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141878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0.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 请 书项目名称: 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主持人: 胡剑锋 主持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 通讯地址: 杭州市下沙高教园 2号大街 邮政编码: 310018 联系电话: 13606628408 传 真: 0571-86843397 电子邮箱: jfhu318 合作单位: 浙 江 省 教 育 厅二八年制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 B、专业大类 C、教学管理 D、自选项目是否招标项目起止年月2009。3 2012。3项目主持人姓名胡剑锋性别男出生年月1

2、965年8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院长/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博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浙江理工大学邮政编码310018电话057186843392通讯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 2号大街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060702战略管理本科生32经济管理学院070801管理学本科生32经济管理学院070802战略管理本科生/研究生32/32经济管理学院080901管理研究方法本科生/研究生32/32经济管理学院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07年转型时期农业产业组织的演进机理及发展战略研究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4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

3、奖;2005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社科类)项目主持单位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552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胡旭微女1964.12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理论分析项目实施彭学兵男1972。12副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理论分析项目实施吕 品男1969.05副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项目实施郭爱芳女1977.11副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项目实施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1项目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简单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而教育观念上则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研、出国,没有将创业教育提高到与一般教育同等重要

4、的地位,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具备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凤毛麟角。整个社会和家庭也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而传统管理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传授一般大企业管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围绕管理职能展开,强调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最优决策。尽管也有创新及不稳定环境等类的教育穿插其中,但并未将这些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作一般管理的背景来进行教育.由于缺乏创业教育的功能,这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因此,强化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提高到与传统就业型教育和学术型教育并重的地位,对于拓宽学生就业面,增强学生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

5、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不仅是一个学生就业培训处, 而应是创造、创业能力教育.大学应该成为创造创业型人才成长的摇篮,教学生学会创业。这也就是说,在播种文明种子的过程中,教学活动要特别注重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并使这种学习方法和态度内化为学生结束课程学习后继续求知以适应瞬息万变之未来的基本能力。这时关键应抓教育机制的转轨以及校企结合,培养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实用性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方法的大变革(莫光政,2008).因此,在新时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这对任何企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公共企业还是私营企业,营利组织还是非营利组织,

6、地方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是至关重要的.2现状分析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创业精神与生俱来,而创业能力则来自于实践.随着对创业是行为而非特征的认识深入,人们发现,创业及其相关内容是可以被教的(Kuratko,2003;Fiet,2000),创业教育项目能改变受教育者的创业意向(Peterman and Kennedy,2003).按照Lundstrm 和Stevenson(2001)的观点,创业动机、创业机会和创业技能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人们的创业精神,而这三个方面都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的。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业教育.早在1919年,美国的青年商业社便对高中生实施商业实践教育。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

7、开出美国大学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上世纪80年代,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一场“创业革命,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迅速发展,并将创业教育纳入从小学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根据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统计,1990年以来该院师生平均每年创办1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提供了110万个就业岗位,销售额达2320亿元。硅谷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英、法、日等国的创业教育均已推广到初中.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只有16所大学进行创业领域的教学活动。到90年代,全球共有1050个学校开设创业课程(Solomon, Weaver & Fernald,1994)。如今,全世界从事创

8、业教育的大学超过1600所,开设课程超过2200门(Hisrich, 2005)。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提出未来人应获得三本教育护照:第一本是学术性(基础文化知识)的;第二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个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柯林博尔等人是这样来描述这种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的,“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具有提出新的创造性思想、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地使之付诸实施的能力;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

9、,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组织和规划。他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见而不是总依赖着他人”。创业教育的理念在我国始于1989 年。当年,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在我国北京召开,会上正式提出“第三本教育护照”的概念,即“创业教育”的概念,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的内涵是培养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非传统的“求职者概念。“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的个人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讨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

10、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它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创业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化。创业以创新和创造为基础, 将知识转化为产品,是一种更加综合、更具有社会性的复杂活动。在高校里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的本领、方法,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心理、意志和实干精神, 使学生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成为一个智者、强者而不是弱者,毕业后能够大胆地走向社会,自我创业。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后,中国高校才逐渐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王辉,2005)。目前我国大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种创业

