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1612504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2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2022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精选6篇)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1教化评价改革是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小学 的教化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学生评价是学 校教化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教化部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和关于主动推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的 精神,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依据党的教化方针,贯彻素养教化思想,以全面衡量学生素 养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动身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 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注意学生的情感、看法、价值观以及多方面 潜能的发展,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培育,促进老师关 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

2、 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二、评价原则(一)、评价内容多元化原则。要注意学生综合素养考查,不 仅关注学习成果,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发展以及良 好的心理素养、学习爱好与主动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敬重个 体差异,注意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赐予主动评价,发挥学 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二)、评价过程动态化原则。不仅关注结果,更要注意学生 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赐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激励将评价贯 穿于日常的教化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建立 学生成长记录袋。(三)、评价主体互动化原则。强调评价

3、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 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 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变更单一评价现状,加强自评、互 评,使评价成为老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主动参加的交互 活动。(四)、期望性原则。充分体现老师对学生学业成果和特长发 展胜利的期望,使老师有信念,学生有希望。老师的评语要注满“师情”,透出一个“爱”字,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重视“激 励”的教化功能。(五)、模糊性原则。运用模糊限制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评价学生的素养发展状况。文化课考试,量化形式学生的学习成 果,改较精确的百分制为较模糊的等级制,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 及爱好、意志、特性、看法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不

4、宜量化的项目, 一律采纳操行评语定性评价。三、评价内容及标准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评价不 仅关注学生学问和技能的驾驭,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表现, 包括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实力、合作与沟通、特性与情感以 及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业水 平的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一)、基础性发展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由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两部分组成。品德修养:爱国、爱校、关切集体,遵守纪律、遵守公德, 努力学习、勤思好问,孝敬父母、敬重师长,留意平安、讲究卫 生,文明健康、勤俭朴实,关切他人、团结同学,诚恳守信、知 错就该,酷爱自然、爱惜环

5、境,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行为习惯:在学校里说一般话,仔细听讲,主动发言;按时 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作业字迹工整,不马虎;自己机整理书 包和书桌,不乱丢果皮纸屑等杂物,仔细作好两操,能和别人合 作,见了老师主动问好,按时起床睡觉,吃饭不挑食,喜爱读有 益的课外书,不进网吧等少儿不宜场所,不乱用零花钱,爱惜花 草树木,饭前便后会洗手,进出家门主动和大人打招呼。(二)、学科学习目标学科学习目标是指经过学科学习应达到的基本目标,每科学 习目标从学问与技能、过程由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层 面进行详细评价。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性发展,也要观众学生的学业 发展和特性特长。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

6、习目标不能截然分开, 通常基础性发展目标蕴涵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和学习目标同步发 展,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应尽量作到两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国家课 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 法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要依据教化部提出的基础性发展目标 以及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要求,依据不同学段学生 的年龄特征,分学科分阶段提出详细评价指标。道德品质、行为 习惯、学习看法等方面,列出若干项行为表现作为评价指标。目标体系要体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留意对学生特性特 长发展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评价方法(一)、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依据不同发评价内容

7、和指标 实施多元评价,还要渗透或包含在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中进行。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要重点结合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学 科教学以及班队活动、校本课程实施中进行评价;学习实力和沟 通与合作实力方面结合全部学科教学进行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 主要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进价;审美与表现方面重点结合音乐、 美术学科教学进行评价。在学科教学或各种教化活动中分层实施 评价。创设情景、机会,通过参加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 体会与内化。通过表现性任务、视察、记录、访谈、作品分析、 个人自评、同学、老师、家长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二)、学科发展的评价1、学问与技能的评价要遵循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及该

8、学段、学年以及 每个单元的学问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作业、测验、栲栳市和 完成一些开放性的表现性任务等形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等级 的形式呈现。(1) 、练习、作业作业分析评价是老师了解、驾驭学习效果、学习看法最常用、 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的作业状况通过学生的仔细程度,主动 作业的状况;课外学习状况以及试验操作实力,小论文、小独创、 小制作等成果进行综合评价。(2) 、平常学习:是指学问与技能的驾驭的程度,包括各种 测查如识字、背诵、朗读、默写、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单元测试,创建性作业的完成状况等。(3) 、期末考试(考查)。考试、考查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 考试要依据考试的目的、性

