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肌力评定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085186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6.3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学肌力评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医学肌力评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医学肌力评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资源描述:

《医学肌力评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肌力评定课件(1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 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肌力是指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的肌力是指肌肉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的肌力是指肌肉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即静态或动态收缩的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即静态或动态收缩的能力。能力。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肌力评定是指徒手或运用器械对患者肌肌力评定是指徒手或运用器械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功能进行评定,常用于肌肉骨骼肉主动收缩功能进行评定,常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疾

2、病。肌力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重要内容,疾病。肌力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重要内容,主要用来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范主要用来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为指导康复治疗、检验治疗效果围与程度,为指导康复治疗、检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提供依据。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 肌力评定中涉及的肌力低下是指一块肌力评定中涉及的肌力低下是指一块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能力下降,甚至丧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有学者统称为肌无力。肌力低下常见失,有学者统称为肌无力。肌力低下常见于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于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引起的肌肉废用等。引起的

3、肌肉废用等。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范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范围;围;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1.检验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和速度,以检验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和速度,以明确治疗、训练的效果并为制定进一步治明确治疗、训练的效果并为制定进一步治疗计划提供依据。疗计划提供依据。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使用器械与否使用器械与否肌肉收缩形式肌肉收缩形式徒手肌力评定徒手肌力评定器械肌力评定器械肌力评定简单仪器简单仪器大型仪器大型仪器等长肌力评定等长肌力评定等张肌力评定等张肌力评定等速

4、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评定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7 徒手肌力评定是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做标徒手肌力评定是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做标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力或对抗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行评定。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行评定。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8 徒手肌力评定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徒手肌力评定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授Robert LovettRobert Lovett在在19161916年创立,用以评定肌年创立,用以评定肌肉力量是否正常及低下

5、程度,一般将肌力分为肉力量是否正常及低下程度,一般将肌力分为0 05 5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9级别级别名名 称称标标 准准相当于相当于正常的正常的%0 0零零(zero(zero,Z Z)无肌肉收缩无肌肉收缩0 01 1微弱微弱(trace,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102 2差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活动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活动25253 3尚可尚可(fair,F)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504 4良好良好(good,G)能抗重力以及一定

6、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能抗重力以及一定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75755 5正常正常(normal,N)能抗重力以及充分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能抗重力以及充分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100100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0 1983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Research Council,MRC)在)在LovettLovett分级标准分级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幅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幅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分级,制订了一步分级,制订了MRCMRC分级标准。分级标准。2

7、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1级级 别别标标 准准5 5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5 5能对抗与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之间4 4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阻力级阻力4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级水平4 4 对抗的阻力与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在级相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之间3 3情况与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

8、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3 3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3 3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之间2 2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以下以下2 2消除重力的影响,能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2 2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之间1 1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0 0无肌肉收缩无肌肉收缩

9、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21.1.选择适合的测试时机选择适合的测试时机 锻炼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锻炼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宜作肌力测试。宜作肌力测试。2.2.取得患者充分理解及积极配合取得患者充分理解及积极配合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说明,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3.3.采取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采取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指导患者采取标准的姿势指导患者采取标准的姿势和体位,并固定可能产生代偿动作的部位。和体位,并固定可能产生代偿动作的部位。4.4.采取正确的检查顺序采取正确的检查顺序 检查评定时一般应先作检查评定时一般应先作3 3级级的检查,能够完成的检

10、查,能够完成3 3级的动作再继续作级的动作再继续作4 4级以及级以及5 5级级的检查;不能达到的检查;不能达到3 3级则作级则作2 2级检查,不能达到再逐级检查,不能达到再逐级下降检查。不必所有级别均进行检查评定,以减级下降检查。不必所有级别均进行检查评定,以减少患者的体力消耗。少患者的体力消耗。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35.5.正确施加阻力正确施加阻力 在评定过程中,阻力应施加于肌肉在评定过程中,阻力应施加于肌肉附着的远端部位,阻力的方向应与肌肉牵拉力方向附着的远端部位,阻力的方向应与肌肉牵拉力方向相反,阻力施加的大小应持续而平稳同时密切观察相反,阻力施加的大小应持续而平

