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几种方式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8090023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6.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产融结合几种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产融结合几种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产融结合几种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产融结合几种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融结合几种方式(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转载产融结合研究一. 产融结合的含义产融结合,即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指两者以股权关系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 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结合。从两种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载体来看,产业资 本一般是指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一般是指银 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产融结合是产业资 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寻求经营多元化、资本虚拟化,从而提升资本运营档次的一种趋势。是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间的资本联系、信贷联系、资产证券化(股票、债券、抵押贷款或实物 资产的证券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本结合、信息共享等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

2、,产融结合大体上可以分为“由产到融”及“由融到产”两种形式。由 产到融,是产业资本旗下,把部分资本由产业转到金融机构,形成强大的金融核心;而由融 到产,是金融资产有意识地控制实业资本,而不是纯粹地入股,去获得平均回报,(本文作 者:银河证券田书华 或是巨进巨出的产业。在我们国家,由于政策规定银行业不能投资实业,银行资本就难以在近期内与产业资本 结合,所以目前我国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就不能沿着“由融而产”的路径发 展,而主要是“由产而融”。因此,现阶段,我国的产融结合多为产业集团从事金融业务, 即“产业投资金融”。(本文作者:银河证券田书华htt p:/二. 实施产融结合的积极意义发达

3、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必然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这 是社会资源达到最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这种融合,宏观上有利于优化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控 效果,微观层面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快速流动,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从国际国内经验看,只 要风险控制得当,产融结合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途径。据统计,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都成功地进行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经营行为,产业 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已成为不可遏制的世界潮流。1. 产融结合是企业做大作强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实力的增长和发展以及经营规模的扩大,都离不开两种战略选择:一是通过改善经 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内部资源

4、的有效性,增强企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依靠自身积累,逐步 扩大再生产,即内部管理型战略,它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来实现的。二是通过资本市 场寻求企业重组和扩张,主要是利用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形式,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 行的资源重新配置,即外部交易型战略。过去企业集团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中,往往偏重于内 部管理型战略,强调自身积累和发展,注重企业的经营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日新 月异的今天,仅仅依靠内部管理型经营战略是很难跟上时代经济的变迁的。今天的企业如何 做大做强?我们认为:在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当今经济环境条件下,参与资本市场、利用金 融手段、搞好资本运营,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是一条值得借鉴的

5、途径。通过兼并、收购与重组 等外部交易型战略,企业集团整体实力可以得到的巨大发展;通过兼并与收购可以使企业集 团的竞争战略得以实现,竞争实力大大加强;通过重组,调整内部资源的分配,可以提高资 源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目标。但无论企业集团准备实施什么样的外部 交易型战略,都需要拥有一个自己掌控的金融平台,有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金融平台,是企 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作证明:企业集团成功进行产融结合后,能够 更强有力的参与国内外的竞争,从而在国内实现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制,在国际上帮助提 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世界上很多大型财团都有一家大银行作为其金融平台,例如日

6、 本的住友、美国的洛克菲勒财团分别拥有住友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 展的实践表明,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对资本需求的不断扩大,就会开始不断向金融 资本渗透,因此,金融是企业壮大的必要途径。产业集团往往会利用自己控制的金融平台,将金融业当作产业发展的“发动机”或“提 款机”以实现“金融疏通血液,产业提供利润”的良性循环,发挥协同效应,提高资产回报 率。通过产融结合,第一,产业集团可以建立统一的金融平台,使各金融业务之间及金融业 务和主营业务之间形成业务互补,实现业务扩展和内部资源的整合;第二,产业集团通过参 与金融业,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同时通过金融机构可以很好的进行企业的并购

7、、重组及风险 的转移,迅速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三,产业集团拥有庞大资金需求及现金流,金融业可以成 为连接其各大业务的重要环节,促进产销的顺利进行,并且获取金融行业的高额利润,提高 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通过产融结合,促使产业规模扩张的速度远远高于 成本提升的速度,使得产融结合之后的企业运作起来更有效率,目前,我国一些企业集团也 开始出资参股或控股金融企业。另外,相对于产业资本而言,金融资本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且资本的专用性较弱,产融 结合是利用金融资本将产业资本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有效途径。2. 产融结合是经营多元化的需要企业在大型化过程中不仅需要融资和投资渠道,更需要将资本多元化,在风

