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8104787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王春鸣;邹姮;戴慧莉;王青;孔宪明【摘要】目的 通过对临床科主任、临床医务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科研管理人员的 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分析,探讨促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行方案.方法 定性研究与定 量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采用小组访谈;定量研究采用二次资料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 合作渠道不畅、资金支持不足及缺乏培训,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医 疗卫生机构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培训力度、建立科研平台、加大资金支持,有助于 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期刊名称】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年(卷),期】2010(017)004【总页数】3页(P350-352)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作

2、者】 王春鸣;邹姮;戴慧莉;王青;孔宪明【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科研部,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 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科研部,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科 研部,上海,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科研部,上海,200001;上海交 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科研部,上海,200001【正文语种】 中 文中图分类】 R197.32科技成果转化已被全世界各行业广泛重视,其重要性正日趋体现1-2。成功的科技 成果转化需要经过有效的管理,结合所在国家的经济、文化以及需求的实际情况,否 则再优秀的科技成果也难于转化和推广3-4。在我国,尽管

3、每年有上万项成果获得 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但成果转化率仅 25%左右,真正能够商品化的不足15%(7.2% 14.8%)5,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仍在起步阶段6-7,与美国、日本等发 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70%左右的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8。对医院成果转化的研 究与探讨已被研究者们在各层次开展,所总结和分析的结果有一定的趋向,集中体现 在资金及投入的限制,科研管理意识和水平的限制以及信息渠道的限制等9-10。 针对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的相关人员,包括临床科主任、临床医务人员、科研 人员以及科研管理人员的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方案 在各类文献中较少的被提及。1 研究方法 主要通

4、过对二次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对临床科主任、科技成果获得者及科研管 理人员的访谈与调查问卷的分析,探讨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行方案。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 135份,有效回收 127份,总有效回收率 94.7%。问卷针对 本院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了解程度,以及成果转化机制的看法。受访者 12名,其中临床科主任 2名,管理人员 3名,拥有科技成果的医务及科研人员 7名,访谈涉及医疗卫生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内容。2结果2.1基本情况在有效调查的 127名人员中:65名为男性(51%),62名为女性(49%); 学历分布从本科及以下、硕士、博士 ,分别为 15名 (12%)

5、、 59名 (46%)与53名 (42%);职称分布为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 45名(35%)、中级人员 43名(34%)、副高 级39名(31%);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分布从13年、4年以上分别为58名(46%) 与 69名(54%)。2.2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 86%的科研人员愿意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有 13% 的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是否转化持无所谓态度,还有 2%的科研人员不愿意将自己 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在回答是否有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时,46%的科研人员需求 一般,25%的科研人员需求大,28%的科研人员需求较小。2.3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关注度 109名(86%)愿意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进

6、行转化的受访 者中,有 58人(53%)关注了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而该部分人员对我国专利申请相关 流程、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利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分别仅有 39%、 31%、22%。2.4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因素被选率依次为: 成果本身 83%、资金支持 71%、合作渠道 50%、所在单位支持 49%、专业管理 49%、政府支持 46%。受访者普遍提出资金支持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主要因 素。2.5 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在访谈中,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聚焦在合作渠道及所在单 位支持这两个方面,其中所在单位支持又主要反应在资金支持方面。另外,所有受访 者均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

7、不畅通是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位 受访者表示,自己的专利成果转化渠道完全由私人关系建立,希望能够由医院建立转 化平台,与工科单位取得联系。2.6 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措施的调查根据以上难点,提出四个激励措施:方便操 作流程;建立便捷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与成果拥有者挂钩;成果 转化与绩效及考核挂钩。四项措施的被选择率分别为 87%,83%,92%及 62%。访 谈中科研人员认为,最能够激励成果转化的措施是单位的资金支持。3讨论3.1 转变意识增强培训科研人员普遍认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很有必 要,但事实上,医院的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较低,无论是医务人员、科

8、研人员还是管理 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关注度均不高,说明科技成果转化还处于初级阶段。 调查结果显示,成果转化需求与科研人员的学历无太大关系,而与科研人员从事科研 工作的年限有关。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从事科研工作年限低的科研人 员多为低年资的住院医师,且处于轮转期,客观上很少会产生科技成果,从根本上决定 不需要科技成果转化,因此也没有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从事科研工作年限高的 科研人员,由于参与课题的数目较多等原因,能够产生的科技成果也较多,自然对科技 成果转化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因而较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从事科研工作年限低的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相对较低,

