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推拿基本手法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8117144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各类推拿基本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各类推拿基本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各类推拿基本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各类推拿基本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推拿基本手法(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各类推拿基本手法概论推拿,又称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8在我国流传已有数千年历史。最早的记载在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及。8秦汉晋时期,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的捶背、抚胸、搓腰、揉膝等手法;汉 书苏武传记载的用足踩背救醒昏迷的苏武等技术。8隋唐时期是推拿按摩发展的盛世。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导引,他在备急千 金要方.养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身之法。 ”8明代是推拿按摩发展的又一盛世,推拿学得到了较全面的总结、创新和发展,除政府重 视设专科外,小儿推拿专著问世以及独特体系的形成。

2、8清代,小儿、骨伤、内科、五官推拿及膏(药)摩的应用以及流派形成上取得了很大成就。8民间也创立了很多了的流派:鲁东湘西的儿科推拿、北方的正骨推拿、江浙的一指禅推 拿、山东的武功推拿、川蓉的经穴推拿、上海的擁法推拿等。19世纪早期,Per Henrik Ling发明了一套医疗体操和按摩法。(瑞典按摩法)整骨疗法:通过对关节和软组织施行手法操作来解决健康问题,探索软组织的激发点、敏 感点有关的疼痛现象,其可能放射或发散到较远的部位。8对于疼痛和功能障碍常采用以下措施:传统西医、整骨疗法、物理或运动疗法、软组织直接手法治疗。临床按摩疗法的原理8人是一个完整的机体: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按

3、摩师应该记住:要看到各部分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背部肌肉出现平衡失调后可能影响颈部肌肉,出现头痛。按摩对各大系统的作用:1神经系统2 对皮肤的作用3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按摩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周围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降低大循环的阻力,减轻心脏的负担。(1) 调整血液的合理分配,改善肌肉和内脏的血流量,以适应内脏活动和肌肉紧张工作的血 药(2) 治疗冠心病,可改善心脏的功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及心脏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形成 从而起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4对呼吸和消化系统的作用:(1) 经常按摩面部和颈部,不但可以使呼吸道通畅防治上呼吸道感染(2) 通过机械刺激和神经调节作用促进胃肠部蠕动以及消化吸收能

4、力5. 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增强肌肉的血液供应,改善肌肉的营养,增强肌肉的弹性和收缩力 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6. 按摩还可以使疲劳肌肉中的乳酸尽快得以排除,有助于消除运动后的酸痛和疲劳7. 促进钙质的沉积,增加钙的吸收,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和脱钙。8. 运动损伤的治疗作用运动运动损伤的治疗作用:1、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 2、促进再生,加速修复3、分解粘连,防止萎缩对某些运动性病症的作用:1、肌肉痉挛2、运动性腹痛3、疲劳(按摩可加速疲劳的消除)按摩注意事项(1) 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2) 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3

5、) 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式,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4) 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5) 按摩时间,每次以2 03 0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十二次为一疗程。(6) 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7) 饱食之后,不要急于按摩,一般应在饭后二小时左右为宜。(8) 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当风之处,不要按 摩。讲究卫生、适宜的体位和姿势、按摩的方向按摩的时间、次数和强度:时间要因人而定,对于一个部位通常是以1015分钟为宜,最多不超过25分钟针对劳损性的 损伤其按摩时间可酌情增

6、长,运动后全身按摩每次则需要半小时以上次数一般每日不超过两 次。强度适中按摩的禁忌症:8对各种肿瘤的局部严谨按摩8局部皮肤病、皮肤破损、淋巴结和淋巴管炎、脓肿等8血友病、紫癜病以及有出血趋向疾病患者8骨折、关节脱位固定期8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急性期(促淋巴按摩法除外) 8妇女月经期和妊娠期不能做腹部和腰部按摩 8精神病患者及与医生不能很好配合者中医上的推拿治则:1、标本兼治原则8 标本标,木梢末也;本,木下曰本。8 治病必求于本本者,阴阳也。8治病求本 8急则治其标 8缓则治其本8标本兼治2、局部与整体同治原则3、实泄虚补4、遵从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舒筋活络)5、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四季,

7、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月,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日,调经时,疟疾,子午流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性别,年龄,体质 根据施力性质,将其进行归类,分为:推法类、拿法类、按法类、摩法类、一指禅类、振动 类、拍打类、运动类、复合类手法。渗透、柔和、持久 对各种手法的5点基本技术要求:8持久:在足够的时间内,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走样。8有力: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 量。8渗透:患者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要使手法的效应能达 到深处的要求。8均匀:手法操作时,动作幅度,速度的快慢、手法压力的轻重,都保持相对一 致。8柔和:手法操作时动作温柔灵活,