8、险和收益之 间寻求积极的平衡。经营多元化的一种重要领域是金融领域,由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运 转周期不尽相同,两者结合可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冲击。可以说,产融结合实际上是 经营多元化的需要,是企业转变经营方向的便利途径,可以帮助企业分散风险。由于产业固 有的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如何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培育整体竞争力,也需要金融 资本的支持。因此,进军金融领域应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而对于金融企业来说,也需 要工商企业的资本参与,保证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俗话说的好,“小企业经营产品,大企 业经营产业”,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档次时,往往由产品投资者变成了产业投资者、战略 投资者

9、。企业集团可以利用金融业的灵活性特点,通过并购、控股、持股等方式,适时转变 经营方向,将资本从低利润行业转向高利润的行业,实现集团的利润最大化。如GE (通用 电器集团),其产融结合的成功就得益于在制造业形成的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GE金融业 务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产业和金融有机结合,相互依存,相得益彰GE的金融 业务范围虽广,但基本上属于其集团企业产业链的相关延伸领域。另一方面,GE金融业务 利用制造业基础获得AAA最高信用评级,又利用这一评级实现低成本融资,为产业发展提供 现金流。3产融结合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交易费用、节约运营成本企业集团通过产融结合可以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共同置于一个公

10、司控制主体之内,从 而实现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构成一种包含金融机构的内部资本市场,对资本配置产生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企业集团外部金融市场的交 易成本。企业集团在主导产业发展进程中通常会涉及到大量外部金融交易活动,当企业由外部金 融机构提供服务时,必须按较高的市场价付给金融企业相应的报酬费用对于一个大的企业集 团来说,这些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数目;而企业通过产融结合可以使金融机构成为自己企业 集团的一部份,企业集团发展金融业务试图将相当一部分体外循环的资金变成体内循环资 金,资金外部循环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以达到节省对外交易成本支出、增加企业集团内 部

11、利润的目的。产融结合后在信息获得方面,与融合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即双方在产 生经济交往时,相关的谈判、履约费用都将不同程度的降低,节约成本。因此,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外部利润内部化成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最直接动因之一。另 外,金融资本为产业资本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信息支持和更多融资便利,促使一些相关费用不 同程度地降低。4.产融结合可以创造协同价值产融结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增加企业集团的收 益和资本积累速度,加快集团企业的财富聚集的速度,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从 而产生一种跨行业的协同效应,最终形成较为显著的竞争优势。(本文作者:银河证券田书 华 企业集团

12、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市场声誉、品牌与资源优势,将其移植到金融产业,并依 托现有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市场,拓展优势资源的使用限制,创造出更大的协同价值。企业集 团通过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利用企业集团庞大的资金流延伸企业的价值链,通过生产经营 与资本经营的两种价值增长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以更为独特的方 式为股东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资金与资本的双向增值,获取产业与金融协同效应,增强竞争 优势,创造协同价值。产融双方还可以在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可能互有余缺,通过有效的结合,可以使这 些要素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无形资产方面,通过产融结合,可以膨胀有优势一方的无形资产。 例如:企业集团发展金

13、融业,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客户网络和通讯网络,通过公用客户 资源的优势,为这些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生范围经济效益;同时,充分利用客户 资源、销售更多产品与服务给同一客户,这本身也能为客户带来很大的便利。实施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可以借鉴通用电气公司(GE)的模式,一方面利用其主业部门 拥有的市场声誉提升金融产业的信用级别、冲破金融行业进入壁垒、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 面依托主业部门的业务优势,充分利用集团丰富的产业经验、稳定而巨大的利益相关者市场 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相关金融业务。比如,昆仑银行计划将实际运营总部设在北京,致力 于利用中石油集团产业链上的近10万个活跃的供货商以及数量众多的

14、加油站终端,发展成 为全国性商业银行。三. 产融结合的实现方式1. 产融结合的实现方式纵观欧美、日韩等地区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金融资本主导型和产 业资本主导型两种模式。金融资本主导型一般是由银行资本起家,由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渗透,用银行资 本控制工业资本,二者融合成长。金融资本向产业的渗透始于 19世纪末,随着 生产集中进程的加速并受其推动,银行业的垄断也相继产生和发展,此时,银行 业涉足产业也成为必然。金融资本向产业渗透的一般进程是:先由银行资本起家, 利用金融机构“万能垄断者”的地位来控制产业资本,两者彼此渗透、互相融合。产业资本主导模式是由产业资本旗下,把部分资本由产业转到金

