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教案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143518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306.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卫生学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环境卫生学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环境卫生学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学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学教案3(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环境卫生学教案3贵 阳 医 学 院教 学 教 案 本课 程 名 称 环 境 卫 生 学授课班级及专业 2002级预防本科班教 研 室 环 境 卫 生 学教 师 及 职 称 谢 春 讲师教 研 室 主 任 张 华 教 授贵 阳 医 学 院 教 务 处 制2005年6月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2005年 月 日 授课年级 预防医学 专业 2002 级 本科 班 授课时间10月4日11月22日课 程 名 称 环境卫生学总学时 72本人授课学时 12(理论)教 研 室 环境卫生学讲课学时 50考试课/考查课 考试教 师 谢 春实验学时 22 教学地点: 教室室主任审核签字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环

2、境卫生学第5版起止章节页码第四章103139页、131135页, 第五章 141178页. 讲授题目 水环境与健康计划用学时 18 (本人授课1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水体污染的概念,各种水体污染的特点;水体污染的危害;水体污染紧急事故处理原则; 安全饮用水概念及基本卫生要求;饮水安全性评价;保证饮水安全的措施;废水处理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废水处理的原则; 废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基本原理、方法. 熟悉内容自然界水的分布和循环及水资源种类、卫生学特征;水体的自净和水体污染物的转归; 水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水环境功能区划;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关系;二

3、次供水污染与健康;农村给水卫生;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 生活污水处理、医院污水处理、污泥处理。了解内容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和监测;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清洁生产的概念;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氯化副产物、有机前体物;影响氯化副产物形成的因素及减少其形成的措施。 第1页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重点: 水质化学性状指标和微生物学性状指标: 三氮、三氧、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生物性污染的主要危害介水传染病的流行 化学性污染的危害(重点介绍水俣病、痛痛病);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和监测(以江河水系为代表);水体污染紧急事故处理;安全饮用水概念及基本卫生要求;饮水安全性评

4、价; 保证饮水安全的措施;应急事件的调查处理; 几个基本概念:水体、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废水一、二、三级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难点: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原理(本市尚无废水处理厂,缺少增强感性认识的条件)。主要通过补充介绍工艺流程示意图,帮助理解. 教学进程(步骤)理论课讲解(每次课模式:导入讲解小结) 第一部分分钟250分钟、 第二部分120分钟、第三部分130分钟 第一至第三部分总复习50分钟 学生做实验、写报告 结合报告书写情况在大课上讲评,以提问方式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课堂总结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方式及板书)参考资料1、现代环境卫生学第四版。蔡宏道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中华人民共

5、和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2001年6月7日发布,自2001年9月1日起实施)3、王琳,王宝贞编著。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4、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肖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5、环境保护。刘天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年2月6、蒋家昆。你了解矿泉水吗。健康指南,2000年第5期,第46页7、医院污水污物处理.马世豪,凌波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作 业1、复习本章节内容2、做教材140页、179页思考题3、如何评价安全饮用水?保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4、预习第五单元“公共场所卫生,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卫生”.第2页本

6、单元的英文术语:水资源(water resource), 水体(water body),饮用水(drinking water), 废水(waste water),降水(precipitation), 地面水(surface water),地下水(underground water) ,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化学耗氧量(chemica1 oxygen demand,COD),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1 oxygen demand,BOD),总有机碳(tota1 organic carbon,TOC),总需氧量(tota1 oxygen demand,TOD)

7、,水体富营养化(water body eutrophication), 赤潮(red tide),水体自净(water body selfpurification),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unicable diseases),给水水源(water supply source), 水塔(water tower),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THM), 硬度(hardness),细菌总数(bacteria count), 总大肠菌群(total c

8、oliform group),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ation unit,CFU),泉水(spring water),污水灌溉(sewage irrigation), 沉淀池(settling(sedimentation) tank),农村给水(rural water supply), 快(沙)滤池(rapid (sand)filter),臭氧消毒(ozonation), 过量氯消毒(superchlorination),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 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漂白粉(bleaching powder), 折点氯消毒(b

