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离校(家)出走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114081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校学生离校(家)出走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学生离校(家)出走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学生离校(家)出走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学校学生离校(家)出走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学生离校(家)出走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校学生离校(家)出走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一)概述青春,是一个人最有朝气、最有希望的年华,是一生的美好开端,是决定人生灿烂与否的关键。青少年虽然精力旺盛,但思维还不是十分成熟,一旦遇到学业压力、父母责备、同学打骂、教师歧视等等,往往会导致离校(家)出走等过激行为。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危害身心健康,甚至还会影响前途和命运。处于这个阶段的同学,虽然是非观念已经基本形成,却不容易抵制外部世界的花花绿绿的诱惑,往往会出现迷恋网吧、进人不健康娱乐场所、甚者接触毒品的行为;有强烈的自尊心,但内心也比较脆弱在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家庭的影响下,容易出现离校离家出走,抽烟喝酒的行为;有正义感,但又容易受到拉帮结派

2、错误思想的怂恿,出现敲诈勒索,甚至偷盗财物的行为,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任何一次过火的指责、无意的歧视,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心理阴影。尤其是对个别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散漫的后进生,我们更应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在处理班级事情时,面对后进生,应谨慎对待,不能简单粗野地呵斥和指责,也不能过早地“盖棺定论”,应以诚相见,循循善诱,和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自觉地去转变自己。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多一份爱心,少一份苛责;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粗暴,我们的学生决不会自己

3、伤害自己。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学生幼稚无知,就随意地践踏学生的人格和自尊。父母是孩子最伟大的老师。可以这么说,遏制中学生离家出走,不让中学生成为离家的孤雁,最重要的环节正是父母。作为父母,在平常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特别是当你发现若干苗头,必须有效地防止他们离家出走时,你应该积极、主动、耐心地给予关爱、引导和疏解。爱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烛;让学校老师和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开启一道心灵的天窗,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列举几个案例,和校长、老师共勉。(二)安全知识1. 培养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不因为一己之悲,情绪激动而不考虑家庭、学校,负气出走

4、。2. 合理看待学业压力,正确面对心理问题,多和父母、老师交流,实现合理的心理自我疏导。3. 不拉帮结派,不结识社会不良青年,不参与任何违法犯法的行动,不偷盗财物,不敲诈勒索。4. 拒绝网吧以及其他不健康娱乐场所。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双休日、节假日,我们坚决严格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规定;“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利用好校园网络或家庭网络文明上网,上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绿色网站,远离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5. 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对走人歧途的同学,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检举

5、和帮助,并及时向学校和家长汇报。6. 树立崇高理想,增强学习进取心,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抵制形形色色诱惑的毅力,力争早日成材,建设家乡,报效祖国。7.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关爱每一个学生。学校要教育教师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8. 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9. 禁止教师把学生赶出教室、停课、强制学生转学或退学。10. 教师要时刻关注离家出走的“高危人群”:一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二是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三是在校外租屋居住的孩子,四是厌学的孩子,五是有不良行为的孩子。11. 教师要告诉学生:出走很危险,大多数会落入坏人

6、之手,甚至被打残打死。12. 家长要转变家教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创设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13.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长久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子女性格、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本身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14. 夫妻争吵、分居、离异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每个家长都应慎重对待这个问题,即使无法生活在一起,也要安排好子女的生活,决不能放弃教育,更不能迁怒于子女身上。15. 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要懂得怎样才是爱子女。16. 打骂子女、强制子女

7、服从自己的意志都会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都会让孩子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而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17. 学校要承担起指导培训家长的义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开发家长资源中的作用,让每位家长都学会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家校形成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18. 教师还要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家访,教师的家访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是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家访还要注意不要告状,家长要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不能施行“棍棒”教育。19. 教师、家长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没兴趣,是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生

8、活,其优劣又是决定他们在家庭和学校的地位、受赏罚的重要条件。离家出走的学生往往学习不好,不仅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普遍厌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除了他们原来基础就较差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激不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又由于中学课程的增多,学习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他们往往认为学习太苦了,是出力不讨好的差事,是招家长打骂、老师批评、同学看不起的根源。正如有的学生说的:“听又听不懂,坐在教室里真受罪,不如到外面玩几天,回来顶多被家长训一顿,反正学习不好也经常挨训。”因此,离家出走就成了他们逃避学习的一种手段。家长、教师都应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

