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1522849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昂首挺胸,眼睛看老师;发言要先举右手,不能出声,更不许插嘴;老师问什么,就要答什么,思想必须跟老师一致在如此等等的规矩与限制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成了“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所以,必须大力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把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创造力培育的“规矩与限制”彻底打破,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还给学生表达的权利。儿童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表达有必然联系,而我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恰恰剥夺了学生表达的自由,不给学生这种情感的满足。教师是主角,“满堂讲”、“满堂问”,除了少局部学生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说上几句,更多的则是面无表情

2、的听众,偶尔唯唯诺诺地跟着鹦鹉学舌。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首先必须打倒教师说话的“霸权”,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气氛,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感,使他们在自由表达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各自的潜能。能够插话。课上插话的学生往往都是处在认真听、积极想的过程中,他们才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这“不由自主”恰恰就可能是学生思维的火花、灵感的火花。而灵感是不遵守时间表的,它偶然触发,像萤火虫一样跳跃而出,又像流星那样疏忽即逝。它又是模糊的,当它出现时,立即去巩固它、补充它,能够使之清晰完美,否则,会很快从记忆中消失,即使回忆起来,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创造常常需要灵感,灵感是创造

3、性飞跃的一种表现。因而,教师要容许学生“不由自主”的说,并给予充足的注重,适时地抓住学生灵感的火花,积极地引导其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协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但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为学生喝彩;这是因为:喝彩,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冲击式的学习欲望。能够争论。儿童的模仿性强,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而争论不但能够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水平,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这对于培养创新精神

4、有重要作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争论,对他们的观点给以充足的尊重和保护,再适时的指点他们争议的方法,就会使他们兴趣高涨,精神振奋,思想集中,思维活跃。在持续的语言交锋中,学生的分析理解水平、语言表达水平、求异创新水平、个性潜能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能够标新。没有标新,就没有创造。别林斯基说:“学生假如把教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作为对手,那他就永远不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给学生充分表达的自由没,不是重复教师的思想,重视教师的思维,而应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真实的理解,哪怕它幼稚可笑或是漏洞百出。更鼓励学生把教师当作“对手”,敢于标新,敢于逾越常规,说别人所未说的。能够失言。学生的

5、“失言”不可避免:有的是因为表达和思维发展的不均衡而表现出的词不达意;有的是因为一时思路不畅而表现出的结结巴巴;有的是因为暂时性的思考目标转移而表现出的答非所问;有的是因为跳跃性的思考而表现出的言而无序面对这种种的“失言”,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教师此时的耐心倾听,目光亲切,言语鼓励,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状态,消除一切胆怯、困惑、烦恼,让学习数学的信心增强,让纯真的本性流露,让创造的潜能勃发。二、还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自主性是创新的第一要素,而自主性的要点之一便是能够自主选择。正是在选择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唤醒,创造力的培养才有可能。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处于不可

6、动摇的主宰地位,学生则亦步亦趋地奉命办事。强迫和命令的特性内在地防碍了学生真正的学习和发展。创造力的培育必须让学生享有人的价值与尊严,不理应只服从于教师,由教师来任意摆布;课堂教学必须逐步减少强制性和划一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将来才会有选择地学习,才能根据学习的要求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才能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发展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的水平,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实行分类、整理,在自主学习中表达创造性。能够选择内容。儿童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童真,童趣,童心,他们用此价值尺度来实行决策,因而,应尽一切可能让学生自己选择认为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参

7、与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来。兴趣和目标的谐和,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愉快、自主创新地学习。一组例题,教师大可不必均衡用力,对每一题精雕细琢。教师大可不必统一要求,点点细敲多练,却能够确定研究的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实行兴趣定向,趣味相投的同学小组学习研讨;对于学生呢,自然也就大可不必求全求深,却要人人都能从自己选择的学习内容中有所悟、有所得,再追求有所创。能够选择学法。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理应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而是应给学生选择的自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学习方法的自觉选择,鼓励他们使用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方法实行学习,以持续优化学法的使用效率,同时发展学生的选择水平。同样是学习一