11、稳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一旦发生不适反应,应立即中患者有无不适反应,一旦发生不适反应,应立即中止检查。止检查。6.6.测试时应注意两侧对比测试时应注意两侧对比 如单侧肢体病变,应先检如单侧肢体病变,应先检查健侧,后检查患侧,在施加阻力大小、完成运动查健侧,后检查患侧,在施加阻力大小、完成运动情况方面进行双侧比较。情况方面进行双侧比较。7.7.把握禁、慎用情况把握禁、慎用情况 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升高,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故高血压、心脏病等症状明显者应心脏负担加重,故高血压、心脏病等症状明显者应慎用该检查;疼痛、骨折、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创慎用该检查;疼痛、骨折、关

12、节活动严重受限、创伤未愈等影响检查结果者,不适用该检查;中枢神伤未愈等影响检查结果者,不适用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宜进行徒手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宜进行徒手肌力评定。肌力评定。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4徒手肌力评定的检查结果应记录在肌力检查表中。徒手肌力评定的检查结果应记录在肌力检查表中。1.1.根据上述评定方法,可将所获得的肌力按根据上述评定方法,可将所获得的肌力按0505级级(或以此为基础加(或以此为基础加“”号或号或“”号)记录。号)记录。2.2.若所测部位被动运动受限,应首先准确记录可动范若所测部位被动运动受限,应首先准确记录可

13、动范围的角度,然后再记录该活动范围时的肌力级别。围的角度,然后再记录该活动范围时的肌力级别。3.3.若同时存在痉挛、挛缩或疼痛等情况,应在记录中若同时存在痉挛、挛缩或疼痛等情况,应在记录中注明,可分别用注明,可分别用“S S(spasticityspasticity)”、“C C(contracturecontracture)”、“P P(painpain)”表示。表示。4.4.因病情未能允许按规定体位检查时,应将改变情况因病情未能允许按规定体位检查时,应将改变情况予以记录。予以记录。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5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6(一)颈与躯干肌(

14、一)颈与躯干肌(二)上肢肌(二)上肢肌(三)手指肌(三)手指肌(四)下肢肌(四)下肢肌(五)足趾肌(五)足趾肌(六)脑神经支配肌肉(六)脑神经支配肌肉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7胸锁乳突肌(双)、颈长肌(双)、胸锁乳突肌(双)、颈长肌(双)、头长肌(双)。神经支配:颈神经前支头长肌(双)。神经支配:颈神经前支C3C8C3C8、颈神经分支颈神经分支C1C6C1C6。前斜角肌(双)、中斜角肌(双)、前斜角肌(双)、中斜角肌(双)、后斜角肌(双)、头前直肌。后斜角肌(双)、头前直肌。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8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仰卧位,肩部放松。评定人

15、员固定患者仰卧位,肩部放松。评定人员固定其胸廓上部,在前额部施加阻力。嘱其完成颈椎屈其胸廓上部,在前额部施加阻力。嘱其完成颈椎屈曲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颈椎屈曲全关节活动曲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颈椎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范围运动者为5 5级,仅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级,仅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患者仰卧位,评定人员固定患者肩部,无外患者仰卧位,评定人员固定患者肩部,无外加阻力,能对抗重力完成全范围屈颈动作者为加阻力,能对抗重力完成全范围屈颈动作者为3 3 级。级。2 2级级 患者侧卧位,评定人员托住患者头部,使头患者侧卧位,评定人员托住患者头

16、部,使头的纵轴与脊柱平行,可完成颈椎屈曲全关节活动范的纵轴与脊柱平行,可完成颈椎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围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屈颈时,仅能触及胸患者仰卧位,试图屈颈时,仅能触及胸锁乳突肌的收缩者为锁乳突肌的收缩者为1 1级,触不到收缩者为级,触不到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19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0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夹肌(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夹肌(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俯卧位,双上肢置于体侧,评定人员一手固患者俯卧位,双上肢置于体侧,评定人员一手固定患者背部,一手在

