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讲义》PPT课件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8134418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节能讲义》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建筑节能讲义》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建筑节能讲义》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建筑节能讲义》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讲义》PPT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2007/09武汉目 录 一、建筑节能概述 二、节能设计标准主要内容三、降低建筑能耗的主要设计途径 四、常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做法 五、地源空调技术简介一、建筑节能概述建筑节能:是指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按照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隔热保温措施,选用节能型用能系统,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用能的活动。节能建筑:是指按节能设计标准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降低能耗的建筑。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1、名词解释 2、能源形势、我国从储

2、备量来看。化石能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灰,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石油为11%,天然气为4.5%。中国石油资源的现在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勉强可维持30年。、从资源消耗来看。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92%,钢143%。如今,我国的钢材消费量已经达到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的40%;水泥消费约8亿吨,约占世界的50%;电力消费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低于美国。、以单位GDP产出能耗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之大,以日本为1,则意大利为,法国德国英国,美国为,加拿大,而我国却高达。、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建筑能耗必然

3、较快增长,这是因为:(1)房屋建筑继续增加。近几年每年新增房屋面积多达20亿m2,既有建筑多达400亿m2,98%为高能耗建筑,武汉市每年达1000万m2。(2)城镇化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城镇人口耗能比农村增加倍。(3)人们对建筑热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冬天室温由12、16提高到18,甚至20;热天的室温由32、30,降至28、26,甚至24、22。(4)采暖区大大向南扩展,空调制冷范围已从公共建筑扩展到住宅,愈来愈多的建筑采用空调和采暖设备,使用时间也在逐步延长。(5)居民家庭家用电器品种、数量增加,许多电器成为一般家庭的必备用品,建筑的照明条例也也愈益改善。建筑能耗在中国社会终

4、端总能耗中所占比例,提高到35%左右,已超过制造业、交通业等其他行业成为首位。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世界各国建筑物使用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大约占到全球排放量的1/3。中国2000年的能源消耗量近13亿标准煤,其中煤炭占69.9%。如果保持现有状况,到2020年全国能源需求将达33亿标煤,大气污染难以承受。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今后20年不可能有太大变化,这对我国是巨大的压力。为此,我们应该通过全面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备,到2020年,能源发展力争达到如下目标:一次能源需求少于20亿t标准煤,相应节能达到8亿t标准煤;煤炭比例控制在60%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达到亿t标准煤,其

5、中可再生能源发包达到1亿kw;石油进口依存度控制在60%左右;主要污染的削减率为4560%。建筑保温建筑保温=节节 能能全球的自然资源储备是有限的!全球的自然资源储备是有限的!可共使用的燃料资源储备可共使用的燃料资源储备按当今的消耗量计算:按当今的消耗量计算:石油石油天然气天然气煤煤3、武汉地区气候特点及舒适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 夏季温高、湿重、闷热、且夜间静风频率高;冬季湿冷,阴雨天多、日照少、湿度大。舒适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温度取1618(每小时换气1次);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温度取2628(每小时换气1次);4、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目标及目的:居住建筑通过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

6、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开展建筑节能,在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既可以实现节约能源消耗,同时也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5、建筑节能实现的途径尽可能将建筑能耗下降到最低限度(1)建筑设计要有节能的理念(2)增强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3)采用节能外门窗(4)选用节能型用能系统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天然能源(1)太阳能采暖与制冷(2)用太阳能集热器供应热水,提高集热效率和用热的稳定性(3)既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又要避免过热,用好百叶窗、窗帘及建筑遮阳进行调节。6、我国

7、建筑节能的现状及采取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于1998年1月1日起实行。其中第三十七条规定“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建设部2001年7月5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中指出“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重庆大学主编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准,其中、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该标准编号为JGJ1342001,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6.1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既有建筑95%以上属高能耗建筑,新建建筑节能

8、标准执行率最多不过20%。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一是全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二是对建筑节能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扶植;三是缺乏可操作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参与的法规;四是建筑节能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完善;五是缺乏有效地行政监管体系。6.2、措施 建立健全发展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支持体系;建立有效地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行政监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建筑节能的培训宣传工作。7、武汉市的建筑节能工作特点全国率先颁发武汉市居住建筑设计技术规定,我市已初步建立节能的技术体系;市政府发布武汉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我市推行建筑节能行政规章基本齐

9、全;已经建成130余万平方米的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开展“让建筑节能走进千家万户”的宣传培训活动;完成了一批科技攻关项目。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简介1、夏热冬冷地区的范围 夏热冬冷地区是指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该地区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包括上海、重庆两个直辖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五省的全部,四川、贵州两省的东半部,江苏、河南两省的南半部,福建省的北半部,陕西、甘肃两省的南端,广东、广西两省区北端,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个省、市、自治区。该地区面积约为180万平万平方公里方公里,人口亿亿左右,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8%,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