9、质、内容和对象不同选择相应的考试 形式,既有闭卷考试,也有开卷形式。除纸笔测验外,也可以选 择听力考试口试、实际操作等性质评价形式。考试的内容应多元 化,除关注学问与技能外,还应体现考查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还要重视加强多方面潜能的发展, 尤其是创新精神、实践实力和反思实力的发展。考查学科应通过平常视察、评语、记录、表现性作业、综合 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学问与技能、学习习惯、爱好、毅力、 学习动机、学习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努力程度等形式学生表现的 信息进彳丁考查。2、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评价对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评价必需与基础发展目 标和学科教

10、化目标相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纳视察、记录、 访谈、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性质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评价。各 学科依据本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性发展目标在学科中的体现,制 定详细的评价内容以及指标体系。(1)、日常视察课堂教学视察: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视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 的重要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要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学生 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探究行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 的学习爱好、主动性主动性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在学生 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活动视察:校内外活动视察,要通过学生参与的一些有意义 的活动,包括学生参加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 学生的感悟和反思等

11、。特长表现:包括学科获奖记录或证明、亲自制作的作品(如 航模、车摸、陶艺、电脑制作等)或小独创成果、艺术性活动记 录或嘉奖证书。(2)、成长记录:成长记录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式,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 录。成长记录要收集能够反映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 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记录、体育与文 艺活动记录,老师、同学的视察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 测验信息等。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 原则,要有老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加,使记录更典型、客 观、真实,尽可能的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进步历史。期中期末组织成长记录的沟通展示。并将成长记录纳入期末

12、终结性评价内容。对成长记录的评定应注意学生的进步和所付出 的努力可,明确改进的方向。通过对成长记录的回顾比较,使学 生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进步,相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进 一步发展的目标,逐步发展自省的意识和实力。五、评价的主体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自评、互评、老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 个方面。学生自评和互评:一是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综合素养及行为 写出自我评语;二是自己或同学综合素养的两个方面以及过程和 方法、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评出分项等级。老师评价:一是由班主任给每个学生综合素养的两个方面评 出分项等级,并给每个学生写出综合性评语,重点对学生的综合 素养进行整体描述,突出学生的特点和

13、发展潜能;二是各学科老 师依据本学科所制定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及学科发展目标评价体系, 对每个学生基础性发展达成及学生学业水平进行评价,给出相应 的等级,并对学生学科的发展态势进行描述,写出激励性的评语。家长评价:一是对自己子女的综合素养写出鉴定性评语;二 是对自己子女综合素养的两个方面以及过程和方法、情感看法和 价值观的一些方面评出分项等级。(四)评价结果的呈现评价结果包括等级或评语评语包括:1、家长评语。2、老师、班主任评语。等级包括:1、分项等级。即依据评价内容所列的要素和关键表现,通过 整体推断对两个方面以及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一些 方面分别赐予一个等级。2、综合等级。即把分项等

14、级和分主体等级综合,作为综合素 养或学业水平的最终等级。以上等级均为四等,以A (优秀)、B(良好)、C (及格)、D (待及)呈现。(五)、综合素养报告单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业水平报告单由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表、 学科学业水平评价表,包括多主体评价和老师综合评语构成。将 期末考试与学生的日常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从几个方面来反映学 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报告学生的学习看法、情感与学习习惯方 面的状况。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2一、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化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与 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 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

15、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 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相识自我、 发觉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化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 养不断提高。二、评价原则综合素养评价既应留意对学生、老师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 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老师和学校 有特性、有特色的发展供应肯定的空间。在实施评价中要坚持以 下原则:(一)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 标准、方法、制度等要适应素养教化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 己,发展潜能,实现自主管理;有利于老师转变教化观念和教化 教学行为,帮助学生打磨成长的轨迹;有利于学校改进教化教

