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领域数据库介绍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81522926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PPT 页数:180 大小:12.6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矿领域数据库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地矿领域数据库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地矿领域数据库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资源描述:

《地矿领域数据库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矿领域数据库介绍(1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矿领域数据库介绍地矿领域数据库介绍 汪新庆汪新庆目录:w全国矿产地数据库w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专题图件空间数据库w全国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w全国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w全国1:25万航磁系列图数据库w全国1: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w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w全国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w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w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T异常图(1/500万)w中国岩石地层单位数据库w中国资源卫星资料数据库 w全国1:2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w全国1:5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w全国1:600万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全国矿产地数据库全国矿产地数据库简介:w全国矿产地数据库建设项目全面系统地收集了全国

2、行业系统各单位完成的包括固体矿产、能源矿产(不含油气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等大、中、小型矿产地和矿点及矿化点的矿产勘察成果资料,资料截止时间为2000年,完成了覆盖全国各行业单位和相关矿种的全国矿产地数据库建设。w全国矿产地数据库建库工作标准采用矿产地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2003年修订版)及相关技术标准。简介:w全国矿产地数据建库工作的完成,对我国的固体矿产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建库,并实现了方便、快捷的查询检索。w全国矿产地数据库的完成有助于对全国矿产资源有全面的了解,摸清我国资源家底,为进一步做好资源潜力评价和矿产资源预测,为国家科学地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决策,以及部

3、署矿产资源战略调查提供基础数据。w全国矿产地数据库建设的完成也是我国矿产资源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图集目录:图集浏览:w一、贵金属矿产:w贵金属矿产地分布图w二、有色金属矿产:w有色金属矿产地分布图w三、黑色金属矿产:w黑色金属矿产地分布图w四、稀有金属矿产:w稀有金属矿产地分布图w五、燃料矿产:w煤矿区矿产地分布图w六、冶金辅助原料矿产:w石灰岩矿产地分布图w七、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w磷矿产地分布图w八、建筑材料矿产:w建筑材料矿产地分布图w九、其他非金属矿产:w砂岩矿产地分布图w十、水矿产:w地下水分布图返回目录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专题图件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专题图件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简介

4、:w本项目首次建立了以1:500万地质地理数字图为地理底图,统一底图、统一坐标、统一投影、统一数据格式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及工作部署专题图件空间数据库。简介:w该数据库采集、编辑、处理了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区域重力测量、航空物探测量、区域化探测量、航空遥感测量等各专业43271个图元信息,完成2710张卡片的填写,完成49192条属性录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集编制说明w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包含地质专业种类较全、覆盖范围最大、数据最新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空间数据库。w数据库中各专业图件数据均为统一底图、统一格式

5、、统一投影、统一坐标,由43271个地质工作部署面图元矢量数据和49192条属性记录数据组成。w地质工作部署专业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航空遥感勘查等8类地质专业。图 集 编 制 方 法w图集按地质专业分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航空遥感勘查等8个系列,共37张图。具体为:w(1)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系列图;w(2)全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系列图;w(3)全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系列图;w(4)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工作部署

6、系列图w(5)全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系列图;w(6)全国地球物理勘查工作部署系列图;w(7)全国地球化学勘查工作部署系列图;w(8)全国航空遥感勘查工作部署系列图。w本图集的地理底图采用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网上提供的1:500万MapGis格式的地理底图。w本图集图面采用A4横版,图形分辨率300DPI,图形文件为GIF格式。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集目录一、区域地质调查 w全国全国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 w全国全国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 w全国全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 二、矿产资源调查

7、评价 w全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用点表示)全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用点表示)w全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用区表示)全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用区表示)w全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全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1999年)年)三、水文地质调查 w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 四、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 w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1999年年-2005年)年)五、环境地质调查 w全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全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1999年年-2004年)年)六、地球物理勘查 w全国

8、全国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部署图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部署图 七、区域化探调查 w全国全国1:20万区域化探调查工作部署图万区域化探调查工作部署图 八、航空遥感勘查 w全国航空遥感勘查工作部署图(全国航空遥感勘查工作部署图(2000年年-2005年)年)返回目录全国全国1 1:20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w简介:简介:w全国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国土资源大调查重点项目。w该项目取得以下三项成果:w1 建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的地质学基础空间数据库。具有光栅地质图、数字化地质图、数字地质图和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四种数据产品。w2 形成了具有地质调查特点的数据采集、综合处

