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则课件人教新课标版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130083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5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则课件人教新课标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则课件人教新课标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则课件人教新课标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则课件人教新课标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则课件人教新课标版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1988年,年,77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到:的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人类要在2121世纪生存下去,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论语里面去里面去寻找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寻找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

2、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至世界都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论语十则1 1、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2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各则、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各则语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语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3 3、整理积累文言知识。、整理积累文言知识。4 4、背诵各则语录。、背诵各则语录。5 5、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积累成语、格言、警句。学习目标孔子 (前前551551前前479)479),名,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春秋时期鲁国陬(ZuZu)邑邑(yy)(今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ff)人,我国历史上伟)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家

3、,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创始的创始人,被誉为人,被誉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千古圣千古圣人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对我国,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对我国古代文化进行了整理、研究和传播,古代文化进行了整理、研究和传播,曾曾修修诗诗书书,定,定礼礼乐乐,续,续周易周易,作,作春秋春秋。他的思想和学。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作家作品 孔子以孔子以诗、书、礼诗、书、礼(礼节礼节)、乐、乐(音乐音乐)、射、射(射射箭箭)、御、御(驾车驾车)教,弟

4、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者七十二。作家作品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府一角孔府一角二堂内景二堂内景三堂内景三堂内景后堂楼内景后堂楼内景圣府大门圣府大门 论 语“四书五经”“四书”:大学大学、中庸中庸、论语论语、孟子孟子。“五经”: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语录体。论语论语以记言为主,以记言为主,“论论”是论纂是论纂的意思,的意思,“语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由孔子门人和再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由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传

5、弟子编纂而成。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是先秦儒家典籍,四书之一。书。共二十篇。是先秦儒家典籍,四书之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和恕 仁者,慈悲也、爱人仁者,慈悲也、爱人也;恕者,宽容也、宽恕也。也;恕者,宽容也、宽恕也。儒家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其精华部分是两千多年,其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作家作品注意句读听划出停顿,注意听难读字词的注音划出停顿,注意听难读字词的注音听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1、论论()语)语2、不亦、不亦说说()乎)乎3、人不知而不、人不知而不愠愠()4、三、三省省()吾身)吾身 5、学而不

6、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6、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7、诲诲()女女()知之乎)知之乎8、是、是知知()也)也9、弘弘()毅毅()10、然后知松柏之后、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凋()也)也11、其、其恕恕()乎)乎12、传传()不习乎)不习乎lnyuynxngwngdihurzhydioshchunhng 放声朗读读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体味五千年前圣哲的教诲体味五千年前圣哲的教诲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语气不走样。用简明、优美,富有文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

7、语把原文的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地表达出来。信达雅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1、子子曰:曰:“学学而时时 习习之,不不亦亦说乎乎?有有朋朋自自远方来,不亦远方来,不亦乐乐乎?人不乎?人不知而 不不 愠愠,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时常时常“

8、悦悦”的的古字,愉古字,愉快快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了解了解生气,发怒生气,发怒这里指有道德修养的人这里指有道德修养的人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转折,却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不也是吗吗?”复习复习论语中特指孔子论语中特指孔子连词,表顺承,然后连词,表顺承,然后代词,代所学过的知识代词,代所学过的知识省略句省略句,省略之,省略之,代我自己代我自己也也介词,从介词,从快乐快乐 孔子说: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复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

9、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思考:思考:1、这、这一则一则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学习方法与个人修养。学习方法与个人修养。翻译课文不亦乐乎不亦乐乎2、这、这一则一则包含了哪个成语?包含了哪个成语?曾子曾子吾吾 日日 三三 省省为 谋谋忠忠交交信信传传 习习我我名词作状语,每天名词作状语,每天虚指,多次虚指,多次检查,反省检查,反省替替办事办事尽心竭力尽心竭力交往交往真诚,诚实真诚,诚实老师传授老师传授的知识的知识复习复习 固定句式:“不不乎?乎?”译作译作“是不是是不是呢呢?”曾参曾参wiwi 曾子说: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

