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一般规律PPT课件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8161257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一般规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一般规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一般规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一般规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一般规律PPT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广 东东 海海 洋洋 大大 学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郭晋杰郭晋杰20102010年年1010月月一、一、高等学校岗位管理原理概述高等学校岗位管理原理概述二、岗位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基本程序二、岗位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基本程序三三、岗位设置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及要点岗位设置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及要点1 1、岗位设置的定义、岗位设置的定义 1、定义:工作岗位分析是对事业单位各类岗位的性质、定义:工作岗位分析是对事业单位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工作条件和环境,以及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工作条件和环境,以及教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教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2、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2、重要性:、重要性:工作岗位分析是岗位设置的基础性工作!工作岗位分析是岗位设置的基础性工作!3、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岗位界定、岗位描述;)岗位界定、岗位描述;(2)岗位特点和条件要求;)岗位特点和条件要求;(3)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管理三级管理三级管理四级管理四级管理五级管理五级管理六级管理六级管理七级管理七级管理八级管理八级管理九级管理九级管理十级管理十级厅级正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厅级副职处级正

3、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级副职科科 员员 办事员办事员高高等等学学校校管管理理岗岗位位管理二级管理二级管理一级管理一级部级正职部级正职部级副职部级副职(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高高等等学学校校专专业业技技术术岗岗位位 正正 高高 级级 副高级副高级 中中 级级 初初 级级专业技术一级专业技术一级专业技术二级专业技术二级专业技术三级专业技术三级专业技术四级专业技术四级专业技术五级专业技术五级专业技术六级专业技术六级专业技术七级专业技术七级专业技术八级专业技术八级专业技术九级专业技术九级专业技术十级专业技术十级专业技术十一级专业技术十一级专业技

4、术十二级专业技术十二级专业技术十三级专业技术十三级(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高高等等学学校校工工勤勤技技能能岗岗位位 技技 术术 工工 普普 通通 工工 中中 级级 工工 初初 级级 工工高高 级级 工工 技技 师师 高级技师高级技师 四四 级级 五五 级级 三三 级级 二二 级级 一一 级级 岗位说明书示例:岗位说明书示例:基本资料(1 1)职务名称;()职务名称;(2 2)直接上级职位;)直接上级职位;(3 3)所属部门;)所属部门;(4 4)工资等级;()工资等级;(5 5)工资水平;)工资水平;(6 6)所辖人员;)所辖人员;(7 7)定员人数;()定员人数;

5、(8 8)工作性质。)工作性质。工作描述n 工作概要工作概要n 工作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时间百分比;权限等工作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时间百分比;权限等n 工作职责工作职责n 工作结果工作结果n 工作关系:受谁监督;监督谁;可晋升、可转换的职位及可升迁至工作关系:受谁监督;监督谁;可晋升、可转换的职位及可升迁至此的职位;与哪些职位有联系。此的职位;与哪些职位有联系。n 工作人员运用设备和信息说明工作人员运用设备和信息说明任职资格说明任职资格说明n 最低学历;最低学历;n 所需培训的时间和科目;所需培训的时间和科目;n 从事本职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的年限和经验。从事本职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的年限和经验。

6、n 一般能力一般能力n 兴趣爱好兴趣爱好n 个性特征个性特征n 性别、年龄特征。性别、年龄特征。n 健康要求:健康要求:禁忌病;禁忌病;生理生理缺陷限制等。缺陷限制等。工作环境工作环境n 工作场所工作场所 n n 工作环境的危险性工作环境的危险性n n 职业病职业病 n n 工作时间特征工作时间特征n n 工作的均衡性工作的均衡性 n n 工作环境的舒服程度工作环境的舒服程度(一)准备阶段(一)准备阶段J明确工作分析的意义、目的、方法、步骤;明确工作分析的意义、目的、方法、步骤;J向有关人员宣传、解释;向有关人员宣传、解释;J跟作为合作对象的教职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跟作为合作对象的教职工建立