9、reak-point chlorination) ,氯化副产物(by-product of chlorination),有机前体物(organic precursor),取水构筑物(water intake structure),水污染(water pollution),污水处理厂(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废水处理系统(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饮用水卫生标准(hygienic standard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卫生监督(hegienic supervision),水质监测(water qua

10、lity monitoring).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300分钟5分钟8分钟参见课本第168页首先介绍本单元的目的要求、教学组织与方法、理论教学内容、实习内容【目的要求】掌握水体、饮用水、安全饮用水的概念;了解水的卫生学意义,掌握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了解饮用水的调查与评价;掌握安全饮用水的保证措施;掌握废水与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教学组织与方法】理论课讲授16学时,实验课14学时。【理论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 关于水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 水质调查与评价:第三部分 保证饮水安全的措施第四部分 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处理【实习内容】1、饮水硬度测定

11、2、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3、水中三氮的测定4、饮水消毒5、环境样品的采样与预处理第一部分 关于水的基本概念导入怎样认识水:1、水体:地球表面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水、水中溶解物、悬浮物、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底泥。2、生活饮用水(1)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供给居民的;(2)包括供居民饮用的饮水及生活用水(淘米、做饭、个人卫生等);(3)饮用水是居民终生饮用的,与饮料水不同。 3、纯净水:纯净水(包括桶装水、瓶装水).纯水和净水有一定区别。“纯水”这一术语来源于工业给水的纯水,即去除了水中一切杂质(包括各种离子)的水,水的纯度用电导率表示。饮用净水的含义实际是指优质直饮水。按照生活饮用水水

12、质标准的制定原则,凡符合该标准的自来水实际上都可以直接生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高直饮水的卫生学质量和具有较好的口感,又制定了优质直饮水的水质标准。由于纯水中不含任何矿物质,长期饮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优质直饮水并不要求必须是纯水。4、矿泉水:是来自于深层地下水的天然泉水露头或是经人工方法从地下抽取的水。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各种瓶装、桶装矿泉水,几乎都是用后面一种方法取得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下水都可以制成矿泉水的,只有含钾、锶、锌、溴、硒、碘、游离二氧化碳、矿化度、偏硅酸九项指标中,有一种达到规定浓度的才能被称为矿泉水。5、安全饮用水:符合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第3页贵 阳

13、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2分钟30分钟6、废水(wastewater):亦称污水.在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净水被使用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要发生变化,其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称之。水体、饮用水、废水之间的关系:废水环境自净或人为处理水体饮用水 使用后水质较好或处理后达标受到污染 所以,将三者融为一个单元进行介绍。一、水的概况一)自然界水的分布和循环及水资源种类、卫生学特征(一)水的分布和循环1、分布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被水覆盖,所以,地球素有水的行星之称.总水量13。86亿KM3,其中,海水96。5,淡水3。5% .由于技术经济的限制,迄今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

14、雪固态淡水、盐湖水等很少被直接利用.2、水循环定义:自然界的水在太阳热力作用下发生形态变化,蒸发的水分随着气流运行而转移,遇冷凝结成云或以降水的形式到达地表,到达地表的水又重新蒸发、凝结、降落,这种循环过程持续不断,称之。又把它分为:(1)小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完成的循环。(2)大循环 自海洋蒸发的部分水汽,随气流转移至陆地上空,并以降水形式到达地面后,经过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再归入海洋的这种复杂的水循环。3、我国水资源概况1)水资源相对贫乏 2)水资源分布不均4、我省的水资源概况我省属于喀斯特地质(主要是碳酸钙岩石),岩石圈结构不完整,地面水渗漏严重。故有“地下水滚滚流,地面水贵