10、省自己:替别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呢?”成语积累:三省吾身三省吾身翻译课文阅读理解1 1、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忠(尽心尽力)、信(诚实)、习(温习)。忠(尽心尽力)、信(诚实)、习(温习)。2 2、这一则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一则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个人修养和学习方法。个人修养和学习方法。、形作名,形作名,旧旧的(知识)的(知识)领悟领悟可以可以凭借凭借(这一点)(这一点)作为作为了了翻译 孔子说:孔子说:“

11、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连词,表顺连词,表顺承,进而承,进而形作名,形作名,新新的(知识)的(知识)省略句,省略句,省略省略“之之”代代“温温故故 而而知新知新”。翻译课文阅读理解1 1、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习旧课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习旧课,领悟领悟新知。新知。2 2、这一则包含哪一个成语?、这一则包含哪一个成语?温故知新温故知新而则罔则罔翻译 孔子说: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惑而无所得

12、;只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说的)危险。”殆迷惑迷惑有害有害连词,表转连词,表转折,折,“却却”就就翻译课文连词,表转连词,表转折,折,“却却”学 习辨正统一辨正统一停停 殆殆迷迷 惘惘思 考 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只有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方能有所得。阅读理解 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由由诲诲 女女 知之之知之为是是 知教导教导教诲教诲同同“汝汝”,你你代词,代指代词,代指“对待知与不对待知与不知知”的态度的态度代词,代指代词,代指所学内容所学内容这这“zhzh”,通,通 “智智”,聪,聪明,智慧明,智慧固定句式:“也也”译作:

13、译作:“是是”知道知道姓仲名由,字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明白明白就是就是翻译课文 孔子说: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就是聪明智慧。”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不要不懂装懂。翻译课文思考讨论: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思考讨论: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贤贤齐齐 焉翻译 孔子说: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而内内 自省自省形作名,

14、贤人形作名,贤人 相同,平等相同,平等内心内心 自我反省自我反省语气词,无实义语气词,无实义连词,表顺承,可译作连词,表顺承,可译作“就就”见贤思齐见贤思齐成语积累:翻译课文三三行必必焉择择 翻译翻译 孔子说: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他们那些短处的老师。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他们那些短处要引以为戒加以改正。要引以为戒加以改正。”其善者善者而从从之改之改之虚指虚指走走必定必定一定一定兼词,相当于兼词,相当于“于于+此此”,在其中,在其中选择选择 代词,他们代词,他们优点,优点,长处长处顺从,顺从,学习学习改正自身改正

15、自身同样的毛病同样的毛病连词,连词,表顺承表顺承无实义无实义代词,代词,代善者代善者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择善而从成语积累:翻译课文小 结以上两则讲述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的毛病。总之,要总之,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正不足。士士弘毅弘毅翻译曾子说: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

16、又很遥远。把实现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仁的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死了才停止,不也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死了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很遥远吗?”而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重重而已已有学问有抱负或有学问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有特殊地位的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即即“以仁为己任以仁为己任”,把,把“仁仁”作为自己的使命作为自己的使命停止停止 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并列重大重大 连词,表连词,表顺承,无顺承,无实义实义刚强,勇毅刚强,勇毅 阅读理解1 1、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本则讨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仁仁”是孔子学

17、说的核心,曾子这番话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这番话的目的是,的目的是,鼓励人们要胸怀宽广,意志坚鼓励人们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强,为实现强,为实现“仁仁”的理想而奋斗终身。的理想而奋斗终身。2 2、这一则包含了哪些成语?、这一则包含了哪些成语?任重道远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死而后已岁寒岁寒然然之之凋凋翻译 孔子说: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指示代词,指示代词,这样这样凋谢凋谢 (碰上)寒冷的冬天(碰上)寒冷的冬天 助词,用在句子的助词,用在句子的主谓之间,取消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子独立性翻译课文岁 寒常 青(困难)(困难

