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背景下我国储备的风险防毕业论文一稿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8113977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背景下我国储备的风险防毕业论文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际背景下我国储备的风险防毕业论文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际背景下我国储备的风险防毕业论文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国际背景下我国储备的风险防毕业论文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背景下我国储备的风险防毕业论文一稿(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防摘 要本文首先对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当前外汇储备的增加既是由于贸易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也与国际“热钱”的大规模流入以及外债的增加等方面有关。本文明确指出,当前的外汇储备激增具有较强的投机色彩和不稳定性,并且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经济的稳定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接着本文结合次贷危机的发生,分析了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规模给管理所带来的挑战,分别从汇率贬值风险、国内资产泡沫风险和国外投资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四个方面,指出了控制外汇储备规模和控制外汇储备风险的必要性。This thesis begins by analyzing of why f

2、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s increasing SOfast,the reasons include the favorable balance of common and capital account,thelarge-scale inflow of intemationM“hotmoney,the debts of foreign loan and SO onItalso explicitly points out that,the current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s increasingsharply with a str

3、ong gambling intention and its instability has strong negativeinfluence on our countryS macroeconomic circumstanceSecondly,it analyzes the current challenges and risks caused by the large scale of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uch as exchange rate depreciation,domestic property andoversea investment secu

4、rity as well as the risk of inflationIt also points out that itS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scale SO as to control the foreignexchange reserve risk关键词:外汇储备;金融危机;一、前言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截止到2010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超过24470亿美元,远远超过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和第三的欧盟等国家。并且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外汇储备激增的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

5、增大,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面临着由保持流动性和安全性,转向追求收益性。2007年5月以来,美国发生的次级抵押债券危机席卷整个世界经济,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使我国利用外汇储备在海外的投资遭受巨额损失。如何在次贷危机发生和世界经济出现动荡的背景下,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当前外汇储备的增加既是由于贸易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也与国际“热钱”的大规模流入以及外债的增加等方面有关。其次,将外汇储备对经济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结合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写明金融危机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高额外汇风险防范

6、的新思路。一方面,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才能解决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增长过快的问题。另一方面,稳定有序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对中国的好处在于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降低。另外,还从转变外汇储备观念重视进口、建立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和政策调整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 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 充裕的外汇储备对于提高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加强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能力、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保障金融安全、保证人民币的国际信誉、支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等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能够率先复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表1年份金额(亿美元)年份金额(亿美元)2

7、001年8188.722006年10633.442002年2864.072007年15282.492003年4032.512008年19460.302004年6099.322009年23991.522005年8188.722010年24470.84(2010年截至到3月)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长期以来,我国在政策上鼓励出口,加上FDI和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了双顺差的出现。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修订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

8、双顺差”。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2495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294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43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37亿美元。表2列出了2000-2008年我国经常项目差额变化情况,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多年来,中国的经常项目都是顺差。其中2002年、2005年较上一年度的增幅都超过了100。2008年底,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达到4 26107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01年的24倍多。究其原因还是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消费和投资国内消费和投资不能吸收国内储蓄国内需求不足只能通过出口来缓解我国国内需求失衡的问题

9、。另外我国政府长期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对于出口采取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优惠政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加人世贸组织后。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我国不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长期持续的快速经济增长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人民币稳定以及政治环境的安定等使得我国成为全球最具投资竞争力的国家之一。2009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倍。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38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679亿美元。(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大量“热钱”的涌入。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投机性移动主要是逃避政治风险,追求汇率变动,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或国际有价证券价格变动的

10、利益,而热钱即为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投机性资金。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增长较快,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的海外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这其中就包括大量赌人民币升值的投机性热钱,我国短期外债规模快速增加实质上也反映出了这一点。关于以虚假贸易或FDI的方式进入中国的国际热钱到底有多少,各方的测算差距较大,但都认为不是一个小数目。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不断的提高利率,大量的投机性资金不断涌入中国也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2010年前三个月热钱规模分别为214亿美元、128亿美元、374亿美元。3、4月进入持续加速流进的趋势。(三)储蓄率居高不下20