15、如油之说。贵阳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水资源及其卫生学特征水资源:是指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最能反映水资源数量和特征的是河流的年径流量,它不仅包括降雨时产生的地表水,而且包括地下水的补给(潜在形式的地面水资源)。第4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 天然水所含物质:(1)溶解性物质(2)胶体物质 (3)悬浮物质 1、水资源种类地球上的天然水资源分为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大类。1)降水(precipitation):由地表蒸发至大气的水汽随着气流传播各处,在特定条件下,遇冷凝结成高度分散的液态和固态的凝结物

16、,并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下来,统称为降水.2)地面水(surface water):降水在地面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江、河、湖、塘水)3)地下水(underground water):降水经土壤、地层渗透形成的水体。 地层 不透水层(由颗粒细小、致密的黏土及岩石构成) 透水层(由颗粒较大的沙、砾石组成,能渗水与存水) 浅层地下水:潜藏在地表与第一个不透水层之间的水。 深层地下水:位于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水。 泉水:由地表裂隙自行涌出的地下水。2、卫生学特征1)降水: (1)水质较好,含矿物质少(2)水量无保证,受季节、地域影响较大(3)不同地区降水组成不同(4)能反映大气物质组成,易被污

17、染2)地面水:(1)水质较软,含矿物质较少(2)浑浊度大,细菌含量高(3)水中溶解氧含量高(4)丰水期(一年中降水最多)时,水量最大枯水期(一年中降水最少)时,水量最小3、地下水:(1)硬度较大,含矿物盐类较多(2)所含的溶解氧量较少(3)物理性状较好,细菌含量较少A、浅层地下水卫生学特征:B、深层地下水卫生学特征:C、泉水卫生学特征:二)水资源利用现状1。对淡水的需求急剧增长 2.水资源污染严重第5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总共85分钟(10分钟)(30分钟)二、水的卫生学意义(一)有利1、生理学意义(1)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水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3)水

18、有调节体温的作用(4)以水为主要成分的体液有良好的润滑作用。(5)充足的供水,有助于人体维持正常生理、生化活动,保持卫生.2、水的应用性意义水作为人类的自然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交通、医疗等各个方面.(1)水在农业上的基本用途灌溉(2)水资源在动力和工业方面的应用广泛.(3)水资源还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事业(二)不利A、原有水质不良或受到污染均会造成危害:1、物理方面1)热污染(thermal pollution)工业冷却水特别是发电厂的冷却水是水体热污染的主要来源。水体水温增加,可导致以下几方面的改变:(1)增加水中悬浮物的沉降速度(2)加快水分蒸发(3)增加水中化学反应的速度 (4)

19、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5)水温升高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6)水温升高对鱼类的影响 2)放射性污染(radioactive pollution):水体的放射性物质包括:天然放射性物质人工放射性物质天然放射性物质:一部分是在地球形成时结合在地球中的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产物,另一部分来自宇宙射线的作用。它们主要有40K、14C、238U、232Th等.这些物质可通过降雨、岩石风化、采矿和选矿等过程进入水体。人工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核试验、核战争、核舰艇、核燃料再生及各种含放射性的药剂。可通过降雨、地面水的径流、废水排放等方式进入水体。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3)对农作

20、物的影响第6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2、化学方面水体的化学性污染可分为有机性和无机性污染。1)无机污染(inorganic pollution)主要来源于工矿业的废水和生活污水。(1)汞和甲基汞公害事件:水俣病事件水俣病:甲基汞能引起慢性汞中毒.最典型的实例是发生在日本九州岛水俣地区因长期食用受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而引起的慢性甲基汞中毒,即水俣病。发病经过地点: 主要临床症状:病因学研究发病机理我国汞污染情况(简介)(2)痛痛病: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一种含镉废水污染农田而引起的公害病,患者全身疼痛,日夜呼叫,故名痛痛病。2)有机性污染(organic pol