15、融机构,形成强 大的金融核心。在日本、韩国等一些亚洲国家,早期的金融控股集团基本上都是 以产业资本为支撑、为核心的,主要是一些家族型的企业集团在快速发展的过程 中,一方面要解决自身发展产业中的融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为自身在产业中积 累的大量资金寻找出路,同时为了自身金融交易的方便,逐步构建起以家族企业 为核心的、以产业资本掌握控制权的金融控股集团。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资金形态已越来越具备资本 的特征,并且形成了少数初步具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如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平安 保险、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中银集团都形成了金融控股的形式, 但是,我国银行业改革滞后、产业资本

16、最先成熟,这一特征决定了我国产融结合 的发动者不是金融资本,而是产业资本。并且,目前我国政策规定银行业不能投 资实业,所以目前我国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多为产业集团向金融业 投资,即“产业投资金融”。2. 可供选择的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经纪公司、基金公 司、期货公司、租赁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典当、汽车金融,小 额贷款等等。产业资本可以以参股或控股的形式进入金融机构。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是产融结合的主要形式。参控股金融机构的主要途径有四 种:包括独家或多家联合发起设立;借增资扩股之机参扩股;直接或利用关联企 业去控股金融机构;借原

17、股东退出之机受让金融机构的股权等。(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很多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首选。目前全中国一年的 GDP 在 3 万亿美金 左右,折合约21 万人民币(按1:7),而至今年6 月末,银行金融机构境内本 外币资产总额73.7 万亿,是实体经济的 3倍多。按机构类型划分,国有商业银 行总资产最多,占一半强;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 10.8万,增长较国有商业银 行更快;而城市商业银行增长最快。企业集团参股持股商业银行后,通过银行吸 收存款、集中社会闲置资金,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企业集团的内部化,然后通过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进而成为企业集团的投资、开发、建设、生产和经营等方面 的信贷服务。企业集团控

18、制商业银行后,将彼此的信贷关系内部化以后,有利于 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益,集团的财务费用就变成商业银行的利润,进而转 变成集团的利润。相较于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租赁等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居于金融的核心地 位,为企业整合金融板块,建立资源共享的综合业务奠定基础,有利于加快企业 集团资本的积累速度。因此一般金融控股公司都会把商业银行作为整个金融控股 公司的核心。事实证明银行资本利润远远高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对于集团整体 实力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集团的品牌和形象都有极大的作用。(2)证券公司 投资证券公司,则既可以利用证券公司的业务功能,为集团的资本经营提供全方 位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分享证券行

19、业丰厚的利润,获得高额回报。券商的业务包 括自营业务,即各种固定回报证券、国库券、债券,非固定收入的股票、信托产 品等;投资银行业务,即在并购、IPO、借壳的过程中提供中介服务;资产管理 业务,对资产进行保值增值的管理;基金管理业务;以及证券经纪业务。过去券 商一般都不是做自营业务的,但现在,自营业务是券商的利润核心。在西方信息 披露更加严格的情况下,券商会利用企业收购的机会,抛出要实施收购公司的股 票,而收购标的公司的股票,因为一般来说收购者本身是要赔的,而被收购者是 要升值的。所以美国的券商利用该正向操作,加上不断地做资产组合的调整,来 获得自营业务的收益。(3)基金基金基本上分为三类;证

20、券基金、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基金类别不同与集团发展的关联程度也存在着显著差异。证券基金由于资金定向 投往证券市场,所以跟集团的整体关联程度不大;产业基金帮助企业集合资金、 吸收资源、扶持重点产品,有利于企业发展重点业务和战略转型;风险投资基金 有利于培养集团的高科技产品和产业,能够帮助提高企业的孵化和资本运作能 力。(4)信托信托公司是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够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实体的,优势鲜明。 信托业务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等,也就是说只要是一块资产, 就可以设计资产证券化的方案,甚至只要一个产品有相对可靠的收入,或被认为 能够认为有相对可靠的收入,就可以将它证券化。(5)

21、担保担保公司属非金融租赁公司、非金融的机构,因此相较于其他金融企业,成立的 门槛较低。担保公司通过为子公司进行融资担保,为担保公司带来稳定的内部承 保市场,而通过担保费用的收取,集团总部能够获得担保公司取得的风险议价收 益,又通过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本文作者:银河证券田书华 外部担保业务运作。(6)期货随着2007 年期货交易条例发布实施、股指期货等进金融衍生品的推出,中国的 期货市场已进入良性循环,交易品种日益丰富,以券商基金、QFII、私募基金为 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其中。期货市场具有的套期保值、价格发现、资产配置、 套利和投资等功能,在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发挥。但对比国际金融市场,目前中国

