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系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18166341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工程与工艺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工程与工艺系(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化 学 反 应 工 程 教案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一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绪论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1,化工生产中设备的分类;2,化学反应工程任务3,化学反应器的特点4,数学模拟方法5,化学反应工程的作用6,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内容教学要求:了解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理解数学模型方法;三种工程放大方法一:20分钟二:10分钟三:10分钟四:20分钟五、15分钟六:15分钟与学生交互、各部分衔接: 10分钟。教学

2、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方法;三种工程放大方法难点:三种工程放大方法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在以往的课程里,哪些论题使用的是“数学模拟方法”?讨论:量纲分析方法的局限,化学反应器的特点 等。作业:无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对于前期课程已经阐明的关键性的名词术语进行提问,以加强知识的连续性。引导讨论:如“反应工程”为什么不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反应器有哪些特点。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

3、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6)Smith.J.M.Chemical Engineering

4、 Kinetics,3rd Edition.McGraw-Hill,1981.(7)Carberry.J.J.Chemical and Catalyt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McGraw-Hill,1976.(8)Froment.G.F,K.B.Bischoff.Chemical Reactor Anlysis and Design.John Wiley,1979.(9)C.Y.Wen L.T.Fan ,Models for flow Systems and Chemical Reactors ,Marcel Dekker.1975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

5、、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二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一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第一节 化学计量学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有关化学计量学的若干术语、参数;关于各种工程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表示方式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教学要求:了解化学计量学中的一系列名词术语;理解间歇系统和连续系统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第一节:60分钟第二节:4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计量学,化学膨胀因子,转化率,选择率,收率,间歇系统反应速率表示方式,连续系统反应速率

6、表示方式,空时和空速。难点:选择率,收率,连续系统反应速率表示方式,空时和空速。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速率”的一般概念讨论:化学膨胀现象的描述;空速与空时的量纲。作业:动力学方程的转换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如何数学地描述化学膨胀?空时和空速的物理含义是什么。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

7、(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三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一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第三节 动力学

8、方程第四节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化学动力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固体催化剂的一般知识及固体催化剂的重要孔结构参数。教学要求:了解动力学的一般形式;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各种表达形式;理解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及孔结构 第三节:70分钟第四节:3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力学的一般形式;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各种表达形式;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固体催化剂的孔结构。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各种表达形式;固体催化剂的孔结构。 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

9、关系。 讨论:阿仑尼乌斯公式的理论基础; 作业: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如何从理论上理解阿阿仑尼乌斯公式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

10、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四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二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第四节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利用化学吸附速率

11、的理论与模型,建立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方程。教学要求:了解化学吸附的理论;理解单组分、多组分郎格缪尔模型;掌握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的推导方法。化学吸附:20分钟郎格缪尔模型:30分钟推导动力学方程: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吸附的理论;单组分、多组分郎格缪尔模型;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的推导方法。难点:郎格缪尔模型;控制步骤;平衡近似法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决定吸附速率的多种因素。 讨论:控制步骤;推导本征动力学的一般方法; 作业: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

12、: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用形象比喻来理解“控制步骤”,物理化学中推导本征动力学的方法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

13、.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五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一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第五节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最佳温度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各类化学反应的最佳温度;最佳温度曲线。习题课教学要求:理解最佳温度及最佳温度曲线的概念;掌握最佳温度曲线的理论推导方法。不可逆反应、可逆吸热反应:30分钟;

14、可逆放热反应:50分钟习题:2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最佳温度;可逆放热反应的最佳温度曲线。难点:最佳温度曲线。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温度对各类反应速度的影响是怎样的。 讨论:在二维平面上如何表示二元函数,如:反应速度f(温度;转化率) 作业: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用地图上的等高线方法,表现一个二元函数关系。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

15、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

16、专业周 次第六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二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第一节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过程第二节 催化剂颗粒内气体的扩散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宏观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过程;催化剂颗粒内气体的扩散现象。教学要求:理解“宏观动力学”的概念;透彻理解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七个宏观过程;理解“内扩散有效因子”的概念;掌握宏观动力学方程式的导出方法;了解多孔催化剂颗粒内气体扩散的四种方式及相应的理论模型。概述:10分钟;第一节:40分钟第二节: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宏观动力学的概念及方

17、程式的建立;多孔催化剂颗粒内气体扩散的四种方式及相应的理论模型。难点:宏观动力学的概念;内扩散有效因子概念的提出;宏观动力学方程式的意义。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什么是本征动力学。 讨论:宏观动力学与本征动力学的区别与联系 作业:气催化剂颗粒气体内扩散系数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播放讲解气固相反应过程的动画。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用来进行反应器设计计算的是宏观动力学,本征动力学不能直接使用。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8、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

