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之二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170120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3《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3《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3《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13《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之二(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3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2培养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查工具书,联系高低文,理解新出现的字词。二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适当归并,再划分结构段,概括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难点概括自然段段意对话形式自然段适当归并,划分结构段,再归纳

2、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认识“倔强一词的读音和意思。简介二万五千里长征参见“资料。布置预习,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述的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十分倔强,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忍饥挨饿的“挨2i,不要读成“挨家挨户的“挨1i的音。“薄嘴唇的“薄b2o不要读成“单薄的“薄b$的音,前者多用于口头,后者多用于书面。“牛膝骨的“膝x9不要读成“漆q9的音。2默读或自由轻声读课文,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自然段的段意提行排列的第58和910对话形式的自然段,可并成两个小段归纳。第1自然

3、段;陈赓同志谈起一件往事。第2自然段:在草地上行军时,有个小红军跟陈赓同志一样落伍了。第3自然段: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马。第4自然段:小红军说他体力强,不要骑。第5、6自然段:陈赓命令小红军骑一段路,小红军倔强地要跟马赛跑。第7、8自然段:陈赓同志说一块儿走,小红军说要等同伴,没同意。第9、10自然段:陈赓同志给小红军青稞面,他说还多呢,陈赓同志只好走了。第11自然段:陈赓同志平静不下来。第12自然段:陈赓同志调转马头返回来时,小鬼倒在地上。第13自然段:小鬼停止了呼吸,陈赓同志深深自责,十分悲哀。3引导划分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议一议,再解答。读了课文,看看课题,课文主要写谁?还写了

4、谁?主要写小红军,还写了陈赓同志小红军是怎样一个孩子?倔强的孩子“倔强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性情坚强不屈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红军倔强的事实,哪些自然段写了陈赓同志发现小红军牺牲和他的自责、悲哀?不解答,供分段考虑开头的自然段交代了故事是陈赓同志“深情地谈起的“一件事。“深情是什么意思?感情深厚“往事是指什么时候的事?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发生在什么地点?荒芜人烟的草地根据以上问题的解答和提示,用自然段归并的办法讨论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过一件往事。第二段第210自然段: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落伍的小红军,想帮他一块儿走。小红军说服了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第三段第1015

5、自然段:陈赓同志不放心,回头找小红军,他已经牺牲了。陈赓同志深深地自责。把各段段意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先自己归纳,再小组或同桌议论,最后课堂解答,订正: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落伍的小红军,他要帮忙小红军一起走,却被小红军说服了。陈赓同志走后,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责怪自己。让学生比拟:三个段落的段意连接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是的,但不是一字不变、一字不减地照抄原句。要去掉重复的词语,该合并的合并,该更换的更换,到达简洁扼要的目的。4再学习一种记事文概括主要内容的办法: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做了什么四个要素,再归纳组织:时间:长征中地点:草地人物:陈赓和小

6、红军做了什么:陈赓要帮忙落伍的小红军,却被小红军说服了。陈赓离开后,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地责怪自己。5小结:用归纳法和抓四要素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再通读一遍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进一步阅读课文,深入了解小红军是怎样倔强地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骑马先走的。二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三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高低文理解“倔强、“疲惫、“浮现、“荒无人烟、“满不在乎、“无可奈何等词语。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深入了解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倔强地说服陈赓同志骑马先走的。二联系高低文理解“思考练习第3题的三个句子中括号里的问题。三、教学过程一通读课文,提出问题供边读边想:1故事

7、是从第二段写起的,则,第一段也就是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起了什么作用?2课文第二段是表现小红军倔强的,哪些地方看出这种倔强?3小红军倔强的表现跟陈赓同志有什么联系?从小红军牺牲前后的事实,反映陈赓同志是怎样看待小红军的?二一边阅读课文,一边根据提问展开讨论:1读第一段,看看这一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没有这一段行不行?第一段交待了故事的来历。没有这一段,第二段提到陈赓同志时,会给人一种忽然的感觉。第一段还表露了陈赓同志对小红军“深情思念的感情。它是故事的“引子,不能没有它。2轻声读或默读第二段,从有关词语和句子中进一步领会下列几个问题:这一段是写陈赓同志遇到一个跟他一样落伍的小红军,想帮忙他,却被小红

8、军倔强地说服了,只好自己走了。为什么陈赓同志和小红军都落伍了呢?因为他们“十分疲惫了。“疲惫是什么意思?先查查工具书,再从课文里找一找造成疲惫的原因。“疲惫是非常疲乏的意思。造成疲惫的原因,课文中有:“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看来,行军途中造成疲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常常忍饥挨饿,连马都没什么可吃的,成了“疲惫的瘦马,何况是人呢。3第二段的第2自然段写了小红军的外貌。读一读,看看小红军的外貌有什么特点?从这些外貌特点看出什么?“黄黄的小脸的“黄黄,“两只脚穿着破草鞋的“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的“又青又红,从这些特点看出小红军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

9、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已经非常虚弱、疲乏了。4陈赓同志见到掉了队的小红军年龄这么小,这么疲惫,一心想帮忙他。则,陈赓想怎样帮忙他?小红军“倔强地没有接受帮忙,从哪些表现看出这种“倔强呢?默读课文,把陈赓同志想帮忙小红军的举动概括地说出来;把表现小红军“倔强地拒绝帮忙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他这样做说明什么,然后解答。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会儿马,并且命令他骑,还要跟他“一块儿走,给他青稞面,结果都被小红军找理由拒绝了。小红军“倔强地拒绝帮忙的词语和句子,以及他这样做是为了说明什么,议论、解答后,通过以下表格归纳、小结顺便解答“思考练习第3题第1问。5最后,“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趴