22、 的金融功能,中国企业做期货的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空间很大。(7)金融租赁金融租赁公司和信托、担保公司相比,信托投资公司募集资金,金融租赁公司则 负责风险控制,在共同的项目上发挥特长,利用担保公司为开展项目进行担保。 金融租赁的一种运作方式是根据租赁需求,租赁公司购入设备租赁给使用方,担 保公司为其提供资金担保;另一种方式是评估并出售给租赁公司某设备,租赁公 司再将设备回租,使使用企业成为轻资产,这种做法也是非常常见的。如江西萍 乡钢铁厂需要一套 90 多亿的冷轧设备,对这样一家企业压力很大,因此他们采 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即支付较少的首款后,由一家租赁公司购入设备租赁给他们, 他们得以直接使

23、用,并通过20 或30年分期还款。如果未能还款,租赁公司可将 设备收回并租赁给其他企业,然后通过法律来追诉应还款项。金融租赁的空间很大,比如说中国在建诸多的地铁项目,必须要使用的盾构。进 口盾构设备单价高达数千万美元,一般只有像中国中铁这样的企业拥有这样的资 产。在盾构普及之前必须由母公司持有,子公司需要的时候采用向母公司租赁的 方式,而现在盾构依然是稀缺资源的时候,不能将其租赁给其他公司,避免培养 竞争对手。再比如重工企业的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这类的设备,必须依靠租 赁市场。在美国的建筑装备市场,完全是由租赁公司购买并出租给建筑商,但是 中国该市场尚未形成,因此目前中国大型重工企业都在自己

24、推动租赁业务。(8)保险保险的进入门槛较高。保险资金过去只能依靠银行拆借利息,但现在保险资金的 投向在逐步放松,保险资金逐渐形成基金、私募基金、基础建设等多元化使用。 私募股权基金(PE)是相对公募(公开发行上市)的,很多企业都是以企业的自 有资金,或者借贷资金做私募股权投资。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重点关注需要改制 的国企和快速成长中的民企,投资重点包括了医药、建筑、装备、文化等等,一 些先行的私募都获得了非常好的回报。进入保险经纪公司也是一个选择。很多国际公司就选择进入保险经纪业务领域, 如西门子内部甚至有保险中介公司,整个集团的各类保险都经由该中介公司,这 中间赚取的手续费数目惊人。而该中介公

25、司再做关联企业的保险、上下游供应链 企业的保险的话,每年单在保费上给公司带来的就是高额的利润,这在很多国际 集团中都很常见。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是产融结合的主要形式。从发展态势来看,近几年由于参 股商业银行受到资金门槛的限制,更多的企业集团把目光转向较小的城乡银行、 信托投资公司,或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业因为被视为未来的朝阳 产业,成为企业分散投资的重点选择对象。现阶段,证券、信托被参股多于商业 银行;城商银行多于股份制银行。比如中石油通过现金的方式认购克拉玛依商业 银行,成为后者最大股东。该商行就可以依托中石油的优势,发展成为全国性的 商业银行和国际化的商业银行,单是中石油未来的

26、资金放入该行,就是极大的优 势。3. 各企业集团发展产融结合的路径和状态差别较大正是基于产融结合的诸多优点,产业集团纷纷开展金融业务,就国内外大型集团 进军金融行业的时机及产业选择来看,各企业集团发展产融结合的路径和状态差 别较大:(1)机构布局方面:积极布局或谨慎发展。国家电网集团作为国内产业办金融的 先行者之一,采取积极布局的策略,目前其金融板块已完成了较为全面的业务布 局,同时还形成了统一的“英大系”品牌,其金融机构涵盖了财务公司、财险、 寿险、信托、基金、证券、银行、期货、租赁等众多形式。而中石化集团的机构 拓展策略则极为谨慎,自 1988 年成立财务公司,跨出金融发展的第一步以来,

27、至今其金融板块仍只有财务公司一家。(2)组织形式方面:控参结合或不控不参。宝钢集团在金融机构布局方面采取了 控参结合的方式,其控股金融机构主要为财务公司及华宝信托,分别作为其内外 部经营核心机构,并在华宝信托下成立华宝兴业证券、基金,以促进信托业务的 开展。除控股机构之外,宝钢集团通过“大小非”方式广泛参股多家金融机构, 包括建行、浦发、深发行、交通银行(5.47,-0.04,-0.73%)、兴业、渤海银行、 太保、联合证券、华泰财险、新华人寿等,获取了巨额投资收益。华能集团则通 过多方布局,实际控股了包括财险、证券、基金、期货、财务公司等多家公司, 产业基金、信托、寿险公司也在积极筹备中。与

