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8140129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与自身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密切关联,走独立产教融合道路。实现路径应构建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融合、专业标准与职业要求融合、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教育机制与产业机制融合等“五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深度融合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是学校基本组成单元和组织载体。按照业设置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特点之一。专业结构调整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深度融合,对接产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要建立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专业体系,打造特色专业集群

2、。产业集聚是一定区域内关联性企业、产商、原料供应商、金融机构及其他服务机构聚集起来形成的互相关联、互相带动的产业聚集区域。产业集群往是由系列相关产业组成的,整个产业链条包括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售后维修所有环节。目前很多学校往往只有一两个专业对接产业集群某一两个产业,或只对接整个产业链条的一个环节,产业与专业对接广度不够,从而造成产业人才需求断节断链。这就要求高校专业设置不仅要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还要充分考虑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构建区域产业集群与学科专业集群融合机制。通过对区域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状况分析,以区域内优势主导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立足学校原有品牌特色专业基础和优势,进行专业群结构与布局

3、设置与调整,构建与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需求一致的专业集群,实现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无缝对接,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及与区域互融共生的生态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二)专业标准与职业要求的深度融合从广义角度讲,专业也称为专业性职业,专业性职业的共同点即每个专业都有一个学科知识体系,因此,专业就成为某种社会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定劳动特点。从这一层面讲,专业与职业本就是对应关系。专业教学标准作为教育标准,体现了教育过程和要求;职业标准作为社会标准,体现了工作要求。虽然两者有本质差异,但同样存在紧密联系,包括目标指向的一致性、适用对象的连续性、内容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等。要实现产业与教育融

4、合,专业标准与职业要求必须深度融合。首先,根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转化为专业教学标准对应的毕业要求和职业能力,实现专业标准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与职业标准对应;其次,将职业标准对应转化的毕业要求和职业能力融入课程体系各类课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将其体现在课程内容设计和实施中,以实现专业标准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标准的工作要求适应;再次,专业标准和职业要求过程衔接,即将职业标准的职业内容和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内容,根据相应职业和专业要求,划分到各工作或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以适应完整职业和教学需要。(三)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资源共享是资源高效

5、利用最佳方式,同时也是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共享是各共享主体方基于“成本-收益”做出的趋利、主动选择。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两者拥有资源共享的良好基础。因为产业系统拥有市场判断与运营能力及生产设备、员工、原材料等必要生产资料;教育系统拥有技术、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等先进生产资料。产业系统能为教育系统提供人才培养真实工作环境、科学研究问题源头;教育系统能为产业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咨询与企业员工梯队建设“人才库”。尽管学校秉承合作发展理念,但由于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利益失衡,校企教学资源共建仍存在共享观念薄弱、共享形式单一、共享领域有限、共享平台缺失等问题。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融合需

6、建立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并举基础上,实现产教资源要素双向转化。一方面把教育要素、创新要素转化为行业、企业、产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竞争力另一方面把企业生产过程、生产要素、创新要素转化为学校教育要素和教育场景教育资源。实践层面,既要提升资源共享层次,构建资源共享利益体,推动校企合作由松散型向紧密型、浅层次向深层次、单向合作向双向合作、短暂型合作向长远型合作转变;又要拓展资源共享空间,包括共同建立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认证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校企互派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参加教学和实践,共同培养师资队伍;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实施技

7、能训练;由学校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企业委派业务骨干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校企共同构建教学课堂。(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大学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大学道德、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等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企业文化是约束员工日常行为,使其产生凝聚力,进而影响管理实践的精神力量。不管是校园文化,还是企业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文化构成部分,其共同属性都具有培养、塑造、引导、感染人的功能。校园文化作为引导文化,引导解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在此期间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发展和塑造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企业文化则是实践性文化,目标

8、在于激励凝聚员工不断创新,创造更高效益和效率。产教融合过程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同样需要深度融合,以使高校毕业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和企业文化。现代大学需要接受企业等社会外部价值引导,从而更好实现大学肩负的社会责任。具体在如何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对接上,首先高校要强化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体系,让学生在日常教学和学习生活中不断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形成校园文化的内化。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交流。通过企业文化讲堂、校企联谊大会等“请进来”方式及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业实训等“走出去”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企业文化的内涵,感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升责任

9、意识。另外,良好校企合作沟通平台是实现校企文化融合的基础。可依托现有产教融合各类平台,利用现代网络和新媒体等技术,拓宽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渠道,丰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途径。通过制度建设,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制度化、常态化。再次,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主动性。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导,在深刻把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个性特点和互动规律的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企业文化建设中给予更多自由元素,以此提升文化互动的主动性,强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度。(五)教育与产业机制体制深度融合产业系统是市场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育系统是政府为主导的运行机制,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调节公平与效率。产业系统以营利为目标;教育系统以育人为目标。要实现教育与产业机制深度融合,必须解决市场与政府的矛盾、盈利与育人的矛盾,通过产权保护维护合作方权益,通过风险共担明确双方义务与责任。在此基础上,构建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培育产教融合创新模式,从而实现教育与产业机制的深度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