11、教育实践:第一,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第二,成立创业学院;第三,设立创业基金会;第四,开设相关课程;第五,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或实验基地;第六,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报告会。创业教育强调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自我就业意识,并在毕业时具有发展的眼光、创业的胆识、开放的观念、较强的组织与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刘动菊,2007)。这一切就需要大学既要从教学层面上渗透对学生创新观念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在校园中建构和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在精神和舆论上将创业教育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分忧、对社会做贡献的高度,崇尚创业、鼓励创业,让创业成功者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心中的榜样和英雄.然而,我国高校在推

12、行创业教育中至少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但只有少数高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二是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在国外,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都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但在中国,即便在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少数高校中,授课教师也多是学术专家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三是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国外已经开发出一些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但这些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一些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

13、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四是创业活动流于形式.比如,一些高校虽然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多数大学生只是为比赛而比赛,而不会真正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学校方面也缺乏相应的培育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培养体系,迫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主要参考文献:1Solomon, GT and Fernald, LW, ”Trends in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

14、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1991,15(3), pp.25-40。2 Robinson, PB, and Haynes, M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mericas major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1,Vol。 15(3), pp.41-52。3 Hills, GE, ”Variations in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15、 of an Evolving Field”,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8, 3, pp。109122。4 Bergin, S。, Breen, J, Educating Entrepreneurs: Looking At Universities, Australian. CPA。 1999, August, pp。44461。5 Fiet, JO, The Theoretical Side of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 Vol。 16, pp.

16、124.6 Busenitz, L。 W。, West, G。 P。 , and Shepherd, D,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 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9(3), pp.295-305。7 陈春意,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科技创业月刊,2005,(6):94-958 胡明宝,王再新,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 刘动菊,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扬州大学学报

17、(高教研究版),2007,11(2):67-7010 莫光政,全球创业教育的勃兴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变革,东南亚纵横,2008,(1):879011 曾冬梅,黄国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教育与现代化,2002,(2):79-8012 钟运动,高校创业型人才及其培养途径,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3):515413 郑翘楚,高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营与管理,2008,(1)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 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强

18、化创业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符合我校(主要是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学生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见图1)。在此基础上,以创业教育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社会需要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专业型人才l 经济类l 管理类l 创业型人才专业知识+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创业人才培养图1 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改革内容:面向全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科学设计创业人

19、才培养方案,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尤其是创业精神的系统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增强学生捕获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改革目标:以创业班、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活动实训等多种形式,对全校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尤其是创业精神的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增强学生捕获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全面提升我校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具有创业精神

20、和创业能力的创业人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通过创业理论、创业案例分析课程和企业家讲座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冒险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包括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使用性等六种因素)。教育学生带着爱和信仰去创业,将创业看作最能吸引人的力量,是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创业的艰辛和欢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磨炼意志毅力,培养开拓精神,积累经营管理的经验。(2)通过创业相关课程的教育和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提高学生对创业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工商管理知识、经济法规知识、战略管理知识、投资理财知识、税务知识

21、、市场营销知识等等。(3)通过创业实训课程和创业情景模拟训练,结合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创业的各种技能,如机会识别、融资、商务谈判、激励、团队管理等技能,培养包含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能力。图2 创业人才要素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本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图2):图2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理工类培养模式、经管类培养模式、艺术类培养模式及其他培养模式。以通识课为专业教学基础,增设与创业

22、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创业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图3 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效果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明显提高,更受社会欢迎。反馈(1)明确培养目标。由过去培养基础扎实的专业型人才,转向培养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创业人才.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敢于行动、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创新创业人才。(2)探索培养模式.在总结现有创业班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理工类、经管类、艺术类和其他类(包括人文、社区工作、公共事业等专业

23、)等四大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计划在每种模式中设立两门共同核心课程,其它课程则结合该学科或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提供相应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服务。(3)完善课程体系。目前我院举办的各类创业班主要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经济管理类学生改修生命科学导论和工程概论)、经济法、公司法、合同法、创业管理、创业投资、企业实习、创业案例分析、商务谈判模拟、创业计划、企业家讲座等12门课。今后将以通识课为专业教学基础,再增设与创业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如创业学、小企业管理、新企业创立、技术创新管理、企业成长管理、创造学等。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普遍提高。(