28、宝钢相比,华能集团参股金融机 构数量较少,且多为长期持有,其中又以商业银行为主,考虑到商业银行产权关 系的复杂性,实现控股难度极大,华能集团对商业银行的广泛长期持有极有可能 是出于完善金融布局的考虑。(3) 市场选择方面:内部深耕或外部开拓。西门子集团以其财务部为基础,于1997 年成立金融服务公司,(Siemens Financial Services Ltd., SFS)为工业、能 源和医疗三大业务提供跨部门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雇员数已超过1900人。过 去五年,西门子金融服务公司运作的资产平均在100亿欧元, 2008年达到113. 3 亿欧元,占西门子集团总资产的12%;五年中ROE平

29、均为29.4%,税前收益保持 在3亿欧元左右,2008年为2.9亿元,占西门子集团全部税前收益的10%。与西 门子集团类似,中石化集团的财务公司同样立足内部服务,目前已经拥有上海、 南京、广州、新疆、山东、郑州、成都、武汉、天津9家分公司,至2008年底, 财务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200多亿元人民币,占到集团资产总额的11.6%,2008 年实现利润总额15.5亿元人民币,达到集团利润总额的6%左右。而韩国最大的 企业集团三星集团则在其金融板块起步之初就积极关注外部市场开拓,早在 1952年就成立安国火灾,开始了其金融多元化的初步尝试,目前,三星金融作 为三星集团重要的产业板块之一,主要包括火灾

30、海上保险、信托公司、生命保险 及证券四大支柱产业,金融板块收入已超过集团收入的20%。(4) 业务协同方面:高度协同或充分多元GE在产融结合的路上经历了多个阶段, 并获得了众多企业集团的认可和推崇效仿。发展之初,GE集团通过多方储备, 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积极并购,广泛开展金融业务,为集团提供了低成本资金、 产业扩张基础、高额效益等服务。但进入新世纪(22.85,-0.11,-0.48%)以来,GE 集团逐步收缩其金融业务,通过业务组合,创造更为集中的金融集团,2006年 全面退出保险业,2008年合并商业金融与消费者金融集团,保留核心的租赁和 借贷业务、银行业务。对非核心的进入业务进行出售或

31、重组,如房屋按揭业务、 信用卡业务等。目前,GE集团金融公司广泛服务于GE产业链的上下游,为公司 的供应商、中间商、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租赁、抵押、质押等金融服务,与产业 实现高度协同,其销售收入也占到集团整体收入的30%-40%。三星集团的金融产 业则涉及火灾、人寿、信托、证券、信用卡、风险投资等各行业,且在各行业中 都做到行业前列,实现金融业务的充分多元。四我国产融结合现状况及特点1.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在我国,产融结合是在近20多年逐步发展起来的,其起步主要是由于政府发展 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1987年5月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的成立被认为是中国 企业开展产融结合的标志性实事件,1992年

32、首都钢铁公司发起成立华夏银行,标志着企业集团投资金融的实践正式拉开帷幕。整体上来说,我国产融结合的发 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及 90 年代初)。政策背景是政府实 施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战略,该阶段共有 60多家企业集团建立了属于集团内部的 非银行金融机构一一财务公司,并利用财务公司涉足信托、租赁和证券等金融领 域。该阶段产融结合的主要动因是资本的扩张需求,(本文作者:银河证券田书 华 渐增加。第二阶段,治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大量产业资本进军金融产业 导致严重的混乱状况,国家于1994年颁布了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 规定,严格规

33、定了投资金融企业的资质和参股方式,产业资本向金融机构参股 热情逐渐低落。该阶段产业投资金融的突出特点是,(本文作者:银河证券田书 华 的情况下,工商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盲目向金融业渗透,产业投资金融行为 缺乏市场规范。第三阶段,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3年)。随着资本市场的 高速发展,产业投资金融的发展也呈现出势头迅猛的态势。该阶段产业投资金融 的主要动因是资本的多元化经营需求,德隆、海尔、新希望等集团都曾借助投资 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产业投资金融的风险开始涌现,从2003年下半年开 始,曾经借助产业投资金融得到快速发展的农凯、德隆、复星等企业集团相继发 生严重危机。第

