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

上传人:do****y1 文档编号:18083015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陕西省西安市政府法制局:浅谈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来源: 主站 时间: 2007-03-29 10:28 阅读次数: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得行政救济的重要途径, 也是行政系统内部自我监督的有效机制,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比,其特点在于程序便 捷,主要表现在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书面审查”方式。无论行政复议 的“书面审查”方式,还是行政诉讼的“开庭审理”方式,都是为了查明 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近年来,行政争议呈上升趋势,其中涉及 拆迁安置、城市规划、土地确权、劳动保障等复杂、疑难案件越来越 多。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书面审查”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

2、的复议工 作,很有必要对行政复议的审查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实践中确有必 要参考和借鉴行政诉讼中的“开庭审理”方式,以解决有关行政争议案 件。我们认为,行政复议听证会是审核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的重 要方式,我们每年约有1/3 的复议案件(40 至 60起)召开听证会。 本文拟从工作实务出发,探索和完善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一、建立行政复议听证会制度的必要性。首先,工作实践对行政复议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复议 活动是在行政机关系统内进行的,由于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 系或者业务领导关系,行政复议机关易于全面掌握行政争议情况,一 般不需要讯问双方当事人即可查明案件事实。所以,行政复议活动采

3、 取“书面审查”方式有其客观条件。但现在的复议案件涉及面广,证据 多,各种法律关系往往相互交织,仅凭“书面审查”难以从双方当事人 提交的书面材料中掌握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情况。何况行政机关和行 政相对人的法律素质越来越高,新的行政行为不断产生,面对日益复 杂的行政争议案件,“书面审查”方式就显得“势单力薄”了。其次,行政复议立法为建立行政复议听证会提供了依据。行政复 议法第 22条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申请 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 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 见。”有学者认为,行政复议法这一规定表明,我

4、国的行政复议制度 实行书面审查为主、口头审查为辅的审理原则。结合原行政复议条例 第 37 条关于“ 行政复议实行书面复议原则,但复议机关认为有必要 时,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审理复议案件”的规定,这一其他方式应当包 括听证会方式。同时,由于行政复议法关于“口头审查”程序没有作出 具体规定,采取行政复议听证会方式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的意见是 可行的。所以,现行立法为适用行政复议听证会提供了法律依据。有 学者认为,听证会程序与口头审查(听取意见程序)程序是存在差异 的,主要表现在听证会程序要求有言词辩论环节。我们认为,这一区 别正说明了行政复议听证程序较口头审查(听取意见程序)程序更为 规范,更为完善。

5、同时,言词辩论有利于行政复议机关全面听取当事 人意见、查清案件事实,以准确适用法律。所以,建立并完善的行政 复议听证会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再次,行政复议听证会增强了行政复议审查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近,中央指出“对重大复杂、群众关注 的案件,要通过公开听证、当面核实等多种方式,增强行政复议透明 度和公信力,提高行政复议的质量和效率。”这为创新行政复议审理 方式提供了政策依据。行政复议听证会强化了复议审查的透明度,方 便当事人了解情况,公平、公开、公正的审查复议案件,有利于维护 政府的权威和形象。最后,有条件适用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符合“质量优先,兼顾效率” 的原则。围绕程序

6、便捷原则,以“书面审查”为主,有条件适用听证会 审查方式,符合复议工作实际。行政复议工作要坚持质量优先、兼顾 效率的原则,行政复议听证会符合这一要求。理由如下:第一、行政 复议听证会程序的启动是有条件限制的,这与行政诉讼的开庭审理方 式相区别,对于易于把握的案件,不必启动听证会程序,通过书面审 查方式及时解决,保证办案效率。第二,对复杂疑难案件、群众关注 的案件,就有必要启动听证会程序,以全面、准确地掌握案件事实与 法律适用问题,允许群众旁听,增强行政复议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 行政复议质量。第三,即使召开行政复议听证会,也没有行政诉讼庭 审程序那样复杂化、程式化。二、行政复议听证会的适用范围。

7、虽然行政复议听证会有其制度的优越性,但并不表示它可以普遍 适用于任何行政复议活动中。因为,行政复议程序既要符合“及时、 便民”原则(行政复议法第 4 条),也要遵循行政复议“书面审查”原 则(行政复议法第22 条)。这就涉及行政复议听证会适用范围。我们认为,启动行政复议听证会须具备两个方面的要件:第一、程序要件。行政复议申请人提出要求。对于行政复议申请 人提出要求召开行政复议听证会的,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一般应组织召 开。对于确实没有必要召开行政复议听证会的,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可 以不组织,但须经法制机构负责人批准。第二、实质要件。案情复杂、涉及重大利益,经书面审查和口头 审查仍未查清案件事实的,行