8、自然、协调。切忌手法粗暴。第一节按法类按法:用手指、掌或肘尖,安放于穴位或身体上,逐渐用力加压的手法,称按法。操作要领:垂直按压,固定不移;由轻到重,以能忍受为限;稳而持续,忌用暴力; 逐渐减轻力度。指按法:以拇指或多指,垂直按压体表的施术部位,常用指腹进行按压。以指端按压,称指端按法食指屈曲,以指关节按压,则称为屈指按法用另一手拇指重叠按压,称押法一般在穴位上按时,拇指不要移动,只是按压的力度有所增减;而在经络线上按压时, 则要沿经络路线进行缓慢的螺旋形的移动。掌按法:腕背伸,将掌根或全掌放在身体上,进行按压。按压后要稍停留片刻,再重复 按压,称为”按而留之“,要既平稳又有节奏。若需要力量较

9、大,可双掌重叠,身体前 倾,借助体重增加力度。肘按:以肘尖着力施术部位进行按压。点法点法:用指端、肘尖或屈曲指关节的突起部位,快速刺激患者身体表面或穴位,称点法 点法由按法衍化而来,其力点比按法小,刺激更强,着力更深透。操作要领与按法基本相同,只是着力点在体表滞留的时间短,“戳而点之”。拇指端点法:以拇指端点压施术部位屈食指点法:基本同屈指按法法,但接触面更小,接触时间更短。肘尖点法拨法:以指端或指腹部,深按于施术部位,按压到一定深度后,再行与肌纤维、肌腱或韧带成垂直方向的拨动。拨发具有用力小,刺激强的特点。操作要领:拨时手指要按住施术部位肌肉进行拨动,不能与皮肤产生摩擦;用力宜深透, 本法刺

10、激强,应用时应注意由轻到重。掐法:用指甲端按压在一定的穴位上,又称“爪切法”为开窍解痉强刺激法拳顶法:用手握拳。用指间关节背面着力按压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此法适用于肩背腰臀及 下肢后外侧部蝶转法:以双手掌平放于治疗部位上,形似空碗状,手掌不移动,做缓慢的环形旋压。用于 脘腹部抵法:用双手或两手掌相对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力进行按压。适用于对称性穴位或部位第二节 拿法类用手指相对用力挤压治疗部位的手法,为拿法类手法。其特点是对称性的挤压治疗部位。主 要包括拿法、捻法、抓法、捏法、提法、拧法、拢法、弹筋法(理筋法)。拿法 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呈钳形,持续有节律地提捏治疗部位的方法,称拿法。操

11、作要领:拇指和余指对合时着力应对称,手腕宜放松,逐渐用力内收上提,用力由轻到重; 然后逐渐放松,动作宜连贯而有节律,指腹用力而不宜指端用力。方法 :两指拿法、三指拿法、五指拿法按摩的最高境界:手从心应,法从手出捻法: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住治疗部位,两指相对作快速来回搓揉动作。方法:抓法 捏脊法 拧法 挤法 弹筋法第三节 推法类推法类手法:以手紧贴在身体表面,做直线移动的手法,其特点是直接在身体表面进行摩擦 移动,包括推、擦等手法。推法定义:以指、掌、拳、肘等部,放在治疗部位,沿一定的方向移动,称为推法。操作要领:要直线推动,不可偏斜或跳跃;术前施术部位可适当涂抹适量的推拿介质(按摩 乳),以保持

12、皮肤滑润,避免损伤皮肤。平推法操作要领:用力较重,着力均匀,平稳着实;推进速度宜缓慢,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手 法。拇指平推法掌平推法 拳平推法 肘平推法拇指平推法:以拇指指腹,放在受术部位上,沿经络或肌肉纤维做单方向直线推动,可在 重点治疗部位或穴位上配合缓和的按揉动作。掌平推法:术者腕关节背伸,手掌平伸,以全掌放在受术部位上,以掌根为重点,沿单方向 直线推动;需要增大压力时,可双掌重叠加力做缓慢推进。拳平推法肘平推法直推法操作要领: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指腹进行操作,主要用于小儿推拿。动作要求轻快连续, 一般频率每分钟200次左右,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直推法分推法:两手向两侧相反方向,分开