34、四阶段,蓬勃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的曲折发展后,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产业投资金融掀起了新的热潮, 众多企业集团在巩固已有金融产业布局的同时,积极参股、控股、发起成立证券、 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2.我国产融结合的现状是几乎所有大型多元化集团都涉足了金融领域我国产业投资金融在经历了起步、治理以及曲折发展几个阶段后,伴随着资产市 场的蓬勃发展,2004 年以来又掀起了新的热潮。2004 年以来众多不同性质的企 业集团都已经在整体战略的布局下,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积极发展 金融业务(见下表)。表 1:国内部分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状况侏障討

35、7VvV*VVJ推鏗此工V7V*电hVv/VaV*电力VaVVv华能VVVV討7w/JV*7_JFVvv1v17iZi/Y7YT-/VJ上汽JJ/WJV2V5/7V._4b tR7LUd-g- 土匸二亠-;39=n 4 FTTL七/n T1/If目1岁4匕1Eft叫r-妙-45&1-!fJ!电K时船:9J苗ft: &HI AGliQRkF idiI $)i73%J&FnJJ3首RQ0ir a 百-a %譽G4D03诚IR44屮 ns4HLJ ?冲筍aU Q 0E1.62tj*K::上匚y4AaM139L r !合00E-K te2 a a1JJfa %t申2JEain日iJ*di耳-1 3Q0

36、9;ac1270*D罠51斗-J1叫r a a51T in pqA If归t DDSft ft? Q a1nAfl产E39L1H1|c. M2Qa址 *1A1T_S:1n3ij D DB*a!0IaJ*2 Q1:2Q8Hn % U14- ail1A1ii4l)2li F. A 匸ir.邛2Em1茁1 囱n4K%u0j hj ?1* aQaM-N勺:49=.frr% 4%y?1:0y1! %=4ifL3F3F.24L431V541?ED 电丰*:?it.:1-ks fi3.我国产融结合的特点(1) 我国企业集团投资金融表现出了央企挑大梁、龙头企业争先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企业集团投资金融表现

37、出了央企挑大梁、龙头企业争先的 特点。具体来看,我国中央企业集团投资金融的势头较为强劲,从集团公司的角度看。 据统计,我国127 家央企集团中约有 1/3 以上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产业投资金融。 从上市公司看,据上证报统计,截至 2010年 1月,两市共有 133家主业清晰的 企业涉足参股金融业,其中央企背景的公司为 94家,占绝大多数。另外,央企 集团投资金融涉足的金融机构种类众多,几乎包括从商业银行到金融租赁公司等 所有的金融机构类型,而且融合程度深,往往采取绝对(控股 51以上)或相 对控股(前三大股东)的形式(见上面的表格)。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实施产业投资金融的企业集团往往都是本行业的“龙

38、头”, 是本行业的佼佼者,比如宝钢、联想等。另外从上市公司情况看,二是龙头企业争先。从上市公司统计情况看,目前涉足参股金融业的 133 家公司 中,具有行业龙头或者区域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有 62家,几乎占据半壁江山。(2)我国产业投资金融的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我国产业投资金融的模式并未遵循同一模式,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产业投资金融的平台从集团财务公司(万向集团)到资产管理公司(海尔集团以 及华能集团)、信托公司(中化集团),再到基本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招商局 集团以及中信集团),体现了企业集团适应市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抉择的趋势和特点,形成了五 种模式:一是以集团财务公司作为产业投资

39、金融平台的模式,比如万向集团入股浙商银 行、民生人寿以及浙江工商信托。在这种模式下,财务公司一般采取参股、并购 等形式出资入主金融机构。集团公司董事会有权决定或影响金融机构的最高管理 层任免决定及重大决策。二是以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作为产业投资金融平台的模式,比如青岛海尔参股纽约 人寿、青岛银行以及长江证券,华能资本控股永诚财产保险、长城证券以及华能 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在这种模式下,资产管理公司根据企业集团战略需要对下属 金融企业股权进行专业化管理,一方面为产业资本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另一方面 从事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以获取高额收益。(本文作者:银河证券田书华 三是以集团旗下信托公司作为产业投资金融

