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治疗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080387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脊髓型颈椎病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脊髓型颈椎病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脊髓型颈椎病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型颈椎病治疗(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治疗进展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引起四周骨与软组织的继发改变,造成颈椎管狭窄,压迫颈脊髓,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该病复杂,起病缓慢,脊髓受损后往往出现不可逆的改变,治疗难度大,效果较差。早期的正确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可显著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近年来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 CSM的诊断及临床特点CSM的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1。早期表现有颈部不适、疼痛,上肢麻木、无力,手部精细运动功能减弱,躯干紧束感,下肢快速步态困难、踩棉花样感,Hoffman

2、征阳性或动态Hoffman征阳性。晚期表现有行走不稳、常规步态困难、大小便异常、下肢痉挛、腱反射亢进、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MRI能直接显示CSM的部位,退变程度及与毗邻组织的关系,对CSM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价值2,3。目前CSM的诊断标准为:a)具有颈髓损害的临床表现;b)X线片示颈椎退变,MRI证实骨赘压迫脊髓;c)除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椎管内肿瘤、末梢神经炎等疾病。2 CSM的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并非消极,仍然是属积极的治疗,其主要目的是保护颈椎不再受到异常损害,减少创伤,缓解疼痛,并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研究证实,采用局部制动、牵引、理疗、以及服用

3、活血通络药物等可以明显改善颈椎四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消除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症状。枕颌吊带牵引治疗颈和上肢痛可能有效,不过有些人行轴位牵引后疼痛增加,神经症状恶化。推拿应视为禁忌,因为颈过伸可使椎管和椎间孔进一步狭窄,刺激椎间软组织进一步肿胀,压迫脊髓。硬围领制动可减少颈椎活动及骨赘对神经根刺激引起的神经组织肿胀、炎症反应。颈椎制动和卧床对治疗颈痛和上肢痛急性发作有效。良好的工作和睡眠姿势,对保持或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是十分重要的措施。研究表明,颈椎过度前屈,颈后部肌肉、韧带受到牵张损害,硬膜囊后壁也受张应力刺激,对脊髓形成压应力,假如椎管前方已有骨赘或椎间盘突出,则可形成脊髓的压迫。和其

4、他退性行关节病一样,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类固醇硬膜外注射对神经痛有暂时缓解作用。对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密切随访,告知患者若出现四肢乏力、痉挛或双下肢行走不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建议患者每812周检查一次,若无症状加重迹象,可每半年随访一次。3 脊髓型颈椎病与神经内科疾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往往同时伴有神经内科疾病,其诊断应与具有相似症状的神经内科疾患进行认真鉴别,从患者复杂的主诉中归纳出脊髓型颈椎病的高度统一症状,并结合体征、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否则不予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合并上运动神经元疾病,如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神经内科疾病时,则必须综合判定,其疾病的发展、症状的加重、是否以颈椎病为主要方面,

5、假如是颈椎病的发展导致病情加重,此时应在神经内科协同下,行颈椎病的外科干预,否则行内科处理,骨科随访。4 手术时机选择脊髓型颈椎病如保守治疗无效,经手术干预可能达到阻止病情恶化,而手术时机的选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综合过程。手术时机选择在可能发生严重不可逆转的神经功能丧失之前进行最为合适。根据颈椎病自然病程的研究,7080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进行性发展的特点,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脊髓型颈椎病一经诊断就应考虑手术治疗。至于手术时机,通常认为在临床发病后6个月内为限。有明确的脊髓功能障碍者,不宜观望和消极等待,外科干预是恢复脊髓功能的重要手段,多数作者主张早期手术减压,以使受压脊髓得以恢

6、复。但并非所有患者均可获得理想疗效,临床研究发现,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与病程和脊髓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病程越长,脊髓损害越重,疗效越差4。尽早手术治疗是争取脊髓型颈椎病获得最佳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5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适应证为:a)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体征加重;b)脊髓压迫症状持续6个月或以上;c)脊髓压迫比率小于0。4;d)脊髓的横断面积小于40mm2。手术治疗目的是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同时保持脊柱的稳定。衡量手术效果的标准5为:脊髓是否得到彻底减压,是否恢复了正常的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是否恢复了和脊髓相应的椎管容量和形态;是否创伤最小,并发症最少;是否功能有较好的恢复,有较为持