9、理技术,形成了自己的数据库建设思想体系,数据库建设按系列化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标准,标准建设按照体系化建设方向。w3 为社会和地调行业培养了大批数据库生产与研究骨干。全国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于2002年9月11日通过由李廷栋、赵鹏大、陈述彭等三位院士参加的专家组评审,获得优秀成绩。数据目录查询:返回目录全国全国1 1:20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万自然重砂数据库w简介:w 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建设项目,系统收集整理了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省地质调查院、黑龙江、浙江省、福建、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0、西藏地质调查院等27个单位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部分1/20万区域化探测量工作中所采集的自然重砂原始样品分析鉴定资料。w按照统一标准完成了全国1053个1/20万图幅的自然重砂数据库建设,数据覆盖范围涉及除港、澳、台外的29个省(市、区)。w入库的自然重砂样品点1944190个,总计20003868件自然重砂鉴定数据,总数据量为9.4GB。w全国自然重砂数据库存储格式为SQL Server2000,省级和1 20单图幅数据库存储格式为MS Access2000;数据库建设以采样点为基础,以重砂矿物鉴定数据为基本数据,以MAPGIS为基础平台,按Access格式建立属性库。数据库中对重砂鉴定结

11、果的不定量值进行了规范化表达。w全国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建设工作涉及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化探测量工作中的自然重砂数据资料,包括自然重砂采样点分布图、自然重砂鉴定报告、野外记录本等原始资料。w全国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提供了图幅基本信息数据文件、样品基本信息数据文件、重砂鉴定结果数据文件。w1、图幅基本信息数据文件提供的成果为:1/20万图幅编号、名称、图幅左下角经纬度坐标、完成本幅1 20万区域自然重砂测量工作的单位、日期、验收日期、入库的样品点数、入库完成时间等图幅基本信息。w2、样品基本信息数据文件提供的成果为:w样品点所在1/20万图幅编号w实际材料图图幅编号w重砂样

12、品采集点高斯投影北京坐标系下的直角坐标w重砂样品的原始采样重量w重砂样品淘洗后的灰砂总重量w重砂样品鉴定过程中的缩分次数w重砂总重量经缩分后的灰砂重量w重砂样品采集的深度w重砂鉴定过程中分离的磁性矿物部分的重量w电磁性矿物部分的重量w重矿物部分的重量w轻矿物部分的重量等信息 3、重砂鉴定结果数据文件提供的成果为:(1)自然重砂鉴定报告中的重砂矿物名称及代码(2)重砂矿物物性描述(3)某矿物在磁性部分的原始鉴定结果(4)在电磁性部分的原始鉴定结果(5)在重部分的原始鉴定结果(6)在轻部分原始鉴定结果及各种原始鉴定结果不定量值或区间值的量化处理值等信息 w全国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中涉及的重砂矿

13、物554种,其中337个为GB 958-99 区域地质图图例中已定义的矿物,217个为此次重砂数据鉴定结果中增补,并按照国标矿物代码编制规则建立了全国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矿物代码库。w全国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中涉及到的不定量值表述方法上百种,诸如微量、少量、少见、偶见、SYZ、SG等等,不同省之间各种不定量值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千差万别。w在建库工作过程中,对各单位的不定量值进行了定量化处理,按照各单位提供的不定量值所表达的具体含量或含量值区间进行了综合整理,为自然重砂数据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全国自然重砂数据库系统”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数据查询方法:w可以按各级行政区划(最小行政区划为县)w各

14、种比例尺标准图幅(1/25万、1/20万、1/5万)w任意范围、缓冲区等实现多种空间查询w可以根据单矿物名、组合矿物、矿物含量值或含量区间值等实现属性查询w可以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w系统提供了各种专业图形处理、表达手段,包括数据统计、数据标准化、异常计算、图形表达、异常处理等,提供等值线图、矿物分布图(可按不同含量级别)、条形图、八卦图等常规重砂矿物异常表示方法,方便灵活,易于专业人员操作。w提供MAPGIS空间数据库,使得具有更广泛的兼容性和适应性。系统操作界面友好,简单实用,具有专业特色,基本满足了管理和应用的需求。返回目录全国全国1 1:2525万航磁系列图数据库万航磁系列图数据库简介

15、:w“中国1/25万航磁系列图编制及初步解释”项目,2001年总共编制了24幅1/25万航磁系列图,它们包括新疆天山-北山地区共20幅,长江三角洲地区共4幅。为了用户使用方便,我们还将新疆20幅和长江三角洲10余幅航磁数据成片编制出图件。按照项目的任务目标,对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杭州、常州、宣城四幅1/25万航磁系列图,结合重力、岩石物性和其他地质资料进行初步的综合解释,编制出推断基岩地质图和基底岩相构造图,取得如下成果:w划分出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火山岩和古生界地层的分布范围,4类基底岩相;圈定出13个火山岩分布区,4个环形构造,10个中新生代凹陷区和8个埋深3000米以上、面积较大的基底凹

16、陷区。w划分出14条岩浆岩带,圈定出近200个侵入岩性,并按酸性、中酸性和中性划分了岩体类型。目录数据:w常州市幅H50C001004航磁T彩色阴影图 w常州市幅H50C001004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常州市幅H50C001004航磁T剖面平面图 w常州市幅H50C001004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w常州市幅H50C001004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常州市幅H50C001004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常州市幅H50C001004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常州市幅H50C001004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宣城市幅H50C002004航磁T彩色阴影图 w宣