21、lution)主要来自工业有机废水以及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两者约占70左右,此外,雨水还将大气中的有机物、垃圾场中的有机物带入水体。(1)酚污染来源 体内代谢 危害 酚污染事件(2)多氯联苯(PCB)污染来源 危害(3)氰化物污染来源理化性质毒作用机制危害 (4)硝酸盐污染来源毒作用机制与危害3、生物方面生物性污染的危害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最常见的疾病包括霍乱、伤寒、痢疾、肝炎等肠道传染病及血吸虫病、贾第虫病等寄生虫病。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a.一次污染可有爆发流行,时间在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b.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c.采取污染治理措施后,流行能迅速得

22、到控制。第7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45分钟)B、水体污染概念: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污染源及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大致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水体的污染、自净和转归1、各种水体污染的特点(1)河流:污染程度取决于河流的径污比(径流量与排入河流中污水量的比值), 河流的径污比大,稀释能力强,河流受污染的可能性和污染程度较小.(2)湖泊、水库特点:水面广阔、流速缓慢、沉淀作用较强,稀

23、释混合能力差,是水交换较缓慢的水体。进入湖中的污染物,常因流速慢、流量小而长期停留湖中,发生量的累积和质的变化.湖泊水库污染的主要现象是水体富营氧化。水体富营氧化(eutrofication): 相对静止的水体接纳过多含氮、磷元素的废水后,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可形成水体富营氧化。由于占优势的浮游生物颜色不同,水面呈现红、绿、蓝、棕、乳白色等,这种情况出现在湖泊时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湾时叫赤潮。浮游生物异常增长、死亡、分解的过程中,大量消耗溶解氧,使水中溶解氧耗竭,水体受无氧酵解产物影响而水质极度恶化的现象。水体一旦发生富营氧化现象,再截断外界含氮、磷元素的废水,也不能阻止水体富营氧化的进

24、程。因为藻类及其他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中,供新一代藻类利用。(3)地下水地下水的污染多发生在工业发达且人口密集的城市及其郊区.污染后不易查清污染来源和途径,水体自净作用较差,污染难以治理。(4)海洋海洋污染的持续性长,危害性也较大。海洋污染的另一特点是污染范围大。2、我国水体污染的概况总的来说,我国水体污染不断加剧。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加之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水体污染情况也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别。3、水体污染的自净(1)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概念:是指水体受污染后,污染物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

25、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或沉入水底,水中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最终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第8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影响因素:影响水体自净的因素很多,如受纳水体的地形、水文条件、微生物种类与数量,水温和复氧能力(风力、风向、水体紊流情况等),以及污染物性质、浓度等有机物的自净过程分三阶段:第一阶段 化学氧化分解,历时数小时。第二阶段 生物化学氧化分解一般要延续数日。第三阶段 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延续一月左右。(2)水体自净过程的特征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总的趋势是浓度逐渐降低大多有毒物质转变为低毒或无毒的化合物重金属在溶解状态时可被吸附或转变成不溶性沉淀至底泥或

26、进入食物链复杂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和分解,先降解为较简单的有机物,再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稳定的污染物转变为稳定的化合物初期,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到达最低点后又缓慢上升,并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如有毒性,则影响生物栖息,如生物不逃避会中毒死亡,使水中生物种群和数量大为减少,随着自净过程的进行,生物种群和数量逐渐回升,最后使生物分布趋于正常。(3)水体自净的机制物理净化作用包括稀释、混合、扩散、挥发、沉淀等过程。水体中的污染物在这一系列作用下,浓度得以降低。但沉入底泥的污染物可因降雨时流量增大或其他原因搅动河底泥而使已沉入底泥的污染物再次悬浮于水中,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27、。化学净化作用包括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水解与聚合及中和等作用。生物净化作用生物净化作用概念: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生存的细菌、真菌、藻类、水草、原生动物、贝类、昆虫幼虫、鱼类等生物,通过它们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污染物,使其数量减少,直至消失,称之.水体复氧过程概念: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溶解氧的同时,空气中的氧可通过水面不断溶解补充到水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也补充到水体,这一过程称之。有机物进行生物净化的过程中,复氧与耗氧同时进行,水中溶解氧含量即为耗氧与复氧两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可把溶解氧作为水体自净的一个指标。在水体有机物污染过程中,溶解氧变化可用氧垂曲线表示.第9页贵

