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葛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118)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087342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06.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樟树市葛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118)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樟树市葛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118)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樟树市葛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118)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资源描述:

《樟树市葛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1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樟树市葛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118)(7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樟树市閤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章 总 则一、项目名称和规划范围1、项目名称樟树市閤皂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规划范围(1)规划范围的原则:旅游区的界线范围,是根据旅游资源条件和区域旅游发展构想,确定合理的旅游区管辖范围而划定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完整性是划定旅游区范围的主要依据,首先考虑到以自然的地貌、水文、植被等环境单元为基础,同时,为方便于管理,适当参考行政界线,并尽量少包括村镇建成区。(2)閤皂山旅游区的边界与面积:閤皂山旅游区规划范围为樟树市京九铁路线以东,含福地景区、梦湖景区(店下水库)和玉华景区三个景区,面积约6860公顷,以福地景区为规划重点。涉及到閤山乡(含閤

2、山林场)、店下乡、店下水库管理局,共20 个行政村,总人口35275人。其界线范围为:北以京九铁路为界,东部与丰城市接壤,西南与新干县交界。二、规划编制依据1、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标准(GB/T177752003);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0、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11、江西省旅游管理条例;12、江西省旅

3、游发展总体规划;13、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4、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赣府(2003)60号);15、樟树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16、樟树市相关政策、规定和文件等三、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依托閤皂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绝佳的生态环境和山水灵气,将閤皂山建设成为樟树市的龙头景区,全国一流的养生保健旅游、生态旅游、疗养旅游的著名旅游区。2、旅游发展目标 全面构筑环境资源保护系统、游览服务系统和经济支持系统。近期目标:到近期末(2010年),閤皂山旅游区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31万人,旅游收入18600万元。 中远期目标:到远期末(2020年),閤皂

4、山旅游区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40万人,旅游收入40000万元。3、总体形象目标: 药都福地,养生佳境。 閤皂山是一座集道教文化与中药文化为一体的古代名山,是“药都”的奠基之山。道教关于天人相符的观点,促进了我国中医药学和人体科学的发展。以閤皂山和“药都”为依托,道教养生健身和中医药有机结合,为樟树发展养生健身保健旅游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4、资源保护目标(1)充分保护閤皂山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多样性、真实性与完整性,核心景区内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坏开发。建立严格明确的分级保护区域。(2)全面保存和保护閤皂山的森林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重点保护其本地特有的中草药资源,适当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中药

5、材物种,对重点地段进行封闭培育,对林项单一的人工林进行适度间伐和林相改造。(3)保存和保护閤皂山旅游区的自然水系,保持水土涵养区植被。四、指导思想抓住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和江西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机遇,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主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突出閤皂山旅游区生态、养生、道教的三大特色,注重区域协调,加强资源保护,早日将閤皂山旅游区建成樟树市的龙头景区,加快中华药都樟树市的旅游业发展。五、规划原则1、市场性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主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2、特色性原则 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区域协同

6、,强调空间一体化发展。3、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方法和技术,进行多方案的比较,规划技术指标具有适度超前性,并征求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意见。4、规范性原则采用的勘察、测量方法与图件、资料,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5、协调性原则 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6、广泛性原则规划人员有广泛的专业构成;规划方案广泛征求并吸收有关部门及当地居民意见。第二章 旅游区的地脉与文脉分析一、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樟树市位于东经11506331154223,北纬274907280915之间。地处赣中腹地,鄱阳湖平原南缘,跨赣江中游两岸。东接丰城,西邻新余,北靠高安

7、,南连新干;距省会南昌76公里,樟树城区距昌北机场不过1小时车程;自古就是“四会要冲”、“八省通衢”的水陆交通要津。境内浙赣铁路复线横贯东西,京九铁路从境东南穿过,赣粤高速公路与沪瑞高速公路在市境交汇,昌樟高速公路和 105国道在市区对接,清萍、清高和樟抚公路等省道由此向外延伸;位于黄金水道赣江上的樟树港是江西省三大港口之一。赣粤高速公路是内蒙古阿荣旗至深圳国家重点公路的一部分,京九铁路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之一,二者北经南昌直达北京,南经赣州通贯粤港;与香港、北京这两个国际游客进入中国市场的两个最大口岸沟通,同时也是江西通往珠江三角洲和深圳、香港主要客源地的重要通道。浙赣铁路、沪瑞高速(上海至

8、瑞丽国道主干线)公路又是长江三角洲通往江西和江西联接湖南,通向西部的重要旅游通道。经浙赣铁路通过鹰厦铁路与皖赣铁路和闽东南三角区及内地经济发达客源地相联系。因此,樟树处在全省以京九铁路为主干、浙赣铁路为两翼的大十字型生产力布局的交汇点,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樟树自古就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古文化遗址为江西省各县(市)之最,拥有各种古墓葬、古建筑、石雕、碑刻余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因此,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厚。在樟树市的閤皂山旅游区、药都旅游区(城区)和筑卫城远古文化旅游区、临江镇赣文化旅游区和吴城商邑文化旅游区五个旅游区中,閤皂山旅游区因其道教福地、神仙之馆且药道同源、药道文化

9、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天下名山而成为本市旅游发展的龙头景区,也是地级宜春市三大旅游区之一,江西省旅游“十五”规划的十大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之一。閤皂山地处樟树市东南郊丘陵山区,距市区20公里,处于凌云峰、玉华山、千四丘、太极峰等群山环抱之中,绵亘200余里,史称清江碧嶂;是药都樟树的药业源头,中国道教圣地之一。山名肇见于东汉,取名源自其“形如閤,色如皂”。景区旁依国防机场,南面与新干县毗邻,东面与丰城接壤, 105国道,樟店新、老二条沥青公路穿境而过,大京九铁路复线横贯其中并设立樟树东站,交通十分便利。2003年月10月29日,閤山镇政府正式搬迁工业园区新城区(樟树东站)办公。现在新城区全面实现亮化