18、)其他树木(小(小 人)人)(君(君 子)子)松 柏凋 落 (变(变 节)节)(保持节操)(保持节操)阅读理解1 1、怎样理解这一则的深层含义?、怎样理解这一则的深层含义?梅花香自苦寒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经历磨难,培养意志,成就大事。讨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人要能经历磨难,培养意志,才能成就大事。人要能经历磨难,培养意志,才能成就大事。阅读理解2 2、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一言一言以翻译 子贡问道: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行的话?”孔子说:孔子说:“那大概是那大概是恕恕(道)吧!(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9、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行之其 恕恕欲欲勿勿 施施 于于奉行奉行 副词,大概、也副词,大概、也许。表推测语气许。表推测语气指儒家的推己及人,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思想。即仁爱待人思想。即“恕道恕道”想要想要 施加施加 给给一句话一句话用来用来 代词,代词,代这句话代这句话不要不要 翻译课文“仁”“忠忠”做做“恕恕”不做不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阅读理解 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这一则说了哪方面的问题?谈个人修身做人的道理:忠恕之道。“忠”的要求是该做的必须做的要求是该做的必须做,这是正面要求;,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是不该做的就的要求是不该做的就不做,这是

20、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儒家的不做,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儒家的推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的思想。成语积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总结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者而改之。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分类总结修身做人:有朋自

21、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交而不信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分类总结内容总结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包括1 1、2 2、3 3、4 4、5 5章。章。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包括1 1、4 4、5

22、5、6 6、7 7、8 8、9 9、1010章。章。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仁”的概念:的概念:包括包括8 8、9 9章。章。课堂练习请根据以下提示的语言环境或画面,从课文找请根据以下提示的语言环境或画面,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格言。出相对应的格言。子曰: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不如学也。”这与本文哪一则内容相似?这与本文哪一则内容相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

23、思而不学则殆。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课堂练习请根据以下的环境或画面,从课文找出相对请根据以下的环境或画面,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格言。应的格言。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才让路。一

24、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这个事例证实了哪则格言?这个事例证实了哪则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堂练习与与“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香自苦寒来”以及以及“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同的是:意境相同的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课堂练习1 1、你喜欢哪一则、你喜欢哪一则?2 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4 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3 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拓展延伸学而学而时时习之。习之。时,时常时,时常习,复习习,复习故故时时有物外之趣。有物外之趣。日,名作状,每天。日,名作状,每天。能张目对能张目对日日。重点文言实词日,太阳。日,太阳。时,常常时,常常吾吾日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时日不亦不亦说说乎。乎。吾日吾日三省三省吾身。吾身。温温故故而知新。而知新。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

26、罔罔,思而不学而,思而不学而殆殆。士不可以不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己所不己所不欲欲,勿,勿施施于人。于人。说:说:“悦悦”的古字,愉快。的古字,愉快。三省:多次反省。三省:多次反省。故:学过的知识。故:学过的知识。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殆:有害。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欲:愿意,想要。施:施加。欲:愿意,想要。施:施加。重点文言实词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人谋而不忠乎。项项为为之强。之强。为为之怡然称快。之怡然称快。以丛草以丛草为为林林。舌一吐而二虫尽舌一吐而二虫尽为为所吞。所吞。可以可以为为师矣。师矣。知之知之为

27、为知之知之仁以仁以为为己任。己任。为为,替。为,替。为,做。为,做。为,是。为,是。为,作为。为,作为。为,被。为,被。(wiwi)(wiwi)为,因为。为,因为。为,因为。为,因为。为,作为。为,作为。一词多义学而时习学而时习之之。诲女知诲女知之之乎。乎。择其善者而从择其善者而从之之有一言可以终身行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之者乎。者乎。然后知松柏然后知松柏之之后凋也。后凋也。之之之,代词。之,代词。助词,用在句子助词,用在句子的主谓之间,取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消句子独立性。一词多义学学而而时习之。时习之。温故温故而而知新。知新。见不贤见不贤而而内自省也。内自省也。择其善者择其善者而而从之从

28、之死死而而后已。后已。有一言有一言而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而表顺承。表顺承。不译不译,或或译为译为“然然后后”表转折。可译表转折。可译为为“却却”或或“可是可是”、“但是但是”表并列。表并列。“而且而且”、“并且并且”。人不知人不知而而不愠。不愠。学学而而不思则罔不思则罔任重任重而而道远。道远。一词多义人不人不知知而不愠而不愠温故而温故而知知新新知知之为之为知知之之然后然后知知松柏之后调也松柏之后调也诲女诲女知知之乎之乎是是知知也也知知道。知道。明白。明白。通通“智智”,聪明,聪明,智慧智慧。择择其其善者而从之善者而从之必细察必细察其其纹理纹理神游神游其其中中蹲蹲其其身身其其恕