16、学 工作,实现德育为先、素养为重的过程性管理;有利于推动基础 教化课程改革,实现注意素养、提升实力、全面发展的素养教化。(二)发展性原则。以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宗旨, 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 要发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要注意过程,关注学生特性差异,淡 化终结性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三)多元性原则。评价内容力求多元化,要从情感看法、 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 展水平。评价主体和方式务必多元化,要采纳自评、互评、师评 方式,注意表现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实现多角度、多方式的评 价。(四)可行性原则。立足实际,讲究实效。注意培训

17、,评价 内容和评价标为师生所理解、接受。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具有可 操作性,实施过程和评价方法力求敏捷、简便易行,避开繁琐和 形式化。(五)客观性原则。仔细领悟评价标准,让客观的评价标准 贯穿评价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看法,关注并敬重学生平常的表 现事实。科学收集评价信息,实行科学的评价步骤,采纳科学的 评价鉴定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允、公正。三、评价内容综合素养评价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价学 生的发展状况。培育学生酷爱祖国、酷爱党、酷爱社会主义、诚 恳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身体素养以及健康 的审美情趣。

18、详细评价内容包含以下3个维度:1、情感看法:爱国情感、懂得感谢、富有爱心2、思想品质:明礼诚信、乐观向上、遵守规则、珍惜资源3、行为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四、评价实施细则小学生综合素养评定内容体系的一级指标由3个维度构成, 二级指标由10项内容构成,三级指标由24项内容构成。在运用 该指标体系实施评定时,要仔细对每个学生个体的综合素养逐条 评定。(详细内容见附件)五、评价结果的呈现及作用1、对学生综合素养实行等级评价,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 和待合格四个等级。2、填写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表必需填写等级。3、评价结果作为评比、表彰优秀学生的主要依据。六、组织实施1、成立学校学生综合素养

19、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领导小 组组长,德育处详细组织实施评价工作。2、各班在组织实施综合评价的过程中,要本着为全体学生全 面发展服务的教化宗旨,扎实做好考核工作。学期结束,学校要 刚好将评价结果告知学生及其家长。七、关于小学生手册填写补充说明:1、每个学期须填写2页内容,学生思想品德及身体心理素养 均按等级填写。(优、良、合格、待合格)2、学生考勤、爱好特长、奖惩记载须照实填写,没有的写 尢 。3、老师的话,须用正楷字撰写,且无错别字;学生的话,须 指导学生仔细填写好,家长的话由学生放假领回之后要求家长仔 细填写,下期开学班主任要检查。4、填写完成后各班将学生手册交德育处统一检查盖章后 方可

20、下发给学生。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3为全面实施素养教化、全面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和谐发 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教化部关于主动推动中小学评 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动义务教化均衡发 展的若干看法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根据素养教化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校以品质与素养、学 习与实践、沟通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 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潜能发展。实 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状况,使评 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老师及学校进步与发展的过程。1、方向性原则:评价体现新的人才观、教化观和质量观,培 育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

21、望和实力、健壮的体魄、 良好的心理素养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2、客观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生 的实际动身,做出合理的评价。评价坚持主体参加,以学生、家 长、老师评价相结合。3、全面性原则:评价体现全面性和综合性,从五个方面进行 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评价内容进行全面考核, 有依据地作出推断。4、科学性原则:遵循教化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评 价目的,建立简便易行、利于操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 标准,运用科学、多样、敏捷的评价方法实施评价。5、发展性原则:敬重人的发展性与特别性,注意评价的内容 多元、方法多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果,又要重视学生思想

22、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6、参加性原则:要加强学生之间、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对话 与沟通,增进理解与沟通,开展有效的自评、互评,刚好反馈, 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形成和谐的学校文化。1、基础性发展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依据。其基本内 容主要包括品德与素养、学习与实践、沟通与合作、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五个方面。2、学科性发展目标学科性发展目标在关注学生各学科学业成果的同时,关注学 生的学习品质。包括主动学习、欢乐学习、学会学习、合作学习、 乐于实践。评价方法包括日常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 时应把握“日常性评价是阶段性评价的基础、阶段性评价是