10、上马背,朝前走去。这句话里的“终于和“只好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如果把“终于和“只好去掉,意思有什么不一样?读一读,比拟一下。“终于是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只好是不得不这样的意思。用了“终于,说明小鬼说服陈赓同志是费了周折的;用了“只好,说明陈赓同志不论怎样想帮忙小鬼,小鬼也有理由拒绝,没方法,不得不离开他。这两个词,看起来平平常常,这里用了它们,把陈赓同志一心想帮忙小鬼,而小鬼又想方设法拒绝帮忙的感情充沛叙述出来。6阅读了这一段,进一步理解陈赓同志和小红军一个想帮,一个不接受的感情。下面分角色朗读这一段,把感情读出来。三阅读第三段,提问思考,再解答:1陈赓同志骑在马上朝前

11、走去,“心情老平静不下来。“心情老平静不下来换个说法是什么?老放心不下。为什么放心不下呢?以为一个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独自行动,怎么能不出意外呢?2这时,他想起一连串跟他打过交道的穷孩子,有上海的,有广州的,还有香港的,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浮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出现?“浮现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包括接触过的人,再次在脑海里显现,换句话说就是想起来的意思。“出现,是实在地显露出来,所以不能用。3当陈赓同志不放心小鬼,于是想起一连串各地的穷孩子。这时,忽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为什么想起过去一连串的穷孩子就觉得自己受骗了?上海、广州、香港码头,都是陈赓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

12、地方。在这些地方“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都是积极加入革命的红小鬼。这些孩子共同特点是:不怕苦,不怕累,即使遇到牺牲的危险,也从不拖累大人。从这些孩子特点,联想到刚刚的红小鬼的言行、神情,跟这些孩子是一样的。陈赓同志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受骗了。4于是,陈赓同志“掉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为什么要狠踢马肚子奔跑起来?陈赓同志意识到小鬼有因疲惫饥饿而牺牲的危险。5结果,陈赓同志找到小鬼的时候,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最后牺牲在马背上。这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了,陈赓同志全明白什么了?议论后,再解答。陈赓同志全明白了,指的是小鬼倔强地不肯骑马,倔强地不肯和陈赓同志一起走,不肯接受陈赓同

13、志的青稞面,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别人。这种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别人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什么高尚品质?是一种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6小鬼牺牲了。陈赓同志“一把搂住他,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自己责备自己,“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一把搂住、“狠狠、“怎么对得起、“小兄弟,这几个词语反映了陈赓同志当时的一种什么思想感情?反映了陈赓同志对革命的下一代和接班人的深切保护和关心。这几个词语表明陈赓同志因为自己疏忽大意,没能及时救护小鬼而深深悔恨,十分悲哀。7有感情地通读一遍课文。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稳固第一课时“学习抓住课文主

14、要内容的办法。二读读写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倔强、“疲惫、“口吻等十一个新词,理解课文中“小红军、“小鬼、小家伙、“小兄弟等不同称说的用意。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稳固第一课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办法。三、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抓课文主要内容的办法。1检查抓课文主要内容办法的掌握。说一说抓课文主要内容的办法:先通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再读懂每个自然段,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最后把各段段意连起来,去掉重复的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2回顾本课各段段意,再说本课主要内容。指出记事的课文如本课也可抓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做了什么事四个要素归纳主要

15、内容。3出示?夸奖红军娃或?小青蛙任选一文的段落大意,再练习归纳主要内容。顺便抓出四个要素归纳。?夸奖红军娃:第一段意:长征时,红军打下辣子口,某连二班驻扎在靠山村吴大娘家的院里。第二段意:红小鬼天天为大娘打柴、挑水,还修补了院墙。换防时,门前贴了“打柴、挑水别忘给大娘的条子。第三段意:三班来了,又一个红小鬼接着为大娘打柴、挑水,又盖了鸡窝。第四段意:部队开拔了,大娘逢人夸奖红军娃个个好。?小青蛙:第一段意:我在水沟捉住一只小青蛙。第二段意:我把小青蛙拿回家玩起来。第三段意:舅舅说青蛙是益虫,是“农田卫士。第四段意:我把小青蛙放回水沟。二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稳固对“口吻“浮现“满不在

16、乎等词语的理解。用后两个词语造句。1“口吻是口气的意思,课文中是指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气让小鬼骑马的。提问:还可以说什么什么口吻?试着说一说。严肃的口吻、取笑的口吻、责备的口吻、温和的口吻2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注意“浮现和“出现的区别。读课文中的原句,再出现范句。浮现看着眼前这几棵小杨树,枝繁叶茂的,两年前小队植树、护树的情景浮现在眼前。满不在乎小弟弟跌倒了,我赶快跑过去扶,他自己站起来,满不在乎地摇摇头,说:“姐姐,不疼,不疼!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再分角色读:先三人一组分读一人读小红军,一人读陈赓同志,另一人读表达语。最后指名三人读。注意人物身份,注意随着事情的开展,感情的变化,语气也应相应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