40、平台的模式,比如中化集团利用中国 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组建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参股诺安基金和宝盈基 金。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集团下属的信托公司统筹管理企业集团下属的金融业务。 在股权上,信托公司可以自己参股这些金融类公司或者企业集团直接将其持有的 这些金融类企业的股权转给信托公司由其统一管理。四是以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产业投资金融平台的模式,比如招商局集团建立了全资 子公司招商局金融集团公司。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集团下设金融控股公司,金融 控股公司持有金融机构的股权,或者全资或者控股,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统一调配 下开展金融活动,发挥协同效应。在控股公司框架下设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机构, 可以加强风险控

41、制,降低成本。五是以集团为中心、旗下多个金融机构为平台的产业投资金融模式,比如国家电 网以及新希望集团等。集团公司与旗下的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 子公司同时入股,建立“ XXX系”合计持股成为实际控制人,并对其改组,将其 纳人集团体系内。集团控股的金融资产,主要由金融资产管理部管理,集团公司 财务部、资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协助配合。(3)央企参与产融结合的热情正在逐渐高涨从中航工业集团重组江南信托、中石油重组金港信托和华能重组华能贵诚信托等 不少央企大举进军信托业,到中移动宣布入股浦发银行,华电集团主导重组并控 股的华鑫信托。种种迹象表明,央企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热情正在逐渐 高

42、涨。图表 2典型央企产融结合布局图表込典型灶产舖舍布局突业产业碾行证护皆旬離公司租贺公司基金期赏公词*五会贸易肓色矿五矿证券金盛人寿490味關行克商业猴行E哑羯中意人肆琵仑悟托鼠仑全融OWC90M):甘油虹参胶事霉阳邮隍北方信托曲广駅劇S辗行英大国际 谙托期就社司期j湘财证券 斎相证券魯有搞险魯帖大 国折信托合丰基全长域证券永城保验崟诚信托【圖产业投宝域期券采方证券空平洋廢食品誥善蘆爺 房地产申奂人舞 中曲险申粮佶托中棍期货搏商证券中园基 金英国保脸海达保险军工航空证券江帝 证看5洌申倔中航期贺江南*a:银据证监舍凱加年疔月加日颁布的关于规范控股、寥股期赏倉可有关问题的 规定爲同一主休控股和参

43、腌期货公可的数量不得超过两羸,基中控腔期货公可的数量不簿 超逮一象 也就是所说的“一畚一控”井要求柱2G10年E月1日前达到监席要求。日前, 中航工业、五矿隼团等央企铅纷挂牌转让期货公司表2部分产业資本投资泛金融领域的事件率W创24)按资事件时间金额飞7SDM)按資方1揺商局中国基金投资中诚信托2010-3-23:3-1812:联鶴控般、武钢隼因和武汉威按茱渤战略扭资汉口银行:2015-1-5NA:33金犁凤按尊詹企业按谨者濒资河南工商联按熒担保2009-12-117.5734中经台和匿想控艇等抵资勺断32009-9-711E申甘油关般克拉玛依市諳行Apr-00Mi五当前我国企业集团投资金融的

44、主要动因产融结合在我国的出现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中间有过起伏,但是近年来近年 产融结合在国内又掀起新一轮的热潮,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认为近来国内之所 以又出现这个热潮,主要有如下原因:1. 国际上有很多的成功范例(本文作者:银河证券田书华 中国的企业集团之所以愿意纷纷介入金融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际上有很多的 成功范例,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乐意去效仿国际上的佼佼者。(附件部分我们专门有国内外产融结合案例介绍)2. 高收益的诱惑趋利性是我国产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最重要最直接原因,产融结合能给它们带 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成为了原动力。由于我国金融业长期处于相对垄断地位,这些企业一直能够获得高于一

45、般行业的 丰厚收益。据上市公司 2009年年报统计,金融服务业的毛利率达 50%,净资产 收益率达 19%,为所有行业最高。金融业拥有天然的超乎实业运作的高额利润, 更何况在目前的中国,金融行业还是一个牌照和权力统治的行业,资源的稀缺造 就了这个行业必然的超额利润。可以说,金融牌照的高门槛和稀缺性决定了高收 益,这种趋势在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所以实业集团控制金融牌照的意愿很能理 解。从像中国海油、宝钢、中化等试水金融产业的国内其他企业集团来看,“趋 利”也确实是其首选。以中国海油为例,2007 年其金融产业利润近 34 亿元,对 集团利润的贡献率也从 2006年的 1%上升到了 6%。又如以饲