23、终结 性评价的基础”的操作原则。1、日常性评价各学科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留意视察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关注学生的表现,刚好做出评价,并适时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 作。(1) 、即时评价。老师要在教化教学的过程中采纳多样的、开 放式的评价方法,刚好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发展潜能, 满意每个学生的发展须要。(2) 、学业考试。依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 相应的考试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除传统的纸笔测试外, 还可设展示性评价,允许学生进行二次考试。(3) 、实绩表现。通过演讲竞赛、小制作、小独创、小竞赛及 文体艺术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特性, 培育学习爱好,

24、促进全面发展。2、阶段性评价(1) 、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养评定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应有广 泛的代表性。评定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本校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 编印各种相关的评价子表,广泛宣扬和培训。(2) 、综合素养评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由班主任和科任 老师组成评价小组,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培训工作,统一思想,保 证评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 、综合素养评定小组要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每学期 结束时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赐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 价,将评价结果填入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手册3、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应由学校评定委员会组织进行,要在学生毕业离 校前完成。评定时以学生阶段性的综合素养评定结

25、果为依据,结 合学科成果确定学生的评价等级。1、评价结果的呈现(1) 、等级表达。分为A、B、C、D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2) 、质性评语。以综合素养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对学生 赐予一个综合性的评语。2、评价结果的运用(1) 、综合素养评定的内容、方法及程序等,应向学生及家长 作出明确的说明并公示。评定结果只公示“优”等级,其余等级 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2) 、学校综合素养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进行审查并负责,评定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3) 、综合素养评定的结果为了激励和提示学生及家长,发挥 评价的教化功能,同时也作为学校诊断和改进教化教学工作的重 要依据

26、。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4一步深化基础教化课程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化,依据基 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和教化部关于主动推动中小学评价与考 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一、评价目标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化方针的全 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育德、智、体、美等全面 发展的一代新人。二、评价原则1、发展性原则。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意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 身发展奠基。2、全面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 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育与形成,体现“学问 与

27、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 学生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3、自主性原则。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化、自我调整 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等的认同, 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4、动态生成性原则。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化过程本身具有生 命性。因此评价可依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依据校本实际及学 期教化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培育与达成。5、可操作性原则。依据学校、班级实际,在详细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敏捷简便 易行,避开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老师将评价融入教化教学全过 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

28、惯,使评价 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三、评价的基本内容、标准、结果呈现方式。1、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品德行为、学 习实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等五个维度。各维度的 基础性发展目标又分为要素、关键表现提示等。2、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包括两部分:一是等级评定。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五个维度分别用优秀、良 好、一般三个等级呈现。二是综合性评语。由自我描述、同伴赠言、老师寄语、家长 心声四个内容组成。自我描述:记录一学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 成果;同伴赠言:记录自己最信任的同学或同龄挚友的希望与祝福; 老师寄语:记录班主任或你最观赏、信任的老师对自己一学年的 评

29、价;家长心声:记录家长的反馈看法。四、评价操作程序与方法。1、本评价方案给每个学校以创建的空间,学校可以依据本评 价标准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评价细则,体现校本特色。2、综合素养评价工作以班级为单位,要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在 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整个评价重视过程,通过学生综合素养每月 评价记载表来呈现。3、学生综合素养月评价要根据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内容体 系,依据年段详细行为目标达成状况,在征求老师、同学、家长 等看法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记载完成,但每次评价结果必需得 到老师、家长、同学的签字认可。4、学生学年综合素养评价由班主任依据月评状况,分析学生 发展状况,赐予客观评定。5、学生综合性评语,