7、久的疗效。5.1术式选择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根据入路分为前路和后路。前路手术的目的是彻底减压,稳定颈椎;后路手术的目的是扩大椎管,解除脊髓压迫。从手术选择的角度可把脊髓型颈椎病分为两类:a)脊髓多节段受压,尤其是腹背侧均受压者,如发育性和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常采用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双开门、单开门);b)脊髓单节段受压,而椎管与椎体比值小于0。75值,颈椎后凸畸形或有明显不稳定者,采用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于伴有局限性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局限性后纵韧带骨化应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术。实践证实,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假如采取前路减压,往往出现减压范围不

8、够、减压不彻底、轻易复发、甚至无效等现象。因此,术前仔细阅片,确定是否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选择合理术式,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6。5.2前路手术前路手术始于上世纪50年代,自1958年Smith和Robinson首先报道应用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以来,这一术式一直被认为是治疗CSM的最有效方法。很多文献7,8报道,该手术方法通过颈前路途径能解除脊髓压迫,改善脊髓功能,并通过植骨融合达到稳定颈椎的作用。这种不用内固定的手术存在的问题是可能出现植骨块移位和不融合,椎间不稳,颈椎后凸畸形,且需要长时间的外固定。此外,植骨块后移可压迫颈髓,导致高位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植骨块前移可引起

9、食道、血管、神经损伤。为解决以上问题,1981年Caspar首先设计了前路钢板9,但因其需颈椎椎体双侧皮质固定,并发症较多,未能广泛应用。直到1986年,Morscher等报告了颈椎前路带锁钢板,使得颈椎前路固定进入了新的里程;Schneeberger等对35例采用前路减压加钢板固定治疗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长达8年的随访10,结果单节段融合率为100,多节段融合率为87,远远高于单纯植骨的融合率。随着颈前路内固定系统(AntetiorCervicalPlateSystell,ACPS)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在行颈前路减压、植骨的同时行ACPS内固定已成为新的手术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的ACPS的种类

10、很多,有Orion、Secuplate、Zephir等,这些ACPS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等优点,同时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此外,在行颈前路减压后植入Cage是治疗CSM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Cage具有术后支撑、稳定和诱导成骨作用,可避免取髂骨植骨带来的供骨区并发症。但由于Cage的材料与颈椎骨质的弹性模量相差太大及局部植骨量有限,颈椎椎间融合器与椎体的接触面积较小,应力相对集中,术后有的病例出现Cage陷入椎体和假关节形成,故应填重使用11。目前临床上有异体骨、脱钙基质骨以及BMP等多种植骨材料可供选择,但自体骨仍应为首选。最近,出现了一种钢板融合器系

11、统,该系统为一体化设计,Cage植入椎间隙并用2枚螺钉固定在上下方椎体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钢板融合器系统具有术后即刻稳定,恢复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以及植骨愈合率高等优点12。颈椎显微外科手术分辨率高,微创操作,在直视下切除致压物的同时能确保硬脊膜及神经的安全,减少脊髓的激惹,保留终板,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打下了基础。保留终板能显著增加受骨区椎体的抗压强度,对防止植骨块沉陷、维持椎间高度、最大可能重建颈椎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13。前路手术重建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后,可恢复黄韧带的张力,由此可以解除由于椎间高度丧失使黄韧带松驰、肥厚,突入椎管,而形成的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对缓解脊髓

12、内张力、改善脊髓功能及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4。前路手术的优点是神经四周并发症较少,入路简易,在椎体次全切除后更能方便去除致压物。如手术疗效不佳,可再行后路手术,不必担心因第一次手术引起的不稳。对于数个节段病变,应该考虑选择其中病变明显的节段施行手术,因为切除越多,椎体副合越多,日后相邻椎间隙的非融合节段退变越快,颈部运动功能丧失越重。5.3后路手术CSM的前路手术为直接减压,即直接去除致压物,而后路减压属于间接减压,其原理是利用颈椎生理前凸与脊髓形成的“弓弦原理”,使脊髓向着张力小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开前方的压迫,完成减压。因此后路减压必须做到多节段,即从C2或C3到C7或T1,才能够做到充分

13、减压。对于3个节段以上的脊髓压迫,非凡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Pavlov比值小于0。8,椎管矢状径小于11mm),同时存在后方黄韧带肥厚、褶入椎管而形成的脊髓压迫,尤其是对伴有脊柱前凸的患者,倾向于后路椎管减压。其缺点是易造成术后颈椎不稳加重,减压不彻底,易发生鹅颈畸形。因此有人建议椎板切除术后同时进行植骨融合术,以防止畸形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运动范围丧失。颈部僵硬与轴性症状是后路手术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在颈椎病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在充分减压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颈椎功能。近年来的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技术不仅减少了术后需制动的时间,也在防止术后后凸