13、推动的方法合推法:两手从两个不同方向,位置相对地向中间汇拢推进,称为合推法。旋推法:用拇指螺纹面在穴位上做螺旋移动。此法多适用于小儿推拿。擦法:用指、掌或雨际肌附于体表治疗部位,作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称为擦法。操作要领:用掌或大小鱼际肌直接贴附于体表,稍稍用力下压,作快速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操作时宜加用润滑或介质;要求操作后,皮肤出现潮红和温热。掌擦法鱼际擦法侧擦法扫撒法刮法: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蘸水后,直接在体表作快速推动,刮到皮肤出现紫红色 为止。推法以及擦法要点推法力量较大;擦法力量较小推法速度较慢;擦法速度较快推法是单方向的直线推进;擦法是往返直线摩擦二者一般情况下可用润滑剂,

14、擦法更应使用,以防擦破皮肤。擦法一般多作 为治疗结束时使用的手法。第四节 摩法类手贴附于身体表面,乍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的手法,为摩法类手法。其特点时在身体表面进 行环旋运动,动作轻柔缓和。常用的有摩法、揉法和搓法等。摩法:用手指或掌,贴附于身体表面部位,有节律地做环行摩擦的手法,称摩法。操作要领:手指或掌轻放于体表,环旋摩动而不带动皮下组织,动作连贯而有节律。掌摩法:术者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放松,贴附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以掌心或掌根为着力 点,在腕及前臂带动下,持续、连贯、有节律地环转摩动。比指摩法稍重而缓,约每分钟 100次左右掌摩法指摩法:以食、中、无名指及小指的中节和末节指腹,贴附于施术

15、部位的皮肤上,故环旋摩 动。适用于胸腹、头面和小儿推拿。揉法:用指、掌吸定在施术部位做环旋摆动,以带动受术部位皮下组织的手法,称揉法。可 分为掌揉法、指揉法、肘揉法。操作要领:1着力点宜吸定于受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2前臂主动摆动,带 动指掌做环旋摆动;3、用力轻柔和缓;摆动宜协调而有节律,速度均匀,约每分钟120160 次左右。指柔法: 拇指指腹吸定在施术部位,以肘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做轻柔缓 和的环旋动作掌揉法:掌根或鱼际部吸定在施术部位,腕部放松,故轻柔缓和的环旋摆动。搓法:用两手掌相对夹住肢体,用力作自上而下的快速搓动。要点及注意:摩法要做环形移动,用力要轻缓均

16、匀,仅在皮肤上轻轻摩动。揉法用力较摩法要大,速度较快,力的作用在皮肤之下。第五节摆动类手法:(揉法、一指禅推法、滚法) 一揉法用指、掌吸定在施术部位做环旋摆动,以带动受术部位皮下组织的手法,称揉法。可分为掌 揉法、指揉法、肘揉法。操作要领:1着力点宜吸定于受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2前臂主动摆动,带 动指掌做环旋摆动;3、用力轻柔和缓;摆动宜协调而有节律,速度均匀,约每分钟120160 次左右。指柔法:拇指指腹吸定在施术部位,以肘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做轻柔缓 和的环旋动作掌揉法:掌根或鱼际部吸定在施术部位,腕部放松,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摆动。搓法:用两手掌相对夹住肢体,用力作

17、自上而下的快速搓动。要点及注意摩法要做环形移动,用力要轻缓均匀,仅在皮肤上轻轻摩动。 揉法用力较摩法要大,速度较快,力的作用在皮肤之下。二一指禅类一指禅推拿的开山鼻祖李鉴臣李鉴臣,生卒不详。约道光、咸丰年间。河南人。精少林武术,尤精一指禅推拿。“在达摩 一指禅十大手法外,又增加了摇、抖两法,演为十二法。 ”(朱春霆语) 相传曾为清宫御 医。咸丰年间(约1861年前后),以一指禅手法为江苏邗江(扬州)人丁凤山治病,病愈后收为弟子,由此开创一指禅推拿流派。故后世尊李鉴臣为江南一指禅推拿开山鼻祖。 丁凤山(1843-1916)丁凤山,原名丁永春,江苏邗江西门人。丁为清咸丰时武秀才,旗牌官。在往辽东半

18、岛送公文途中遇大水,误了时间,无法复命, 因病不起,在遇李鉴臣以一指禅点穴治疗。病愈后拜李为师,得其真传,“为江浙两省一指 禅学派的创始人”。丁凤山回到家乡以指代针行医,遍治内外科疾病。其绝招是用缠法治疗 外科痈疽、乳蛾,名噪江北。1912年迁往上海开业。长期在沪、杭间行医,并广收门徒, 使一指禅推拿得以流传。1916年应浙江省督军杨善德之邀赴杭州出诊,不幸中风暴卒,享 年73岁。著有一指定禅。王松山(1873-1962.2)王松山,原名王涟,江苏江都人。丁凤 山大弟子。1920年在上海创建推拿研究会。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学院前身) 推拿教师,上海神州国医学会常务理事。1958年受聘

