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xx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1503395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组织行为学x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组织行为学x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组织行为学x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x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xx(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串讲资料1、 人的行为特点:P4(1) 具有适应性:人的行为反应既符合环境又满足自身需要(2)多样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作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反应(3)动态性: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4)可控性:消除消极行为、诱导和发挥积极行为(5)人的行为是指是生理、心理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分层:第一层个体、群体、组织、组织的外部环境P103、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P124、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心理学.P125、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研究程序的公开性,手机资

2、料的客观性、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所的结论的再现性,对未来的预见性。P246、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调查法、实验法 调查法分为:电话调查法、面谈法、问卷调查法P287、什么是问卷调查法?运用眼科世纪的问题和对问题回答的不同程度的量表。让被调查者进行纸笔书面回答的调查、研究方法。P31 8、任何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均包括人知、情感、意志三部分P409、什么是社会知觉?是指主题队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人、群体、组织特性的知觉。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人际关系、角色、因果关系的知觉。 P41 10、人的知觉过程一般包括观察、选择、组织

3、、解释、反应 P4211、造成错误视觉的思想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P44 知觉防御: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 首因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 晕轮效应: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 投射:以已度人的思想方法12、最大利润价值观是哟中古老的最简单的局限性最大的价值观念 P5113、组织认同感的概念:是员工对组织认同 程度包括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P5514、分析认同感对组织的作用?(加以说明) P56 (1) 员工很少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2)通常表现比较出色 (3) 员工会坚决支持组织的政策,自觉贯彻执行这些政策(4)员工把组织当作自己家,能充分发

4、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15、管理者怎样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 P57(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者员工的利益 (2)为员工床在突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改善工作使许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5)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其中包括员工有重要意义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16、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P6117、性格分类:按何种心理技能占优势划分性格类型: 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或称混合型 P6518、后天因素:家庭影响、文化传统因素影响和社会阶段、阶层影响 P6819、控制方位论的涵义:是指

5、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哪些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分类、内因控制论、外因控制论 P7520、创意性行为:是指人在个人主题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P7821、霍兰德认为:个人的个性类型是职业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认为六种基本的“个性定向”决定着人们从事职业的种类。 P10522、薛恩认为,事业生涯计划是一个持续发现的过程,认为有五种“职业锚”。技术职业锚;这种类型的人作职业选择日拟工作的专业技术或服务内容为基础 P10823、个人为什么加入群体? P121安全需要:通过加入一个群体,个体能够减少独处的不安全感。地位需要

6、:自尊需要,情感需要,权利需要,实现目标的需要24、所有的命令型群体都是任务型群体 P12725、我们可以把群体任务简化为两类: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 P134 26、论述群体凝聚力?(包括27题的答案)所谓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它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高低,决定着群体行为的效力和效果。P143 27、论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群体成员在一起时间 (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模(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5)外部威胁(6)以前的成功经验28、关于凝聚力的评价,有两种主要的评价方法,问卷调查法和数量分析法。 P14629、对群体助长现象最早的

7、科学研究是由法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1898年进行的。 P14930、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个人、环境。 P15331、群体沟通:按照沟通的方向来分,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P15732、管理心理学家莱淮特曾对组织的正式沟通进行了教为全面研究,正式沟通存在五种基本形式:轮式沟通、T式、圆式、链式、全方位沟通。P15833、分析有效沟通的障碍:失真源(信息失真)、沟通焦虑(某种程度存在焦虑如紧张)、过滤、选择性知觉(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要性去听信息)、情绪、语言(同样的词记对不同人来说含义不一样)。P16234、群体决策的优点:P166(1) 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2)增加观点的多样性(3

8、)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4)增加合法性群体决策的缺点:(1) 浪费时间(2) 从众压力(3) 少数人控制(4) 责任不清35、脑力激荡法:也叫头脑风暴法,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创造一种进行决策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群体成员只管畅所欲言,不许别人对这些挂念加以评论。P17136、人际关系中积极生产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作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心理关系,特别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P17537、人际关系的作用: P177 (1)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2)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3)影响员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社会交换理论首先是由霍曼斯提出来的 38、群体间互动行