11、09年中国的储蓄率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9%,占2009年全球储蓄的28%。储蓄过高会导致银行存贷差增大,银行就会放宽信贷条件由此就会带来高投资和高信贷。因为我国内需不足,高投资形成的过高产出只能通过对外出!El来释放通过经常帐户顺差的方式把商品与劳务输出去在结售汇制下进而转变为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 (四)短期外债迅速增加也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从中国外汇管理局已公布的数据看,我国每年的外债余额呈递增的趋势。2009年底,短期外债余额为2593亿美元,占外债总量的60.48%,中长期债务占39.52%。2008年底,短期外债余额占外债总量的56.26%,中长期债务占43.74%。应注意

12、到的是,在外债余额的变化中,中长期外债增加量并不大,但短期外债迅速增加。2005年底我国的中长期外债较2004年底只增加了O49,中长期外债在总外债中的占比为4444;但2005年底的短期外债余额较2004年底的增长幅度却达到2673,短期外债在总外债中的比重占到了5556,我国短期外债规模首次超过了长期外债。(五)持续的快速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4年汇率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GDP从1993年的35260亿元人民币,增加2008年的300670亿元人民币。尤其是1998-2002年的5年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却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率8,2004-20

13、07年四年保持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为包括外汇储备在内的各项综合国力指标增长提供了前提条件。(六)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投资环境的改善环境的改善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尤其是围绕WTO所做出的制度变革和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使得中国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国际化、自由化和市场化,吸引了世界众多著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不仅使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顺差,同时也扩大了对外贸易顺差。出口额不断上升,中国得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来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竞争。经过实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七)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是外汇储备规模增加的市场性因素

14、伴随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一些东亚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来,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一些投机性的资金在这种预期下,通过各种手段进人境内,加剧了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三、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436字)最近几年来中国实际外汇储备高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大量的外汇储备表明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能够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实力增强;另一方面外汇储备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度的外汇储备容易造成外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增加通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一)积极

15、影响:1外汇储备的增长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资信。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基础,储备充裕保证了我国清偿能力,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筹集资金,对外支付和调节国际收支,维护国家形象,吸引外资,拓展国际贸易和防范债务和信用危机,鼓励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保障。2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够有效干预外汇市场, 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充足使央行有足够的资金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能够稳定人民币汇率和整个宏观金融环境。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抛售外汇或是买人本币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进而保证我国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人民币的良好表现再次证明,充足的外汇储

16、备对于稳定人民币币值、维护投资者信心具有的作用。3充足的外汇储备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一方面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够提高对外融资能力,降低国内相关机构进入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支持我国实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寻求更优的投资环境和更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对于深化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是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居民正常用汇需求。4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的一个必备条件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我国拥有雄厚的外汇储备确保了我国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维持外汇市场汇率的相对稳定,抵御货币兑换所带来的风险,削弱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17、在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后,我们的目标便是取消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管制,对国际间正常的汇兑活动和资金流动不予限制,从而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充足的外汇储备使中央银行能有效地调节外汇市场,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使人民币在迈向自由兑换的过程中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完全开放1996年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随着世界金融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完全开放已是时间问题。充足的外汇储备将为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完全开放提供条件。高额的外汇储备使得我国能应付各种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提高抵御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后金融风险的能力。(二)

18、不利影响1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货币当局独立制定货币政策。我国外汇储备是央行通过投放基础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购汇形成的。高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外汇渠道货币发行剧增。面对不断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加息可以有效抑制货币需求,相应减少货币投放,但目前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使得央行只能使用大量央行票据来对冲基础货币却始终不敢轻易加息。因而过多的外汇储备,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近年来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投放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由于外汇储备逐年增加,央行为了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必须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抛出本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的作用,货币供应量被放大,不仅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造成了通