8、政复议工作人员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召 开行政复议听证会。实践中,对于行政许可、城市房屋拆迁裁决、重 大行政处罚(尤其是行政处罚程序中召开听证会的)、复杂的土地权 属案件一般都要召开行政复议听证会。(对劳动教养案件适用行政复 议听证程序尚在探索中)三、行政复议听证原则。我们提出的行政复议听证原则是在行政复议法律原则框架内,对 行政复议听证程序具有规范意义的基本准则。包括:公开原则、言词 辩论原则、案卷主义原则、和解原则和服从主持原则。第一、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是行政复议的一项重要原则。行政复 议听证程序也要符合公开原则。这里的公开是指行政复议听证会公 开,公开案件证据、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对不涉

9、及国家秘密和 他人隐私案件,其他公民可以旁听行政复议听证会。我们有许多案件 已有公民旁听行政复议听证会。第二、言词辩论原则。言词辩论是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重要 原则。行政复议法对此未作出规定,其立法意图考虑到行政复议是行 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的方式,不需要过于繁琐的司法化程序。但行政 复议听证程序是对“书面审查”程序的完善和补充,是出于有效查清案 件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的考量,而言词辩论符合这一目的,在行政复 议听证程序中应当坚持言词辩论。第三、案卷主义原则。案卷主义原则和言词辩论原则是有内在联 系的。但行政复议制度下的案卷主义原则是有特殊内涵的,即要求行 政复议机关如果作出对申请人不利的决定时

10、应以听证会记录为准。但 在行政复议听证会结束后,仍应允许行政复议申请人向复议机关提交 证据材料,这与法院“开庭审查”不同。第四、和解原则。行政复议法未规定和解制度,但从妥善解决行 政争议角度考量,行政争议的处理应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全面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行政复议听证会不仅为和解工作搭建了平台,而 且应当将和解作为行政复议听证会的一项原则来对待。第五、服从主持原则。提出服从主持原则是出于对行政复议听证 会程序的特殊性考虑。因为,行政复议听证会既有司法化特点,又不 同于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程序。人民法院庭审程序有严格的法律规 定,不得违反或省略整个程序中的任何环节,复杂繁琐。但行政复议 要

11、求“及时、便民”,故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应在公平、公正基础上强 调效率,服从主持人的安排。但应允许行政复议参加人对听证程序中 违法问题提出异议。四、行政复议听证会程序。第一、行政复议听证会主持人和参加人。行政复议听证会主持人应由行政复议机构主管领导或行政复议案件主办人员担任。行政复议 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及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被申 请人不得聘请律师或法律顾问参加行政复议听证会。第二、行政复议听证会的步骤。第一阶段,开会前的准备:1、由记录人员宣读行政复议听证会纪律。主要包括不得喧哗、 服从主持人安排、发言文明、不得使用侮辱性语言等内容。2、由行政复议听证会主持人核对当事人身份证明,

12、并询问对方 当事人对听证会参加人员身份有无异议。3、由主持人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包括当事人享有举证、质 证的权利,申请回避的权利,变更复议请求的权利,辩论的权利等; 当事人应承担如实陈述案件事实的义务、提供真实证据材料的义务、 服从主持人安排的义务等。第二阶段,听证会调查:1、由被申请人陈述被复议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并简述作出具 体行政行为的过程。这里要注意查核申请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时 间,被申请人送达的时间。2、由申请人宣读行政复议申请书。若申请人要求变更行政复议 请求的,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应当允许,并记录在卷。3、被申请人答复。4、第三人陈述意见。5、当事人举证、质证。先由被申请人举证,

13、申请人、第三人质 证,再由申请人、第三人举证,被申请人质证,或者申请人、第三人 相互质证。当事人举证时要陈述证据名称、证据来源、证据收集时间 和证据的证明目的、证明对象等内容。当事人应针对证据的真实性、 合法性、关联性进行质证。证据少的,实行一证一质,证据多的分组 举证、质证。6、主持人对有争议的证据或事实可以询问当事人,参加听证会 的其他复议工作人员也应注意提问。7、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对于没有争议的证据,当场予以认定。8、主持人结合案件事实,归纳总结案件争议的焦点问题,并告 知与会当事人。第三阶段、会议辩论:1、各方当事人根据主持人归纳总结的争议焦点问题展开辩论。 先由申请人发表辩论意见,然后是被申请人和第三人发表辩论意见。2、会议辩论一般安排两轮辩论。第四阶段、主持和解。第五阶段、最后陈述:1、各方当事人发表最后意见。2、主持人总结行政复议听证会内容,告知申请人会后仍有权提 交相关证据材料。3、当事人看听证笔录上并签字(每页签字),对当事人修改的 部分须要求当事人捺指印。4、宣布行政复议听证会结束。以上是我们对行政复议听证会的认识和实践,仍要进一步探索和 完善。现在提出来,借以抛砖引玉,为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制度,促进 行政复议工作实务而努力!(西安市人民政府法制局供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