17、枕部施加阻力。嘱其完成颈椎后伸运定患者背部,一手在枕部施加阻力。嘱其完成颈椎后伸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颈椎后伸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颈椎后伸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为5 5级,仅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级,仅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患者俯卧位,评定人员固定患者肩部,无外加阻力,患者俯卧位,评定人员固定患者肩部,无外加阻力,能克服重力的影响,完成颈后伸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为能克服重力的影响,完成颈后伸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侧卧位,评定人员托住患者头部,使头的纵轴与患者侧卧位,评定人员托住患者头部,使头的纵轴与

18、脊柱平行,可完成颈椎后伸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脊柱平行,可完成颈椎后伸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俯卧位,评定人员触摸第患者俯卧位,评定人员触摸第7 7颈椎与枕骨间的颈椎与枕骨间的肌群,患者试图后伸颈部时,可触及收缩者为肌群,患者试图后伸颈部时,可触及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级,无收缩者为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1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2胸锁乳突肌(单)、夹肌(单)。胸锁乳突肌(单)、夹肌(单)。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仰卧位,固定患者胸廓上部,嘱其头转向一患者仰卧位,固定患者胸廓上部,嘱其

19、头转向一侧。能对抗施于头部的充分阻力,完成颈椎旋转全关节活侧。能对抗施于头部的充分阻力,完成颈椎旋转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仅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级;仅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为4 4级。级。3 3级级 患者侧卧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患者肩部,另一手托患者侧卧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其头部,使头的纵轴与脊柱平行,嘱患者转头。能对抗住其头部,使头的纵轴与脊柱平行,嘱患者转头。能对抗重力完成全范围颈椎旋转动作者为重力完成全范围颈椎旋转动作者为3 3 级。级。2 2级级 患者仰卧位,固定患者肩部,嘱其完成向左,再向右患者仰卧位,固定患者肩部,嘱其

20、完成向左,再向右的转头,能完成全范围转头动作者为的转头,能完成全范围转头动作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完成转头动作时,仅能触及胸患者仰卧位,试图完成转头动作时,仅能触及胸锁乳突肌的收缩者为锁乳突肌的收缩者为1 1级,触不到收缩者为级,触不到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3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4胸锁乳突肌、颈长肌、头长肌(单)。胸锁乳突肌、颈长肌、头长肌(单)。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侧卧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患者肩部,一手患者侧卧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患者肩部,一手在头侧部施加阻力。嘱其完成颈椎侧屈

21、运动,能对抗充分在头侧部施加阻力。嘱其完成颈椎侧屈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颈椎侧屈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阻力完成颈椎侧屈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仅能对抗级,仅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患者能克服重力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患者能克服重力影响,完成颈椎全关节活动范围侧屈运动者为影响,完成颈椎全关节活动范围侧屈运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仰卧位,评定人员固定患者肩部,能完成全范围患者仰卧位,评定人员固定患者肩部,能完成全范围颈椎侧屈运动者为颈椎侧屈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

22、0 0级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完成颈椎侧屈动作时,仅能患者仰卧位,试图完成颈椎侧屈动作时,仅能触及肌肉的收缩为触及肌肉的收缩为1 1级,触不到收缩者为级,触不到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5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6腹直肌、腰大肌。腹直肌、腰大肌。5 5级级 患者仰卧位,双手交叉置于颈后,评定人员固定患者双患者仰卧位,双手交叉置于颈后,评定人员固定患者双下肢,令其尽力前屈躯干抬起胸廓,双肩胛骨下角均可完全离下肢,令其尽力前屈躯干抬起胸廓,双肩胛骨下角均可完全离开台面者为开台面者为5 5级。级。4 4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患者双上肢于胸

23、前交叉抱肩,评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患者双上肢于胸前交叉抱肩,评定人员令其尽力抬起上身,双肩均可完全离开台面者为定人员令其尽力抬起上身,双肩均可完全离开台面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患者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评定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患者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评定人员令其尽力抬起上身,双侧肩胛骨下角可以离开台面者为人员令其尽力抬起上身,双侧肩胛骨下角可以离开台面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仰卧位,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尽力抬起上身,仅患者仰卧位,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尽力抬起上身,仅能屈颈抬头,评定人员同时触及其腹肌有明显收缩者为能屈颈抬头,评定人员同时触及其腹肌有明显收缩者