10、、硬化、绿化、美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设施有:3.5万千瓦的供电站已正式运营;中国移动公司、中国联通公司两个基站竣工投入使用;电视光缆线已经进閤山,投入启用。火车、公共汽车较为便利。每天客流量达500余人。二、修身养性的福地1、宜人的气候閤皂山景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富,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7-16C,年均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在閤皂山福地海拔195米的田野,七月平均气温为28C左右,夏季平均气温比樟树市区要低2C。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景区气温比市区更低。因此,閤皂山有“夏眠需盖被,寒冬鲜有冰”、“著衣台上三冬暖,鸣水亭前六月凉”之说。加之这里土良

11、水清,林青竹翠,雨水丰沛,气候十分宜人。2、山水独特的“神仙之府”閤皂山景区为南高北低的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地形,标高多在200至500米之间,以东南面海拔1169米的玉华山为最高峰。山脉属武夷山西延的支脉,分两支环抱景区:一支沿樟树、丰城市界向北延伸,为樟树丰城两市的分水岭,主要峰岭高度在700至900米之间;一支沿樟树市与新干县界向西偏北延伸,为樟树市与新干县的分水岭,主要峰岭高度在400至600米之间。山体较雄厚,山顶多呈尖棱状,山坡坡度35-45,沟谷狭而浅,光热条件差。水系主要为发源于玉华山和五垴峰的芗溪河水系上游支流,湖塘主要有梦湖和丁仙湖等。在玉华山和福地两景区山泉众多,主要有九龙泉

12、、马蹄泉、瀑布泉和树根泉等。閤皂山山虽不高,但其山川风貌,胜景天成。元初诗人揭溪斯称匡庐、閤皂、玉笥为大江之西的“三大名山”。元明以来,閤皂山风光被列为“豫章十景”、“临江八景”之一。北宋陶弼“万仞天然閤皂形,阴阳不似众山青”的诗句,是閤皂山特有风光的最好概括。明清江知县秦镛题“閤峰晴雪”诗云:“閤峰缥缈入云端,积雪犹封礼斗坛。山远地偏游不得,几回驻马隔江看” 。从南面山口遥望閤皂山腹地的太极、骆驼两峰,形如云天楼阁,府瞰人间;林木苍郁,如同墨染,因而得名“閤皂”。东面发源于玉华山的感溪和西面发源于五垴峰的閤水两支河流自南向北分别汇入梦湖和丁仙湖,环山合抱将核心景区福地区围在中间,形成了二龙护

13、珠之势。福地由骆驼,太极、玉女、凌云、五垴、丁仙诸峰环抱,诸峰高多为海拔500公尺左右,凌云峰海拔802.7公尺。閤皂山山势各异,环境幽雅,胜迹众多,名树之奇、药草之众,历代寻胜访迹者不绝;文人雅士借景抒情,争相题咏,留连忘返。独特的“风水”深为羽士厚爱,视为“神仙之府”、练丹宝地。道教以修炼成仙为最高理想,修炼需要清净的外部环境,因此名山大岳就成了道士修炼之地。早在一千七百年前,道教灵宝派始祖葛玄称其为“真仙之宅”,立志在山“筑坛立灶,谢绝人事”,潜心修练九转金丹。閤皂山不但被神化成神仙居住的地方(道教第三十三福地),而且还有大量宫观,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宫观府弟与

14、自然风光的结合,增添了自然风光的仙气、灵气,提升了资源品位。 3、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樟树国家森林公园在閤皂山旅游区的范围内,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据调查统计,境内森林面积5723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3434公顷,商品林面积2289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9.8万立方米,活立木180万株,森林覆盖率83.4%。公园内植物种类型较丰富,珍稀树种有29种,药用植物100余种,盛产茯苓、松脂、麦门冬、杜仲、天门冬、首乌、葛根、乌药、全胡、桔梗、玉竹、谈竹叶、金银花等几百种药材。森林类型较丰富,在海拔100-400米的岗地丘陵有油茶林,海拔500米以下的沟谷地带多为以茶科、樟科、冬青科等科树种为主的

15、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的高丘地带,为传统林业区,毛竹、针阔叶林混交林一般分布在400-800米的山谷及山坡中下部。海拔500-700米山地主要以壳斗科、杉科、松科等科树种为主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在海拔800-10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坡地带则为以杜鹃、白栋、茅栗等为主构成的灌木林。樟树国家森林公园内有兽类15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6种,为穿山甲、苏门羚、獐、豺、豹猫、云豹,主要分布在玉华山景区海拔500-800米的针阔叶林混交林和毛竹林中。省级保护动物4种,为黄麂、黄鼬、狐狸、松鼠,主要分布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岗地。普通动物5种,为野猪、华南兔、狗

16、狸、豪猪、野猫,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的毛竹、针阔叶林混交林。鸟类26种,其中重点保护鸟类13种,分别为鸳鸯、画眉、喜鹊、翻角韶、灰嘴哺木鸟、家燕、金腰燕、绿翅鸭、黑琉黄鹏、绿头鸭、草鹊、普通翠乌、长嘴剑鸦,主要分布在玉华山、福地两景区的毛竹、针阔叶林混交林中;普通鸟类13种,有山麻雀、八哥、云雀、白头翁、雄鸡等。蛙类5种,其中棘胸蛙是重点保护物种。爬行动物各景区均有分布,主要有乌梢蛇、银环蛇、螟蛇、眼镜蛇、水蛇及鳖、乌龟、鹰嘴龟等。三、药道同源的圣地1、道教灵宝派的祖庭閤皂山是充满灵气的中国道教名山之一,道教灵宝派的祖庭。东汉建安七年(202)道教灵宝派开山鼻祖,著名医药家葛玄来到閤皂

17、山悟道修真。后在游历括苍、南岳、罗浮诸山后,于孙吴嘉禾二年(233)再次来到閤山,因喜其”真神仙之宅”而在骆驼峰之侧修建卧云庵,筑坛立灶,修炼、施诊。凡43年潜心布道,采药升炼”九转金丹,删集灵宝经诰,撰成祭练大法和灵符秘箓。传说于赤乌七年(244)八月十五日午时,葛玄在卧云庵白日飞升,后尊称为“太极仙翁”。 葛洪继承和发展了叔祖葛玄修身养性、长生百仙等思想,撰成巨著抱朴子,将道教神仙方术理论推向了顶峰,形成了“丹鼎派”,后世称两葛为“葛家道”。两葛的“仙迹”使得閤皂山成为道徒心目中的圣地,晋代豫章人丁令威道士也于此修真得道。葛氏道到了南朝时,发展成灵宝派,即以灵宝经为主要传习经典。隋以前閤山