17、城市幅H50C002004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宣城市幅H50C002004航磁T剖面平面图w宣城市幅H50C002004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w宣城市幅H50C002004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宣城市幅H50C002004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宣城市幅H50C002004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宣城市幅H50C002004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上海市幅H51C001001航磁T彩色阴影图 w上海市幅H51C001001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上海市幅H51C001001航磁T剖面平面图 w上海市幅H51C001001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上海市幅H

18、51C001001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上海市幅H51C001001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目录数据:(2)w上海市幅H51C001001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上海市幅H51C001001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杭州市幅H51C002001航磁T彩色阴影图 w杭州市幅H51C002001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杭州市幅H51C002001航磁T剖面平面图 w杭州市幅H51C002001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杭州市幅H51C002001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杭州市幅H51C002001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杭州市幅H51C00200

19、1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杭州市幅H51C002001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目录数据:(3)w和静县幅K45C002002航磁T彩色阴影图 w和静县幅K45C002002航磁T等值线平面w和静县幅K45C002002航磁T剖面平面图 w和静县幅K45C002002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和静县幅K45C002002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和静县幅K45C002002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和静县幅K45C002002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和静县幅K45C002002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乌什塔拉幅K45C002003航磁T彩色阴影图

20、w乌什塔拉幅K45C002003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乌什塔拉幅K45C002003航磁T剖面平面图 w乌什塔拉幅K45C002003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乌什塔拉幅K45C002003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乌什塔拉幅K45C002003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乌什塔拉幅K45C002003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乌什塔拉幅K45C002003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目录数据:(4)w吐鲁番市幅K45C002004航磁T彩色阴影图 w吐鲁番市幅K45C002004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吐鲁番市幅K45C002004航磁T剖面平面图 w吐鲁番市幅K45C00

21、2004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吐鲁番市幅K45C002004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吐鲁番市幅K45C002004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吐鲁番市幅K45C002004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吐鲁番市幅K45C002004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库尔勒市幅K45C003002航磁T彩色阴影图w库尔勒市幅K45C003002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库尔勒市幅K45C003002航磁T剖面平面图 w库尔勒市幅K45C003002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库尔勒市幅K45C003002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库尔勒市幅K45C003002航磁T剩余异

22、常等值线平面图 w库尔勒市幅K45C003002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目录数据:(5)w库尔勒市幅K45C003002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张郭庄幅K45C003003航磁T彩色阴影图 w张郭庄幅K45C003003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张郭庄幅K45C003003航磁T剖面平面图w张郭庄幅K45C003003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张郭庄幅K45C003003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张郭庄幅K45C003003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张郭庄幅K45C003003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张郭庄幅K45C003003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

23、辛格尔幅K45C003004航磁T彩色阴影图 w辛格尔幅K45C003004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辛格尔幅K45C003004航磁T剖面平面图 w辛格尔幅K45C003004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辛格尔幅K45C003004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辛格尔幅K45C003004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辛格尔幅K45C003004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辛格尔幅K45C003004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鄯善县幅K46C002001航磁T彩色阴影图目录数据:(6)w鄯善县幅K46C002001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鄯善县幅K46C002001航磁T剖面平面图

24、w鄯善县幅K46C002001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鄯善县副2K46C002001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鄯善县幅K46C002001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鄯善县幅K46C002001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鄯善县幅K46C002001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五堡幅K46C002002航磁T彩色阴影图w五堡幅K46C002002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五堡幅K46C002002航磁T剖面平面图w五堡幅K46C002002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w五堡幅K46C002002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五堡幅K46C002002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

25、平面图 目录数据:(7)w五堡幅K46C002002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五堡幅K46C002002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哈密市幅K46C002003航磁T彩色阴影图 w哈密市幅K46C002003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哈密市幅K46C002003航磁T剖面平面图w哈密市幅K46C002003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w哈密市幅K46C002003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哈密市幅K46C002003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哈密市幅K46C002003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哈密市幅K46C002003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沁城幅K46C0

26、02004航磁T彩色阴影图w沁城幅K46C002004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沁城幅K46C002004航磁T剖面平面图w沁城幅K46C002004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沁城幅K46C002004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沁城幅K46C002004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目录数据:(8)w沁城幅K46C002004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沁城幅K46C002004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帕尔岗塔格幅K46C003001航磁T彩色阴影图 w帕尔岗塔格幅K46C003001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帕尔岗塔格幅K46C003001航磁T剖面平面图w帕尔岗塔格幅K46C0

27、03001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帕尔岗塔格幅K46C003001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帕尔岗塔格幅K46C003001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帕尔岗塔格幅K46C003001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帕尔岗塔格幅K46C003001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大黑山幅K46C003002航磁T彩色阴影图 w大黑山幅K46C003002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大黑山幅K46C003002航磁T剖面平面图w大黑山幅K46C003002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w大黑山幅K46C003002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目录数据:(9)w大黑山幅K46C0030