7、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使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使他们做好心理准备;J按精简、高效的原则组成工作小组;按精简、高效的原则组成工作小组;J确定调查、分析对象的样本,同时考虑样本的代确定调查、分析对象的样本,同时考虑样本的代表性;表性;J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基本难度。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基本难度。L编制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编制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L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数据;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数据;L对重点内容做重点、细致调查;对重点内容做重点、细致调查;L要求被调查员工对各种工作特征和工作人员特征的要求被调查员工对各种工作特征和工作

8、人员特征的重要性和发生频率等作出等级评定重要性和发生频率等作出等级评定(二)调查阶段(二)调查阶段(三)分析阶段(三)分析阶段K仔细审核收集到的信息仔细审核收集到的信息K创造性地分析、发现有关工作和工作人员的关键成分创造性地分析、发现有关工作和工作人员的关键成分K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需材料和要素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需材料和要素(四)完成阶段(四)完成阶段J根据岗位规范和工作信息编制根据岗位规范和工作信息编制“工作描述工作描述或岗位描述或岗位描述”和和“工作说明书或岗位说明书工作说明书或岗位说明书”(一)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意义(一)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意义 1、使员工与员工之间

9、对报酬的看法趋于一致和满意,、使员工与员工之间对报酬的看法趋于一致和满意,各类工作与其对应的报酬相适应;各类工作与其对应的报酬相适应;2、使单位内部建立一些连续性的等级,这些等级可以、使单位内部建立一些连续性的等级,这些等级可以引导员工朝更高的工作效率发展。引导员工朝更高的工作效率发展。3、单位内部的岗位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种联系组成、单位内部的岗位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种联系组成了单位整个的报酬支付系统;了单位整个的报酬支付系统;4、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5、当新的岗位设置时,可以找到该岗位较为恰当的、当新的岗位设置时,可以找到该岗位较为恰当的报酬标准。报酬标准。(二)工作

10、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二)工作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n 1、按工作性质将单位的全部岗位分类、按工作性质将单位的全部岗位分类n 2、收集有关岗位的各种信息、收集有关岗位的各种信息n 3、组建岗位评价小组、组建岗位评价小组n 4、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确定详细实施方案。、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确定详细实施方案。n 5、以资料为基础,找出与岗位有直接联系、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因素。、以资料为基础,找出与岗位有直接联系、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因素。n 6、规定统一衡量标准,设计各种问卷和表格。、规定统一衡量标准,设计各种问卷和表格。n 7、先以几个重点单位作为试点,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纠正。、先以几个重点单位作为试

11、点,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纠正。n 8、全面实施。包括:、全面实施。包括:岗位测定、资料整理汇总、数据处理分析岗位测定、资料整理汇总、数据处理分析等。等。n 9、撰写各个岗位的评价报告书,提供给各有关部门。、撰写各个岗位的评价报告书,提供给各有关部门。n 10、全面总结。、全面总结。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内涵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内涵 1、主要要素的分类、主要要素的分类(1)主要因素,即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在)主要因素,即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在0.8以上)或显以上)或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50.8)的要素;)的要素;(2)一般因素,即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在)一般因素,即中

12、度相关(相关系数在0.40.5)的)的要素;要素;(3)次要因素,即低度相关(相关系数在次要因素,即低度相关(相关系数在0.30.4)的要)的要素;素;(4)极次要因素,即相关程度极低或无相关(相关系数在)极次要因素,即相关程度极低或无相关(相关系数在0.3以下)的要素。以下)的要素。在确定工作岗位评价要素时,首先应当明确各个要素的在确定工作岗位评价要素时,首先应当明确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说,后两种要素不列入指标体系。重要程度。一般来说,后两种要素不列入指标体系。(1)工作责任要素:包括质量、数量、遵守、安)工作责任要素:包括质量、数量、遵守、安全、消耗、管理等六项责任;全、消耗、管理等

13、六项责任;(2)工作技能要素:包括技术知识要求、操作)工作技能要素:包括技术知识要求、操作复杂程度、解决问题能力、质量难易程度和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能力、质量难易程度和处理预防责任事故复杂程度等五项要素;理预防责任事故复杂程度等五项要素;(3)工作强度要素)工作强度要素:包括体力、紧张程度、时:包括体力、紧张程度、时间利用和工作班制等要素;间利用和工作班制等要素;(4)工作环境要素:包括环境危害程度和其它)工作环境要素:包括环境危害程度和其它有害因素危害程度;有害因素危害程度;(5)社会心理要素。)社会心理要素。2、岗位评价指标的特点和构成、岗位评价指标的特点和构成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工