19、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六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二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第三节 内扩散有效因子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解析求解;简化近似解;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教学要求:掌握球形催化剂颗粒内组分浓度分布及温度分布的微分方程及其边值条件的导出方法;掌握等温催化剂一级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解析解;了解非一级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的简化近似解;掌握粒度、温度和转化率对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影响微分方程建立及一级反应的解析解:50分钟;非一级反应近似解:25分钟内扩散有效

20、因子的影响因素:25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球形催化剂颗粒内组分浓度分布及温度分布的微分方程及其边值条件的导出方法;(2)西勒模数;(3)等温催化剂一级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解析解。(4)几种近似解的方法难点:西勒模数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理解西勒模数与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关系。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什么是内扩散有效因子。 讨论:不同几何形状的催化剂颗粒上的“扩散反应”方程。 作业:内扩散有效因子计算及分析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如何建立统一的“扩散

21、反应”方程。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

22、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八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二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第四节 气固相间热、质传递过程对总体速率的影响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气固相间热、质传递过程对总体速率的影响的分析;外扩散有效因子及达姆堪勒准数的定义及意义;复习和本章串讲。第二章串讲及复习教学要求:理解外扩散有效因子的概念;理解达姆堪勒准数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掌握利用外扩散有效因子构建总体速率方程的方法。第四节:60分

23、钟复习:20串讲:20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外扩散有效因子的概念;(2)达姆堪勒准数;(3)利用外扩散有效因子构建总体速率方程。难点:达姆堪勒准数物理意义;理解外扩散有效因子对构建部体速率方程的意义。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第二章的若干重要概念。2,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总体速率方程是如何表达的。 讨论:外扩散有效因子的作用,达姆堪勒准数与西勒模数的对应关系。 作业:内扩散有效因子计算及分析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传递速率方程与外扩散有效因子的关系。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

24、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

25、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九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二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第五节 气固相催化反应器概述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介绍工业上各种类型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器概述(教材上属于第五章),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教学要求:掌握工业上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基本类型,了解固定床反应器的基本型式,了解多段绝热固定床的段间换热方式。反应器基本类型:20分钟固定床:50分钟流化床等:3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固定床的基本类型(2)轴向

26、反应器和径向反应器;连续换热、绝热与段间换热(3)段间换热的方式。难点:冷管式反应器;段间换热反应器的操作线。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最佳温度曲线2,流态化现象 讨论:如何实现最佳温度曲线?作业:无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工业反应器为什么追求在最佳温度下进行操作。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27、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十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三章 理想流动反应器第一节 流动模型概述第二节 理想流动反应器课程类

28、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流动模型;理想流动模型;平推流和全混流模型;非理想流动模型;返混、年龄、寿命;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教学要求:掌握返混年龄寿命等基本概念,理解两种理想流动模型,了解非理想流动模型的概念。基本概念:20分钟理想流动模型:30分钟非理想流动模型:30分钟设计方程:2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返混、年龄、寿命(2)平推流模型和全混流模型(3)非理想流动模型。难点:(1)返混的概念;(2)流动模型与反应器模型的关系。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有关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热力学定律。2,反应器的体积

29、与哪些因素有关讨论:自然科学上是如何描述流动现象的?反应器的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作业:无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流动模型与流体力学的区别与联系;哪些因素能影响反应器体积的大小。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

30、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十一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三章 理想流动反应器第二节 理想流动反应器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

31、学内容间歇反应器特点及数学模型;平推流反应器特点及数学模型;教学要求:掌握间歇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掌握等温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间歇反应器:50分钟平推流反应器: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间歇反应器特点及数学模型;(2)平推流反应器特点及数学模型;难点:(1)建立反应器数学模型的数学方法;(2)非等温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平推流模型的概念;化学膨胀因子。2,描述“非均匀现象”的微积分方法。讨论:微积分的运用。作业:间歇反应器计算;平推流反应器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

32、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平推流反应器数学建模时取微元衡算,间歇反应器建模时取全反应器衡算。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

33、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十二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三章 理想流动反应器第二节 理想流动反应器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变温平推流反应器数学模型;全混流反应器。教学要求:了解变温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数学模型及设计计算。变温平推流:30分钟全混流反应器:7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

34、点:(1)全混流反应器及数学模型;(2)平推流反应器特点及数学模型;难点:(1)建立反应器数学模型的数学方法;(2)全混流模型的概念 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流动模型的相关概念语;停留时间、空时;年龄、寿命。讨论:平推流与全混流两者的对比作业:全混流反应器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工业上的平推流与全混流的实例。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35、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十三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三章 理想流动反

36、应器第二节 理想流动反应器 36 多级全混流反应器的串联及优化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多级全混流反应器的串联及优化教学要求:掌握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串联的计算、掌握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串联的优化方法。多级全混流反应器计算:50分钟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优化: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多级全混流反应器及数学模型;(2)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优化;难点:(1)多级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及与PFR及CSTR的关系;(2)最优化的数学方法 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反应推动力。2,求最优值的微积分方法讨论:一