9、度、改进学习方法。家长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要求,不能勉强孩子或提出一些自己的孩子不可能达到的目标。20. 要努力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正确理解家长、老师的意图,明白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期望,运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遇事冷静思考,不要义气用事等。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理问题,预防离家出走这类事件的发生。21. 家长要用自己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素质熏陶孩子。一个动辄弃家离去的父母,却要求孩子忠实地守家,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徒劳的。22. 家长要用自己成熟的人生、丰富的阅历影响孩子。父母不必讳言曾经的失败,这可以作为丰富阅历的

10、一部分,对他们实施间接的“挫折教育”,父母也不必回避正进行着的努力,作为展示自己成熟的一面来影响、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在他们面前表现出自暴自弃、绝望厌世。父母的形象一旦在孩子心目中坍塌,他对家的留恋已经打了折扣,冒出离家出走的念头当然不无可能。23. 家长要用自己平等的态度、诚恳的言行尊重孩子。只有用平等的态度、诚恳的言行,让孩子获得尊重,孩子才会与你沟通心灵,才会将心里的烦恼痛苦告诉你,才能让父母获得解除孩子苦恼的机会,诚恳劝说,从而打消孩子离家出走的念头。24. 家长要用自己细心的观察、周详的分析关注孩子。一般说来,母亲的观察较细,父亲的分析比较准确,因此,双亲应及时互通情况,切不可因双方意

11、见不一而放松警惕,更不可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而疏于关注和分析,导致孩子在某一偶发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走。25. 家长要用自己适度的评判、恰当的约束教育孩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因各种因素染上一些坏习惯,如偷懒、撒谎、欺侮弱小、结伙逃课等。父母对此应有明确的评判,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郑重其事、一清二楚地告诉他们,并给予恰当的约束,如禁止、批评、承认错误等,不该模棱两可,甚至有意无意地怂恿。学生的自觉性一般较差,未予应有管束,难免言行走偏乃至性格缺陷、心理畸变,离家出走正是其品行障碍的一种具体表现。有的父母为了不让他们“受委屈”,过度宠爱,百般放任,致使他们良莠不分,反而导致他们在遇到必

12、须承担责任、面临一定压力的时候退避三舍,离家出走。26. 家长要用自己足够的耐心、科学的帮教矫治孩子。一旦他们已有种种偏激言行、反常表现时,父母应在及时洞察的前提下,以足够的耐心、对症下药式的科学方法,帮教矫治他们,如促膝长谈、真心理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针对他们目前所处困境和性格弱点,帮其梳理分析,探讨改正途径,循序渐进,逐步纠偏,切不可随意地“打、骂、关”。越是简单粗暴的做法,就越容易使孩子走极端,一有机会,反而出走。有些曾经离家出走的孩子在自动回家后,竟遭到父母的横加责难、严厉体罚,产生惧怕和绝望的孩子便趁父母不备,再度出走,从此踪影全无。27. 家长要用自己及时的阻止、坚决的行动挽

13、救孩子。当父母发觉一时糊涂、一时义愤的孩子将要或已经冲动地离家出走时,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阻止、及时寻找,绝不可与孩子赌气,任其离家。(三)应急预案学生离校(离家)出走事件处理预案为妥善处理学生离校(离家)出走事件,特制定本预案。学生管理人员在教育和处理学生违纪时要耐心细心,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激烈冲突,不说过头话,经常在学生中进行相关教育,经常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根本上防止学生离校(离家)出走事件的发生。平时在发现学生应到而未到校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一旦确定是离校(离家)出走,按以下方法和步骤处理。1. 从学校出走的,班主任在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通报有关情况。

14、2. 班主任先在第一时间向政教处汇报事件的基本情况,再将相关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德育处。3. 德育处在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向主管副校长汇报,主管副校长再及时向校长汇报,由校领导确定是否和何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4. 班主任及时在班级和相关学生中调查了解情况,搜集相关信息,相关人员要积极配合调査。5. 学校政教处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必要时可请派出所协助寻找。6. 班主任在学生离校(离家)出走期间每天至少与家长联系一次,相互沟通,交换信息,并做好记录。7. 旦有确切消息班主任要及时通知家长去找,如有必要可向校长办公室申请派车。找到后及时向政教处通报,政教处及时向校领导汇报。8. 离校(离家)出走的学生回校(家)后重新上课前必须由家长陪同到校,学生本人要写好检查和保证,家长签字,班主任根据其旷课时间长短、认错态度向政教处申请给予其必要的处分。9. 对出走时间长(一个月以上)、出走造成极坏影响、出走期间触犯国家法律或以前有过离校(离家)出走情况的,原则上应给予勒令退学处分或劝退。10. 事件处理完后,班主任将整个事件过程形成书面材料交政教处备案。11. 班主任和其他学生管理人员在处理此类事件中一定要认真负责,严格按预案来处理,不得隐瞒或消极对待,否则要追究其相关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