28、02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大黑山幅K46C003002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大黑山幅K46C003002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雅满苏镇幅K46C003003航磁T彩色阴影图 w雅满苏镇幅K46C003003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雅满苏镇幅K46C003003航磁T剖面平面图w雅满苏镇幅K46C003003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w雅满苏镇幅K46C003003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雅满苏镇幅K46C003003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雅满苏镇幅K46C003003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雅满苏镇幅K46C003003航磁T水平导数(Y)彩

29、色阴影图w星星峡幅K46C003004航磁T彩色阴影图 w星星峡幅K46C003004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星星峡幅K46C003004航磁T剖面平面图 w星星峡幅K46C003004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星星峡幅K46C003004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星星峡幅K46C003004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星星峡幅K46C003004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目录数据:(10)w星星峡幅K46C003004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红宝石幅K47C002001航磁T彩色阴影图 w红宝石幅K47C002001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红宝石幅K47C002001航

30、磁T剖面平面图w红宝石幅K47C002001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红宝石幅K47C002001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红宝石幅K47C002001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红宝石幅K47C002001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红宝石幅K47C002001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甜水井幅K47C002002航磁T彩色阴影图 w甜水井幅K47C002002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甜水井幅K47C002002航磁T剖面平面图w甜水井幅K47C002002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甜水井幅K47C002002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甜水井幅K47C002

31、002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甜水井幅K47C002002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甜水井幅K47C002002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老点幅K47C002003航磁T彩色阴影图 w老点幅K47C002003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老点幅K47C002003航磁T剖面平面图 目录数据:(11)w老点幅K47C002003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w老点幅K47C002003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老点幅K47C002003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老点幅K47C002003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老点幅K47C002003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

32、w老点幅K47C002003航磁T彩色阴影图 w马鬃山幅K47C003001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 w马鬃山幅K47C003001航磁T剖面平面图 w马鬃山幅K47C003001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马鬃山幅K47C003001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 w马鬃山幅K47C003001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马鬃山幅K47C003001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马鬃山幅K47C003001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石板井幅K47C003002航磁T彩色阴影图 w石板井幅K47C003002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石板井幅K47C003002航磁T剖面平面图 w石板井幅K

33、47C003002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目录数据:(12)w石板井幅K47C003002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石板井幅K47C003002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线平面图 w石板井幅K47C003002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石板井幅K47C003002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路井幅K47C003003航磁T彩色阴影图w路井幅K47C003003航磁T等值线平面图w路井幅K47C003003航磁T剖面平面图w路井幅K47C003003航磁T化到磁极等值线平面图 w路井幅K47C003003航磁T化极上延5km等值线平面图w路井幅K47C003003航磁T剩余异常等值

34、线平面图 w路井幅K47C003003航磁T垂向导数(Z)彩色阴影图w路井幅K47C003003航磁T水平导数(Y)彩色阴影图w常州市幅H50C001004航磁初步推断解释构造地质图w宣城市幅H50C002004航磁初步推断解释构造地质图w上海市幅H51C001001航磁初步推断解释构造地质图w杭州市幅H51C002001航磁初步推断解释构造地质图目录数据:(13)返回目录全国全国1 1:50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简介:w 中华人民共和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是由原国家计委和原地矿部共同立项,由原地矿部组织实施的国家计划项目。同时还列入了原地矿部“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

35、目编号为9506013,1997-1999年完成。数据库由数字地质图库和地理底图库构成,数据量约10GB,是地学领域覆盖全国的大型地质数据库。w 该库是以国产软件MAPGIS作为输入数据、矢量化、编辑、建库及运行基础平台。以八十年代后期出版的各省(区)1/50万地质志附图为基础资料,补充了八十年代至1996年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2466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552幅,科研专题成果资料174项。图上表示了岩石地层单位534个,岩岗岩谱系单位1802个,侵入体时代加岩性单位1780个,全国性断层174条,省(区)内重要断层558条,一般断层数万条,同位素年龄资料1545个,钻孔资料38

36、2个。以上内容都分别以面元、线元、点元数据表示,都建立了相应的属性库。编制了全国、分省及国际分幅的1/50万数字地质图的元数据库,为数据上网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该库的特点:w地质内容新和地质理论新,采用现代地质学、地层学、岩石学等新理论和方法,按岩石地层单位,花岗岩谱系单位、侵入岩按时代加岩性编制而成,充分利用了新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基本反映了我国近期地质研究程序和水平;w采用MAPGIS国产软件,安全可靠价格全家易于推广;w 应用GIS技术,实现对上述空间数据与管理,空间数据库结构合理,实现了按空间范围、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方式和不同地质、地理内容等的任意检索;w在GIS与