14、畸形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Kumar等15对一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随访结果表明,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植骨融合或侧块钢板固定,能解除导致脊髓型颈椎病的动态和静态的压迫因素,效果良好。另外,颈椎椎弓根螺钉由于生物力学方面的优越性而被诸多学者推崇,并进行了一些临床应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效果满足16。但因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相对较短,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考察,且由于置钉难度及危险性较大,此项手术目前尚不能广泛开展。随着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发展,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将逐渐成熟并得到发展。鉴于椎板切除减压的不足,一些日本学者提出了多种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对脊髓减压的同时防止脊柱的后凸畸形,且因未行融合术,术后不丧失

15、运动节段。但在椎管成形术后,仍有发现术后某种程度的运动节段丧失17。5.4手术治疗进展人工椎间盘置换术针对融合术牺牲病变节段的活动度,以及远期造成相邻节段退变的问题设计,临床初步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缺乏长时间的观察。人工椎间盘尚无法模拟椎间盘的三维运动能力、粘弹性、抗压剪力、重新分配和衰减负荷等多种作用,假体磨损等问题还有待观察。微创手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如经皮螺钉、内窥镜、激光消融、椎体成形等已得到广泛应用。颈椎手术中使用显微镜能够减少对硬膜囊、神经根的刺激,减少了脊髓的激惹。导航技术使解剖结构可视化,提高了手术精度和准确性,尤其对颈部手术更具优势。这些技术在不断改进和提高后,颈椎病的手术

16、疗效将会越来越好。颈椎病是人体颈椎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及继发的椎体边缘增生,小关节增生,韧带肥厚,椎管内组织粘连等病变,炎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一系列综合症状的总称,又称颈椎综合症。 颈椎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变,进而骨质增生引起的具有多种临床表现而以颈部疼痛,不适为基本症状的一种病。中医治疗本病或跟据症状辨证施治或结合现代医学分型论治:颈椎病可分为五种类型:a、神经根型: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引起颈项肩背臂疼痛,神经分布的地方有烧灼样疼痛, 有串麻感,上肢发沉,手指麻木,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发病人数最多的。占颈椎病的60%。 b、椎动脉型:指椎动

17、脉受到压迫或扭曲。造成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致使病人眩晕、恶心、呕吐 耳鸣头疼 视觉障碍等。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 c、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受到刺激,病人有心前区痛疼,心烦等感觉,或有手臂皮肤苍白出汗障碍等表现。 d、脊髓型:是因为骨质增生特别严重,脊髓直接受压造成病人肢体麻木无力,疼湿感觉障碍,行动困难,走路时有踩棉花状的感觉.甚至瘫痪。 e、混合型:同一病人兼有两种以上的表现。椎间盘退变临床特点:患者多为30岁左右的青壮年,发病后病程短,症状波动大可自行缓解,又易复发;发病时常有诱因,如受凉,不良睡眠姿势,外伤等。临床主诉较多,以颈部疼痛及头痛头晕肩臂疼痛等为主,可伴有体倦乏力,情绪不稳定等;查

18、体,可由颈部肌肉紧张肩部压痛,反射亢进感觉过敏,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颈椎片可见椎间孔变窄,颈椎生理弧度减少或消失,甚至反弓梯形变。骨质增生期的特点:年龄多为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肩臂疼痛,手指麻木,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易出汗,情绪不稳,下肢软,足底无力,行走不稳,甚至瘫痪,多数患者除伴有颈部疼痛外,还伴有腰膝疼痛,等肝肾不足之症,病程较长症状固定,可因受凉、劳累、落枕等加重。 中医认为颈椎病属痹症的范畴。 发病的内因是人到中年以后肝肾功能由盛到衰,或久病伤肾,致使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气血失于循行、筋脉失于润养所致。外因有明确外伤史或与职业工作姿势不正确致颈部肌肉劳损,使腠理空