18、建有灵仙馆并在唐代以后得到空前发展,唐、五代和宋朝皇帝数次改赐主观,总名为“大万寿崇真宫”。唐仪凤年间(676-678)赐号閤皂山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在宋代,閤山进入鼎盛时期,宋理宗淳佑六年(1246)敕封葛玄为冲应真元,赐元始万神铜印,法许閤皂山与金陵(今南京)茅山、广信(今贵溪)龙虎山为我国道教三大传箓圣地,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馆”的誉称。北宋光禄寺卿杨申在閤山景德观记中,记有“学道之士五百人,为屋一千五百间”, 常住道士500余人,游方道人及览胜名士络绎不绝。南宋左丞相周必大曾于孝宗乾道九年(1173)来閤皂山,写有閤皂山崇真观记,谓之“江湖宫观未有盛于此者”;元世祖两次派中使

19、至閤皂山设醮并寻求高士。灵宝派发展至宋元时期, 以閤皂山本山,称为“閤皂宗”,逐渐与龙虎山天师道融合起来。明代清江设有道纪司统辖全县道教活动,其主要活动场所就是閤皂山崇真宫。明以后崇真宫日渐衰败。清末民初,欧阳道人重修观宇,道徒有数十人。民国后期,又趋倒败。解放前夕,尚有道士3人;1949年离宫回乡的道士行医务农。1991年重修观宇,香火日趋于盛。2、樟树药帮的祖山、药都的源头以药物养身延寿是道教灵宝派的精髓之一。閤皂山既是充满灵气的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也是樟树药帮的祖山、中华第一药都的源头。閤皂山适宜种植当归、厚朴、杜仲、黄柏、辛荑花等多种药材,种药采药始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有千余年的

20、历史。三国时,葛玄在閤皂山修道、升炼金丹,采药行医,为樟树药业之肇源;此后葛洪继承葛玄的衣钵,早年在洪州(古南昌)西山、新淦玉笥山、萍乡罗霄山讲学,促进了江西的医药事业。唐代孙思邈等道士、医学家也先后在此采药炼丹,传授炮制技艺。在他们的影响下,附近村民有人相随以采集、炮制中药材为生,悬壶施诊并世代相传;三国时有人就近在淦阳摆摊卖药并出现了专门从事药材买卖的药贩,开创了樟树药业活动先河。唐代辟为药墟,宋宝佑六年(1258)樟树始建“药师院”,明代中期改建为药师寺,每逢九月在附近开药市。自此樟树成为南方药材集散、加工的中心,获“药市”称誉; 清代乾隆年间成为“南北川广药材之总汇”,樟树因此成为江西

21、三大名镇之一。至道光年间,樟树药业进入全盛期,有行号庄店200家,樟树药帮正式形成,与北京、天津的“京帮”和四川的“川帮”并列成为我国的三大药帮,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光绪十三年(1887)樟树药材铺公建三皇宫,为与四方药商进行交易的场所,成为药邦固定活动中心。由于千百年来樟树药帮的苦心经营,使樟树药材品类齐全、质量上乘,其中樟树地道药材800余种,商洲枳壳、陈皮等药材曾被列为贡品,进入皇宫内苑;历代医药圣手执着的技艺追求,又使樟树药材集散与炮制技术得到同步发展,有独到的加工技艺,并形成了因烹饪集本草、食疗、养生于一体而闻名遐迩的药膳。因此,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樟树也就

22、成了海内外药界同仁认同的中国国药之都。民国时期,药业衰败。1958年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正式启用“药都樟树”称号,国家医药管理局将樟树定为全中药材交流中心之一,依樟树药市的惯例,于同年10月举行了首次药材交流会,而且规定以后每年在樟树举行全国性的药材交流会1 至2次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1996年经国家批准,樟树列为全国药材专业市场后,已吸纳全国各地380家药商落户,年交易额达16亿元。一年一度的全国药材交流大会,其参与地域之广,药商之众,品种之多,时间之长,成交额之高均为全国各大药市之冠,樟树药业因此得到中兴。2004年第35届全国药材交流大会,开幕式当天成交额就达107亿元,吸引了全国

23、各地3800余家医药企业参会,大会人数达3.5万余人,参展品种达7800余个。樟树当地医药企业在交易会上推出参展新药品、保健品540余个。樟树现有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1个,国家科技部认定的药材种植基地43个,面积达13万亩,已开发形成了枳壳、黄栀子、崐杜仲、银杏等一批中药材种植基地,产品畅销东南亚诸国。制药和药品流通企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药品生产和流通基地的地位日益凸显。 第三章 旅游资源及其评价一、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

24、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共可分为8主类、31亚类、155个基本类型。根据这个标准,閤皂山旅游区有8个主类、23个亚类的旅游资源(表31 )。表3 1 閤皂山主要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主类亚类AA综合自然旅游地代码AAA基本类型山岳型旅游地:主要旅游资源及特征閤皂山(福地)、宋代以来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馆”美誉。以崇真宫为中心,有紫阳书院、出木井鸣水桥、照门松等众多自然与人文旅游景点。玉华山,赣中第一高峰。有众多奇特与象形山石、草甸等自然景观和石城庵人文景点A地文景观主类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AACBACC凸峰独峰峰丛着棋峰。位于福地景区,峰顶石坪传为晋真人丁含威与仙

25、侣着棋之处。2.五老峰。位于福地景区,五座山峰有序耸立于翠峰之上,形似五位老人在察云观天。3.九龙山。位于福地景区、史志记云“层峦叠障,结为九龙”;4.玉女峰。位于福地景区,在太极峰之南,相传葛玄“飞升”时,玉帝派来迎接葛玄的“玉女”,曾在此稍事休息,重整云鬓,因此得名;5.骆驼峰。又名东峰,位于福地景区,形似伏卧的双峰驼,为葛玄得道藏丹处。6.玉华峰,赣中第一高峰;7.丁仙峰。位于福地景区,传为晋真人丁威修炼处;今山北高峰为丁真人坛;8.凌云峰,位于福地景区,双峰竞翠如秀女发高插云 中;9.太极峰,峰顶原有寺庙名白云观,塑有睡罗汉。传说可托梦得子,故太极峰又名“梦山”; 太极峰为玉女理鬓处;