29、恕乎乎其其:他(它)的,其:他(它)的,他们(它们)的。他们(它们)的。那。那。自己。自己。大概,也许。大概,也许。了解。了解。领悟,知道。领悟,知道。知道。知道。一词多义可以可以为师矣为师矣可以可以终身行之者终身行之者士不士不可以可以不弘毅不弘毅可以可以用来可以用来能够能够仁仁以以为己任为己任以以丛草为林丛草为林徐喷徐喷以以烟烟可可以以终身行之者终身行之者可可以以为师矣为师矣以把把用,用来用,用来凭借凭借可以凭借可以凭借一词多义文言代词吾吾日三省日三省吾吾身。身。诲诲女女知之乎。知之乎。吾,人称代词,我。吾,人称代词,我。女,同女,同“汝汝”,人称代词,你。,人称代词,你。余余忆童稚时。忆童

30、稚时。余,人称代词,我。余,人称代词,我。通假字是是知知也也通通“智智”,聪明、智慧。,聪明、智慧。不亦乐乎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温故知新见贤思齐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负担沉重,路程遥远。负担沉重,路程遥远。到死为止。到死为止。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成语

31、积累不也很快乐吗?不也很快乐吗?本课作业1 1、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2 2、整理文言知识。、整理文言知识。3 3、背诵课文。、背诵课文。4 4、课外了解孔子及、课外了解孔子及论语论语。5 5、完成本课、完成本课尖兵题典尖兵题典。6 6、预习、预习我的信念我的信念。1下列句子朗读中,停顿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朗读中,停顿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乎 B思而思而/不学则殆不学则殆C择其善者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从之 D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好之者 2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真正有修养的君子

32、应具有的风格:)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_。(2)“学习学习”与与“思考思考”的辩证关系是的辩证关系是_。(3)作者强调)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的依据是_。(4)子曰:)子曰:“_,不亦说乎?,不亦说乎?_,不亦乐乎?不亦乐乎?_,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学而)(5)曾子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_。仁以为。仁以为己任,己任,_?死而后已,?死而后已,_?”(泰伯泰伯)自我检测自我检测3 3、论语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固定为成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固定为成语,如语,如“温故知新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不耻下问”等,

33、请看等,请看论语论语中的下列语句各是什么成语的原型。中的下列语句各是什么成语的原型。(1)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子谓)子谓韶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尽美矣,又尽善也。”谓谓武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尽美矣,未尽善也。”(3)子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反,则不复也。”(4)子曰:)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5)子曰:)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鲜矣仁。”(6)子曰:)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34、,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有于我哉?”(述而述而)4 4、(分发讲义资料)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分发讲义资料)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有忧者?”而曰: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夫子曰:“何为不去何为不去也?也?”曰:曰:“无苛政。无苛政。”夫子:夫子:“小子识之,苛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政猛于虎也!”(礼记礼记檀弓檀弓)注释:注释:“式式”同同“轼轼

35、”,车前的横木。这里理,车前的横木。这里理解为解为“凭着轼凭着轼”(表敬意)。壹似,很像。舅:(表敬意)。壹似,很像。舅:公爹。古时女子称丈夫的父亲。小子:长辈对晚公爹。古时女子称丈夫的父亲。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辈的称呼。自我检测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1)孔子过泰山侧()孔子过泰山侧()(2)夫子式而听之()夫子式而听之()(3)然()然()(4)昔者吾舅死于虎()昔者吾舅死于虎()(5)何为不去也()何为不去也()(6)小子识之()小子识之()2“小子识之小子识之”的的“识识”应读为应读为_。3“式而听之式而听之”中的中的“而而”表示()表示()A顺接顺接 B转接转接4文中的文中的“夫子夫子”指的是指的是_ _5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_。6妇人的丈夫与儿子因何而死?妇人的丈夫与儿子因何而死?7“而曰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应该是 _。8文中哪句话可作为本文主题?翻译这句文中哪句话可作为本文主题?翻译这句话。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