19、货膨胀的压力。央行进行对冲操作的工具还比较有限,对冲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如果外汇储备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那么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继续增加。2带来高额的机会成本,加大资金收益风险,加大了汇率风险一个国家持有外汇储备,就是把这些资源储存起来,而放弃和牺牲利用他们投资的机,在经济上就形成了一种损失,这种损失也就是机会成本,一国外汇储备越多,机会成本也就越高。美元作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资产,汇率波动较为频繁,高额外汇储备有可能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从经济的角度看对外汇储备也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持有外汇储备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收益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是国外政府债券或银行存款。收益率相

20、当低。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使得持有的机会成本也相应增大。目前我国仍处在经济起飞阶段,国内资源利用率比较低,现阶段增加投资效益明显,我国国内投资收益率要远大于持有储备的利息收益率。)高额的外汇储备造成持有成本过高,导致资源和资金的闲置持有高额的外汇储备是存在机会成本的。首先利息成本是相对较高的,同时,持有大量储备而放弃了这些资源的当前使用,也就丧失了使用这些资源产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所带来的收益3增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对外贸易顺利开展2010年2月3日,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将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并且要求中国开放

21、市场为美国扩大出口。2月底,在韩国首尔召开的G20集团副部长级会议上,IMF发布了经济分析报告称,人民币被明显低估。于是,国际金融界关于人民币即将重新升值的猜测更是甚嚣尘上。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且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要减轻外汇占款造成的过多基础货币发行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加大回笼现金力度或提高利率,但这些操作将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为了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本来就已经极为宽松的货币市场将因此变得过度宽松,从而刺激国内资产市场泡沫膨胀。我国有可能陷入“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人民币升值预期资

22、金流入外汇储备继续增长进一步的升值和资金流入”这种恶性循环。此外,不断高涨的外汇储备还会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恶化国际收支失衡,不利于我国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说明国内外汇市场供过于求即产生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储备越多央行必须投放的基础货币也就越多。为了减轻过多的基础货币投放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央行必须发行票据来对冲过多的本国货币这又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削弱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国内劳动力就业。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而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理论上说,一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会使得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在人民币汇率持

23、续上升的形势下,我国企业出口商品报价随之提高,很多中小外贸企业由于价格上失去优势而纷纷破产倒闭。4、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是政府鼓励出口、鼓励招商引资等政策因素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在起主要作用。继续维持这种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仅有碍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良好型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而且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5、成为导致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影响了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巨额贸易顺差通过结汇转换成人民币资金进入商业银行,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

24、币大规模投放在货币乘数作用机制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使市场流动性急剧膨胀。商业银行的存差规模日益扩大,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等问题,都与这一因素有关。或许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流动性过剩还会引发企业利润下滑、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消极后果。6、高额的外汇储备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带来风险和难度外汇储备资产由各主要国家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构成,其资产价值必然会由于受到汇率和利率波动而产生价值风险,从而给其管理带来难度。四、金融危机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2487字)次贷危机的发生是国际经济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为了缓解美国国内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联储不断地向金融系统注资,并不断的下调

25、联邦基金利率,使美元的汇率不断的贬值,与此相应,国际商品期货市场上各类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扬,屡创新高。而在金融市场上,股市和债市大幅下跌,资产缩水严重。这些情况的发生,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一)金融危机的背景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

26、。(二)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在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利率水平较高,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也比较高,投资于美国国债对我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不失为一种办法。但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不断调低利率,中美利率出现倒挂,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单一的问题突显,风险也随之加大。主要有以下几点:1、 美国国家信用风险问题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其实是美国国内的储蓄与消费长期失衡的问题。长期以来,美国的国内储蓄率水平一直较低,经常项目和财政收支都出现赤字,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凭借其发达的金融市场,向全世界发行美国国债,为其“双赤字”融资,以维持其国内的高消费水平。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为使经济尽快走出低谷,必然要使