9、同 时也发现该部门群体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知程度也非常有限。这就表明,医疗机构 内部对科研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开展还不够完善。高年资的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流 程及法规等问题认知水平的提升,是建立在需求上升,并且通过自己询问或者摸索的 方式获得,而由医疗机构内部组织的系统培训过程也相对缺乏。3.2 建立科技成果孵育和转化平台目前,医疗卫生机构大多没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转 化平台及孵育平台。医疗卫生单位每年有大量的获奖成果及专利产生,但是成果转 化需要的资金投入量极大,不可能投入给每一个专利。因此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一个 科技成果孵育平台,对转化潜力佳的成果进行支持。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系列成 果评估标准,在科

10、研人员申请课题之初对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做出控制。要求课题组 在进行申报时即考虑成果转化的可能性,无转化潜力的课题成果减少甚至不给予经 济支持。若课题组认为该专利有转化意义,就当在申请书中注明对该项专利成果成 熟度的预评估报告,报告可涵盖转化潜力、成果转移、成果转化及转化环境几个方 面11,以此评定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和市场前景。在小组访谈时,临床科研人员表 示依靠临床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可对科技成果进行预评。因而,对科技成果转化前 景的评估,可由临床科研人员首先进行自评,并提交预评估报告;而后,由科研管理部门 组织相关人员及部门对该成果进行再审核,对审核通过的成果通过科技成果孵育平 台进行成果转化方

11、面的经济支持。建立成果转化和平台。受访者认为,应由医院的名义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更多 的医工单位及专业中介机构取得联系。科研人员认为,建成的成果转化平台应具有 实际的效用,参与至本平台的企业与机构应均由科研管理部门审定资格,认清真伪后 才能允许进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立将扩宽课题组与企业的接触渠道,增加成 果转化的成功率。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也将增加资金投入的渠道。目前资金投 入不足是导致医疗卫生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因素。由于医疗卫生领域科技 成果的转化时间长且风险高,一味要求由单一的医疗卫生机构或企业承担显然不现 实。经过调查认为,医院在成果转化的资金方面,可从企业承包以及风险

12、投资角度拓 宽渠道。3.3 建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首先,医疗卫生机构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 政策,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力度。各医疗卫生机构多制定了自己的科技成果 转化奖励政策,这些政策不尽完善;科研人员认为,应包括参加各种成果供需见面会等 会议费用的报销,以及将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与成果拥有者挂钩等内容。在制定科 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时,一方面适当考虑科研人员对收益要求,另一方面应当在对科 研人员培训时宣传成果转化奖励政策。其次,建立简便的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临床科研人员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流程的繁琐 也是造成推广科技成果转化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建立便捷的转化流程,既能降低 对科技成果转化培

13、训的难度,又能提高科研人员的接受度,从而达到提高科技成果转 化。再次,完善考核标准。目前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的指标大多为 SCI 论文数及课题数目 SCI 论文虽然具有国际通用意义,但是其主要着重于学术研究水平方面,对科技成果 转化方面要求不够。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考虑,医疗卫生机构在对科研人员考核时, 可考虑加入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指标。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Li-Hua R.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ransfer in ChinaM.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4:27-28.2 Roberts E.B.and F

14、ukuda M.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Japanese universities topharmaceutical compan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ommercialization,2004,3(3):243-262.3 Samli A.C.Technology Transfer:Geographic,Economic,Cultural,and Technical DimensionsM.Westport,CT:Quorum Books,1985:17-18.4龚完全,熊正德高

15、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分析与改革思路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129-131. 沈毅等制约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几西南军医.2004,6(2):45-47.戴巧玲,张应澄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探讨J 福建医药杂志,1995,17 (3) :99- 100.7 郑晓燕,邢建欣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东岳纵论,2004(5):205-206.8 迟宝旭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借鉴J.科技与管理,2005(1):118-122.9 赵镇,李海燕,王省良,叶深溪医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奖 励,2004(4):79-82.10 张焕萍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探讨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3):89-93.11 阎为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模糊评价方法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129-13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