46、料业为主导产业的新 希望集团,其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持有该行 4.99%的股权,其 2006、2007、 2008 年从民生银行获取的投资收益分别为 2.25 亿元、3.74 亿元、4.66 亿元, 分别占同期公司利润总额的 70%、94%、150%。金融企业较高的利润率必然吸引 产业资本,实现产融结合。3. 融满足集团产业的金融服务需要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集团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庞 大的利益相关者,各产业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利益相关者有着巨大的金融服 务需求。企业集团发展金融业务,试图通过利用关于产业过程和利益相关者的财 务状况和金融需求的信息相对优势,提供更具个性

47、与特色的金融服务。比如,中 粮集团依托控股的大庆市商业银行建立了“公司十农户银行保险政府 科技”的框架,充分利用“全产业链”的信息优势开展农业供应链贷款业务。截 至 2008 年年底,其累计规模已经超过 15.58 亿元,很好地满足了集团产业的金 融服务需求。近年来国内企业也注重经营与投资的多元化发展,产业集团进军金融领域也是企 业实现多元化的一个途径。产融结合不但可以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而且还可 以满足集团的金融服务,将资金外部循环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对于提高 公司的整体协同价值和声望也大有好处。通过产融结合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在一个集团之内,就既可以用主业部门的市场声誉提升金融

48、产业的信用级别、降 低融资成本,又可以利用集团丰富的产业经验、稳定而巨大的市场优势等资源, 来发展金融业务。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自身地位,经 营领域就会向外扩展。便利的资金支持,也是任何一个产业公司都有的愿望,这 在国外叫运钞车,就是说产业公司持有并控制金融公司,就有资金源源不断地运 过来,满足集团产业的金融服务需要。企业集团试图利用关于产业过程和利益相 关者的财务状况和金融需求的信息相对优势,提供更具个性与特色的金融服务。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集团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庞 大的利益相关者,各产业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利益相关者有着巨大的金融服 务需求

49、。4. 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企业集团在主导产业的发展进程中通常会涉及大量外部金融交易活动,必须按较 高的市场价格向金融企业支付相应的报酬费用。企业集团发展金融业务,试图将 相当一部分体外循环的资金变成体内循环资金,以达到节省对外交易成本支出、 增加企业集团内部利润的目的。比如,海尔集团利用海尔财务公司开展同业拆借、 国债投资与回购等金融业务,向成员单位提供融资近 60 亿元,累计节约资金成 本约 2 亿多元,成功地将集团的外部融资成本降低了 3以上。特别是对于大型央企而言,对于金融业的青睐还不仅仅是利润,在金融企业丰厚 的利润对产业集团充满了诱惑力的同时,由于利润和资产规模作为国资委重点考 核指标

50、,而产业集团实现有产权关系的产融结合对这两项指标具有不可估量的积 极意义,因此我国的产业集团在实现产融结合时往往会利用产权关系而不是非产 权关系的战略同盟关系。另外,可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经营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金 融服务时,往往更为强调风险控制,从而容易出现“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状 况。如果实现产融结合,在集团共同的产权约束下,交易稳定,既可以减少市场 的不确定性,降低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又能避免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而引发的道 德风险成本,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实现双赢。5. 国际化经营的需要WTO 的加入以及国家支持大企业大集团“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也使得产业集团 进行产融结

51、合成为一种内在的迫切需要。首先从产业集团的扩张史看,扩张背后 都有金融机构的支持,没有金融支持的扩张是低效、缓慢、高成本的扩张,往往 会栽跟头,会以失败而告终。在国际市场上,产业巨头和金融巨头的协作关系相 对紧凑,由于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化布局程度不高,服务能力和效率不足,产业巨 头的需求往往难以满足。我国产业集团若要实现“走出去”战略,就必须获得能 全力帮助自己扩张的金融支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对内产业重新布局和结构战 略调整,对外获取新资源,以及抵御资源获得和重置时的产业风险。产业集团只 有在资本市场上有自己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才能影响资源配置的过程和结果,从 而在深层次上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并共同作用于公司价值,促使产业集团整体利 益最大化的实现。产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还有一点考虑,就是作为资本市场上重 要组成部分的金融衍生品,虽然起不到融资功能,但是它却提供了与融资功能密 不可分的风险管理经验。产业集团若有自己的金融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些企业熟悉 这个领域风险管理经验的优势来进行融资管理,甚至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利用 下属金融企业的金融衍生品。6. 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集团的公司价值产融结合有利于推进产业集团特别是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及现代企业制 度的建立。由于金融企业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管理需要与传统产业集团存在很大 差异,特别是在风险管理方面,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实践有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