27、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这样,对海外资金的需求量会更大。这将使中国、日本等美国的主要债权国面临一个两难选择:不再借钱给美国,则美国经济很难依靠自我调整复苏,中国等国的债权可能无法实现;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则美国的对外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并不能排除将来有一天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这种情况会不会真的出现,关键在于继续把钱借给美国能否产生经济迅速复苏的预期效果,如果美国经济不见起色,那必然打击中国、日本这样的主要债权国的信心。如果以上的分析存在逻辑上的可能性,则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应该尽早研究应对美国国家信用风险的措施了。本文认为,在短期内,暂时不减持美国国债,支持美国经济尽快走出危机,对中国来说是

28、一个不得已的次优选择;但在长期内,美国经济必须做出一个较为彻底的调整,美国的消费水平应该适度压缩,储蓄率应该适当提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2、 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中国巨额外汇备中的70以上为美元资产,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所面临的最直接的风险莫过于汇率风险。金融危机后,全球宏观经济的一个特点是美元面临中长期的走弱,因为美元大幅度贬值,有利于美国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同时还可以把调整负担转移到其他国家。另外,美国为了刺激经济早日复苏,实行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直接印钞票购买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这必然导致全球美元流动性进一步泛滥,美元的购买力进一步降低,美元贬值的趋势在中长期将持续下去。各

29、国不但要分担美国的救市债,而且还不得不忍受美元贬值的压力。自2007年8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到2009年9月25日,两年来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已经高达10左右。2009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21 31606亿美元,70的美元储备就是14 921242亿美元,美元贬值一项已经使我国的损失高达1 4921亿美元,占去了2008年全年经常项目顺差的35。3、 投资收益损失的风险金融危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调低了联邦基金利率,从2007年8月的575降至0025的目标区内。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国债持有国,国债的收益损失随之增加。另外,美国为筹集7 000亿美元救市计划需要巨额资金

30、,必然发行新的国债,为吸引投资者,必定要提高新国债的收益率,此举无疑将引起已发行国债的市场价格下跌。这样,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的中国可能会面临双重资产价值缩水的风险。4、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我国外汇储备的期限错配问题也不应忽视。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投资偏向于安全性考虑,投资的美国证券主要集中在长期证券。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各国持有美国证券的资产组合显示,中国长期债券投资占证券总投资的90以上,而短期债券投资仅占证券投资总额的7左右。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这些资本主要投资于国内的债券、股票等流动性较强的金融资产,我国外汇储备中债务型外汇储备所占比重在增

31、加。这意味着中国借入了大量的短期外债,却把外汇长期投资投在了美国。外汇储备期限错配的问题有可能使中国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一旦由于一些小概率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外资大量撤离,中国可能面临支付危机。5、外汇储备投资失利的风险由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具有相当高昂的机会成本,中国外汇管理一改多年来追求流动性、安全性的保守型管理风格,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公司)的成立为标志,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开始了以追求营利性为目的的积极营运管理。积极营运管理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的背景下应该说是外汇储备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但要看到的是,由于此次金融危机波及面较广,世界经济走势尚不明朗,资产价值尤其是金融资产的价值的准

32、确评估难度很大,这给我国的外汇储备投资带来了巨大的失利风险。事实也的确如此,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我们应该抄底华尔街,手握2 000亿美元的中投公司进行了数笔海外股权投资,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如何把握投资的时机和投资的方向,最大可能地降低投资失利的风险,无疑是我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更改数据四、外汇风险防范(3904字)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由于拥有丰足的外汇储备,使得人民币没有出现大幅度的贬值,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及亚洲经济的稳定。然而,如果从海外筹措资金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的被强加风险溢价,不可避免的支付高昂的利息。如果把外汇储备投向流动性高的“