37、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结合上有创新,通过对MAPGI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从属性库自动生成图例及按图例进行分类检索的功能,在自动编图、制图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w 该成果在2000年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等到了广泛应用,得到地勘行业的广泛好评。对我国大型地质图数据库的建设与地质编图,在编图要领上与技术上取得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突破。成功地应用GIS技术在计算机编图技术上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与国内外同类成果相比,居国际领先水平。数据目录(部分)返回目录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简介: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国土资源调查项目,2001年正式启动到2004年6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

38、研究中心承担,组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有色、冶金、煤炭、核工业、建材、化工、武警黄金指挥部、中国老科协地矿分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遥感中心等40多个省部市级单位,动用700余人的项目课题组成员,历时三年半,较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全国20世纪的地质成果资料,建立了目前国内包含地质专业种类最全、覆盖范围最大、数据量最多的全国地质工作程度空间数据库。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包括地质工作程度面元矢量数据94699条,包含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矿产勘查、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8类地质专业;矿产地点元矢量数据56802条,涵盖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稀有

39、稀土金属、能源、非金属和水气矿产等13个矿种系列;矿区实物工作量关系型数据137248条,涉及到钻探、槽探、坑探等主要实物工作量。数据库总数据量达580MB。研制和开发了基于MapObjects和MapGIS平台的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制定了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编制完成了由150张图组成的全国地质工作程度图集,制作了方便于查阅的地质工作程度图集的电子光盘。工作内容: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图集编制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图集编制图集按地质专业分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等12个系列,共150张图。具体为:(1)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40、程度系列图;(2)全国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程度系列图;(3)全国地球物理勘查工作程度系列图;(4)全国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系列图;(5)全国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系列图;(6)全国工程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系列图;(7)全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系列图;(8)全国水工环、物化探综合类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系列图;(9)全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程度系列图;(10)全国矿产地分布图;(11)建国前全国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系列图;(12)各专业全国地质工作程度分级系列图。全国地质工作程度图集全国地质工作程度图集 地球化学勘查共11幅图 区域地质调查共6幅图 地球物理勘查共23幅图 遥感地质调查共9幅图 水文地质调查共8幅图 工

41、程地质调查共2幅图 环境地质调查共6幅图 水工环、物化综合类地质调查共4幅图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共34幅图 矿产地共30幅图 建国前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共2幅图 各专业地质工作程度分级共15幅图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地球物理勘查:地球物理勘查: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遥感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工程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数据库图集实际举

42、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环境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水工环、物化综合类地质调查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矿产地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建国前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数据库图集实际举例 各专业地质工作程度分级返回目录全国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全国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简介:w“全国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编制”项目参加单位: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调查院。w取得的重要成果:w1该项目首次汇集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万和1:50万区域化探39种元素和氧化物的测试

43、数据,共计数据点142万个,近5540万个数据,涉及1:20万图幅1299个,1:50万图幅18个。在国内第一次用海量数据编制出了39种元素全国系列地球化学图件,填补了我国高精度地球化学图的空白。这项开拓性的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区域地球化学勘查与研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w 该项成果的取得为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分布、生态环境、基础地质和找矿远景规划提供了最基础的资料。w 简介(续)w2针对全国650万余Km2海量地球化学数据中存在的省、图幅、分析单位和年代及方法技术等存在系统偏差,采用多元地学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GeoExpl进行处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国区域地球化学数据汇集、整理、建库、

44、系列编图的方法技术,具有创新性。w 3研制开发了基于客户/服务器、GIS和大型数据库(MS SQL Sever)的全国区域化探数据管理信息系统,首次将汇集的数据建立了全国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总数据量近1GB。w4.首次采用以原始分析数据为数据源,编制了39种元素及氧化物的全国地球化学系列图(1:500万)及图集(1:1200万)。编制的地球化学图,充分展示了我国不同地质背景反映的地球化学规律,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宏观决策、全国基础地质研究和地质环境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编图说明:图集目录:图集浏览:地球化学图集:w银地球化学图w金地球化学图w硼地球化学图w钡地球化学图其他:w中国地质图w地理景

45、观分区图返回目录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简介w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国土资源大调查数字国土工程项目,隶属于基础地质数据库计划项目,目标是建立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w项目的进展经历了试点和工作指南的制定、省级数据库的建设、全国数据汇总建库和管理系统的开发三个阶段,最终建成了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研究开发了相关的管理系统,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我国同位素地质测年的成果。w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全国29个省、自治区的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部分地质科研工作中的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资料24320份,按照建库数据筛选原则,整理、填制卡片和录入19种分析方法的数

