的楷模和表率理顺与澳门的关系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区域经济

10、一体化的背景美国、欧盟力量的此消彼长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亚洲区经济力量的整合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华南经济区在中国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的作用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力量对比 深圳经济特区的再定位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加入东盟友好条约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的设想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新一代领导人的思维前景展望华南经济区在中国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向北向东向西向南现实的选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向南与东盟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华南经济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将十分重要大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力量对比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特点:以政府力量驱动大珠江三角洲的经

11、济特点:以市场的力量驱动香港与上海的比较产业转移的趋势两个三角洲力量对比给我们的启示深圳经济特区的再定位 深圳的历史地位深圳特区功能的蜕化深圳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所处的尴尬局面深圳的再定位:与香港互补,成为香港的郊区再定位所面临的困难泛珠江三角洲的制度创新 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周期转变与结构转变 经济新格局下珠江三角洲的再定位: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工业经济商业经济政治经济 制度创新的内涵 政府与企业互动关系的创新 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互动关系的创新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互动关系的创新 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互动关系的创新 在CEPA框架下香港对于珠江三角洲制度创新所扮演的角色 香港的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与法治环境与国际接轨的管理经验、丰富的金融和专业服务人才服务聚集效应的发挥CEPA安排下香港将可以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度创新在CEPA框架下珠江三角洲实现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主要产业的合作和发展 优势互补,开创双赢局面 推动珠江三角洲的人文环境的建设 共同打造大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的竞争新优势 谢谢大家,欢迎提出问题!林江联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