19、于上海推拿学校和上海市中医推拿门 诊部。传王子余、王纪松、王少松、王百川等。得丁凤山所传一指定禅抄本, 1958 年献出。晚年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享年89岁。钱福卿(1883-1967.1) 钱福卿,一名钱焘。从丁凤山学习推拿11年。1911年在上海开业,曾为梅兰芳、黄炎培等 名流推拿治疗。50年代起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擅长“缠、滚、抄、弹”手法。一指禅推 法的特点是频率较快,大于每分钟200次,称为缠法,又称小步子推法。曾任上海市黄浦区 政协委员、上海市中医推拿学会常务理事。弟子有钱志坚、韩樵、曹仁发、俞大方、钱裕 麟等。 丁树山(1886-1931)丁树山(18861931),丁 凤山

20、堂侄,丁季峰父。20年代在上海开业。门人有丁鹤山、朱春霆、丁伯玉等。丁树山的弟子, 对中国近代推拿贡献尤多。著名者有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主任和上海推拿学校校长朱春霆, 滚法推拿的创始人丁季峰等。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端或指腹着力,前臂摆动带动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的手法,称为一指禅推法指腹推指端推操作要领:拇指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以拇指端或指腹着力于体表治疗部位。沉 肩、垂肘、悬腕,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以及拇指关节屈伸,手法频 率每分钟120 -160次。【动作要求】沉肩 垂肘 悬腕 掌虚 指实一指禅偏峰推法:是以拇指偏峰部着力,拇指伸直并内收,余指掌指部伸直,

21、腕关节微屈, 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轻度摆动,使其功力作用于拇指偏峰部。一指禅屈指推法,又称跪推法,将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以罗纹面压在食指 的第二节指背上,余指握拳,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或背侧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其运动 过程同一指禅推法。一指禅推法注意事项:1. 宜姿势端正,心和神宁。姿势端正,有助于一指禅推法的正确把握;心和神宁,则有利 于手法操作的功贯拇指。2操作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沉肩,指肩关节放松,肩胛骨自然 下沉,以腋下空松,能容纳一拳为宜;垂肘,指肘部下垂,一般体 位下肘部宜低于腕部;悬腕,指腕关节悬屈,弓背向上,有如悬吊一般,在腕关节放松

22、的基 础上,应尽可能屈曲90度;掌虚指实,指手法操作时除拇指外其余手指及手掌部均要做到放松,虚不受力,而拇指则要 蓄满功力,以自然压力进行操作;紧推慢移,拇指手法操作时腕部的摆动频率较快,每分钟 约120-160次,但拇指端或罗纹面在施术部位移动却较慢。3.操作时注意力不可分散,不要耸肩用力,肘部不可外翘,拇指端或罗纹面与施术部位不要 形成摩擦移动或滑动。推拿练功内外兼修一指禅推拿流派很强调练功,以强壮体魄,提高疗效。“达摩之一指禅,须先练外功, 使两臂及十指骨节, 能柔屈如棉。更须练内功,调匀气息, 使周身气力, 贯注于指顶,务使医者之指,着于病者之身,其柔如棉。然极柔之中,又须 济以至刚,

23、含有一种弹力,虽隔重裘,皆能按穴,贯腠理而直达症结。 ” (一指禅推拿 说明书)一指禅推拿的入门练功法是“易筋经”。在米袋上苦练指力也是一指禅推拿练功之一三滚法、滚法1、以手背近小指侧部位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 2、通过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相结合,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施术部位上作持续不断往返的滚动。3、使产生的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受术部位,称为滚法【动作要领】沉肩、垂肘,肘部离开身体约15cm。滚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频率120次160次/分钟。吸定点:第五掌指关节背侧悬空支点:肘部前滚和后滚的轻重之比为口,即滚三回一侧滚法、直滚法第六节 振动类手法定义:

24、以较高频率的节律及轻重交替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的手法,为振动类手 法。其特点是对治疗部位产生适量的振动,包括振、抖法。振法:用手指或手掌吸附于治疗部位,腕部用力作频率密集而细微的颤动的手法,称振 法。操作要领:施术时前臂和手部的肌肉要强力地作静止性用力,使功力集中于掌;颤动 的速度快、幅度小,频率可达每分钟600次左右;局部肌肉有温暖舒松感。指振法:用中指按压在一定的穴位上,做连续不断的快速振动.掌振法抖法: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高频率的上下抖动的手 法,称抖法。操作要领:幅度宜小,约23cm左右:频率宜快,上肢约每分钟200次左右,下肢约每 分钟100次左右。上