26、10.西坑挂壁峰,又称西峰,为张道陵修炼之地,上有“张天师坛”。传说道教始祖张道陵曾在此峰修炼,西峰南坡之上还有“捣药臼”。 11.仙人脑。位于福地景区,峰上松青竹翠,远看形似仰卧的头象。12.合掌峰。位于玉华景区,双峰耸立,形如双掌合拢朝天作揖。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1.神龟石。位于福地景区太极西壁;2.捣药臼。位于福地景区骆驼峰南,传说为葛玄捣药炼丹之臼,并遗留末在臼内,啄吃之鸟以此通“灵性”,每当月夜,犹作仙家捣药用。3.剑劈石,俗称“吊谷上仓”。传说葛玄进山时,巨石兀然阻立,不能通行,便用佩剑将石劈开,因以名为“剑劈”;4.双鲤石,九龙、漱玉两泉汇合后,溪水经流中露出双石,犹如两条鲤鱼

27、之背脊; 5.石马巡山。数十堆岩石如石马奔驰在翠绿丛中。6. 群猴嬉戏。位于玉华山,有的如母猴抱子,有的似老猴摘桃,有的如小猴倒立,有的似群猴竟逐,形态万千,引人入胜。7. 灵石迎仙。位于玉华山,孤石凌空突起,远看就象一位谦恭的侍者迎仙临凡。8.将军石。玉华景区一条通往新干的羊肠小道旁一岩屹立,形似威武雄壮、镇守边关的武士。9. 八仙石。位于玉华山北侧峭壁上,有八块似落非落、似人非人的岩石。10. 岗岩斑谰,位于千四丘附近。岩石裸露,黄纹黑脉,有如斑豹伏岗;白隙红间,又似锦鸟停丘。此外,还有景区玉龙护庵(群石有序突出竹林之上,如玉龙护石城灵庵)、生命之源、石锷凌空、灵犬吠天、镇山石狮(位于玉华

28、峰)、洗面石、独足石(位于八仙谷)等ACG峡谷段落幽谷:1.药王谷(福地景区)。2.淦水幽谷,位于淦水源头玉华景区;3.寨笃幽谷,位于福地景区。沟深谷陡。古木参天,有石桌、石凳。4.八仙谷,位于福地景区ACL岩石洞与岩穴灵岩古洞,位于玉华山麓峭壁下,石洞门高丈许,洞深数里,有地下河B水域风光主类BA河段BAA观光游憩河段1. 淦水,溪畔层峦叠障,巨松凌云,有“回溪月照”(“长松古月照回溪”范椁,元诗四大家之一)胜景。2.閤水中游,有竹海听涛(閤水源泉)、红叶闹春(閤水两岸枫林)、鹅溪清波(“鹅溪未易起千寻,龙箨何曾看满林”,周必大)等景点。BB湖泊与池沼BBA观光游憩湖区1.梦湖,原为一中型水

29、库。水面达300公顷,湖面碧水如蓝,烟波浩淼;湖畔苍松翠柏,林木繁茂。阳春三月,杜鹃盛开;仲夏湖上泛舟;金秋红枫摇曳。2.丁仙湖,水面125.3公顷,湖周群山环立。3.天池,位于玉华山景区昭明山和千四丘的山脊上的天然湖泊,四周花木环抱。池水清纯,冬暖夏凉。4.仙姑沐池。位于太极峰西南山麓,路边平整的巨石上有一圆型水池,数米见方,泉水从盆底涌出,四时不竭。水质清澈,相传何仙姑曾在此以荷花遮体沐浴。5.放生池。位于崇真宫前,池水清澈。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到閤皂山朝拜,见此欣然命笔“閤皂山放生池”,崇真宫道 人勒石成碑后立于池畔。6.投龙潭 瀑布泉下方,传一白龙窜入潭中后不知去向故名。其他有碧湖(照门

30、松下)、洗药池(福地景区,葛玄洗药处)等BC瀑布石室瀑布,位于福地景区上栏棚山谷閤水上,落差近20米,瀑后岩洞灵石室。BD泉1.瀑布泉,位于福地景区南,泉水形成长197米长、3米宽的多级瀑布,唐宋被誉为“天下第三泉”。2.九龙仙泉。位于太极峰西麓,是酿造国优四特酒的源泉。3.马蹄泉。位于福地景区,传为张天师骑神马巡天时马踹出的山泉。4.清泉韵律。位于凌云峰山腰,山泉跌岩直下,积水成潭。潭前涓涓细流,如歌似咏,妮妮动听。5. 流泉梵音。位于淦水河上游,溪水跌落成湖,湖水漫过石面,飘然而下,形似银帘高挂,声如钟碧齐鸣,犹如天际飘来的梵音仙乐,美妙动听。6.九龙洞、漱玉泉,是太极峰西南沟与骆驼沟东南

31、麓两睛清泉,两泉之水在“揖仙桥”下汇合,贯通閤山全境,溪水明澈清亮,叫做葛憩源。C生物景观主类CA树木风景林地:1.红叶闹春( 淦水、閤水源流两岸的九龙洞枫香林);2.竹海听涛(福地景区)、3.药山荟萃(福地景区药材林和观赏林)及官塘纯杉林(玉华景区官塘林场)。古树名木:1.汉桂飘香。玉华景区大汗村,树龄达2000年,誉为桂花王,巳列为国家珍稀保护树木。2.照门松(福地景区,17株巨松并立,遥对大万寿崇真宫,传为晋真人丁含威所植);3.姐妹松。二株植于唐代的古松并立于福地门庭侧,江西古树志有详载。4.六朝松。紫阳书院后山的18株古松,大者须两人合抱,高数丈。传为唐代所植,历唐、北宋、南宋、元、