33、安全资产”美国财政部证券,则只能获得不足2%的收益率,利息上的“收益逆差”现象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越多损失越多,收益从低收入的中国转而流向了高收入的美国。这些外汇储备资金原本应该用于具有更高收益率的国内投资,而不是在国内高成本吸引国外资金的同时流入美国。不难发现,保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外汇储备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三性的协调是维持规模稳定,结构优化的保证。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根源主要是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远高于合理规模量,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期盼在短期内化解外汇储备的所有风险是不现实的,基于此,应对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对策应着眼于长远。(一)扩大内需转变中国经济增长

34、方式华尔街人士也认为,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从总体上看是件好事,但重要的是不要把储备增加看作是一个目标。外汇储备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外汇。正像许多中国经济学家所强调的那样,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发挥大量的人民币储蓄和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如增加对民营企业的美元贷款,并辅以政策支持,推进中国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成立美元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国内企业加强与跨国大公司的技术合作和开发;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使更多的人民币储蓄和外汇储备向资本市场流动。中国内需不足,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外需拉动,这种情况与中国实际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能

35、力,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是不相称的。中国总体经济实力已经很强,而中国又要增加外汇储备,维持人民币汇率,此两者也很矛盾。从事金融信用咨询工作的旅美专家李振勤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的需求很大,但那么多外汇又只能储备起来,从长远看,这不利于发展。储备是财富的化身,是使用实际财富的权力,这笔财富如果投放到生产和经营中去,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获取经济效益。外汇储备来源于出口商品和劳务,来源于高成本的国外资金,我们换到的只是存放在国外大银行的各种可兑换货币的存款或其它金融资产,虽然我们能收到一定的利息或收益回报,但是这些资金并未投入生产运营,外汇资金也没有充分发挥效益。我国仍处在通货紧缩状态,

36、迫切需要积极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如果拿出部分外汇储备,用进口来拉动内需,可以使我国经济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实践中,可采取的办法渠道有三种:用国债也即通过财政部发行国债购买外汇;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专门贷款购买外汇;国家发行债券,企业(含银行)和个人可以用人民币进行购买。国家可把这部分储备资金用于国家基本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以此拉动内需。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措施必须得到有关部委的积极协调配合,共同实施,才能取得积极效果。同时,还可考虑用外汇储备进口一部分国内建设急需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减少外汇储备的结果是进口增加,这既会由于进口关税的增加改善财政平衡,

37、也会由于央行卖出外汇而回笼货币,还会因为进口增加使国内的总供给增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突出的成就。但要看到的是,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更多依赖的是出口,而非内需,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70左右。这种外需拉动增长的经济,一方面造成我国外汇储备不断的累积,形成经济越增长,外汇储备规模越大的局面;另一方面引起国内的经济资源不断向沿海外贸行业集中,拉大了沿海和内地、行业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差距的拉大反过来进一步抑制了内需的扩大,经济增长形成对外需的路径依赖。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稳定均衡增长,必须把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到依赖国内消费上来,方式的转变才能彻底解

38、决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增长过快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长率出现一定程度的暂时下降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种增长率的降低是为中国经济长久健康发展所付出的成本。(二)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是外汇储备稳定性提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出口仍然以初级产品和一般加工品为主,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商品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很多工业产品仍需依赖进口,服务贸易比重很低,这意味着中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缺陷,可能成为经常项目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具体措施包括:改善贸易条件,完善投资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贸易条件,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稳定我国货物贸易健康

39、发展,保障外汇储备增长的基本来源;同时改善投资环境,开放新的投资领域,尤其是第三产业,和部分资本市场,允许外资进入国有企业兼并和重组市场,吸收长期资本的稳定流入。(三)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至2002年底,财政拖欠的出口退税款约为2400亿元,部分外贸公司的资金链告急。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当出口商之间的相互竞争发生在国内的出口企业之间时,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的刺激作用几乎为零。如果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出口贸易的影响降至最低,不但可以大大缓解出口退税的财政压力,还可以对外汇储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出口退税政策上,应针对不同行业、同时根据进出口贸易的战略目标,制定灵活的、可调整的出