24、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仰卧位,令其咳嗽,评定人员同时触诊腹壁,患者仰卧位,令其咳嗽,评定人员同时触诊腹壁,有轻微收缩者为有轻微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7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8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5 5级级 患者仰卧位,双手在头后部交叉。评定人员固定患者下患者仰卧位,双手在头后部交叉。评定人员固定患者下肢,嘱患者屈曲躯干并使胸廓向一侧旋转,旋转侧的肩胛骨可肢,嘱患者屈曲躯干并使胸廓向一侧旋转,旋转侧的肩胛骨可离开台面,完成躯干旋转者为离开台面,完成躯干旋

25、转者为5 5级。级。4 4级级 患者仰卧位,双侧上肢在胸前交叉抱肩。评定人员固定患者仰卧位,双侧上肢在胸前交叉抱肩。评定人员固定患者下肢,完成与患者下肢,完成与5 5级相同运动者为级相同运动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患者仰卧位,双上肢向躯干上方伸展,评定人员固定患患者仰卧位,双上肢向躯干上方伸展,评定人员固定患者下肢,完成与者下肢,完成与5 5级相同运动者为级相同运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评定人员固定患者患者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评定人员固定患者骨盆。能完成躯干旋转者为骨盆。能完成躯干旋转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仰卧位,

26、双上肢置于体侧,双髋、膝关节屈曲,患者仰卧位,双上肢置于体侧,双髋、膝关节屈曲,足底踩在床面上,试图旋转躯干时触诊其肋弓以下的肌肉,出足底踩在床面上,试图旋转躯干时触诊其肋弓以下的肌肉,出现收缩者为现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29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0竖棘肌。竖棘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俯卧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骨盆和双下肢,另患者俯卧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骨盆和双下肢,另一手在胸廓下部施加阻力。瞩其完成腰椎后伸运动,能对抗充一手在胸廓下部施加阻力。瞩其完成腰椎后伸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躯干

27、后伸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分阻力完成躯干后伸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仅能对抗级,仅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及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患者躯干后伸达全体位及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患者躯干后伸达全关节活动范围者为关节活动范围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侧卧位,双侧上肢在胸前交叉抱肩,固定患者骨盆患者侧卧位,双侧上肢在胸前交叉抱肩,固定患者骨盆和双下肢,在解除重力的影响下,完成躯干后伸,达全关节活和双下肢,在解除重力的影响下,完成躯干后伸,达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动范围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

28、俯卧位,患者试图完成以上运动的同时触诊其患者俯卧位,患者试图完成以上运动的同时触诊其脊柱两侧肌肉,有收缩者为脊柱两侧肌肉,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1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2竖棘肌(单),腰方肌(单),腰小肌,腹内斜肌竖棘肌(单),腰方肌(单),腰小肌,腹内斜肌(单),腹外斜肌(单)。(单),腹外斜肌(单)。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侧卧位,双手在胸前交叉。评定人员固定骨盆患者侧卧位,双手在胸前交叉。评定人员固定骨盆和双下肢,阻力施加于肩部。瞩尽力将躯干向上抬起完成身体和双下肢,阻力施加于肩部

29、。瞩尽力将躯干向上抬起完成身体侧屈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躯干侧屈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侧屈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躯干侧屈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者为5 5级,仅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级,仅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患者躯干侧屈达全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患者躯干侧屈达全关节活动范围者为关节活动范围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仰卧位,双侧上肢在胸前交叉。评定人员固定骨盆。患者仰卧位,双侧上肢在胸前交叉。评定人员固定骨盆。患者躯干侧屈达全关节活动范围者为患者躯干侧屈达全关节活动范围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30、0级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完成以上运动时触诊其最长肌,患者仰卧位,试图完成以上运动时触诊其最长肌,可触及收缩者为可触及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3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4腰方肌、腰髂肋肌。腰方肌、腰髂肋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仰卧位,腰部适当伸展,双手扶持评定台面以患者仰卧位,腰部适当伸展,双手扶持评定台面以固定胸廓。评定人员双手握住患者踝关节,将下肢向下方牵拉,固定胸廓。评定人员双手握住患者踝关节,将下肢向下方牵拉,与此同时令患者向近端提拉一侧骨盆,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骨与此同时令患者向近端