10、发达的地区。2、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7,多在2-5之间,该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比世界上同纬度其他地区低8-10,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寒冷的地区;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5-30,而且28-30居多,多数地区高于35酷热天气,有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之多;年平均相对湿度高,都在80%左右,四季相差不大。3、基本概念及术语 传热的基本形式 辐射 对流 传导 导热系数 当材料层单位厚度内温差为一度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单位是 W/(m.K)符号 传热系数 在稳定状态条件下,当物体两侧的温差一度时,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流过该物体的热量。单位是 W/(m2.K)符号 K 热阻

11、:传热系数的倒数。符号R K=/为材料层的厚度 热惰性指标:表征围护结构抵抗热流波和温度波 在材料层中传播的无量纲数。符号D D=RS 、节能指标标准(第条):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4、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室内热环境指标: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条):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 1618;换气次数 1.0 次/小时 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

12、条):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 2628;换气次数 1.0 次/小时 节能措施前的建筑和采暖空调器的状况:简单架空屋面()、240厚实心粘土砖墙()、单层玻璃的钢窗()的同一建筑模型,电热采暖器的能效比为,夏季制冷空调器的能效比为。、实现居住建筑节能50%的目标,标准有规定性指标全部达标和性能性指标达标两种途径。、规定性指标全部达标的途径 若所设计的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内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墙和屋顶的热惰性指标,外窗的遮阳设施、外窗和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采暖和空调系统都能满足“标准”的规定,则该建筑为节能50%的建筑,无需计算其能耗指标。A、4.0.3 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

13、过,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外窗是建筑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同时又是建筑主要的通风、采光措施,要作好节能,必须把外窗的问题解决好。外窗有三个途径消耗能源,一是通过外窗传热;二是太阳直射建筑得热;三是通过门窗缝隙渗透进室外冷风或热风。针对这三条途径,标准中对外窗有两个强条作出规定。B、4.0.4 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过大。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的规定。表4.0.4 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传热系数朝 向窗外环境条件外窗的传热系数K W/(m2K)窗墙面积比0.250.25且0.300.30且0.350.35且0.450.45且0.50北(偏

14、东600到偏西600范围)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气温5 4.74.73.22.5-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气温5 4.73.23.22.5-东、西(东或西偏北300到偏南600范围)无外遮阳措施4.73.2-有外遮阳(其太阳辐射透过率20%)4.73.23.22.52.5南(偏东300到偏西300范围)4.74.73.22.52.5对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保温隔热性能的要求。标准中有一个表格,给出了相应的规定,这张表基本原则是窗户可以开得越大,但相应选择的窗户保温隔热性能越好,这张表上反映了这样几个问题:(1)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最低的要求是,(即单玻塑料窗),单玻铝合窗达到,因此不能选用,带断热

15、桥的铝合金窗可以使用,中空玻璃铝合金窗约为,也可以使用。(2)东西向外窗在没有外遮阳的情况下,外窗面积应尽可能小,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夏季的东晒、西晒产生的烘烤感都难以忍受。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在东、西向开大窗,最好采用外遮阳或隔热性能更好的低辐射玻璃中空窗,才能满足标准要求。(3)窗的几个基本数据:窗户种类玻璃种类传热系数W/(k)价格(元/平方米)塑料窗单玻璃4.7220以上中空玻璃窗2.5(空气间层20以上)600以上300左右3.2(空气间层12以下)Low-E中空窗2.0以下/铝合金窗单玻璃6.4240以上中空玻璃窗3.9300400断热铝合金窗中空双玻璃窗2.7-3.2600左右L

16、ow-E中空窗2.5/C、4.0.7 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级;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级。D、4.0.8 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应考虑结构性冷桥的影响,取平均传热系数,.。表4.0.8 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K W/(m2K)和热惰性指标(D)屋顶*外墙*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分户墙和楼板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户门K1.0D3.0K1.5D3.0按表4.0.4的规定K2.0K1.5K3.0K0.8D2.5K1.

17、0D2.5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热桥部位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p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国内外数据比较传热系数K值 、性能性指标达标的途径 如果所设计的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或窗墙面积比、或东西朝向外窗的遮阳设施中的任何一项超过“标准”的规定限值,则可采取加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办法,按“标准”规定的方法计算该建筑的耗热量和冷量指标、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指标,即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使其不超出“标准”的规定限值,则性能性指标达标。性

18、能性指标达标的建筑也是节能50%的建筑。若性能性指标超出“标准”的规定限值,则该建筑的节能设计不合格,应修改设计直至达标。5.0.5 计算出的每栋建筑的采暖年耗电量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不应超过表按采暖度日数列出的采暖年耗电量和按空调度日数列出的空调年耗电量限值之和。(武汉:采暖年耗电量为33.4 kWh/m2;空调年耗电量为26.4 kWh/m2)5、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DOE-2程序动态计算方法程序动态计算方法 、概述 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的室外温度高,室内外温差小,白天太阳辐射很强,太阳辐射通过屋顶、外墙、外窗等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在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屋顶和外墙内的蓄热同时向室内和室外传递;当夜间某一时刻之后,室内热量通过围护结构传向室外并向天空辐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和热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