40、口退税率,并且,出口退税率本身应使出口企业产生稳定的预期。稳定的预期相当重要,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规划和价格制定,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退税率本身更重要。“走出去”战略。至2002年底,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累计到资额已达4479.6亿美元,而同期我国非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仅10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反差,显然不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目标的实现。尤其是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需要坚持“走出去”战略,利用充裕的外汇储备,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具体地说,可以在国外建立公司,规避东道国贸易壁垒,扩大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

41、渗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尤其侧重资源开发型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也指出,由于我国目前有一定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上升较快,进一步扩大开放,其中就包括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明确支持各类企业在国外投资。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已决定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促进出口增长,比如对生产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产品(如纺织、家电、矿产品、建材产品等)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出口实行零税率等。“双顺差”现象解决。在存在资本净流入的情况下,必须设法保持经常账户的适度逆差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国际收支的均衡并防止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为此,当局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适当扩大公共支出水平和降低企业与个人的

42、税收负担,以便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国内需求的扩大,一般会带动进口的相应增加,从而减少经常账户的顺差;同时,还会减少利用出口刺激国内需求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压力。(四)通过结售汇制度改革激发外汇需求。外汇储备规模应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完善的金融体系逐步建立以后,逐步实现从“被迫”保有储备向“意愿”调控储备过渡。允许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进一步放宽允许中资企业持有外汇的限制,在外汇供求和外汇储备之间构筑有效的缓冲机制,在国际顺差是防止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在国际逆差时防止逆差对外汇储备造成过大的冲击。稳步开放资本市场,分散外汇储备结构风险1) 在开放资本市场时,应该将金融安全作为考虑的首要问题。虽然

43、新古典经济理论对于资本自由流动的利益进行了近乎完美的阐述,但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相关实践却不断地表明,资本管制的放松或解除很可能导致国际资本的过度流入。事实上,资本过度流入不仅可能引起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而且也是很多国家金融动荡的根源所在。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审慎实施资本市场的开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维持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特别是资本流入限制),可能更为符合自身的经济利益。改革结售汇制度,藏汇于民。结售汇制度是外汇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五)遏制资本外逃,堵住外汇储备流失的漏洞除了严厉打击骗逃汇行为,打击黑市交易外等直接手段以外,要从根本上要遏制资本外逃必须深化国内金融改革。一方面要减少利率管理、市

44、场准入、投资限制等方面的直接管制和行政干预,深化外汇市场改革,逐步放松外汇市场管理,逐步使用市场手段间接调控汇率和利率,另一方面就是推进利率和汇率形成市场化,维持稳定合理的市场利率和市场汇率。稳定人民币汇率,打压国际热钱投机企图如前所述,如果中国政府采取不干预政策,人民币名义汇率将会提高。而名义汇率的提高将导致贸易逆差的出现。如果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但不采取冲销政策,物价水平的提高将导致实际汇率的上升,其最终结果也是外贸逆差的出现,如果采取冲销政策,在资源配置和宏观经济稳定方面,政府则必须付出相应代价。让资本流入转化为贸易逆差,以增加国内投资或消费,政府就可以听任浮动汇率制

45、度发挥作用让本币升值;或者坚持固定汇率制,听任货币供应量增加(即不采取冲销政策),从而导致实际汇率升值;或者放松进口管制,让进口的增加导致贸易逆差。上述三种方法同时并用,即增加汇率的浮动范围(让汇率有所上升)、部分地冲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量以及通过不同方法放松进口限制。同时,还可以更完美的加上采取市场的或非市场的办法减少外资的流入,特别是加强外汇管理,御国际“热钱”于国门之外,保持贸易的基本平衡。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措施: (2554字)主要应该有以下几点:(六)稳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可以逐步用人民币代替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成为可接受