28、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总共170分钟100分钟(60分钟)4、水体污染物的转归概念: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转归是指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空间位移和形态改变。(前者表现为量的变化,后者则是质的转化。)(1)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染物从某一地点转移到另一地点,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的过程。包括:污染物 随水流机械迁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过程通过固体颗粒和胶体物质的吸附和凝聚作用而随之转移或沉淀随食物链转移生物富集(bioenrichenment):指某些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在环境中起始浓度不一定很高,但是随食物链逐级传递的过程中,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升高的现象. 浓集系数=

29、Cb/CeCe表示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Cb表示某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浓集作用的必备条件: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进入生物体内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在生物浓集过程中多通过食物链进行;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2)污染物的转化主要指污染物在水体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光化学和生物学作用。通过此等作用,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形态或分子结构,以至改变了污染物固有化学性质、毒性及生态学效应。包括:物理转化: 主要通过挥发、吸附、凝聚及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作用来完成。化学转化: 水解、化合、氧化还原等;光化学作用:是指有机化合物在

30、水中吸收辐射大于290nm的光能而发生的分解反应。生物转化: 一般是指水中某些有毒污染物在生物作用下转变成无毒或低毒化合物。三、水及涉水产品的基本要求一)水体A、水质的性状及评价指标(一)物理性状指标1、水温 地面水的温度随日照与气温而变化,地下水的温度较恒定。2、色 清洁水无色。受工业废水污染,可呈现该工业废水所特有的颜色。 计量方法:相当于1mg铂在1L水中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第10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3、臭 清洁水无臭。4、味 清洁水无味。5、浑浊度 水的浑浊度是悬浮于水中的胶体颗粒产生的散射现象。计量方法:1L水中含有相当于1mg标准硅藻土(主要成

31、分是二氧化硅)所形成的浑浊状况,作为一个浑浊度单位,简称1度.(二)化学性状指标1、PH值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7.28。5之间。2、总固体水样在一定温度下蒸发至干后的残留物总量,是水中溶解性固体与悬浮性固体的总称.分类:(1)溶解性固体:水样经过滤后,再将滤液蒸干所得。其含量主要取决于溶解在水中的矿物性盐类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多少.(2)悬浮性固体:水中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物干重。卫生学意义总固体=有机物无机物各种生物体总固体越少,水越清洁.当水被污染时,总固体增高。3、硬度指溶于水的钙、镁等盐类的总量,以CaCO3(mg/L)表示。分类:(1)碳酸盐硬度(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 非碳酸盐硬度(

32、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2)暂时硬度:水经煮沸可去除的硬度永久硬度:水经煮沸不能去除的硬度卫生学意义4、含氮化合物水中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氮、蛋白性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用于判断水体受人畜粪便污染情况。有机氮是有机含氮物质的总称。蛋白氮是指已经分解成比较简单的有机氮。水中这两项指标增高,说明水体新近受到明显的有机性污染。三氮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排除自然原因引起地空气氮(雷雨)、植物氮(水流经沼泽地)污染后,水中氮含量的增加主要是受到人、畜粪便中的蛋白氮污染,其分解产物为氨氮,且在环境中能进一步无机化分解,产生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此过程可用于分析水体受到人

