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8092340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手抄报内容(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阳节手抄报内容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称“重阳”,关于重阳节手 抄报你会制作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希望对 你有用!重阳节的简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 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 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 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 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 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

2、西汉,鼎盛于唐代以 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 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 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 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 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 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 节日。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 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 年 5 月 20 日,重阳节被国 务院列

3、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 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重阳节的历史演变: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 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 重阳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古时南北各地风俗各异,先秦时期,各 地习俗尚未融合流传,重阳节习俗活动鲜见于文字记载。现存有关重 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有载古人 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重阳节”之名称记载,始见于 三国时代;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出现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 记载,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

4、了唐代被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重阳节 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 的文化内涵不断延展丰富。重阳习俗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汉代作品西京杂记中 收录了古时重阳节求寿之俗。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 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是 在文字资料上关于重阳节求寿之俗的最早记录。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 (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另有说,在战国时代, 重阳在一些地方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王宫中进行的活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重阳节: “岁

5、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 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晋代文人陶渊明 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 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 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 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据记载,正式将农 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 780 年785 年),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

6、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 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清,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 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风俗依 旧盛行,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 以招吉祥”。发展至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政府将每年的九月 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 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 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 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 活动

7、世代流传,设宴敬老、饮宴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 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之一。重阳节谜语:1、重阳日(打一字)昌2、重阳日聚会(打一字)晶3、重阳之前来大连(打一字)奋4、重阳重九两难分(打一字)果5、一到重阳山中游(打一字)画6、日复一日(打一节令)重阳7、明星相聚重阳节(打一字)胜8、佳节又重阳(打一字)倡9、共醉重阳节(打一歌名)九月九的酒10、“待到重阳日”(打一化学名词)结晶11、“菊傍重阳未肯开”(打一成语)黄花晚节12、老有所养(打一礼貌用语)晚安13、遍插茱萸少一人(打一字)歌14、重九馈赠礼品(打一四字越剧折子戏)十八相送15、祖孙回家(打一成语)返老还童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