46、的储备货币,这对中国的好处在于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降低,从而使中国可以减少对外汇储备的依赖,减轻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压力,降低外汇储备风险。另外,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拥有更强的资金融通能力,可进一步降低外汇储备的规模。从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份额,通货膨胀比较温和,国内金融改革正在深化,人民币币值相当稳定等等,这些都是货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但我国的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开放,国内利率仍然受到管制等因素又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远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失为解决外汇储

47、备风险的长期策略,应稳步有序的推行,首先实现人民币的周边国际化,进而推进人民币的亚洲化。9(七)转变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观念,更加重视进口长期以来,我国实际实行的是鼓励出口创汇,限制进口以节约外汇的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外汇储备规模很小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有利于政府把稀缺的外汇资源集中起来以进口急需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合理陛。但这种政策的长期推行,造成部分人认为外汇越多越好的思想观念。当前,应树立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观念,避免错误的思想方法对实际工作的干扰;同时,应更加重视进口,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只有通过进口才能转换为国民的真实福利。进口的扩大也意味着他国更加依赖于我国的市

48、场,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提高。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历来的大国地位都不是依据出口确立的,相反,谁的国内市场大,谁的进口多,谁就越在国际经济中有发言权。从这点来说,我国要成就大国地位,就有必要成为进口大国。(八)鼓励资本输出,支持企业走出去造成我国资本项目长期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实行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吸引外资政策,同时我国企业由于各种原因走出去的趋势不明显。经过多年的经济增长,我国资本稀缺的程度已经有所缓解,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措施,鼓励资本输出,支持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找寻高额利润。尤其是在这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企业面临产品外销受阻等方面的问题,这促使我国企业须创造条件进行海外投资。一方

49、面,政府可以采取引导、信息服务、税收优惠等措施,帮助有条件的企业选择合理的国际市场进行投资,并在国际投资市场尽力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应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对海外投资作出合理的预期,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基础上促进资本走出国门,寻找新的利润空间。(九)建立多元化的储备体系针对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官方储备,且大量集中于美元资万方产的状况,我国应建立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其目的是要建立起官方与民间储备并重、外汇储备与实物储备并存的储备格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1、 调整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我国外汇储备中有70是美元资产,这种币种结构使我国储备资产受美

50、国经济和美元的影响很大。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减持美元是一个规避风险的理性选择。2、 增加黄金持有量。黄金是一种重要的储备资产,有非常明显的价值储藏功能,虽然经历了黄金非货币化运动,但黄金仍然可以作为非常时期的最后支付手段。增加黄金储备,保障金融安全。黄金储备量作为国际储备的一个部分只是是衡量国家财富的一个方面,黄金储备量高则抵御国际投资基金冲击的能力加强,有助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有助于维持一国的经济稳定。4)建立战略物资储备,鼓励资源性并购。我国多年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对原油、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具有旺盛的需求,在可预计的将来,中国对这类产品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大。能源等资源类产品对一个国家来

51、说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一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必要的保障前提。加强国际石油外交中国当前面临的情况是,一方面外汇储备面临贬值风险,另一方面是石油等战略物资无处可储。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石油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贸易,从国外购买现货或期货,二是通过购买国外油田或公司的股份,根据股份多少分得份额油。(十)通过金融创新,建立对外农业移民战略和农业投资战略安排(1)接向地多人少的国家租用或者收购土地进行农业生产。中国的农村劳动力与广阔的非洲大地进行了有机结合,产生了国内农村无法达到的经济效益。国家财政可以通过提供法律援助、外交及业务技能知识培训

52、、外语培训和财政免费提供小国务农的“商业保险”等政策,为出国务农的农民解决后顾之忧。(2)占有丰富土地资源的国际上市公司股权。粮食已经成为国际战略竞争中的战略武器。庞大人口基数下5的进口需求,会被国际资本放大成粮食版的“中国概念”,使我们的进口成本成倍上升。收购或者参股具有丰富七地资源的海外上市公司,中国就有可能在粮食战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对冲国际粮食价格上升的负面影响。如果从国际视野上处理好粮食供应与价格平衡问题,外汇的战备作用就会发挥极致。(3)通过金融创新,在农村建立各类保障制度。外汇储备高,与农村劳动者转移出来的民工功不可没。如果有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财政转移支付,比如建屯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