31、提拉一侧骨盆,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骨盆上提动作者为盆上提动作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骨盆上提动作者为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骨盆上提动作者为4 4级(图级(图3-9a3-9a)。)。3 3级级 患者立位,评定人员固定患者躯干保持正直,嘱其完成患者立位,评定人员固定患者躯干保持正直,嘱其完成上提骨盆动作,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上提骨盆动作者为上提骨盆动作,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上提骨盆动作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仰卧位,在光滑的平面上能完成上提骨盆动作者为患者仰卧位,在光滑的平面上能完成上提骨盆动作者为2 2级(图级(图3-9b3-9b)。)。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仰卧

32、位,试图上提骨盆时触及肌肉收缩者为患者仰卧位,试图上提骨盆时触及肌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5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6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7前锯肌。前锯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向前上方举起,肘关节伸直。患者坐位,上肢向前上方举起,肘关节伸直。评定人员一手于肘关节上方施加阻力,另一手拇指与示指评定人员一手于肘关节上方施加阻力,另一手拇指与示指分开用分开用“虎口虎口”抵于患者肩胛骨下角,对肩胛骨的内侧缘抵于患者肩胛骨下角,对肩胛骨的内侧缘与外侧缘进行触诊。能

33、对抗充分阻力,上肢保持前伸姿势,与外侧缘进行触诊。能对抗充分阻力,上肢保持前伸姿势,肩胛骨不出现翼状突起者为肩胛骨不出现翼状突起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达到上述级,能对抗一定阻力达到上述标准者为标准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同前,无外加阻力,令患者肘关节伸展,肩关节体位同前,无外加阻力,令患者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屈曲约屈曲约130130,肩胛骨可以充分外展并向上旋转,不出现翼,肩胛骨可以充分外展并向上旋转,不出现翼状肩胛者为状肩胛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体位同前,肩关节屈曲体位同前,肩关节屈曲9090,上臂平置于评定台上。,上臂平置于评定台上。固定患者胸廓,令其完成上肢前伸动作

34、(肩胛骨外展),固定患者胸廓,令其完成上肢前伸动作(肩胛骨外展),肩胛骨能完成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肩胛骨能完成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体位同前,患者试图完成上肢前伸动作时在肩体位同前,患者试图完成上肢前伸动作时在肩胛骨内侧触及肌肉收缩者为胛骨内侧触及肌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为级,无收缩为0 0级级 。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8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39斜方肌上部纤维、肩胛提肌。斜方肌上部纤维、肩胛提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置于体侧。评定人患者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置于体侧

35、。评定人员双手置于其肩上,向下施加阻力。瞩患者尽力上提肩胛员双手置于其肩上,向下施加阻力。瞩患者尽力上提肩胛骨作耸肩动作,并保持在上提的位置,能对抗充分阻力完骨作耸肩动作,并保持在上提的位置,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胛骨充分上提动作者为成肩胛骨充分上提动作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充分完成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充分完成上提肩胛骨者为上提肩胛骨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影响,完成体位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影响,完成肩胛骨上提动作者为肩胛骨上提动作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俯卧位,前额部着台面,评定人员一只手支撑肩患者俯卧位,前额部着台面,评定人

36、员一只手支撑肩关节以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瞩患者完成上提肩胛骨的运关节以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瞩患者完成上提肩胛骨的运动,能充分完成者为动,能充分完成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上提肩胛骨时触诊锁骨上方患者俯卧位,试图上提肩胛骨时触诊锁骨上方的斜方肌上部纤维,有收缩者为的斜方肌上部纤维,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0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1斜方肌中部纤维、大菱形肌。斜方肌中部纤维、大菱形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外展患者俯卧位,上肢外展9090并外旋,