24、4)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开设大量思想性、方法类课程,以解决目前重知识、轻方法的问题;需要开设一些企业决策性和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更注重企业案例型教学.强化通识课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增加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比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和培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 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5)改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更加具有创造性,能激发学生潜能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式。目前,我院部分课程已经实行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如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部分课程实施了讨论式教学模式,如商务计划书以学生完成一篇完整的商务计划

25、书为主;部分课程采取实验教学模式,如商务谈判,用友ERP沙盘模拟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能力。(6)拓展实训基地。加强学生课外创业实践的引导,增加学生创业体验。在校内,建立了沙盘模拟实验室、创新创业交流室、模拟谈判工作室等,举行创富大赛、市场营销策划大赛、案例分析大赛、市场调研大赛等,每年不定期举行20多次企业家讲坛。在校外,学院已建立了23个企业实训基地.这些创业实践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7)加强队伍建设。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创业型人才,对我院师资队伍提出挑战.我院将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新方案,针对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

26、创业型人才培养师资结构。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锻炼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兼职任教,合作研究或联合撰写创业方面的教材,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8)推行新的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和推行创业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以考核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考核内容体系,改变传统试卷内容和试卷形式,不再仅仅注重“学分和学生试卷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能力分”,设计出高素质学生所应该获得的“能力分”数值和“能力分”结构.同时,积极推行核心课程的职业面试导向考核制度,譬如两次求职面

27、试成绩可占考试内容的23,教学课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占考试成绩的1/3。实施方法结合我校创办的经济管理实验班,依托学院建立的沙盘模拟实验室、创新创业交流室、模拟谈判工作室以及校外创业实训基地等,继续开展学生创业能力教育。在原有创业班成功经验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创办不同类型的创业班.并增加企业家讲座次数和企业实训的机会.此外,组织更多的创业班学生参与到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通过撰写商业计划书清晰创业思路和创业过程管理。另外,组织更多创业班学生参与到“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总决赛”中,通过沙盘模拟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具体实施计划2009。32009.12 总结现有创业班培养模式的基

28、础上,归纳出经管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2010。1-2010.12 建立适合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体现以通识课为专业教学基础,再增设与创业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如创业学、小企业管理、新企业创立、技术创新管理、企业成长管理、创造学等。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普遍提高.同时,开始联系新的实训基地,引进、培养教师队伍。2011。12011。12 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在强化通识课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基础上,增加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比重,拓宽学生知识面。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 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而在教学方法上,改变

29、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更加具有创造性,能激发学生潜能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式。2012。1-2012。3 探索和推行创业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以考核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考核内容体系。总结研究成果,结题.方案可行性分析 (1)在浙江开展创业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积储深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精神,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跨越,创造了被誉为“浙江模式”的神话。浙江精神是浙江发展的动力,是充满地域文化个性和特色的价值取向。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浙江的学生也普遍具有强烈的创业意

30、识和敢为天下先的创业勇气,这为创业教育奠定了一个较好的氛围。同时,浙江有大量典型的创业案例,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正是创业教育所必须的鲜活素材。此外,浙江还有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他们大多白手起家,但是都有一股誓不罢休的韧劲,敢闯敢冒,敢走天下路,敢为天下先。对于认准了的事,就会想尽千方百计,走过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绝不半途而废。长期的拼搏,也使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创业经验.因此,把这些企业家邀请到学校给学生进行现身说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也可以给学生传授创业的经验和技能。 (2)浙理工在创业教育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和现实基础浙江理工大学已有111年的办学历

31、史。百年办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 “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和“求是、笃实”的校风.学校秉承“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一直十分强调务实学风和艰苦创业精神,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严谨、创新创业能力强而深受社会欢迎。这一优良传统不仅在学校各个历史时期得到继承和发扬,已积淀为学校特有的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成为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力量源泉。如早期毕业生中有报业救国实业家史量才;八十年代毕业生中有华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丁雄、浙江宏达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沈国甫;九十年代毕业生中有杭州爱伦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连文、杭州桑尼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红彬;21