8、道应用题,有的同学能够用线段图、图表来理解题意;有的同学能够用抓住关键句来理解题意;有的同学习惯用综合法;有的同学习惯用分析法;有的同学习惯边想边和同伴实行交流;有的同学喜欢从课后的思考作业学深进去无论哪种,我们都应容许并给予适当指导,以追求学生真正地思考,创造。能够选择练习。理应承认,学生之间存有着不可避免的差异性,因为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学习习惯等差异,学生个体学习的效果也会有异同。教师应允许他们在练习的数量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度,避免传统“一到切”的做法。“作业超市”、“友情推荐”等新颖的练习形式,既有表达教学目标“下限要求”的练习,又有表达教学目标“上限要求”的练习,会做的就不做,想做

9、的能够试试,不会做的也没关系,让选择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有水平去选择决定,让优等生满足更高的求知欲,发挥创造力;让后进生消除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让中学生鼓起勇气,大胆地“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能够选择伙伴。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现代人学认为:每个人时刻处在交往关系的网络中。正是这种关系,才能从质的层面上改变人的生存方式,赋予人以主体性的力量。因而,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师生的群体活动,努力促动师生、生生之间的湖动,展开好伙伴学习。这些伙伴不但能够由教师分配指定,也能够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根据平时的交往

10、,自由结队,促使伙伴间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配合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更加和谐通畅,在轻松愉快、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中,提升集体的智慧,发展个人的智慧。三、还给学生思维的权利。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创造活动的核心。创造性思维不但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特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它的特征包括思维的高度概括性,思维的特别生动性,思维的非常新颖性,思维的极其深刻性思维结果的可感性。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其关键就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革传统

11、教学中不利于甚至容易压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做法,提倡“思维无禁区”给学生充分的思维自由,激发他们充分展示自由的思维个性。能够从不同方向想。传统数学教学鼓励学生从课本上或学习过程中找到唯一准确答案,而创造力的培育则要求将重点更多地转向发散思维,即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将思路打开,不受目标的限制,寻求多种答案,自由地去探索新知的领域,发挥自己的创见,要鼓励学生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角度思考”“反过来想一想”等求异思维。能够有自己所想。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意保护和鼓励喜欢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和探求、敢于否认权威的学生,对学生独特的见解有意或无意地将其纳入自己思维的模式之中,这恰恰

12、挫伤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中重要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并鼓励学生有自己所想,如教学“328”时,教师在采取给定的口算方法328=24,328=20+(128)=24教学后,有一学生提出328=3210+2=24。不管教材的编排意图怎样,对于这种思维上的创新,教师应给予鼓励。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倡导学生敢于怀疑,向书本、教师质疑问难,力排众议,展开争辩,追求思维个性;培养学生自觉地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修正的意识和水平。四、还给学生活动的权利。创造离不开活动。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全面动起来,使其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尤其是实践性的操作活动,能使学

13、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使他们创造性思维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学生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更会体会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创新探究意识。给学生活动的自由,应以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突出学生主体水平综合发展为目的;要提供交流和相互激励的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集体有意义的活动,使自己的个性达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特别要注重形式多样和兴趣盎然的实际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头脑并用,把知识应用与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新知识、经验,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确实拥有很多的“能够”,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创造性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的教师要努力先使自己成为创造性人才,具有创造教育思想,创造性思维水平和创造性人格,主动地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我们不但要做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先生,更要做孜孜不倦的学者,持续地实行学术探索,研究教育心理学、创造学、教育哲学、信息科学及脑科学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学习和掌握创造性培养的原理和方法,吸取国内外有益的思想和成果,大胆地展开教学改革,并持续地总结经验,使自己成为“吸取教育科学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加以使用,并能发现新的实际方法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