32、明、清六朝,故名为六朝松。又以地得名,曰后山松。5.夫子银杏。紫阳书院内相传为宋代理学家朱熹所植,具有灵性,有人曾欲将其锯断,次木虽断,却依然屹立不倒。6.阆苑奇葩。道德宫附近的一组珍稀古树名木群,有宋元金桂、银桂、四季桂花,元代的罗汉松,明代辛夷(紫玉兰)以及年代不详的紫荆、腊梅、石榴、厚朴等。7.茶花溢彩。洗砂埠村前高达5米的红山茶花树,家谱载为明代所植CB草原与草地CBA草地1.玉华山草甸。2.百草园(福地景区挂壁峰南,传为葛玄所辟,集中草名药按八卦图布局)。CC野生动物栖息地在冬春季,数以万计的白鹭栖于丁仙湖畔的林间,可供观赏。D天象与气候景观主类DA光现象DAA日月星辰观察地玉华峰迎

33、日台是日出观察地。DB天气与气候现象DBB避暑气候地1.閤皂山有“夏眠盖被,寒冬鲜有冰”、“著衣台上三冬暖,鸣水亭前六月凉”之说,为避暑气候地。2.福地景区三层楼南部幽谷盆地有珠里“小庐山”之称。E遗址遗迹主类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1.石城庵遗址,石城庵建于元代,位于玉华峰北麓,居群山环抱之盆地中,二进三间,周围木竹繁茂,旧有三十六景之说。2.葛仙祠遗址,长约二丈,宽九尺,位于玉女峰西南坡。旧称仙人庵,为祭祀葛洪的祠,现留有士坪和祠基。周围有抱朴庐、抚琴台、舞剑坪等遗址。3.观音坪遗址,位于福地景区榨里东深壑中。旧为观音庵,目前坪上屋基尚存。4.宋崇真宫遗址,位于今崇真宫的西北角,199

34、1年发现。遗址呈长方形,长7.9米,宽1.9米东南向。基底为青砖竖砌拼花。这一遗址展现了宋代建筑风格特色,为今人研究宋代閤皂山建筑工艺提供了依据。5.景德观遗址,位于崇真宫西北侧。该遗址为宋熙宁丙辰(1076)年间景德观厢房之天井。艺术构型充分反映了宋代宫观建筑特色。F建筑与设施主类FA综合人文旅游地FAA教学科研实验场所FAB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1.梦湖山庄2.香樟山庄3.鸣水山庄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1.大万寿崇真宫,亦称崇真宫,乃閤皂山之正殿,座落在骆驼峰南麓,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总面积260平方米。八字门,歇山顶,釉陶瓦。面阔15米,进深14米,通高10.5米。正殿供葛玄塑像,高1丈

35、,殿前分两边立四大天王,高丈余。左右两边分列二十诸天王塑像,“文化大革命”中,神像遭毁,宫殿改为閤山分场礼堂,该殿原为孙吴嘉禾二年(233)葛玄所结的卧云庵,隋以前建有灵仙馆,唐太极元年(712)改为閤皂观,南唐更名元都观。北宋祥符年间(1008-1016)敕封赐名景德观,政和八年(1118)赐名崇真宫,南宋淳祜年间(1241-1252)加敕封赐大万寿真宫;1246年南宋理宗敕封“大万寿崇真宫”。现宫为1991年重建,由正殿、厢房和庭院组成。正殿坐北朝南,前对主峰凌云峰,后倚东西两山,位于主要景点拱卫其前。重门深院,翼于修廊。混合结构建筑,面积284平方米。歇山顶,琉璃瓦,飞檐高脊,修壁丹栋,

36、拼条花窗。仿古代祖师殿之例,殿中供奉太极仙翁葛玄、天师道始祖张道陵与真君许逊塑像三尊,道貌庄严,令人肃然起敬。已对外开放。新加坡、日本、台湾等道团或学者多次参考察。2.王廓仙祠,又名玉华仙祠。始建于泰定二年(1325年),因祭祀王廓二仙人故名,为石祠,香火四季不断。4. 道德宫,座落在骆驼峰南麓,大万寿之西,宫为砖木结构,上有楼閤十一楹,供陈抟老祖塑像,称“御书閤”,藏北宋熙宁赐龙图天章宝文御书120卷,宫中供奉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孔子祖像。宫前庭院尚存金桂、银桂和四季桂4株,罗汉松2株,皆为千年古树。还有白玉兰、银杏、紫荆各1株。还曾有万寿宫,东岳、灵祖、燮元、玉帝、文昌、观音、地母等殿堂。

37、FB单体活动场馆FBB祭场馆1.天师坛,位于西坑挂壁峰南麓,为张天师修炼遗址处补建的亭子,雕龙彩绘,周围有宋画象石墓、马迹石等。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K建筑小品1.灵禽亭:在捣药臼旁。传说捣药鸟因食仙公捣药之余粒而得名。俞策诗:“灵禽啼过前峰月,犹作仙家捣药声”(见题咏)。因名曰灵禽亭。在崇真宫北二百五十米。2. 风门:沿丹井北边的公路上行走四百米,太极与骆驼峰之间的山哑界口,有一座供行人歇息的凉亭。这便是风门。这里四季风生,不愧“风”之“门”的称号。炎天暑日,行人从山下登山,尽管登攀是汗流如雨,一到这里,顿觉凉风习习,暑气全消。丝毫不觉炎热。而冬季至此,观赏山南山北风光,则迥然异样;尚

38、遇雨雪,山北玉树琼枝,宛如琉璃世界,而山南决依然青枝翠叶,升级盎然,有如梅岭情趣。 此处可以通向店下镇,下有土地庙,庙碑记载“镇守三江”,其地面用青石铺出“万寿”二字,寓意“万福永享,寿与天齐”。 风门,亦称风车口,位于太极峰与骆驼峰的交接口,这里四季生风,时当酷暑,人们攀岩登山,尽管大汗如雨,至风门顿觉凉风拂拂,暑气全消;3. 清代石坊(一天门),门为石坊,座落在峡山谷口,为进入閤皂山腹地之门户,由八角柱、横坊、雀替和方础组成。门字形,全为豆绿石,高7.17米,宽4.32米,横坊长3.73米,宽0.8米,厚 0.14米,正面镌刻“一天门”,背面铭文“三十三福地”,均为横刻楷书,字大如盘,遒劲