14、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1、工作责任要素评价标准、工作责任要素评价标准等级分 级 定 义1只对自己的岗位工作负责2只对自己的岗位工作负责,并具有完成本岗位工作的自主权3只负责指导助手4对助手有指导、分配、检查作用5负责指导几个岗位工作6负责指导、协调、分配几个岗位工作7负责指导、协调、分配检查几个岗位工作,有自行决定权表表1 管理责任指标分级标准表管理责任指标分级标准表表2 知识经验要素分级标准表等级分 级 定 义1具备一般知识即可胜任的岗位2需本科文化程度,初级职称水平,并有一定经验才能胜任的岗位3需本科文化程度,中级职称水平的岗位4需本科文化程度,中级职称水平并有一定经验才能胜任的岗位5需

15、硕士文化程度,高级职称水平才能胜任的岗位6需博士文化程度,高级职称水平并有一定经验才能胜任的岗位7需博士文化程度,高级职称水平,并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岗位2、工作技能要素评价标准、工作技能要素评价标准表3 能力要素权重分配表 要素权重技术能力学历政治思想水平组织领导能力事业心解决问题能力适应能力1 0.9 1 0.85 0.75 0.85 0.9 0.82 0.85 0.9 0.8 0.75 0.85 0.85 0.83 0.80.85 0.75 0.7 0.85 0.8 0.754 0.750.8 0.7 0.65 0.8 0.75 0.75 0.70.75 0.65 0.6 0.75 0.7

16、 0.76 0.650.7 0.6 0.55 0.7 0.65 0.657 0.60.65 0.55 0.5 0.65 0.6 0.63、工作能力及相关要素评价标准、工作能力及相关要素评价标准表4 工作水平要素权重分配表(教师)考核单位:年 要素级别完成科研项目数学术交流论文学生满意率学生出勤率学生投诉率教学事故1 国家级两项 国际会议 4(权威)98%100%0 02 国家一项、省级若干 国际会议 1篇权威,4篇核心 95%98%0.5%03省级两项全国 6篇核心 90%95%1%04 省1项厅1项全国 4篇核心 85%90%2%05 厅1项市1项全国 2篇核心 80%85%2.5%06 市

17、项省级 1篇核心,其它2 75%80%3%07 市级 2篇 70%75%5%04、工作水平及相关要素评价标准、工作水平及相关要素评价标准 分 级 0.5 1 1.5 2 3 4工作强度分级指数101517.5202525 分 级 0 1 2 3 4 分级指数 07.522.59090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一)排列法(一)排列法 1、岗位分析。由有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并做好相应岗位分析。由有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并做好相应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对工作岗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对工作岗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有关岗位方面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其中要特别说明集有

18、关岗位方面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其中要特别说明基本的基本的工作要素工作要素:任务、责任、与其他工作岗位的联系、:任务、责任、与其他工作岗位的联系、工作条件、技能和能力要求等。工作条件、技能和能力要求等。2、选择标准工作岗位。评定人员对各岗位的资料、数选择标准工作岗位。评定人员对各岗位的资料、数据收集齐全后,通常要选择若干个标准工作岗位作为参照据收集齐全后,通常要选择若干个标准工作岗位作为参照系数。系数。标准岗位的数量没有统一规定,但通常要选取总岗位个标准岗位的数量没有统一规定,但通常要选取总岗位个数的数的1015%作为标准岗位。作为标准岗位。3、工作岗位排列。在确定标准工作岗位之后,按其岗位工

