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拥抱生活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1552960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让数学拥抱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数学拥抱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数学拥抱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让数学拥抱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数学拥抱生活(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让数学拥抱生活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不但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实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表达“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焕

2、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一、在生活背景中引出数学现象心理学研究说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水准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能提升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诱发学习动机。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请学生听闹钟重复发出的“嘀嗒、嘀嗒”的声音;再请学生看日历牌,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持续翻阅变化,出现持续重复的效果。接着启发学生举出象这样的事例,“每年春、夏、秋、冬是循环的。”“每天日出日落是循环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这首儿歌是循环的”在学生的讨论声中让学生试算“53 、28.411”看看数学中有没有这样的循环现象。从学生生

3、活经验引入,并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循环的含义,使抽象的概念生活化了。这样利用有趣的生活现象,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探究,学生自然对数学有了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又如,教学“圆的理解”,课前就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观察,有目的的思考。在课堂上不但举出了很多例子,而且把找到的圆形物体带到了课堂上,有硬币、手表、赛车的车轮。学生还发现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比较多。我便问:“你们猜猜看,为什么很多东西要设计成圆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猜测出很多理由:“人们喜欢

4、圆形,它看起来很美。”“圆形的东西便于滚动。”“圆轮的车子坐着平稳。”“为什么圆轮的车子坐着平稳呢?”于是,我和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圆的知识,课堂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流淌着探索生活奥秘的喜悦之情。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擅长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二、在生活情境中焕发数学活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5、使抽象的教学成为有原型、活生生的一门学问,所以教学要积极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中真正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进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我在教学中常把数学知识“包装”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学得有趣、愉快、轻松,态度积极主动、从而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能够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去发现和理解算法。教师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到商店买球鞋,身上有123元,每

6、双球鞋99元,妈妈能够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付出100元,再用23元加上找回1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123-100+1的算式。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探究出算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建立数学中凑整简算的思想,实现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构的目的,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升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水平。又如在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时,我就以学生喜欢的糖果来创设情境:老师准备了糖果奖给小朋友们,呀!老师怎么把糖果掉了,谁来帮老师捡?这时学生可都来了兴致,争先恐后地想上来捡,乘机我请表现

7、最好的3位小朋友帮助捡,捡好后举起糖,我问:老师一共带了多少糖果?学生马上列出了连加算式;“某某小朋友积极发言奖三颗糖,某某小朋友上课认真奖两颗,现在老师还剩几颗糖?”自然地学生又轻松地列出了连减算式如此的情境学生学得认真、学得开心,枯燥的数学充满了生活气息,从而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创设生活情境,不但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使他们感觉到数学的学习不是单调枯燥的,数学就在身边,是实实在在的,进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意识。三、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魅力。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

8、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使用数学,才能真实地展示其数学学习水平。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后,要他们在家协助妈妈煮饭。要求学生按1:1.2的米和水的比例煮饭,看一看煮出来的饭怎样。再想一想假如煮稀饭,米和水的比例该实行怎样的调整,并验证自己的设想。最后得出结论,煮稀饭按怎样的米和水的比例最为恰当。这样的活动表达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升理解决问题的水平。又如在学习利息这个内容后,我先让学生到附近的银行去查查现在的利率是多少,并把自己的储蓄罐的钱存进银行当一回小小的存款员。课上,让学生汇报存款经过,学生兴奋不已,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实践双学到了书上没有

9、学到的知识,例如,存户生取款时要交20%的利息税以及提前支取和延后支取的计算方法等等。我还让他们算算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定期三年的与连续三次存定期一年的(从第二年起将前一年利息一起存),哪种存法合算?学生解决这样的题,这会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确信课堂学到的知识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让学生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实行分析和思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但需要注意的

10、是,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唯有这样,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动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数学就不再是深奥难懂的“纯数学”,它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牵动学生的心灵,数学课堂由此充满活力。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才能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有趣的数学,数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总来说之,只有让数学拥抱生活,课堂才能焕发活力,数学才能展示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