39、飘逸。两边分别坚刻“光绪贰年”(1876),“冬月重修”。八角柱阴刻楹联,上联为“漫没重新,磨洗前朝还胜迹”,下联为“灵奇再辟,指挥幽壑认玄关”,署款“本里邑学黄坑题”。 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丹井,座落骆驼峰南麓,原万寿宫内。相传为葛玄炼丹汲水遗迹。石质井圈,每径两市尺许,井深不及1丈即见泉水,清澈碧透,寒气逼人。传说閤皂山初建宫观,由此井不断冒出木料,供给建材,因又名“出木井”。朱熹有“丹井龙归地轴深”诗句,意谓井深邃莫测。清施闰章閤皂山游诗云:“东风碧树林,秋色昼常阴。独鹤松林静,花坛岁月深。井留丹灶药,山见白云心。千载寻仙迹,悠悠直至今。”5.李氏牌坊。位于堆上村,清咸丰四年

40、(1854)朝庭为旌表监生黄时雍之母李氏所建。牌坊四柱三空,底顶五层,高8.3米,宽8米,青石构筑,雕刻玲珑。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山门 高7.5米、宽10.5米四柱三空,飞檐翘角,南面正中方,金书“閤皂山”,中柱联为“道教名山,碧嶂清江钟异秀;医宗圣地,灵丹妙药翠珍奇”。山门北面横额为“神仙之府”,中柱盈联为“閤形佳境环山,望东腾太极,南耸凌云,北踞骆驼,西迎五老;皂色珍丛入药,趁春采辛夷,夏锄玉竹,秋攀桔梗,冬掘茯苓”。 此外还有揽翠亭、对荚亭等。FD居住地与社区FDA传统与乡土建筑:玉华山景区干打垒建筑FDE书院紫阳书院 。朱熹两次在閤皂山“道德宫”讲学,因此,“道德宫”一度被称为

41、“紫阳书院”。FE归葬地宋画象石墓,位于挂壁峰南麓,距今已900余年。石碑上刻有灵宝大师墓志铭,为世所罕见,是研究古代道教珍品。FF交通设施1.鸣水桥。位于凌云峰峡口的閤水河上,为一座石拱桥。桥拱高2.5米,桥长7.3米,宽6.8米,桥两旁置石栏、望柱,上端为石刻莲花座。桥拱内两侧石壁上刻有清晰显目的楷书铭文,北侧为“大宋政和元年辛卯步閤皂山道化缘信”。古桥距今有900年,是江西省仅存的两座宋代石拱桥之一,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头立有南宋状元文天祥手书、桥工拓刻的“鸣水桥”桥碑及“鸣扬万壑、水击千古”的鹤顶格桥联。2.御修路:史载“宋崇宁淳佑中敕修建”,故名,原起接仙桥至会仙亭,全长5华

42、里,路面宽4尺,竖砖砌花,边角夸锁齿。3.接仙桥 位于閤皂山山门前的鹅溪之上。当年葛玄在閤皂山修炼时,常在此迎送各路仙人。4.梅花桥 位于鸣水桥北十余步,桥面梅花斑为葛玄点化。5.京九铁路樟树东站FG水工建筑珠里小水电站。G旅游商品主类GA地方旅游商品GAA菜品饮食:药膳:天麻童子鸡、首乌补血蛋、神农八宝饭、莲子百合肉等。四特酒GAB农林畜产品制品红桔、茶叶、板栗、弥猴头、閤皂山凉席、永泰板鸭、GAD 中草药材及制品枳壳、黄栀子、杜仲、银杏、大活络丸(全国健康杯奖);养血当归精(国家优质产品);安宫牛黄丸、白金降脂丸、国公酒(省优质产品奖),必美减肥丸、人参再造丸、精制六神丸驰名国内外。虫草蜂

43、王浆、虫草蛤蚧精、樟树儿宝(省优秀新产品和科技进步奖),蛇胆川贝液、脑灵素、石淋通、阿胶三宝膏、角鹿益寿精H人文活动主类HA人事记录HAA历史和现代名人张天师、葛玄、葛洪、朱熹、颜真卿、孙思邈、王安石、文天祥、解缙、周必大、元代四大诗家之一范椁等“躬临其盛”且多留有题章。HB艺术樟树版画、工艺剪纸。HC民间习俗店下田相公庙会、龙舟赛、元霄灯会、婚嫁习俗(如新婚夫妇吃鸡合饭等)、老虎舞、哈蟆舞、樟树滚龙。HD现代节庆 全国药材交易会、药王节和葛玄成仙节。二、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1、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评价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个部分,因定性评价已包含在类型特征与地脉与文脉分析中,故这部分仅介绍定量

44、评价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我们主要从旅游资源单体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护状况与环境安全等几个 “共有因子” 方面进行评价。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其中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单体属于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属于普通级旅游

45、资源。得分29分,为未获等级旅游资源。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对国家标准中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知名度、影响力的档次略有修改,具体见表32 。表32 旅游资源单体共有因子评价标准评价项目档 次得分观赏游憩价值或使用价值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2-22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1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20同时或其中一

46、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13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地区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市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5-1珍稀奇特程度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15-13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12-9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多见3-1规模、丰度与几率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巨大;组合型结构完美、疏密优良,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独立型单体规模、体

47、量较大;组合型结构完美、疏密优良,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7-5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中等;组合型结构完美、疏密优良,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4-3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小;组合型结构完美、疏密优良,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2-1完整性保持原来形态与结构5-4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承认的名牌10-8在全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省承认的名牌7-5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承认的名牌4-3在本市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市承认的名牌2-1适游期和服务范围适宜游览的日

48、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的游客使用和参与5-4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的游客使用和参与3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的游客使用和参与2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的游客使用和参与1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0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10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5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52、评价结果五级景点有:大万寿崇真宫、鸣水桥、紫阳书院、一天门、 桂花王、李氏牌坊、梦湖、丁仙湖。四级景点有:着棋峰、.五老峰、九龙山、玉女峰、骆驼峰、玉华峰、丁仙峰、凌云峰、太极