32、世纪初毕业生中有大学期间就创富数百万的吴立杰、当选“2008杭州数字人物”金津,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历届成功创业校友在几千人以上,主要涉及丝绸、服饰、纺织、印染、机械、贸易等领域,其中杭派服装中60%以上由我校毕业生创办或是担任总设计师。 (3)浙理工经管学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创业教育经验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开展了三年的探索,既举办了面向全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创业班,也举办了针对本学院经济管理类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班;既有穿插在二学位中的创业教育形式,也有单独开设创业教育公选课的教育方式。对创业教育的特点、要求,以及今后改革发展的方向、思路和内容都

33、较为了解。在此期间,已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并在校内外建立了若干创业模拟训练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还组织了创富大赛、市场营销策划大赛、案例分析大赛、市场调研大赛等创业训练活动,已有15门课程具有内容丰富的完整教案。 以上这些环境、条件和经验,都为本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奠定了重要而扎实的基础.3. 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预期成果和效果: (1)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主要是经济管理专业)树立创业创业教育理念,形成教师乐于创业教育、学生乐于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的良好氛围. (2)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有显著提高,毕业生受到社会

34、的普遍欢迎,一次就业率在浙江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3)通过外引内培,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4)在高档次教育类刊物上发表有关创业教育的论文2-3篇。 (5)建立20个校外创业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成果以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实施范围以经济管理类学生为主.预计受益学生数为:1000人/年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本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特色和创新性: (1)对创业教育认识的前瞻性:学院领导班子很早就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致认为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2005年就开始创办创业班,这在浙江省高校中属于首创.尽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是依然锲而不

35、舍,积极探索. (2)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不仅在本学院所有专业中都安排了创业案例分析、商务谈判、投资理财、战略管理、经济法等若干创业教育课程,而且还面向学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了创业班和创业管理公选课,甚至在第二学位培养计划中也融入了大量创业教育的课程和内容. (3)教学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每期创业班虽然只有12门课程(经管类学生免修管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代而研修生命科学导论和工程概论),但是这些课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培养体系。随着改革的深入,本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更加全面、协调地发展。 (4)技能训练方式的独特性:创业班在模拟

36、训练和企业实训时均采用“团队式”训练方法,即由5-6名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在1-2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一份创业计划书或到企业实训.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之间能进行相互学习。学生们普遍反映,在训练中他们能从其它专业的学生身上学到大量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从广度上讲这些收获甚至超过了指导老师所给予的知识.这是他们事先没有想到的。 (5)人才培养对象的广泛性:本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不是仅仅针对经济管理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而是面向全校。从创业班、公选课、二学位等生源来看,几乎涉及到学校的所有专业,目前直接受益的学生人数已超过学校本科生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四、教学

37、改革基础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2005年9月创办首期创业班时,经济管理学院就成立了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院长胡剑锋教授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胡旭微教授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胡琦担任副组长。每类创业班的课程安排和师资配备先由学院领导小组提出具体方案,然后报请学校教务处讨论批准,最后在校园网上公布。在执行过程中,学院领导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有相应分工:组长胡剑锋主要负责创业班实训基地的建立,以及企业家讲座人选的确定;副组长胡旭微主要负责教学安排和企业家讲座的组织;副组长胡琦则负责学生管理和企业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则一齐披冠上

38、阵。他们指导的学生创业团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连连获奖,均创造了我校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同时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发表了许多教学改革的论文:(一)与本项目相关主要教改项目 (1)胡旭微、胡剑锋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06AIS0070177)。 (2)胡旭微、胡剑锋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重点项目经管类本科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FIB070335-A11-12)。 (3)彭学兵等:浙江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地区技术创业程度评价。 (4

39、)胡旭微等:浙江理工大学教改课题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以经管类学生为例。 (5)彭学兵等:浙江理工大学教改课题-中美大学课堂教学之比较研究. (6)郭爱芳等:浙江理工大学教改课题-电子与商务创业基地建设研究。(二)与本项目相关主要研究论文 (3)彭学兵: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overnance form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an empir