37、肘关节屈并外旋,肘关节屈曲曲9090。评定人员固定其胸廓,并在肩胛骨外角施加阻力,。评定人员固定其胸廓,并在肩胛骨外角施加阻力,令其完成肩胛骨的内收运动,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肩胛骨令其完成肩胛骨的内收运动,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肩胛骨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以上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影响完成以上动作者为影响完成以上动作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外展患者坐位,上肢外展9090置于桌面上。评

38、定人员固置于桌面上。评定人员固定胸廓,能完成肩胛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收运动者为定胸廓,能完成肩胛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收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坐位或俯卧位,试图完成肩胛骨内收动作患者坐位或俯卧位,试图完成肩胛骨内收动作时触诊肩峰与脊柱之间肩胛冈上方斜方肌中部纤维,有收时触诊肩峰与脊柱之间肩胛冈上方斜方肌中部纤维,有收缩者为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2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3斜方肌下部纤维。斜方肌下部纤维。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俯卧位,头转向对侧,肩关节外展约患者俯卧位,

39、头转向对侧,肩关节外展约145145。评定人员于肩胛骨外上角施加阻力。瞩患者上肢抬起离开评定人员于肩胛骨外上角施加阻力。瞩患者上肢抬起离开台面,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肩胛骨下掣内收的全关节活动台面,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肩胛骨下掣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范围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与级与2 2级级 体位同前,无外加阻力,患者上肢能抬起离开体位同前,无外加阻力,患者上肢能抬起离开台面完成肩胛骨下掣、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台面完成肩胛骨下掣、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 3级,级,仅能在平面上向下滑动不能抬起者为仅

40、能在平面上向下滑动不能抬起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体位同前,试图使肩胛骨下掣、内收时触患者体位同前,试图使肩胛骨下掣、内收时触诊斜方肌下部纤维,有收缩者为诊斜方肌下部纤维,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4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5大菱形肌、小菱形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俯卧位,头转向对侧,评定人员一手固定胸患者俯卧位,头转向对侧,评定人员一手固定胸廓,一手于肩胛骨内缘上部施加阻力。嘱患者被检侧上肢内廓,一手于肩胛骨内缘上部施加阻力。嘱患者被检侧上肢内

41、收、内旋置于背后,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肩胛骨内收及下旋收、内旋置于背后,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肩胛骨内收及下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充分者为动作充分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充分完成肩胛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充分完成肩胛骨内收及下旋者为骨内收及下旋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内收、内旋置于背后,评定人员固定患者坐位,上肢内收、内旋置于背后,评定人员固定其躯干,被检上肢尽力内收肩胛骨,能充分完成内收动作者其躯干,被检上肢尽力内收肩胛骨,能充分完成内收

42、动作者为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内收肩胛骨时在肩胛骨脊柱缘患者俯卧位,试图内收肩胛骨时在肩胛骨脊柱缘斜方肌下部纤维处触诊,有收缩者为斜方肌下部纤维处触诊,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6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7三角肌(前部纤维)、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喙肱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轻度屈曲,前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轻度屈曲,前臂旋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在肘关节处施臂旋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在肘

43、关节处施加阻力,嘱其完成肩关节屈曲动作,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全加阻力,嘱其完成肩关节屈曲动作,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重力下完成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重力下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

44、与0 0级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肩关节屈曲时,触诊上肢近端患者仰卧位,试图肩关节屈曲时,触诊上肢近端1/31/3处三角肌前部纤维及喙肱肌,有收缩者为处三角肌前部纤维及喙肱肌,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级,无收缩者为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8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49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纤维。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置于体侧,前臂旋前。评定人患者俯卧位,上肢置于体侧,前臂旋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令其完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令其完

45、成肩关节伸展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成肩关节伸展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展运动者为展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下,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展运动者为响下,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展运动者为2 2级。级。1

46、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伸展肩关节时,触诊肩胛骨下患者俯卧位,试图伸展肩关节时,触诊肩胛骨下缘的大圆肌、稍下方的背阔肌及上臂后方的三角肌后部纤维,缘的大圆肌、稍下方的背阔肌及上臂后方的三角肌后部纤维,有收缩者为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0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1三角肌三角肌(中部纤维中部纤维)、冈上肌。、冈上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嘱其完成肩关节外展肩胛骨,另一