33、畜粪便污染的现况及预后。第11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有机氮 (微生物) (亚硝酸盐菌) (硝酸盐菌) 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蛋白性氮 (分解) 把由氨转化成硝酸盐的过程称为氨的硝化过程.a、氨氮:氨氮增高在排除自然原因干扰(如雷雨干扰、流经沼泽地的径流受植物分解氮及地层中硝酸还原的氨氮等)后,表示有人畜粪便污染。b、亚硝酸盐氮:增高表示水中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c、硝酸盐氮:表示水中无机化过程完成。5、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氧.水中DO与空气氧分压和水的温度有关,空气中氧分压越高,水温越低,水中DO含量就越高。卫生学

34、意义DO是有机物氧化分解,水体自净和水生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是水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1)反映水的清洁度;(是否有有机物污染)(2)反映水体自净能力。标准(单位: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 饱和率90(或7。5)类水 6mg/L类水 5mg/L类水 3mg/L类水 2mg/L类水: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类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 鱼虾产卵场类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类水: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类水: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注:生活饮用水水源水相当于环境质量标准类水。相应

35、指标的卫生标准按环境质量标准类水的标准执行。6、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指在一定条件下(如测定温度等),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单位:mg/L。卫生学意义代表水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可间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有机物越多,COD越高.第12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COD缺点:(1)代表水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2)有的有机物降解主要靠生物降解作用,不能反映水中有机物在水中降解的实际情况。COD标准(单位: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

36、002) 类水 15mg/L 类水 15mg/L 类水 20mg/L 类水 30mg/L 类水 40mg/L7、生化需氧量(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水中需氧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能准确反应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单位mg/L。卫生学意义水中有机物越多,生化需氧量越高.生化需氧量与温度、时间有关,故常用BOD520表示。BOD520:一定水样在20培养5天后,1L水中减少的溶解氧量,称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0标准(单位: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 3mg/L类水 3mg/L类水 4mg/L类水 6mg/L类

37、水 10mg/L测量方法 (1)杯中为待测水样,取自同一水源;(2)杯测当日DO,为DO1(3)杯于20培养5日后,测DO,为DO2(4)BOD520=DO1DO28.氯化物 天然水中均含氯化物,各地水中含量不同。同一区域水体中氯化物含量相对稳定. 水中氯化物含量突然增高,表明可能受到人畜粪便、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污染.第13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9。硫酸盐 天然水中均含硫酸盐,含量主要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水中硫酸盐含量突然增加,表明水可能受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硫酸铵等化肥等的污染。10。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和总需氧量(

38、total oxygen demand,TOD) 总有机碳:是指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量,相对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单位mg/L,是评价水体有机需氧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之一,不能说明有机污染的性质。总需氧量:指一升水中还原性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所消耗的氧的毫克数,是评定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由于目前生化需氧量测定时间较长,不能迅速反映水体被需氧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因此,TOC和 TOD的检测可能代替生化需氧量测定。11.有害物质主要指水体中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物,如汞、镉、砷、铬、酚、氰化物、有机氯和多氯联苯等。来源除少量如汞、砷等可能与地层有关外,

39、主要受工业废水的污染。(三)微生物学性状指标1、细菌总数:指1ml水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经37,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意义:水体受污染越严重,水的细菌总数越多。缺点:(1)在实验条件下,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菌落,只能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适宜生长的细菌数,不能表示水中所有的细菌数. (2)不能指示出有无病原菌的存在.只能作为水被微生物污染的参考指标。2、总大肠菌群:是一群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24小时内能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的G无芽孢杆菌。包括人及温血动物粪便内的大肠菌群和其它环境中的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卫生学意义:可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近年来发现,

40、大肠菌群符合标准,但可检出病毒,故其作为水质评价指标的安全性已受到考验。但迄今没有发现比它更好的粪便污染指示微生物.简介选择水的指示菌的条件:目前最好的指示菌是大肠菌群、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3、粪大肠菌群目前利用提高培养温度的方法来区别不同来源的大肠菌群细菌,即培养于44.50.2的温水浴内能生长繁殖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称为粪大肠菌群。来自人及温血动物粪便的大肠菌群主要是粪大肠菌群,而自然环境中存活的大肠菌群在44。5下培养时,不能生长.粪大肠菌群是水质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菌。检出粪大肠菌群表明饮水已被粪便污染,有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危险,因此在标准中规定每1