40、ical studies on Chinese hightech firms. PICMIT2008(ISSHP检索)。 (4)彭学兵:The influence of governance form on the utility of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an empirical studies on Chinese high-tech firms. ICMIT2008(EI检索) (5)彭学兵:创业政策对技术创业的影响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8年第4期。 (6)彭学兵:地区技术创业程度评价,科学学研究 20

41、07年第12期。 (7)胡旭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科学定位及对策研究-以经管类学科为例,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第12期.(8)胡旭微: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研究,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已有111年的办学历史。随着新校区建设的全面完成,综合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项基础设施齐备.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信息中心、语音中心、网络中心和一流的体育设施,具有现代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平台。图书信息中心

42、设施先进,馆藏特色鲜明,是浙江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下沙高教园区区域中心,也是国内学科资料最齐全的服装与艺术设计情报中心之一.在开展创业教育以来,学院已建立了10多个创业实训基地。学校对经济管理学院创业教育的师资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在师资引进方面,学校专门为经济管理学院增加了10个进人指标,专门用于引进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教师。在师资培养方面,校人事处根据学院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每年选派2-3名讲授实务课的教师到企业和相关部门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有关教师的奖金福利由学校承担,并享受校部机关相关人员的同等待遇。为了支持创业教育,学校在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教材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资助;获得省部级或

43、国家有关教改项目的,学校按“一比一”的比例予以经费配套;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在定职定级时也予以优先考虑。 2002年学校就尝试20万元设立了创业风险基金,支持学生创业,每个项目可获得3000元到5000元的资助.凡在“挑战杯”、创富大赛等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在校内转专业、奖学金和优秀干部等评定方面可以加分或优先考虑.成绩突出的,学校将颁发“突出贡献奖”。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申请者胡剑锋,1965年生,管理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团队负责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培养工程”人选

44、。2003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4项,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在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多项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浙江省高教学会一等奖等。具有13年校办产业管理实践,同时还有10年高校科技开发管理经验,曾担任浙江大学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浙江大学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浙江农业大学科技开发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兼任宁波联合集团(上市公司)下属企业的监事会主席,浙江中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等;曾负责起草农业部关于加快农业院校科技开发和校办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大学企业改制实施意见等若干文件,以及农业部

45、副部长、教育司司长、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理事长等报告;因在科技开发管理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国家科技部“技术市场金桥奖”。2003年以前,在中国高等教育、科技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有关企业管理和科技管理论文40余篇,并连续8年在全国性评比中获优秀论文奖。讲授企业战略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学原理等本科生课程,指导的学生团队获2004年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2005年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社科类),2006年第五届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2008年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两次被评为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

46、教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以及陈香梅教育奖获得者等.现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浙江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青年科协委员等。经济管理学院充分依托学校理工科的优势,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办学理念,近几年在教学科研方面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在科研方面,近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5项。在管理世界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教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4项. 在教学

47、方面,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教改课题2项,学校教改课题3多项;获浙江省精品课程1项,校精品课程1项,重点课程2项,系列课程2项;出版教材1本。研究团队中有2名教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培养计划”,1名教师被选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为浙江省高校教坛新秀,1人被评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被授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五、经费预算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金额(元)计算根据及理由合计100,0001.设备和材料费30,000购买相应教学软件和电脑2。调研和差旅费20,000进行省内和跨省调研3。 合作、协作研究与

48、交流费15,000省内高校互补专业借鉴、合作4。 会议费1,0000参加教学改革研讨会5。 人员劳务费15,000项目相应人员劳务费6. 其他开支10,000管理费、专家咨询费等六、主持人所在学校意见近三年,我校在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教学组织、课程安排、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做法,并显示出较好的培养效果。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不仅可以全面提升我校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而且对浙江省乃至全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都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辐射作用。该项目如获立项,我校将在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全力支持项目的建设与改革,力促项目组全面完成申请书中所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同意推荐。(公章)学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七、教育厅专家组评审意见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八、教育厅审批意见(盖章)主管部门领导签字:年 月 日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