47、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嘱其完成肩关节外展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外展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外展9090者为者为5 5级,能对抗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肩关节外展影响,完成肩关节外展9090者为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评定人员固定其肩患者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被检上肢能沿光滑的台面滑动完成胛骨,被检上肢能沿光滑的台面滑动完成9090外展者为外展者为2 2

48、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肩外展运动时触诊三角肌中部患者仰卧位,试图肩外展运动时触诊三角肌中部(肱骨上(肱骨上1/31/3外侧面)、肩胛冈上窝处的冈上肌,有收缩者为外侧面)、肩胛冈上窝处的冈上肌,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2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3三角肌后部。三角肌后部。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90,上臂置于评定台,上臂置于评定台面,前臂于台面边缘处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肩胛骨,另面,前臂于台面边缘处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肩

49、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其上臂尽力上抬做水平外展,一手于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其上臂尽力上抬做水平外展,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水平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水平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外展患者坐位,上肢外展9090置于水平台面,肘关节轻

50、度置于水平台面,肘关节轻度屈曲,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嘱其完成沿台面滑动的水平屈曲,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嘱其完成沿台面滑动的水平外展运动,可达全范围活动者为外展运动,可达全范围活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坐位,试图肩关节水平外展运动时,触诊三患者坐位,试图肩关节水平外展运动时,触诊三角肌后部纤维,有收缩者为角肌后部纤维,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4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5胸大肌。胸大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90,肘关节

51、屈曲,肘关节屈曲9090。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内侧。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内侧施加阻力。嘱被测上肢尽力水平内收,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施加阻力。嘱被测上肢尽力水平内收,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水平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成肩关节水平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

52、者坐位,肩关节外展患者坐位,肩关节外展9090置于水平台面上(台面与置于水平台面上(台面与腋窝同高),肘关节屈曲腋窝同高),肘关节屈曲9090,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患者上肢能在台面上滑动完成水平内收全关节活动范围内患者上肢能在台面上滑动完成水平内收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者为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坐位,试图作肩关节水平内收运动时,评患者坐位,试图作肩关节水平内收运动时,评定人员触诊胸大肌起止点附着部,有收缩者为定人员触诊胸大肌起止点附着部,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级,无收缩者为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62

53、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7冈下肌、小圆肌。冈下肌、小圆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90,上臂置于评定台,上臂置于评定台面,前臂于台面边缘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面,前臂于台面边缘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被检侧前臂用力向前、上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被检侧前臂用力向前、上方抬起以完成肩关节外旋,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外旋方抬起以完成肩关节外旋,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级,能对抗一定阻

54、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在台边自然下垂,取内旋位,评定人患者俯卧位,上肢在台边自然下垂,取内旋位,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能完成肩关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员固定其肩胛骨,能完成肩关节外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作外旋运动时,触诊肩胛骨外患者俯卧位,试图作外旋运动时,触诊肩胛骨外侧缘的小圆肌及冈下窝中的冈下肌,

55、有收缩者为侧缘的小圆肌及冈下窝中的冈下肌,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级,无收缩者为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8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59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90,上臂置于评定台,上臂置于评定台面上,前臂于台面边缘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面上,前臂于台面边缘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被检侧前臂用力向后、骨,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被检侧前臂用力向后、上方摆动以完成肩关

56、节内旋,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内上方摆动以完成肩关节内旋,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对抗肢体重力的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对抗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影响,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由台面边缘自然下垂,置于外旋位。患者俯卧位,上肢由台面边缘自然下垂,置于外旋位。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能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评定

57、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能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者为围的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肩关节内旋运动时,触诊腋窝患者俯卧位,试图肩关节内旋运动时,触诊腋窝深部的肩胛下肌或胸大肌,可触及收缩者为深部的肩胛下肌或胸大肌,可触及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0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1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肱二头肌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肱二头肌时前臂旋后

58、,检查肱肌时前臂旋前,检查肱桡肌时前臂于中时前臂旋后,检查肱肌时前臂旋前,检查肱桡肌时前臂于中立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立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肘关节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阻力,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肘关节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肘关节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影响,完成肘关节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 3级。