46、据16944套,通过综合整理与汇总,完成了具有空间位置的19种同位素地质测年测试方法的数据共16204套的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建设工作,数据量达14MB。w数据库的设计以样品信息为基础,不同测试方法为主要内容,包含26个数据文件和96个基本数据项。项目研发的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管理系统(CIGAS 1.0)包含6大功能,设置了38个窗体,具有数据输入、检查、查询检索、输出、统计等功能;数据管理采用非空间数据与空间数据管理共存的模式,将数据采集的ACCESS 2000非空间数据转换为ESRI SHAPE格式的空间数据库,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库的应用价值,方便了同位素测年数据的更新、维护、管理

47、和使用。w项目建立了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元数据库。元数据库分别按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提供了8个数据表描述数据。w本库收集了构成地质年代学主干的Ar-Ar、Rb-Sr、Sm-Nd、Th-Pb和 SHRIMP等方法的数据,对较新的方法如Re-Os等年龄测定方法也作了收集。w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数据检索分为: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数据检索分为:w1、采样地点查询、采样地点查询 w2、测试方法查询、测试方法查询 w3、岩石类型查询、岩石类型查询 w4、测试对象查询、测试对象查询 w5、多条件查询、多条件查询 按采样地点查询按测试方法查询按岩石类型查询按测试对象查询按多条件查询返回目录中国及其毗邻

48、海域航空磁力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T异常图(异常图(1/500万)万)数据库简介数据库简介1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 2一、数据库简介“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T异常图(1/500万)”与历史上各次编图的最大不同在于:陆上航磁覆盖面积达到97%,尤其是填补了青藏高原的空白;应用了全部1980年后数字收录、1989年后GPS定位的高精度测量数据;编图过程实现了全部数字化,除台湾外,编图的素材来自每一个测区。数据库简介(续)本图利用5公里5公里航磁T网格数据绘制。共利用432个航磁测区数据,测线公里1204万公里,覆盖面积2002万平方公里。编图过程中,将所有航磁T归算到地面以上1000米测量基准面上

49、,地面被定义为USGS GTOPO30全球数字高程模型(DEM)。航磁T数据利用了最小曲率随机网格化方法,以1/4线距网格数据,然后统一为11网格进行拼接;拼接后抽样为5公里5公里网格;为防止磁场畸变,对于1/100万或1/50万比例尺测量数据,采用了逐级缩小网格间距的方法。本航磁图采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使用克拉索夫斯基1940椭球,中央经线110E,南标准纬线25N,北标准纬线47N.中国航磁图包括以下图件:中国航磁图包括以下图件:图像名称图像名称/形式形式图像内容图像内容中国航磁测量测区覆盖图中国航磁测量测区覆盖图色块图色块图1:500万,万,300dpi按照测量比例尺分类的航磁测量

50、测区分按照测量比例尺分类的航磁测量测区分布状况布状况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GTOPO30阴影阴影 图图彩色阴影图彩色阴影图1:500万,万,300dpiUSGS GTOPO30 DEM数据网格数据网格国际地磁参考场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2000分布图分布图等值线平面图等值线平面图1:500万,万,300dpi地磁参考场,归算高度地磁参考场,归算高度1000米,日期米,日期2000/01/01 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T异常图异常图等值线平面图等值线平面图1:500万,万,300dpi经经400km波长高通滤波波长高通滤波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磁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磁T图图等

51、值线平面图等值线平面图1:500万,万,300dpi原始航磁原始航磁T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磁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磁T上延上延20km异异常场图常场图等值线平面图等值线平面图1:500万,万,300dpi经经400km波长高通滤波后上延波长高通滤波后上延20km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磁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磁T 50km波长区波长区域场图域场图等值线平面图等值线平面图1:500万,万,300dpi经经400km波长高通滤波后求波长高通滤波后求50km区区域场域场二、数据处理 1.模拟资料的数字化 2.正常场改正 3.控制线调平 4.微调 5.归算测量基准面 6.统一投影 7.网络化 8.连接网络 9.长波长

52、滤波 10.上延 11.区域场 返回目录中国岩石地层单位数据库w中中国国岩石地岩石地层单层单位位数数据据库简库简介:介:w中国岩石地层单位数据库涉及全国岩石地层单位数据文件约80380个,剖面累计层数约210000层,累计厚度约10500000米。正层型剖面约2600条,副层型剖面约281条,选层型剖面约650条,新层型剖面约45条,次层型剖面约11160条,其它一般剖面175条。w数据库信息量约210MB。是我国一套完整的地层宝库。提交了以CD-R为载体的中国地层信息系统2.0版。w组组成:成:w(1)、岩石地层空间数据库系统 w(2)、岩石地层剖面元数据库系统 w(3)、中国岩石地层单位电

53、子词典 w(4)、更新的中国地层数据库(CD-R属性库)中国岩石地层单位数据库部分查询指南 w 中国岩石地层单位数据库,分为选用岩石地层单位和不选用岩石地层单位,查询分别在选用和不选用两个类别中进行,二者均可按地层单位、地层大区、分布省份三种方式查询。岩石地层单位名称浏览界面选用单位查询界面地层单位阿布山组的查询结果选用单位查询界面地层大区分布省份查询结果西藏渐新世返回目录中国资源卫星资料数据库中国资源卫星资料数据库 数据库简介 收集了覆盖中国陆域国土的中巴资源卫星(收集了覆盖中国陆域国土的中巴资源卫星(1号)号)CCD图像数据,美国地球卫星图像数据,美国地球卫星ETM、TM、MSS等图像数据