4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第14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40分钟)B、水环境标准1。水环境标准体系:是对水环境标准工作全面规划、统筹协调相互关系,明确其作用、功能、适用范围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2。我国的水环境标准体系及水环境功能区划(1)水环境标准体系可概括为“六类三级” 水环境质量标准 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制 (主体) 水环境卫生标准 性 六类 水环境基础标准 推 水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荐(支持) 水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性 三级 国家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简介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的关系(2)水环境功能区划五类水域的划分类:主要适用于源头

42、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水资源划定的功能区和标准规定的保护思想水资源划定的功能区: 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工农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混合区、过度区等管理区。标准规定的保护思想:高功能水域高标准保护、低功能水域低标准保护。划定功能区时遵循的指导原则(1)既充分考虑地表水环境

43、现实状况和现实功能的需要,也考虑经济发展对地表水环境功能的需要。(2)同一水域 兼有多类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3)跨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其上游地区不得影响下游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水质标准的要求.3、水环境质量标准 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系列标准如渔业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等。第15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是一项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项 目适用水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全国江河、湖泊、运

44、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和特定项目(80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主要指标及其制定的依据水温:直接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任何人为扰乱水环境温度都视为对水环境的物理污染。统一规定为周平均最大温升10C,周平均最大温降20C。PH值:水的PH值9时,可影响地表水的自净过程及鱼类的生长繁殖,故规定为69.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0):此项指标是为了限制有机污染物的排放而规定的.在3mg/L以下属优质水源,10mg/L表明水源已受污染。溶解氧:是为保证地表水的正常自净过程,限制有机性污染物的排放,并

45、保证鱼类生存条件而规定的。水饱和溶解氧约为7。5mg/L。 粪大肠菌群:表征水体受病原体污染的程度。有害物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规定了80项有害物质的最高限量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A。制定原则防止通过地表水传播疾病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慢性中毒及远期效应保证地表水感官性状良好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B.制定方法采用实验研究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制定水中有害物质的卫生标准。实验研究 包括毒性研究、稳定性研究、感官性状影响测定、自净过程影响测定等。毒性研究 大鼠或其他温血动物(小鼠、豚鼠、家兔等)经口染毒 慢性毒性实验,求得测试物的最大无作用剂量(阈剂

46、量),按体60Kg,每天摄水量3L,推算该物质在水中对人体的最大无作用浓度,作为标准依据(基准).。水中稳定性的测定水中有害物质的稳定性:是指该物质在地面水中的存留时间和消失速率。研究常在模拟水体中进行。第16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 稳定性强的有害物质在水体中停留时间长,不仅可以随水流迁移至远处,而且还易于进入食物链中。因此,该实验结果可为该物质安全系数大小的选择提供依据。.感官性状影响测定色觉实验: 是以在10cm水柱高度下不呈现颜色的有害物质浓度为制定标准的依据。最后取色、臭、味实验的最低浓度作为该物质对水体感官性状影响的限制依据。臭味实验: 选择适宜的健康

47、者,对含有有害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臭、味强度评定,找出二级臭和味强度时的有害物质浓度,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对地面水自净过程影响的测定 以地表水中有害物质明显影响生化耗氧过程和硝化过程为依据。当地表水中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时,可影响水中微生物的生长,防碍自净过程的进行,因此该项目也可通过观察水中微生物的繁殖情况加以判断.流行病学调查是从宏观上了解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与人群健康关系的重要手段。内容:采样 测定有害物质在水体和水生生物中的含量。人群调查 重污染区、中等污染区、轻污染区及对照区居民健康状况(发病率、死亡率、人群健康效应等)及生物材料中有害物质测定。未投入或新投入使用的物质:借鉴其他地