25、肢抖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于其前侧,双手握住受术者的腕部,并将其向前外侧方抬起,停留至约6080度。然后,做连续的上下方向的抖动, 将抖动波传达肩部,使肩、肘关节有舒松感。下肢抖法:受术者两腿伸直,平放床上,术者双手握两足的前脚掌及足趾,做左右方向的旋转摆抖,以带动股四头肌向两侧抖动。第七节 拍打类定义:有节奏地击打体表的手法,为拍打类手法。其特点时在身体表面进行有节律的拍 打,包括拍、叩、击、弹等。拍迭:用虚掌平拍体表部位的手法,称为拍法。手法要领:腕关节放松,运动前臂力量,带动腕和虚掌:动作灵活而富有弹性,平稳而 富有节奏,拍打时声音清脆,但局部不能有疼痛感。击法:用拳、掌、指或桑枝棒击打

26、体表的方法,称为击法。包括拳击、掌击、棒击、指 尖击法等多种。手法要领:击法用劲快速而短暂,垂直叩击体表:击打时不能有拖、抽动作:拳击、掌 击均要腕部挺直,不可屈伸。拳击法、侧掌击法、棒击法、合掌叩打法弹法:用一手指的指腹,紧压住另一指的指甲上,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8手法要领:弹击用力要均匀:频率约为每分钟160次。8弹法以头面、关节最为常用,多做配合治疗的手法。第八节 运动类手法一拔伸法定义:固定肢体或关节一段,牵拉另一端的手法,称为拔伸法。8手法要领:用力平稳而持续,动作和缓,不可用暴力,要适可而止8拔伸法操作时刻根据生理特点,灵活采用对抗用力、患者自身对抗或重力进行沿肢体纵 轴方

27、向的牵拉。拔伸类手法的主治与作用 8拔伸牵引法有熟筋活络,缓解关节或肌腱扭错、痉挛等作用。可以治疗关节的错位、错 缝或脱臼及关节变窄、炎症、强直等病症。颈椎拔伸法:用一手托住下颌部或用肘窝托住下颌部,另一手托住枕部,同时用力向 上拔伸。(坐位)卧位: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托住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部,令一助手固定患者下肢, 再同时用力向上拔伸。腰椎拔伸法:患者双手抓住床头(或用助手固定患者),术者两手握住两踝上部,同 时用力向后牵引拔伸。肩关节拔伸法:患者坐于低板凳,术者用双手握住其腕上 向上用力牵拉拔伸。指关节拔伸法:用一手握住患者手掌部,另一手握住指端,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拔伸。 腕关节拔伸法

28、:用一手握住患者腕上,另一手握住手掌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拔伸二、摇法定义:使关节作被动的环转活动,叫摇法&动作要领:动作缓和,用力平稳,幅度适当,由小到大。摇动时不能超过关节生理活动 范围。摇颈法:用一手扶住受术者的头顶,另一手托住下颌,慢慢地作左右旋转摇动。摇肩法:用一手扶住受术者的肩部,另一手握住腕或肘部,作环旋摇动。摇肘法、摇腕法摇腰法:受术者坐位,术者两手扶按住患者双肩,两膝夹住患者大腿中部,作腰部摇动。摇踝法:以一手托起足跟,另一手握住足趾部,做踝关节的环转摇动。三、扳法8定义:用双手作相反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关节部位的手法,口叫扳法。8扳法是临床推拿医师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扳法的操作方法较多、力度的控制较难,而且 有一定的禁忌证和适应证。8特请初学者引起高度注意,最好不要使用扳法,特别是颈椎扳法。fL “亠上y. t.颈椎扳法8环转扳法:以一手扶按住头部,另一手托住下颌,使头旋转到有一定阻力时, 再顺势作快速扳动。旋转复位法:患者颈前屈,术者用拇指指顶推患者椎之偏歪棘突,另一手托住下颌向一侧 旋转扳动,常可听到一声弹响,然后再作另一侧的扳按。胸椎扳法:患者双手交叉扣在后头部。术者双手托住患者两肘部(或腋下),并用膝部顶住 患椎,做膝顶手扳的动作。腰椎斜扳法:用两手或两肘分别扶按住患者的肩前部和臀部,作相反方向的同时用力扳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