53、和医疗教育机制,解除农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并享受教育方面的全民待遇,则农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会大大提高,一举扭转改革三十年来农村消费的增长率始终低于城市的局面。(十一)通过货币政策创新,稳定中国资产价格2008年下半年的热钱撤离和国际金融危机加剧的相互影响,直接导致了中国资本市场出现大幅度F躜oil。为了维持金融稳定,我国必须加强货币创新,防止出现大规模的热钱撤出严重破坏我们的金融稳定。(十二)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与规模呈正相关。因此,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整体效率,应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无论从中国提高外汇储备资产

54、的管理效率,还是中国应对美国经济的下滑而引发的伞球经济衰退的威胁,中国都有必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依赖出口、投资拉动转向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并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的市场结论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主要用于应付国际收支失衡,维持汇率稳定,维护一国的国际信誉和提高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为满足这些目标需要,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特别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就决定了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国际市场上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一国的外汇储备的持有量有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发展。然而各种理论模型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无论哪一种都难以单独地准确界定

55、出一国,尤其是我国这样有特殊国情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衡量外汇储备是否适度,更应该注重实证分析,而不是理论判断,更应该注重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国情的分析,而不是对世界各国外汇储备的一般性论证。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外汇储备规模不仅仅要能够保证正常时期国际收支需要为足够,还要能够稳定经济主体的外汇需求,从而有效抵御国际金融深化带来的危机与冲击。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实质上是否真的过大值得重新思考。通过本文分析,当前我国雄厚的外汇储备是合理的和必须的。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主要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结果。然而,其来源及发展动态并不具备长期稳定性。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呈逐渐

56、缩小趋势的可能性很大。现行结售汇制度人为抑制了外汇需求,必然被改革被淘汰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增加是入世后外资抢滩中国市场的短期现象结果,这一过程不可能长期持续。无论是理论逻辑还是实践经验中,目前的“双顺差”局面都不会是稳定的常态。另外,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不可避免资本管制放松,热钱涌入,充裕的外汇储备还是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安全的保障。外汇储备增加与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不无关系。即便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必然伴随着巨额的机会成本,与促进内外经济均衡,维持外汇市场稳定安全的目标比较,规模增速是合理的。发达国家自身的优势保证了其外汇储备规模可以以少制胜,却与中国国情不相适应。以下几个方面的政

57、策措施可以平衡外汇储备三性之间的矛盾,缓解规模压力。扩大内需是解决问题的本质关键。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才能提高外汇储备稳定性。改革现行结售汇制度向意愿结汇制转变。在开放资本市场时,应该将金融安全作考虑的首要问题,资本管制必不可少。由于国际汇市走向尚不明朗,还要分散外汇储备结构风险,遏制资本外逃,稳定人民币汇率,打压国际热钱投机企图。另外,中国可以利用目前资金充裕的有利条件,解决金融业问题。在国际金融环境动荡不安情况下,适度充裕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正常运行,平衡国际收支波动,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抵御各种金融、政治风险,避免由于外部经济失衡从而导致内部经济失衡。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

58、济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在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时期,尤其是我国经济即将面临全面对外开放之际,各种国内、国外影响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因素逐渐增多,更不能轻言外汇储备过多。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外汇储备规模不仅仅要能够保证正常时期国际收支需要为足够,还要能够稳定经济主体的外汇需求,从而有效调控入世带来的短期不确定性因素,有效抵御国际金融深化带来的危机与冲击。9JWKffw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RWXmA&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

59、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

60、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

61、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RWXmA&UE9aQGn8xp$R#͑GxGjqv$UE9wE

62、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89Am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

63、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

64、kNXpRWXmA&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