19、作岗位排列。在确定标准工作岗位之后,按其岗位的重要性或者其要求的潜力、智力和技能条件进行排列。的重要性或者其要求的潜力、智力和技能条件进行排列。4、岗位定级。按评定人员事先确定的评判标准,对各岗岗位定级。按评定人员事先确定的评判标准,对各岗位的重要性做出评判,然后将每个岗位评定结果汇总,得到位的重要性做出评判,然后将每个岗位评定结果汇总,得到每一岗位的平均序数。最后,按平均序数的大小,由小到大每一岗位的平均序数。最后,按平均序数的大小,由小到大评定出岗位的相对价值的次序。评定出岗位的相对价值的次序。主要用于各种岗位的评价,一般不能用于不同系统岗位评比。主要用于各种岗位的评价,一般不能用于不同系

20、统岗位评比。1、由有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由有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2、按照工作过程中各类岗位的作用和特征,将单位的按照工作过程中各类岗位的作用和特征,将单位的全部岗位分成几个大的系统,每个系统按其内部的结构、全部岗位分成几个大的系统,每个系统按其内部的结构、特点再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特点再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3、再将各个系统中的各岗位分成若干层次,最少分为、再将各个系统中的各岗位分成若干层次,最少分为57档。档。4、明确规定各档次岗位的工作内容。、明确规定各档次岗位的工作内容。5、明确各系统、各档次(等级)岗位的资格要求。、明确各系统、各档次(等级)岗位的

21、资格要求。6、评定出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和关系。、评定出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和关系。(二)分类法(二)分类法 (三)因素比较法(三)因素比较法 1、先从全部岗位中选出先从全部岗位中选出1520各主要岗位,其所得到的工各主要岗位,其所得到的工作报酬应是公平合理的(即大多数人公认的)。作报酬应是公平合理的(即大多数人公认的)。2、选定各岗位共有的影响因素,作为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选定各岗位共有的影响因素,作为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一般包括以下五项:一般包括以下五项:(1)智力条件:包括基本能力、所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智力条件:包括基本能力、所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等;等;(2)

22、技能:包括工作技能和本岗位所需要特殊技能;技能:包括工作技能和本岗位所需要特殊技能;(3)责任:包括对财务、现金、资料、技术以及本岗位必须)责任:包括对财务、现金、资料、技术以及本岗位必须履行的责任;履行的责任;(4)身体条件:包括体质、体力、健康状况等;)身体条件:包括体质、体力、健康状况等;(5)工作环境条件:如工作地的温度、湿度、光线、噪音等。)工作环境条件:如工作地的温度、湿度、光线、噪音等。3、将每一个主要岗位的每个影响因素分别加以比、将每一个主要岗位的每个影响因素分别加以比较,按程度的高低进行排序。较,按程度的高低进行排序。4、岗位评定小组应对每一岗位的工资总额,经过、岗位评定小组

23、应对每一岗位的工资总额,经过认真协调,按照上述五种影响因素进行分解,找出对认真协调,按照上述五种影响因素进行分解,找出对应的工资份额。应的工资份额。5、将单位中尚未进行评定的其他岗位,与现有的、将单位中尚未进行评定的其他岗位,与现有的已评定完毕的重要岗位对比,经过比较制定相应的工已评定完毕的重要岗位对比,经过比较制定相应的工资标准。资标准。1、确定工作岗位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岗位的复杂难以程度、岗位的责任、确定工作岗位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岗位的复杂难以程度、岗位的责任、工作强度与环境条件、岗位作业紧张、困难程度等。工作强度与环境条件、岗位作业紧张、困难程度等。2、根据岗位的性质和特征,确定

24、各类工作岗位评价的具体项目。、根据岗位的性质和特征,确定各类工作岗位评价的具体项目。3、对各评价因素区分出不同级别,并赋予一定的点数(分值),以提高评价的、对各评价因素区分出不同级别,并赋予一定的点数(分值),以提高评价的准确程度。准确程度。4、将全部评价项目合并成一个总体,根据各个项目在总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将全部评价项目合并成一个总体,根据各个项目在总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分别给定权数(分别给定权数()。)。例:某单位工作岗位评价的权数分配表例:某单位工作岗位评价的权数分配表(四)评分法(点数法)(四)评分法(点数法)序号 工作岗位评价项目指标权重()元素权重 权数比工作要素(01)工作负荷量(02)知识水平(03)业务知识071207662管理要素(04)工作责任(5)监督责任171734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