54、和中国风云(等图像数据和中国风云(FY-IC)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图像。图像数据历时长达图像。图像数据历时长达30年,含有年,含有1972-1981、1982-1998、1999-2003年等年等3个时段地观测卫星个时段地观测卫星遥感图像数据。这些数据富含着大量地质、自然、遥感图像数据。这些数据富含着大量地质、自然、人文地理信息,对今后全国陆域基础地质、资源人文地理信息,对今后全国陆域基础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以及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以及城市地质等的现状调查、历史演变过程仿真和未来发地质等的现状调查、历史演变过程仿真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均具有重要使用价值,

55、是一批非常展趋势预测,均具有重要使用价值,是一批非常宝贵的可视化地学实物资料。宝贵的可视化地学实物资料。数据库简介 收集的图像数据为:收集的图像数据为:1.中国资源卫星图像数据中国资源卫星图像数据CCD IRMSS1605景景 11景景2.美国陆地卫星图像数据美国陆地卫星图像数据MSS540景景3.美国陆地卫星图像数据美国陆地卫星图像数据TM580景景4.美国陆地卫星图像数据美国陆地卫星图像数据ETM750景景5.中国气象卫星(中国气象卫星(FY-1C)图像数)图像数据据1幅幅返回目录 全国全国1:2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中国数字地质图浏览图(2002年版)比例尺1:250万

56、数据库简介数据库简介1编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编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2 新进展与认识新进展与认识5 数字地质图的特色数字地质图的特色 3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建设和数据更新维护主要工作流程图介绍更新维护主要工作流程图介绍4一、数据库简介w 中华人民共和国1/250万数字地图空间数据库,于2000年立项,2001年完成,历时二年,填补了国土资源部1/250万比例尺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方面的空白。w该数据库除主数据库外,还有地理底图数据库及地理内容属性库,地质内容属性库、色标库、线型库、花纹库、符号库、图例库等构成。具有有可按地质内容、行政区、任意空间范围及地理内容进行检索和自动输出

57、成图、自动绘制地质符号、自动形成图例等功能,而且地质内容丰富。二、编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以构造活动论和板块构造及地球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新建1 2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补充了2002年10月前新完成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充分采用了已有的技术标准,并参考有关科研和其他地质勘查的成果资料,经过综合研究、合理取舍、编辑加工而成。地质图总体要求达到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较完美的视觉效果,为领导机关研究地质勘察工作的战略部署、地质勘察项目的规划布局、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也为推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展示我国21世纪初的区域地质成果、地质调查和研究水平提供1份

58、基础地质图件。编图范围是以中国大陆为主体,包括台湾、海南和南海及沿海岛屿。图幅范围:东经60152,北纬1456。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中央经线为110,标准纬线为25、47。三、数字地质图的特色w(1)收集应用了最新的资料。w(2)反映了中国区域地质构造面貌和基本特 征,表示了中国区域地质的特色。w(3)地质编图的标准化程度较高。w(4)地质图的编制过程中充分采用了信息技术 四、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建设主要工作流程图 数字地质图数据维护更新主要工作流程图 五、新进展与认识 1 250万地质图提供了大量地质信息,包括年代地层万地质图提供了大量地质信息,包括年代地层编图单位面元编图单位面元5 421

59、个,岩浆岩侵入体单位面元个,岩浆岩侵入体单位面元2 286 个,个,晶洞花岗岩晶洞花岗岩180 个,第四系成因单位面元个,第四系成因单位面元473个,蓝闪片个,蓝闪片岩(带)岩(带)33个,榴辉岩个,榴辉岩124个,蛇绿岩(带)个,蛇绿岩(带)74处,古人处,古人类遗址类遗址4个,个,1-2类断裂类断裂756条,钻孔条,钻孔147个。对上述丰富个。对上述丰富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取得了若干重要的认识和进展,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取得了若干重要的认识和进展,尤其是由于尤其是由于1 25万区调最新成果的应用,青藏地区的地万区调最新成果的应用,青藏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浆岩等都增加了不少新内容,使图面

60、内容质、构造、岩浆岩等都增加了不少新内容,使图面内容与过去有明显的改变。反映了地质调查与科研的若干新与过去有明显的改变。反映了地质调查与科研的若干新进展与认识,分别按四个方面叙述如下进展与认识,分别按四个方面叙述如下:1)地层方面)地层方面 2)岩浆岩方面)岩浆岩方面 3)变质岩方面变质岩方面 4)地质构造方面)地质构造方面返回目录全国全国1:5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库简介数据库简介1编图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编图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2 资料收集和使用,成图过程资料收集和使用,成图过程 3一、数据库简介 1:500万中国地质图库提供我国1 500万区域地质图的水系、境界、地层