37、级不可逆反应时,多级全混流的优化结论。作业:多级全混流和组合反应器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一级不可逆反应时,多级全混流的优化结论。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

38、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十四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三章 理想流动反应器第二节 理想流动反应器 37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与反应体积比较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

39、内容: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与反应体积比较教学要求:掌握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及其计算、掌握各类理想反应器及其组合方式的反应器体积的比较方法及基本结论。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50分钟反应体积比较: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及其计算;(2)各类理想反应器及其组合方式的反应器体积的比较方法及基本结论。难点: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及其计算;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平推流反应器的特点。 讨论:一级不可逆反应时,各种等效的反应器组合方式。作业:多级全混流和组合反应器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

40、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一级不可逆反应时,各种等效的反应器组合方式的内在机制。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

41、)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十五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四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 第一节 连续反应器中物料混合状态分析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混合现象及其分类;连续反应过程的考察方法教学要求:掌握反应器内的混合现象及其分类、掌握连续反应过程的两类不同的考察方法。小测验:20分钟混

42、合现象及其分类:30分钟连续反应过程的考察方法: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混合现象及其分类;(2)连续反应过程的两类不同的考察方法。难点:(1)宏观混合与微观混合;宏观流体与微观流体;(2)以反应物料为对象的考察方法。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返混及其后果; 2,前期课程中已经掌握的流体流动的若干概念。讨论:对流体流动现象的两类不同考察方法:欧拉观点与拉格朗日观点。作业:无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欧拉观点,拉格朗日观点。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

43、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44、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十六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四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 第二节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其性质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停留时间分布的概念及数学描述;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字特征教学要求:掌握描述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学方法:分布函数及分布密度函数;掌握脉冲法和阶跃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方法;掌握停留时间的数学期望、方差、对比时间的概念。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学描述:50分钟实验测定:25分钟数字特征:25分钟教学重点与难

45、点重点:(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2)脉冲法和阶跃法;(3)数字特征。难点:(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2)用对比时间表示分布函数及密度函数。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 2,数学期望及方差的含义。讨论:无。作业: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其性质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无。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

46、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十七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四章

47、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 第二节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其性质 第三节 非理想流动模型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理想流型的停留时间分布;数学模型方法;轴向混合模型教学要求:掌握理想流型的停留时间分布及其推导方法:理解“数学模型方法”的一般概念;掌握轴向混合模型。理想流型:30分钟数学模型方法:20分钟轴向混合模型: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想流型的停留时间分布;(2)轴向混合模型。难点:(1)全混流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2)轴向混合模型的数学解。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概率论中的负指数分布;

48、2,数学期望及方差的含义。讨论:负指数分布。作业:无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随机变量的常见概率分布:负指数分布。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

49、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十八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四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 第三节 非理想流动模型 第四节 混合程度及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第五节 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计算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

50、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多级串联全混流模型;混合程度及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计算教学要求:掌握多级串联全混流模型:理解混合程度及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掌握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计算的一般方法。多级模型:30分钟第四节:30分钟第五节:4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多级串联全混流模型;(2)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计算难点:(1)微观混合及对反应结果的影响;(2)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计算。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混合程度相关概念; 2,工艺参数不均匀性的工程效应。讨论:模型参数m可否为非正整数。作业:非理想流动反应器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

51、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当工艺参数不均匀时,会带来哪些工程后果。引导讨论:模型参数m可否为非正整数。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

52、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十九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六章 气液反应及反应器第一节 气液反应平衡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气液反应及反应器的概述;气液相平衡;带有化学反应的气液相平衡。气液相间物质传递教学要求:了解气液反应的工业应用;理解纯气液相平衡及带有化学反应的气液相平衡的不同表现;了解三种气液传质理论。掌握双

53、膜论处理气液传质速率的方法。概述:20分钟相平衡:40分钟气液相间物质传递:4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气液相平衡;(2)气液相间物质传递 (3)双膜理论难点:(1)气液传质理论;(2)双膜理论中有关推动力、阻力、阻力加和等概念。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相平衡有关的热力学; 2,气液传质有关的传质过程。讨论:双膜理论中各参数的含义。作业:含有化学反应的气液平衡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热力学对相平衡的论述;传递过程对气液传质过程的论述。引导讨论:双膜理论中传质阻力、传质推动力的表达。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

54、第三版)朱炳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John Wiley,New 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3rd Edition.Pretice-Hall,1992.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 次第二十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六章 气液反应及反应器第二节 气液反应历程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溶质渗透论、表面更新论;化学反应在相间传质中的作用;气液反应增强因子。教学要求:了解溶质渗透论表面更新论大意;理解气液反应的M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