9、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 P19639、论述影响群体间互动的因素:(加以说明) P197 所谓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因素:相互依赖性,任务不确定性,时间与目标取向40、冲突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潜在的对立或失调,认知与个性化,行为意向,行为及结果 P20541、出力冲突的策略:运用竞争,运用合作,运用回避,运用迁就,运用折衷,运用合作策略的条件: P216 (1)两方面都十分重要并不能进行妥协或折衷时, (2)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时, (3)需要融合不同人的不同观点时, (4)需要把各方意见合并到一起而达到承诺时42、综上所述:领导的有效

10、性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景因素的函数 。P22343、领导者的含义: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 。 P224 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可分为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44、领导行为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具有以下特点:系统性,激励性,互动习惯。环境适应性。P22545、权利的构成:领导的权力一般有三部分构成:资源控制权、奖惩权、专长权。P23046、威信的定义: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表现为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尊重,信赖,钦佩,仿效的精神感召力。 P234领导威信的特点:内在性和持久性领导威信的作用:(1) 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强弱(2) 提高领导效能的主要条件(3) 有利于推

11、进组织改革(4) 有利于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5) 有利于吸引人才47、评价领导绩效的标准 P240 (1) 工作效率(2)工作的效益(3)人员的满意度(4)人员的流向(5)出勤率48、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他们把领导行为分为四种类型:P258 (1)低规章,低协商 (2)低规章,高协商 (3)高规章,高协商 (4) 高规章,低协商49、五种领导行为类型:P260贫乏式管理:对人和生产很少关心,回避责任,缺乏志向,不称职。乡村俱乐部式管理:对人高度关心,友善待人,很少关心工作控制,监督和规章制度任务式管理:对工作高度关心,对人很少关心,没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料因素中间型管理:折中地关心人和关

12、心工作之间求得平衡,不求做出什么成绩团队式管理:对人和工作的关心都有高标准的要求,认为员工利益与组织目标是相容的50、权变论的定义: P265 权变理论又称应变理论或情景理论,没有一种能适应任何情况的领导模式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相对来说最有效的领导模式这就是权变的观点。 权变因素分析: 权变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类因素:(1) 领导者自身的特点(2) 被领导者的特点(3) 领导的情景 51、1967年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通常叫做“菲德勒模式”。 P266 权变领导论认为,领导者的领导是否有效是在领导者行为与某种组织因素相互作用的形式下决定的 。 52、领导行为方式的选择:

13、P270 (1) 指令型领导(2)支持型领导(3)参与型领导(4)成就型领导 53、优势动机的定义: P301 5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自我实现。P315 55、分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的论点: P318 (1) 强调需要对激励的主要关系即需要的普通性原理,(2)强调需要分为层次,成阶梯式逐级上升,即层次性原理(3)高层需要比低层需要广泛,实现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是以唯心的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人的需要是本能的活动,是生儿具有的(1) 机械地由低向高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56、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P3

14、20 双因素理论:能够使人们产生共振满意感的这一类为激励因素,相应地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为保健因素。即双因素理论(1) 双因素理论修正了传统的满意于不满意的观点(2) 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意都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3) 双因素以工作为核心 57、激发力是效价和期望值这两个变量的乘积。 P328 58、俞文钊教授用“公平差别阈”,的概念来表示合理差距的量值,其定义是刚刚能使两个条件不相等的人产生公平感时的适宜的比值。 P342 59、激励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P355 宝钢的重大激励:主体激励,关怀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支持。 60、 海尔的“OEC”模式: P360 是海尔管理体制和