49、峰、玉女峰、百草园、天下第三泉、阆苑奇葩、姐妹松、六朝松、古银杏、茶花溢彩、照门松、长松古月。三级景点有:神龟石、捣药臼、剑劈石、双鲤石、洗面石、独足石、石马巡山、灵龟石、老汉拜神、群猴嬉戏、将军石、玉龙护庵、生命之源、迎日台、迎仙石、岗岩斑谰、四不象石、仙人石、石锷凌空、灵犬吠天、镇山石狮、药王谷、淦水幽谷、寨笃幽谷、灵岩古洞、合掌峰、仙人脑、竹海听涛、红叶闹春、鹅溪清波、天池、放生池、碧湖、投龙潭、洗药池、瀑布泉、石室瀑布、九龙仙泉、马蹄泉、流泉、韵律泉等。九龙洞、漱玉泉、红叶闹春、竹海听涛、玉华山草甸、玉华峰迎日台、石城庵遗址、葛仙祠遗址、观音坪遗址、宋崇真宫遗址、梦湖山庄、香樟山庄、鸣

50、水山庄、仁和山庄、王廓仙祠、天师坛、宋画象石墓、马迹石、灵禽亭、风门、丹井、玉华山景区干打垒建筑、御修路。自然,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价值标准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即使是同一价值标准,由于参评专家对旅游资源个体的认知程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结论。我们认为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目的在于揭示能够转化为旅游经济价值的那些旅游资源实体或类型,并创造其转化的必要条件,实现其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因此,旅游资源的评价在突出旅游资源要素自身价值的同时,还要考虑资源所形成的景观市场评价值和可进入性。三、旅游资源开发1、开发现状閤皂山风景区以其山川之秀、宫观之丽、古迹之异、峰岩之奇、传说之神而吸

51、引了历代仕绅庶子,骚人墨客,“川浮陆走,莫不迂途而至” ,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时至今日,虽然千载沧桑,许多古迹文物已不可复得,但其形色依然,每逢春秋佳日,闻人学子乃至职工居民,仍络绎于途。1991年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对閤皂山进行了首期开发、整理和修复,并兴建了一批景点,使閤皂山有32处可供游客游览、礼朝、吃住、娱乐的初具规模的旅游场所。但随后几年,因各方面原因,使閤皂山景区处于退化之中,许多原有可供游客游玩的场所因管理不善和失修严重,已失去了游玩、观赏价值。 目前,由于诸多原因,閤皂山旅游业尚未形成明显的特色和气候,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景区、景点深度开发不足,资源优势尚未能

52、很好地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景区路况较差,令游客和有意投资开发的客商多感出入不便,对景区、景点只好望而兴叹,影响旅游市场的培育和拓展; 景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达不到行、游、住、食、购、娱一条龙服务要求; 景区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方法粗放,管理人员缺乏,影响旅游区的形象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省委、省政府下发2000年1号文件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刻,加强了领导,閤皂山旅游业的开发也重新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2、旅游开发根据閤皂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特色,閤皂山的开发建设重点要围绕道和药来做文章,突出药、道文化内涵,体现保健旅游特色。閤皂山

53、福地景区的旅游开发应放在以下几方面:(1)要大力发掘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突出閤皂山的道教名胜及其为药都奠基的历史价值和道教养生的文化底蕴。展现中国药业祖山仙迹灵气的文化旅游品牌。具体来说首先是恢复閤皂山的道教基础建设,特别是重新恢复紫阳书院和大万寿崇真宫等旧有建筑景观,重现道教名山气魄。宋代灵宝派达于鼎盛,大修宫观,当时以大万寿崇真宫为中心,“凡殿宇皆翼以修廊”,道众五百人,“环居其外,争占形胜治厅馆,总为屋一千五百间,江湖宫观未有盛于此者”。閤皂山与龙虎山、茅山成为全国三山符箓重地,明清仍有知名道士驻足,香火不断,至清始告衰落,“荒榛茂草,所剩无几。”清末民初仍一度修复,而再败落。随着改革开

54、放,重新开发,进行了分期开发建设工程,已重建崇真宫、放生池、百花园、丹井、接仙桥、山门、一天门等景点。但閤皂山尚有待开发景点50多处,大万寿崇真宫位置太偏,规模太小,有待恢复原址,扩大规模,以重现道教名山气势。其次是发掘道教医术遗产,与民间医药秘方。道教炼丹治病,从葛洪始代有传人著述丰富。如葛玄“流珠歌”,葛洪肘后备急方、金匮药方。开创医学方剂的先河,历代名医竞出。明代民间妇幼专家聂肖恒、清代金针大师黄石屏、中医药万宝全沈敬涵等名噪一时。至今樟树民间仍保存不少有关医疗、气功的民间绝技和医药秘方,应加以发掘,形成道教医药养生、医疗中心,使一些有各种疑难病的旅游患者从旅游中得到治疗。(2)要严密保

55、护閤皂山的生态环境,重视山上的生态建设,把百草园搞好。现有百草园规模太小,应扩大。园内各种中草药植物,以全国各省区为单位划定用地,按园林设计要求,由各省区自行组织建设有当地特色的中药馆群,圆内配以历史中医药名师之雕像,以展示中华古国灿烂的中医药文化,使人们游药园而知神州之精华,成为具有“药都”特色的城市公园景观,集中华医药文化之大成。要保护森林资源,宏扬历代道士采药种药的传统,广种木本和草本药用植物,建立药用森林公园。开辟药用观赏花木的旅游景观。 閤皂山位于我国亚热带暖湿地区,林木葱郁,百花竞放,是历代道家采药、种药基地。汉葛玄始建百草园,清方以智经营的药圃养虎,为种植药用植物与采集野生药物饲

56、养药用动物树立范例。閤皂山应以护林造林为主,以木本药用植物种植为重点,扩大林区建设,为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借道教旅游观赏和传播中药知识创造条件。(3)促进道教文化与药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道教养身与中医融为一体的旅游区。閤皂山既是充满灵气的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中华第一药都-樟树药帮的祖山。樟树以閤皂山“灵异磅薄,世称清都”的灵气和葛玄、葛洪世传灵丹妙药的“仙风”,自古形成了一套选料严,配药慎,泡制精细的制药技艺,拥有“药不过树樟不灵”的美誉。现已由民间作坊转为企业经营。近年樟树几家药厂,推出一大批中成药产品,颇有声誉。樟树制药厂产出的大活络丸获全国健康杯奖;养血当归精,获国家优质产品;安宫牛黄

