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对义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81484322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G技术对义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G技术对义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G技术对义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5G技术对义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G技术对义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G技术对义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下简称5G技术)的不断开展与成熟,教育领域深受影响。义务教育是政府、社会、家庭必须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是必须予以保证的公益性、统一性国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的重中之重。5G技术的到来,为我国义务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公平促进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方法创新、网络信息筛查、教师教育技能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关键词:5G技术;义务教育;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教育的开展促进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开展反过来也会成为教育开展的巨大推动力。通信产业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底

2、产业,为提供人们了现代通信和网络效劳,是实现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支柱型产业。2022年6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向我国三大运营商和广电发放了5G牌照,中国全面进入5G建设和商用时代,华为5G技术抢跑世界,中国5G基站数量和5G用户数量领先全球,使得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上实现了“弯道超车。我们可以预测到,随着5G技术的商用和普及,人类将进入一个将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学习相整合的智能互联网知识共享时代,新的、层出不穷的可用于教育领域的技术产品将会渗透教育的各个方面,势必将引爆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我国结合近两年开展迅速的5G技术和群众认可度越来越高的线上教育,使得我们对目前义务教育

3、阶段的教学模式、信息化建设以及教育公平有了新的思考。一、5G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场景2022年6月6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和广电发放了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牌照,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5G建设和商用时代。与4G技术相比,5G技术具有高速率(最高速率1Gbit/s)、低延时(毫秒级端到端延时)、广连接(每平方公里百万连接数)的特征,将带动通信产业从人与人连接的10时代走向人与物、物与物智能互联的20时代1。5G技术的到来与普及将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新的改变,而这些新的改变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电信联盟明确了5G技术的三大主要应用场景,分别是增强型高速移动带

4、宽(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增强移动宽带业务)、万物互联(海量物联)、超低时延连接通信(无人驾驶或远程管控等)。5G技术的三大应用场景涉及诸多领域、行业,犹如一条“数字高速公路,将成为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创新融合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将深刻影响社会生产运行模式创新迭代、人们的工作学习方法、信息获取与传播的方式与效率。具体到教育领域,5G技术为推动知识更新迭代、塑造新型师生关系、重组资源构建模式、打破教学时空束缚创造了新的可能性2。同时在5G环境下,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模式、信息化建设及教育公平带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二、5G技术对义务教育带来的机遇(一)5G技术对义务教育

5、教学模式变革带来的机遇。5G技术在极大地提高高清视频传输效果和降低视频通信网络延时的同时,也加快了教育教学资源的传输效率,各类“5G+工程研究的深入推进,为创新新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沃土。第一,5G技术为优化线上教育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前影响各学龄段实行线上教育的主要问题是网络卡顿、延时,这对教学节奏、效果产生了负面作用;5G高频率、低延时的技术优势将极大地缓解甚至解决这一问题,为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第二,“5G+V技术的推进让实现沉浸式教育体验成为可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处在616岁间,各方面学习能力都在开展过程中,这阶段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6、十分重要,利用“5G+V技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去领会、记忆知识3,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第三,“5G+AI技术的推广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开展的需求;近年来,在教育领域,随着市场上各种智能伴学机器人的普及,关注的是如何为学生创造高效的学习条件、满足个性化学习的“AI+教育所形成的教育人工智能时代逐步到来,而5G技术凭借自身优势与AI技术强强联合,为更好地推进智能化、个性化教学模式开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持。(二)5G技术对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方案?通知,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道路从10迈进20时代4。同时,教技20226号文件明确指出,在

7、移动互联网高速开展新时期,构建“互联网+在线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公平教育效劳新模式。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已有了5G技术的初步应有,各大教育类软硬件平台技术逐步优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深挖已掌握的教育信息背后的教育内涵,同时结合“5G+技术,不断探寻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新的教育信息增长点,通过推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优化中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提高信息与教育资源传输效率,完善学生学籍信息学业水平测试等数据处理,从而积极响应国家逐步将“数字化校园开展升级为“智慧校园要求。(三)5G技术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带来的机遇。目前,进入教育信息化20开展新时期,应用5G和人工智能开展成果来支撑教育强

8、国建设,解决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保障带来新的机遇。第一,搭建公益性在线学习平台,利用5G技术高频率、低延时优势共享质量的线上教育资源;5G在线课堂按视频类业务进行切片,分别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分类。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偏远地区学校师资力量缺乏、学生课程资源单一等问题,缩短地域间教育资源差距,尽可能地保证相对教育公平。第二,5G技术助力实现万物互联,优化教育物资调配;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的优化创新,运用大数据统筹课本、多媒体、社会捐资等教育物资,预防出现区域内局部学校教育根底物资短缺而局部学校教育物资超出配额的情况,同时借助海量物联技术,及时对教

9、育物资做出调整和配送。三、5G技术对义务教育带来的挑战(一)5G技术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方法创新带来的挑战。5G技术所带来的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及线上教学模式,明显的区别于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同时“5G+V技术和“5G+AI技术将会为学生带来新颖的沉浸式、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因此,如何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呈现来创新教学方法,摆脱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自主、自恰、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体验,成为5G时代背景下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方法创新提出的新的挑战。(二)5G技术对义务教育阶段网络信息筛查带来的挑战。端对端的5G技术带来

10、的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会使得学生对电脑、平板、 等移动网络电子设备的使用频次和时间增多。互联网中的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筛查和选择能力、抵御网络诱惑领的能力和自控能力均有待加强;然而家长和教师无法实时关注到学生的移动电子设备使用情况和在线课程学习状态。因此,在5G时代背景下,对如何借助AI技术做到智能辅学、加强义务阶段学生对网络信息筛查管理提出挑战。(三)5G技术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带来的挑战。师资力量是实现和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根本保障,直接决定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

11、量和效果。教师的专业知识储藏不再满足于教育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范畴,5G技术带来的新的教育工具及方式,更多的教育技术资源及教育大数据信息,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转变传授式教学理念,培养信息观念、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信息区分、获取、处理、加工的综合能力,运用MOOC、社交媒体等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多元化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都提出了挑战2。四、展望回望历史开展的过程,每每发生重大科技的变革,都会对教育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在促进科技进步的同时科技的开展反过来也成教育开展的巨大推动力。从最初电脑的普及到教育媒体技术的运用融合,到校园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平台的搭建促进数字校园的建设5,再到利用5G技术

12、将“数字化校园逐步升级建设成“智慧校园,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推动着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创新。目前,我国华为5G技术已走在了世界5G技术研究与普及的前列,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完善,顺应5G技术的开展趋势,紧抓5G技术带来的开展机遇,正式5G技术带来的新的挑战,以推动5G技术助力和优化我国义务教育开展为目标,促进义务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义务教育模式的全面提升,进一步保证国民受教育权、保障整体国民根底文化素质。参考文献:1李伟,贺俊,江鸿“十四五时期我国通信产业开展的战略取向J/OL改革:1-122022-09-142郭福春,许嘉扬5G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2):35-403饶国慧5G技术助推下的“V+教育出版J出版广角,2022(16):76-784蔡旻君,魏依云,程扬哲信息化促进根底教育公平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分析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2(11):48-555王昊5G场景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布局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14):10-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