15、管理文化的综合反映,概括起来,OEC就是全方位地堆每天,每事,进行清理,控制,它的核心是“日日清” 61、我国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容:P416 (1) 机构调整和管理体制的调整(2)企业领导制度的变动(3)管理的轻轨变型(4)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5)企业责任权力体小的完善62、组织文化的特点: P425 阶段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个性,创新性63、组织文化理论的地位和作用: P427 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不但标志着这种管理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组织行为为科学理论的重要转变,是组织管理的一大趋势。 意义:1. 标志组织行为的科学研究向更高,更深方向发展 2. 好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体研究向组

16、织内部成员的整体研究转化 3. 组织行为科学对个体认识的全面化和深刻化 4. 组织形象的塑造向立体化,整体化发展 5组织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管理艺术 64、论述中国的组织文化(加以说明) P450 特征:(1)寻求整体模式 (2)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3)封闭型思想向开放型过度 (4)职业道德建设 (5)共同富裕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 人类的力量在本质上是组织的力量.2.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3. 人们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4. 人的行为又可分为广义和

17、狭义。5. 所谓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6. 广义的行为是指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7. 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8. 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既包括单个工作者的个体行为和工作班组科室,部门的群体行为,又包括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企业,机关,学校等整个组织的行为规律。9. 研究组织行为学习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交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10.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18、:1.边缘性2.两重性3.应用性。11. 边缘性主要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12. 两重性主要表现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3. 应用性的直接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交其工作能力提交组织的工作绩效。14. 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在美国。15. 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心理学。16. 行为=f(人的主观特性所处客观环境的特征)。17. 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行为是外显的。18. 人类学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19.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它分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20. 所谓测验可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

19、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21. 测验的信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得到的是不是所要测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是测验结果是否体现测验所预期效果的程度。22. 问卷调查法是指运用经严格设计的问题和对问题回答的不同程度的量表,让被调查者进行纸笔书面回答的调查研究方法。23. 个体是构成群体和组织的细胞和基础。24. 任何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均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三部分。25.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26.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各种个别属性联系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应,它

20、比感觉更全面更深刻。27.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28.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29. 人的知觉过程一般包括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反应五个阶段。30. 知觉归类是指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也就是按照这些原则才更容易把知觉对象组合成一个整体反映的知觉。31. 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32. 首因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33. X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里格对古典系统管理理论的概括。34. 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内容。35. 归因论是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

21、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36. 价值观概念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分总评价和总看法。37.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38. 最大理论价值观是一种最古老的最简繁的局限性最大的价值观念。39.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40. 态度的协调性是指构成一种态度的各人因素是协调一致的。41.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42. 组织认同感的概念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度,它包括三部分:1.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2.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3.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43. 个性的结构主要是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所组成。4

22、4.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能力、性格。45. 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46. 气质内型可分成1.多血质(活泼型)2.胆汁质(兴奋型)3.粘液质(安静型)4.抑郁质(抑郁型)。47.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一种心理特征,一般用工作绩效来衡量强弱。48. 能力按适应性可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49. 人的智力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和注意力所综合构成的。50.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51.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52.

23、影响个性形成的后天因素主要有家庭影响、文化传统因素影响和社会阶段阶层影响。53.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织。54.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哪些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55. 控制方位论的分类1.内因控制论2.外因控制论。56.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他最近出版的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在近代以前时期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57. 创造性行为是指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58. 创造性能力是极大多数人均具有的,而且这些创造性能力

24、并不都是先天生来就具有,而且可以从后天的培养来大大提高人的创造性能力,开发出更多的创造性能力。59.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对创造的需要和动机影响极大。60. 所谓群体结构指的是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从不同角度上加以划分,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等。61. 所谓事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62. 事业生涯是由行为和态度两个方面多组成。一个人事业生涯的主观方面由价值观、态度、个性及动机等。63. 所谓事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负担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过程。64. 有效