48、区已有资料或类似物质资料。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计算方法根据有害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常数及毒性大小估算同时此种方法只能作为初步推算,不能代替常规研究。多种有害物质同时污染地表水时,其标准的计算方法:相加作用时,可用以下两种方法推算混合污染物的容许浓度:方法一:C1/M1C2/M2Cn/Mn1 C为各有害物质在地面水中的实测浓度, M为相应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若计算结果大于1,说明地面水中混合污染物已超过了容许浓度,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以保证安全.方法二:将各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除以有害物质种类数,得出各自的最高限量值。混合污染物的作用方式不属于相加作用,则需通过毒理学实验确

49、定。第17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30分钟40分钟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水环境质量标准作为国家标准,既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又要从社会学上兼顾方案的可行性。4、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标准主要组成部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系列标准,如: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适用范围:明确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除造纸工业等12个行业所排放的污水执行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外,其他一切排放污水的单位一律执行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

50、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二)饮用水A、安全饮用水:符合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安全饮用水的基本要求:(1)流行病学安全(2)感官性状良好(3)化学组成有益无害(4)水量充足,取用方便B、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1.制定原则: 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确保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此外,在选择指标和确定标准限量值时要考虑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2.指标及制定依据 P148152C、生活用水量标准 P153课后自学三)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一)存在的卫生问题1.水质处理器A。主要组成部分 成型部件、过滤材料B。存在的

51、问题成型部件:若无足够的稳定性,一些化学成分会溶解到饮水中,产生危害。过滤材料: 活性炭:使用时间久,易繁殖细菌 碘树脂:出水中碘含量难以控制KDF:使水中锌含量增加2。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1)给水用塑料管材、管件:毒性及有害物质向饮水迁移。(2)玻璃钢及其制品:所使用材料迁移到饮水中。(3)橡胶制品:所用助剂和裂解产物向饮水迁移。第18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120分钟70分钟3。涂料 加工中所用助剂的毒性4.水处理剂 产品原料、配方、生产工艺决定其安全性。 其他材料:影响饮水成分含量及感官性状和安全性(二)涉水产品的卫生监测和评价1。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

52、护材料必须按安全性评价的规定进行浸泡试验,浸泡水的检验结果必须符合P171P172表5-1和表5-2的规定。2.饮用水化学处理剂 应进行采样检验和安全性评价。3.水质处理器 所用材料必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符合要求的产品方可使用.参见课本表5-3(三)涉水产品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序 无相关规定时,按下列程序和方法确定其在饮用水中的限值:1。水平I 有害物质在饮用水中的浓度10g/L.毒理学试验包括以下遗传毒性试验各一项:基因突变试验(Ames试验)和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2.水平II 有害物质在饮用水中的浓度1

53、0g/L 50g/L。毒理学试验包括水平I全部试验和大鼠90天经口毒性试验。3。水平III 有害物质在饮用水中的浓度50g/L 1000g/L 毒理学试验包括水平II全部试验和大鼠致畸试验。4。水平IV 有害物质在饮用水中的浓度1000g/L 毒理学试验包括水平III全部试验和大鼠慢性毒性试验。第二部分 水质的调查、监测、监督及评价一、水体一) 调查和监测二)目的:了解某一地区或流域水污染情况及其对居民 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并为采取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内容:污染源、水、底质、水生生物污染状况及其对沿岸居民健康的影响.(一)污染源的调查 (了解)(二)水体污染调查和监测1.水体污染调查分类(按目的)(1) 基础调查 (2)监测性调查 (2) 专题性调查 (4)应急性调查第19页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辅助手段及时间分配基本内容2.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1)一般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包括现况/回顾性/前瞻性调查)收集污染区居民患病率、死亡率及某些健康损害资料与非污染区对比找出病因(2)医学健康检查 流调检查发现,居民中多发病、地区局限性疾病或健康损害,与某种水污染有关时,进一步选择高危人群,作特异临床体征检查及生物材料监测。(3)动物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