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虫害防治技术讲座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8105224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稻虫害防治技术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水稻虫害防治技术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水稻虫害防治技术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水稻虫害防治技术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虫害防治技术讲座(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1-91稻飞虱稻飞虱褐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灰飞虱2灰飞虱灰飞虱3灰飞虱灰飞虱4Rice stripe virus disease562023-1-97白背飞虱白背飞虱白背飞虱白背飞虱,也有长翅,短翅之分。小盾片中间黄白色,两边黑色(雄)或暗褐色(雌),前翅半透明,微带乳白色,两翅会合线中间有一黑斑。短翅型雌虫除了翅短外与长翅型区别不大,短翅雄虫不多见。长翅型雌虫 短翅型雌虫 长翅型雄虫 末龄若虫2023-1-98褐飞虱褐飞虱2023-1-99褐飞虱褐飞虱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体色暗褐色或淡褐色,前胸背板和小盾片上都有三条隆起线。雄虫腹部末端喇叭状,其余与雌虫一样。短翅

2、型翅长不超过腹部。2023-1-910成虫(长翅)若虫成虫(短翅)2023-1-911 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羽化的,一代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二代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三代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四代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五代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主要为害早稻田,后期以褐飞虱为主,主要为害晚稻田;迁入降落的途径有两条,一个是在鄂西南,另一个是在鄂东南;在优质稻上为害加重。2023-1-912湖北省水稻飞虱发生情况三月三月 四月四月 五月五月 六月六月 七月七月 八月八月 九月九月 十月十月十一月十一月中稻中稻晚稻晚稻2005年

3、2006年2023-1-913稻飞虱为迁飞性害虫,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刺吸汁液,致使稻株失水干枯死亡,俗称“穿顶”,防治不力将颗粒无收。稻飞虱在我省一年发生45代,67月上中旬迁入,迁入的季节遇上雨日多、雨量大时,降落点易落地成灾。田间阴湿,生产上偏施、过施氮肥,稻苗浓绿,密度大及长期灌深水,利其繁殖,受害重;夏季不热,晚秋气温偏高利其发生。今年的梅雨季节长,降雨次数多,雨量大,稻飞虱因而发生严重。2023-1-914稻飞虱繁殖迅速,每雌平均产卵200700粒,水稻生长期间各世代平均寿命10一18天,田间增殖倍数每代10一40倍,让人误以为稻飞虱是一夜成灾。

4、一般年份8月中旬发生的第4代为主害代,由于今年第3代的虫量普遍很大,百蔸虫量5000头以上,个别田块达20000多头,是防治指标(1500头/百蔸)的10多倍,有的田块已经出现穿顶,若不抓紧防治,压低基数,在中、晚稻成熟期将会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前期农药的不合理使用:1)前期使用农药时多混配有吡虫晽,而用量往往不足,起了进一步筛选的作用;2)前期使用农药时常用的菊脂类农药,可促进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增强了褐飞虱对吡虫晽的抗性。2023-1-916(1)做好测报工作,搞好迁入趋势分析,种植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减少虫源。(2)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防止后期贪青徒长,适当烤田,降低田间湿度。(3)在若虫

5、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及时喷洒对路药剂,以内吸性好,持效性长的药剂为宜。(4)防治时应统防统治,以免稻飞虱迁移危害。2023-1-918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2023-1-919二化螟危害2023-1-9212023-1-922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一)为害特点1、寄主除水稻外,还有茭白、甘蔗、高粱、玉米、稗草等。2、二化螟还可在叶鞘内蛀食,形成枯鞘。3、水稻被害形成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和 虫伤株等症状。2023-1-9232023-1-924形态特征1、雌蛾黄褐色,前翅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2、雄蛾翅色较深,中央有紫黑色斑点,腹部尖削。3、2龄以上幼虫体背有暗褐色纵线

6、5条。二化螟越冬幼虫和蛹二化螟越冬幼虫和蛹 2023-1-925生活习性1、1年15代,长江流域1年34代。2、以46龄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及杂草中越冬。3、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雌蛾喜在叶色浓率、粗壮高大的稻株上产卵,卵多产于叶片的下半部。4、幼虫侵蛀水稻能力比三化螟强,尤以分蘖期、孕穗期的侵入率和存活率高。孵化后首先群集叶鞘内为害,形成枯鞘;2龄以后开始蛀入稻株内部食害,造成枯心苗、枯孕穗、白穗、虫伤株。越冬代老熟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其他各代在稻茎内或叶鞘内化蛹。2023-1-926二化螟二化螟1、发生危害的主要特点、发生危害的主要特点 一年发生2-3代。荆州各代成虫盛发期:一代在5月

7、上旬,二代在7月上中旬,三代在8月上中旬;主害代为一代,主要为害早稻大田、中稻秧田;广泛分布在我省各稻区,全省普遍发生严重;发生为害期加长,三代发生加重;四代为不完全代,越冬化蛹前的幼虫在油菜和小麦田为害。2023-1-927防治方法以农业措施和生物药剂防治,重治一代,灯光诱杀控制二、三代,在防治关键时期配合高效、低毒对环境和天敌安全的化学药剂防治。28螟虫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螟虫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螟虫的防治主要是要抓住关键时螟虫的防治主要是要抓住关键时机机:早晚稻前期的枯鞘期(二化螟的二、三龄早晚稻前期的枯鞘期(二化螟的二、三龄幼虫高峰期、早中晚稻的破口期(卵孵高幼虫高峰期

8、、早中晚稻的破口期(卵孵高 峰期峰期防白穗)和蜡熟期(防虫伤株)防白穗)和蜡熟期(防虫伤株)。注意交潜用药和用足水量注意交潜用药和用足水量(发生不整齐、用发生不整齐、用水量不足和农药残效期短是影响螟虫防效的水量不足和农药残效期短是影响螟虫防效的三大因素)。三大因素)。2023-1-92930与二化螟的区别与二化螟的区别 二化螟幼虫背上有二化螟幼虫背上有5条明显的褐色纵线,条明显的褐色纵线,而三化螟则没有。而三化螟则没有。孵块产,上盖有茶褐色到淡褐色鳞毛孵块产,上盖有茶褐色到淡褐色鳞毛 三化螟 蚁螟2023-1-9312023-1-932三化螟(一)为害特点 1、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 2、以幼虫蛀入稻株茎秆中取食为害,致使:苗期、分蘖期呈现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形成白穗;黄熟期成为虫伤株。2023-1-933形态特征1、雌虫前翅黄白色,翅中央有1黑点。2、雄虫前翅灰黄色,翅顶角有1列黑点组成的斜纹,外缘有79个小黑点。3、幼虫头褐色,胸腹部黄绿色,背中线暗绿色。雌蛾 雄蛾幼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