25、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遵循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65. 事业生涯管理的两个基本层面1.职工的事业生涯自我管理2.组织对事业生涯的管理。66. 薛恩认为事业生涯计划是一个持续发现的过程。67. 技术职业锚是指这种类型的工作职责选择时以工作的专业技术或服务内容为基础。68. 所谓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69. 群体由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显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机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非联盟。70. 我们还可以把群体分为:命令型、任务型、利益型、友谊型群体。71. 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

26、:正式领导、群体规模、群体构成等因素。72. 群体任务可以简化为两类:1.简单任务2.复杂任务。73. 所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74. 群体规范是在群体成员掌握使群体有效运作的所必须的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75. 角色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就是角色知觉。76. 所谓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77. 群体主要受群体在一起的时间、加入群体的难度、群体规模、群体的性别构成、外部威胁群体以前的成功经验。78. 所谓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79. 所谓竞争是指与合作相对应的行为,人们

27、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或牺牲对方的利益的行为。80. 威胁是对将要作出对对方不利的事情的一种言语表述,是迫使对方答应自己要求或进行合作的一种手段。81. 所谓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82. 群体间互动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83. 冲突的定义:1.冲突是意见的对立或不一致,以及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2.冲突必须是对方感知到的,是否存在冲突是一个知觉问题。84. 竞争指的是一个人在冲突中寻找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他人的影响。85. 协作指的是冲突双方均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受益的结果。8

28、6. 回避指的是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了冲突的存在,但希望逃避它或抑制它。87. 迁就指的是为了维护相互关系,一方愿意作出自我牺牲。88. 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动过程。89. 领导是组织运行与发展的核心和主导因素。90. 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按权威基础可分为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91. 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92. 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93. 领导的权威是有效领导的基础,即权力加上威信。94. 权力是一种支

29、配力,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等级观念和意识,权力就作为社会生活和组织机构的核心而普遍存在着。95. 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96. 绩效是体现领导好差的结果,是衡量领导有效性的主要标准。97. 满意度是指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98. 人员的流向是指员工流动的去向,包括进入或推出一个组织。99. 员工的出勤率对组织的生产率由重要影响。100. 企业家的能力素质是企业家整体素质中的核心素质。101. 领导的素质理论只说明了一个人成为领导的可能性和基本条件。102. 权变的特点是指:没有一种能适应任何情况的领导模式,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相对来说最有效的领导模式

30、。103. 领导的情景是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104. 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明确指出:没有任何一种管理方式是有效的,在不同的情景力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才是最有效的领导。105. 费德勒于1967年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也叫费德勒模式。106. 权变领导论认为,领导者的领导是否有效是在领导者行为与某种组织因素相互作用的形式下决定的。107. LPC量表是一种反映人行为类型的心理测量量表。108. 在LPC量表评价中,高LPC得分的人是以人际关系为导向的领导,低LPC得分的是以工作为导向的领导。109. 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他能激励下属达成目标并在其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

31、力。110. 决策是领导的重要职能是管理过程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111. 决策观念民主化的关键是领导者思维方法和观念的更新。112. 激励首先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113. 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114. 赫兹伯格称能够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为激励因素,相应地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的保健因素。115. 美国心理学家佛隆1964年在工作和激励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116. 激发力量是效价和期望值这两个变量的乘积。117.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根据社会心理学中

32、的认识失调理论于1963年前后提出了公平理论。118. “公平差别阈”指刚刚能使两个条件不相等的人产生公平感时的适宜差。119. 激励机制是为了达到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120. 美国的激励机制:职业生活质量其含义是在工作中员工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感觉。121. JK活动的理论基础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22. 宝钢的五大激励即1.主体激励2.关怀激励3.荣誉激励4.榜样激励5.支持激励。123. 天津大港石油机械厂的“全方位激励”。吉林羊毛衫厂的“全员塑形法”。124. 海尔的“OED”模式,OEC是海尔管