30、在每学年即将结束时形成,其整理归纳 活动,强调多元主体参加。评价表中的“自我描述”、“同伴赠 言”、“老师寄语”和“家长心声”均根据前面所述的方式完成, 并于下学年报到时反馈给班主任备案。6、材料整理粘贴栏,可依据各学校的详细状况实施。主要粘 贴学习过程的记录材料和关键表现的材料。(举例参照附表)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5一、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化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与 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 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 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

31、生不断相识自我、 发觉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化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 养不断提高。二、评价原则1、发展性原则: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 价相结合,注意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 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2、全面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从德、智、体、美、 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育与形成, 体现“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三个维度的 整合,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三)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确 定成果,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让 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四)

32、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化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既反映学生学 业成果,又彰显学生的特性、特长和发展潜能。努力获得学生德、 智、体、美、劳诸方面素养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特性差异及 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三、评价内容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主要包括操行表现评价、学业发展评价和 特性特长评价等三项内容。1、操行表现评价:比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学生养成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习惯与生活实力、特 性品质与情感看法等个人操行表现。2、特性特长评价:通过开展书画赛、体育运动会、六一、 兀旦、演讲竞赛、手抄报竞赛、英语竞赛、作文展评等各种活动, 了解

33、学生的参加状况,对有特别表现的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记录。3、学业成果评价:比照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 各个学段学生应当达到的目标,学生学业达成与发展的状况,主 要以期末考试试卷测评成果呈现。期末检测内容:语文:考试试卷和学生语文素养。数学:考试试卷和平常测验。英语:考试试卷、英语会话和课文诵读。科学:考试试卷、试验操作、小制作。品德与生活:考试试卷和社会调查。首乐:歌曲演唱。美术:作画、剪纸、手工制作等。体育: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手册得分为依据。四、评价结果与方法1、对学生综合素养实行等级评价,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 和待合格四个等级。2、综合素养评价工作以班级为单位,要充分体现

34、学生个体在 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整个评价重视过程。3、各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评价的过程中,要本着为全体学生 全面发展服务的教化宗旨,扎实做好考核工作。学期结束,学校 要刚好将评价结果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6一、评价原则(一)发展性原则综合素养评价要敬重学生的特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突 出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充分确定和激励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 进步,使评价过程成为发觉和发展学生潜能、了解学生发展需求, 帮助学生相识自我和建立自信的教化过程。(二)科学性原则综合素养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建立合理、公正、透亮、便 于操作的工作程序,实行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定性和定量评 价相结合的多元评

35、价方式,使评价过程可信、评价结果可用。(三)全面性原则综合素养评价要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 做到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二、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依据教化部关于主动推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 知的有关规定,一般中学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 质、公民素养、学习实力、沟通与合作实力、运动与健康、审美 与表现等基础性发展目标。我省一般中学综合素养评价指标根据四川省一般中学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指标(附件1)执行。详细的评价标准由市(州) 教化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三、评价方式及结果呈现(一)评价方式综合素养评价应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老师、家长参加。 老师要全程指导学生综合

36、素养评价工作,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开 展评价,促进学生的相互沟通和学习,使评价过程民主、真实、 和谐;家长要主动参加评价过程,公正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学生成长记录是对一般中学学生进行综合素养评价的主要依 据。学校要引导学生以事实为基础做好成长记录,照实反映学生 在基础性发展目标上的各方面表现,其中应重点包含学习状况的 记录,如选修课的修习及所获学分的状况、学业水平考试成果, 参与探讨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学校社团活动等基本 信息。要特殊激励学生收集和保存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典型意 义和特性特色的重要实证性材料,真实、精确地反映学生的成长 历程。学生成长记录应主要由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引导学生在 收集成长记录材料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形成正确的自我 评价。(二)评价结果呈现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沟通与合作实力方面的评定采纳“合 现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基本要 求,无严峻违反校规校纪行为,具备肯定的沟通与合作实力的, 应评为“合格”。有严峻违反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 行为规范(修订)基本要求,经教化仍不改正的,可评为“尚需 努力”。格”(记为h)、“尚需努力”(记为s)形式呈现。学生行为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