59、级。2 2级级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90并外旋。评定人员固定其并外旋。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嘱其前臂在评定台面上滑动,能完成肘关节屈曲全关上臂,嘱其前臂在评定台面上滑动,能完成肘关节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肘关节屈曲运动时,于肘关节患者仰卧位,试图肘关节屈曲运动时,于肘关节上方触诊肱二头肌腱,于肱二头肌下方内侧触诊肱肌,于肘上方触诊肱二头肌腱,于肱二头肌下方内侧触诊肱肌,于肘下方前臂前外侧触诊肱桡肌,有收缩者为下方前臂前外侧触诊肱桡肌,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

60、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2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3肱三头肌。肱三头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屈曲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屈曲9090,肘关节屈曲。评,肘关节屈曲。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患者尽力伸肘,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患者尽力伸肘,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及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

61、重力的体位及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影响,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外展患者坐位,上肢外展9090,肘关节屈曲约,肘关节屈曲约4545置于水平置于水平台面(台面与腋窝同高),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嘱其前臂台面(台面与腋窝同高),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嘱其前臂在台面上滑动,能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在台面上滑动,能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坐位,试图肘关节伸展运动时,评定人员一患者坐位,试图肘关节伸展运动时,评定人员一

62、手置于前臂下方支撑上肢,另一手在鹰嘴近端触诊肱三头肌手置于前臂下方支撑上肢,另一手在鹰嘴近端触诊肱三头肌肌腱,有收缩者为肌腱,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4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5肱二头肌、旋后肌。肱二头肌、旋后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屈曲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屈曲9090,前臂置于旋前位,手指自然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前臂置于旋前位,手指自然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施加阻力于其前臂远端桡骨背侧及尺骨掌侧,其上臂,另一手施加阻力于

63、其前臂远端桡骨背侧及尺骨掌侧,嘱其完成掌心向上的旋转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前臂旋嘱其完成掌心向上的旋转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前臂旋后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后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上动作者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完成前臂旋后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完成前臂旋后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伸直,前臂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能完成前臂旋后的全关节活动旋前

64、。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能完成前臂旋后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范围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坐位,试图做前臂旋后运动时,在前臂背侧患者坐位,试图做前臂旋后运动时,在前臂背侧的桡骨头下方触诊旋后肌,在肘关节前下方触诊肱二头肌肌的桡骨头下方触诊旋后肌,在肘关节前下方触诊肱二头肌肌腱,有收缩者为腱,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6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7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屈曲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

65、侧,肘关节屈曲9090,前臂置于旋后位,手指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前臂置于旋后位,手指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上臂,另一手对其桡骨远端掌侧及尺骨背侧施加阻力,嘱其完臂,另一手对其桡骨远端掌侧及尺骨背侧施加阻力,嘱其完成掌心向下的旋转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前臂旋前的全成掌心向下的旋转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前臂旋前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 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为4 4级。级。3 3级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完成前臂旋前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完成前臂旋前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

66、动者为3 3级。级。2 2级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伸直,前臂旋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能完成前臂旋前的全关节活动范后。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能完成前臂旋前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围运动者为2 2级。级。1 1级与级与0 0级级 患者坐位,试图做前臂旋前动作时,于前臂掌侧患者坐位,试图做前臂旋前动作时,于前臂掌侧远端远端1/31/3处肱骨内髁至桡骨外缘触诊旋前圆肌,有收缩者为处肱骨内髁至桡骨外缘触诊旋前圆肌,有收缩者为1 1级,无收缩者为级,无收缩者为0 0级。级。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82007/9/15医学肌力医学肌力评评定定69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5 5级与级与4 4级级 患者坐位、仰卧位均可,前臂置于旋后位,手指患者坐位、仰卧位均可,前臂置于旋后位,手指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前臂,检查桡侧腕屈肌,阻力施加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前臂,检查桡侧腕屈肌,阻力施加于第于第2 2掌骨底部(向背侧、尺侧用力);检查尺侧腕屈肌,阻掌骨底部(向背侧、尺侧用力);检查尺侧腕屈肌,阻力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