33、理体制和管理文化的综合反映。125. OEC就是全方位地对每天、每人、每事进行清理控制,它的核心是“日日清”。126. 所谓管理幅度就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目。127. 衡量一个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主要看它是否适应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是否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是否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和社会效益。128. 目标是组织活动的仿效,组织目标的合理性是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组织运行有效性的基本标志。129. 组织运行有效化是从强化组织运行要素的有效入手的。130. 组织发展是由最初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小范围变革或修改而发展起来的。131. 组

34、织变革是为了组织发展提供达到目的的手段。简答题:1. 人的行为特点?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2. 文化动能的特点?1.文化是却别不同社会的标志2.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3.文化为社会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4.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3. 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手机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4. 研究的主要方法?1.案例研究法2.观察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实验法。5. 组织认同感对组织

35、的作用?1.由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2.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出色3.由组织认同感的员工会坚决支持组织的政策,他们就是自觉地贯彻执行这些政策4.由组织认同感的员工把组织当作自己的家,能最充分地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6. 管理者怎样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改善工作使许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由更多的自主权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5.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其中包括多员工由重要意义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7. 个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1.安全需要2.地位需要3.自尊需要4.情感需要5.

36、权力需要6.实现目标的需要。8. 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1.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2.群体成员资源3.群体结构4.群体任务。9. 有效沟通的障碍?1.失真源2.沟通焦虑3.过滤4.选择性知觉5.情绪5.语言。10. 群体决策的优点?1.更安全的信息和知识2.增加观点的多样性3.提交了决策的可接受性4.增加合法性。11. 群体决策的缺点?1.浪费时间2.从众压力3.少数人控制4.责任不清。12. 人际关系的作用?1.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2.其次如果一个群体的人际关系差、关系紧张,就会消弱群体凝聚力,降低工作效率3.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13. 影响群体见互动的因素?1.相互依赖性2.任

37、务不确定性3.时间与目标取向。14. 出力冲突的策略?1.运用竞争2.运用合作3.运用回避4.运用迁就5.运用折衷。15. 领导威信的作用?1.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强弱2.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条件3.有利于推进组织改革4.有利于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利于吸引人才。16. 评价领导绩效的标准?1.工作效率2.工作的效益3.人员的满意度4.人员的流向5.出勤率。17. 企业家能力主要包括?1.决策能力2.组织能力3.协调能力4.创新能力5.激励能力6.应变能力7.社交能力。18. 权变因素分析?1.领导者自身的特别2.被领导者的特点3.领导的情景。19. 需要的特征?1.指向性2.再生性3.交

38、替性4.转移性5.发展性20.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的论点?1.强调需要对激励的重要关系即需要的普遍性原理2.强调需要分为层次,成阶梯式逐渐上升,即层次性原理。3.多层次需要不仅内容比低层次需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愈益增大,激励力量增强。2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1.它是以唯心主义理论为基础的2.它认为需要层次机械地由低向高上升运动。23.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能够使人们产品工作满意感的这一类因素的激励因素相应地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因素为保健因素2.双因素理论修正了传统的满意与不满意

39、的观点3.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积极性才能得到极大的调动4.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24. 简述组织决策的合理性的体现?1.组织决策体质的科学性2.组织决策者的素质3.组织决策民主化4.决策手段科学化。25. 组织老化的标志?1。机构臃肿2.反应迟钝3.文山会海4.模式僵化26. 我国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容。1.机构调整和管理体制调整2.企业领导体制变动3.管理转机的变动4.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5.企业责任权力的体制完善。27. 组织文化的特点?1.阶级性2.民族性3.个体性与整体性4.历史连续性5.创新性。28. 组织文化兴趣的意义?1.标志着组织行为科学研究向更更深方向发展2.标志着对组织内部成员两个体研究向组织内部成员的整体研究转化3.标志着组织行为科学对个体认识的全面化和深刻化4.标志着组织形象的塑造向立体化、整体化发展5.标志着组织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管理艺术。29. 中国现代组织文化的特征?1.寻求整体模式2.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3.封闭型思想向开放型过渡4.职业道德建设5.共同富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