61、、火山岩、侵入岩、断层、构造等相关信息。为了地质各图层空间分析方便,各地质图层的属性增加了数据编码项,编制了数据编码,可方便迅速地检索出各级地层的地质时代及地层单位,侵入岩各侵入期次及岩石类型,各级断裂等。图件资料以中国地质图(1:500万,1990年版)及原图印刷底版翻晒的薄膜图为基础工作底图,地理版资料截止到1996年 底。文 字 资 料 以 中 国 地 质 图 说 明 书(1:500万)为主。信息量100M,矢量数据有PC ARC/INFO和MapGIS两种格式,属性数据为dbf文件。二、编图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编图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主要是:w(1)地质图是“写实性”的图件,图面要充分显

62、示出我国现阶段的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区域地质特征。为此要全面收集近十多年来全国地质调查、区域地质和构造地质研究等多方面的最新成果,在图面负担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表示出实际地质信息量,以便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广泛需要提供多方面的地质信息。w(2)由于本图是第二版,因此与第一版之间要保持继承性的关系。为此,地理底图原则上不做大变动,只补充十余年来地理要素的新资料(如,许多县改为市等等);地质内容的表示方法方面,凡有与第一版相同者,均参照第一版处理。w(3)在开展图面编图工作之前,在全面收集最新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要进行全面地综合分析研究工作。而且在进行图面编图工作的全过程中,始终要不断进行综合

63、分析和研究对比,遇到问题及时通过分析对比加以解决。因此图面内容是统一划分对比的综合研究成果。二、编图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w(4)为了确保编图质量和全图的统一性,在编图设计书的基础上编写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编图细则”,明确编图精度和编图单位,明确质量标准和各项要求,规定统一的划分方案和各项内容的具体表示方法。w(5)为了广泛为社会服务,在充分反映基础地质内容(地层、火成岩、断层等)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应用”内容,如,与农、林、牧业和水资源有关的第四系及其沉积厚度;与地壳稳定性、重大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地质环境等有关的近代活动断层等等。w(6)为了确保编图质量,在编图组成员的工作分工中,既要有

64、分“片”编初稿图的分工,又要有按“专业”的分工(如,分别有负责前寒武系、古生界、中新生界地层统一划分对比人员和侵入岩分类及分期的人员等),并对初稿图(“作者原图”)实行自检、互检和全组检查的“三检查”制度。w(7)为了加快成图速度和提高成图质量,运用手工综合取舍(编初稿图)与计算机辅助成图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并充分发挥多年编图工作中形成的“精雕细刻”的技术特长,努力使本图成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国小比例尺地质编图中的精品图件。三、资料收集和使用,成图过程 w1、资料收集和使用 为了在图上切实反映十余年来全国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研究的最新成果,系统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性地质图件百余份,

65、区域地质(及构造)专著和论文近300份,其中重点以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完成的全国1:50万分省(区)数字地质图为基础,并用大量专著和论文的成果以及青藏高原40多幅1:25万地调新资料(中间性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和修改补充。地质资料使用截止于2002年6月。w2、本图的成图过程(步骤)本图编图按照“减少工序、省时间、省经费、确保质量”的成图工艺流程,在全面综合研究和统一划分对比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七步走”的编图步骤(工序):w第一步,以地质研究所编的1 250万中国地质图为“底图”基础,用新的1 50万图的资料对其进行全面修改补充。由此减少了将全国1 50万地质图首先综合取舍简

66、化缩至为1 100万比例尺,以后再次综合取舍简化缩至为1 250万比例尺的两次缩编过程,从而减少了工序,节省了时间,取得了同样的质量效果。w第二步,按1 500万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对已经进行了全面修改补充的1 250万地质图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和简化取舍,形成各作者的分“片”初稿图,并进行自检、互检、全组共同检查和统一工作。w第三步,对各“片”作者原图初稿图进行计算机扫描和矢量化,并缩至为1 400万比例尺。w第四步,为了确保编图质量,以1 400万比例尺为基础,按1 500万 比例尺的精度要求进行“放大编绘”。为此,在1 400万矢量化图上用收集的全部新资料(主要是专著、论文、区调新成果,包括青藏高原40多幅1 25万大地调的中间性成果等)进行修改补充,从而形成1 400万初稿图。并再次在自检基础上进行互检和全组检查,以及再次进一步互相接图和全图统一工作,形成分“片”定稿图。w第五步,对1 400万分“片”定稿图,进行扫描、矢量化,并由计算机进行统一修改和编辑加工。同时按统一要求和统一标准对每个地质体注记地质代号和增填各种有关的花纹符号。此后将全国1 400万定稿图缩至为1 500万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