57、丸、白金降脂丸、国公奖获省优质产品,必美减肥丸、人参再造丸、精制六神丸驰名国内外。清江制药厂生产的虫草蜂王浆、虫草蛤蚧精、樟树儿宝获省优秀新产品和科技进步奖,蛇胆川贝液、脑灵素、石淋通、阿胶三宝膏、角鹿益寿精均较有名,至于传统中药积壳、柑桔等药物更推陈出新。药都的中药品牌将伴随药都旅游享誉海内外。四特酒“清、香、醇、纯”,回味无穷,除逐步提高国优酒的比重外,要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实行药酒联姻,开发治疗药酒、保健药酒、健美药酒,形成中药、名酒相互渗透,道教文化与酒文化的结合。在恢复閤皂山道教景观的同时,还要重建药王庙即三皇宫,创建以閤皂山为龙头,包括药王庙、药码头、吴城遗址的樟树旅游区及每

58、年药王庙会相配合,使药材交易与旅游相结合,将道教文化品牌推向全国,显示“道教名山,碧障清江钟异秀,医宗圣地,灵丹妙药翠珍奇”的风采。依托儒道合一的閤皂山道教文化,形成“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过樟树不齐”的传统美誉,建起樟树药帮,千年来,以樟树、湘潭、汉口、重庆为四大据点,以仁寿宫为会馆遍布全国的中药网络,历史辉煌。以药王庙会为契机,扩大以旅游和药业相结合的客源、客商,实现“广集天下药材,广招天下药商”与“广招天下道徒”、“广纳天下游客”相辅相成的两大目标。(4)把閤皂山建成道教文化、樟树制药展示基地和药用种养基地。宏扬葛洪道教宗风,展示道教医药养生著作。而室内展示的内容,在以葛玄、葛洪为主,着重

59、于道教对养生学的影响和贡献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延伸到道教对中华科技文化的影响,建议展示内容如下:1)道教对养生学服饵、气功等方面的影响,举例葛玄、葛洪。其中像葛玄的灵符祭炼大法等道教经典;2)道教对医药学的贡献,分理论上和医术上二方面。理论上展示由葛洪的抱朴子,辨问、肘后备急方、金匮药方、陶弘景著的名医创录术;南宋徐梦莘集医录、元杜本编敖氏伤寒金镜录,明聂尚恒医学汇涵、痘科意统,聂杏园医药集义,清毛上溥白伤寒赋起,何本立编的务中药性,关耀南编伤寒补注、伤寒医类目录等。医术上主要说明葛洪是天花病状的最早记载者,是脚气和狂犬病的最早记载和免疫治疗者,孙思邈在世界上最早用砒霜有效治疗疟疫,宋代的道教炼

60、丹家是世界上天花疫苗植种技术的最早掌握者;3)道教对制药化学的贡献,在古代有关矿物学知识最丰富的就是道教的炼丹家,他们在炼丹实验中成为中国第一批“化学实验家”。如炼丹家葛洪的炼丹术理论、方法和术语是世界上制药化学的最早规范,他是单质砷的提炼最早记载者。可陈列其炼丹工具、演示其炼丹工艺,如丹房、丹坛、丹台、丹炉鼎、丹匮、六一泥等工具和水炼铜法;4)道教对机械动力学的贡献,葛洪是直升飞机螺旋桨原理的最早论述者,可陈列由古工艺史专家王振铎先生所仿制的其机械原型“枣心木飞车”见中国历史博物馆刊1984年第5期。 樟树以中药经营为特色,现在三家药材行、十多家药店、五个药材收购站,建成一药业大市场,还保存

61、百年老字号长春药店,经营一千数百种中药。挖掘整理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如老中医张连仁研究的白金降脂丸,治疗高血脂症,中药治疗血栓性脉管炎;樟树中医钦应标本制作,高级营养补品冬虫夏草蜂王浆的研制;天麻引种,枳壳等药用功能鉴定;半夏炮制工艺改革;人工培育天然牛黄,荣获的科技成果奖,均具有科技特色,可供展览参观。建设栽培苏叶、吴萸、薄荷、白前、白术、米仁、佩兰、川贝、天麻、穿心莲、蔓荆子、辛夷、泽泻、射干等多种栽培药物,特别枳壳、陈皮、蔓荆子、薄荷、菊花、白芷、泽泻、夏天无等基地,及土鳖、毒蛇、蟾蜍、蜈蚣、养鹿等养殖加工企业及规划中的閤皂山药用动物饲养基地,引进梅花麟、香獐、灵猫、蛇类;园山寨药用动物饲

62、养基地,培植牛黄、蛇毒、蛇胆、及饲养穿山甲、金蝎、土别虫等,用中药生产成果,丰富道教旅游内涵。此外,为吸引全国各地以及国际医药界来樟旅游学习,聘请名医编写有閤皂山道教文化特色的中医药图书,宏扬与药业文化相结合的中国道教文化精髓,使旅游者扩大眼界,沐浴中国传统文化。 重视道教文化旅游品牌,开拓新的旅游思路,扩大閤皂山的朝圣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道教医药和养生知识,在市区广场竖立葛玄塑像,扩大药业规模,充分运用药王节和葛玄成仙节日的庙会活动,加强閤皂山旅游宣传,增加到閤皂山的旅游班车和沿途景点,使旅游者进到樟树感到“家家尊葛翁,处处是药坊,一进樟树城,阵阵中药香”。 第四章 旅游区发展分析一、优势分析1、资源与区位优势(1)旅游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品位较高,尤以翠峰、竹林、山泉、湖泊、奇石森林景观和中药文化、道教文化等人文遗迹为显著特色,在全省各旅游区中具有典型优势和开发潜力。(2)该旅游区建设起步较早,但建设力度、建设规模都较小,因此,景区基本上保持了原有自然环境和历史面貌,环境质量较高,为旅游区的保护和科学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3)具有良好的地理市场环境。樟树市人口53.5万,交通条件相当优越,作为举世闻名的药都樟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双休日与节假日出游的频率增加,旅游市场潜力巨大。(4)樟树閤皂山旅游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