19、虚,风寒湿邪杂至督伤络阻,闭阻经脉,脉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阻所致。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疗效好小针刀疗法是根据生物力学理论,集中医针刺疗法和西医手术疗法的优点,利用小针刀兼有针灸针及手术刀作用的独特的综合作用,既加强了针灸针的针刺感应效果,又避免了手术刀较大的创伤性,对于某些慢性损伤性疼痛疾病,尤其是软组织粘连、瘢痕引起的疼痛性病症的治疗有着独到之处。这是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以该疗法治疗颈椎病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小针刀治疗机理颈椎间盘的退变是引起颈椎病的根本原因,是内在因素,既有动力学异常,也有器质性改变,是一个与年龄老化相关的自然退变过程,而生物力学

20、的失衡加速这一变化,使退变更加严重。颈椎在急性损伤、慢性劳损、畸形及咽部炎症等多种因素作用下,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筋膜功能减弱,动力失衡,导致动力平衡的破坏,进一步破坏静力平衡,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整个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破坏。在颈椎间盘的退变过程中,颈椎的肌肉、韧带组织的积累性损伤导致肌肉纤维及韧带轻微、少量撕裂、断裂和出血,在不断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肌肉和韧带、肌肉、肌肉之间或肌肉、韧带之间发生粘连结疤,造成微循环障碍并影响运动功能,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小针刀疗法主要对其发病外因颈椎生物力学的失衡进行调整和治疗。利用小针刀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治疗手法,剥离、疏通肌肉、韧带、筋膜间的各种粘连,使肌肉、

21、韧带、筋膜得以松解、修复,解除或减轻活动受限症状,恢复颈椎的动力平衡,阻止、减缓颈椎间盘的退变。总之,小针刀应用于颈椎病,主要是针对脊柱的软组织损伤,针对由于颈椎病的发生,导致的外源性动力的失衡。研究证实通过小针刀的剥离和疏通作用,一方面使局部血循环得以改善,或重新恢复,降低局部致痛物质的含量,另一方面由于小针刀刺激穴位产生的刺激量比针灸针大,体内生成的抗痛物质增加明显,疏通经络作出强,提高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以使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小针刀疗法优点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无需切口,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不良反应少,

22、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手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夏天对颈椎病的七宗罪6月的北京早已骄阳似火,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脊柱外科门诊前,记者看到这里和往日一样,有十多位等待就诊的患者,次序井然。但颈椎病专家刘主任的一番话才让我们发现了这其中的不同:“颈椎病虽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期,但不同季节来就诊人群存在很大的差异,秋冬两季来就诊的中老年人居多,春夏两季来就诊的年轻人、都市白领居多。”再仔细看看大厅中的人群,的确如此,十多位等待就诊的人群中只有两位老人,其他都是40岁以内的年轻患者,这是什么原因呢,刘主任告诉记者,大部分的人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颈椎隐患,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下,这

23、些隐患就会彻底显现出来。而就是这些触发因素的不同,使得颈椎病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人群特征。中老年人生活有规律,触发因素主要为气候、湿度等大环境;年轻人、都市白领一般颈椎的退行性形变还不严重,气温、湿度等大环境的变化,对其颈椎影响小,而主要的触发因素来自于季节对其生活习惯的影响。那么,夏季那些生活习惯成为了上班族白领颈椎病发作的主要诱因呢?为此,有度网()的记者分别走访了北京积水潭医院、解放军306医院等多位专家,并记录了夏天对都市白领颈椎病的七宗罪:1、温度高,睡眠中翻身次数增多,导致落枕;夏天睡觉时,人体由于局部温度过高,翻身次数增多,很多朋友早上起来发现自己都睡在床的另一边去了。频繁的

24、翻身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落枕,带来颈椎疼痛,因此我们应尽量保持室内温度不能太热,另外给枕头增加一个草席套也是非常有用的; 2、天气燥热,心情烦躁,诱发颈椎病;研究表明,多愁善感、脾气暴躁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夏天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健康、快乐、平和的心情,让自己远离颈椎疾病;3、空调温度过低或猛吹风扇,颈部受凉,诱发颈椎病;颈椎病和受凉有很大关系。夏天在办公室里,空调温度一般开得很低,特别是座位正对空调,或是穿吊带装的女性,颈背肌肉很容易受寒,诱发颈椎病。专家建议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最好在外面穿件外套,以免颈部受凉而引发或加重颈椎病。女性白领还可

25、佩带质地柔软的丝巾,这样既保护颈椎,又不失礼仪。4、天气炎热,外出减少,在家上网、看电视时间增多,导致颈椎病;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更愿意待在室内上网、看电视,相比春秋季户外活动时间大大较少,而颈椎病也就乘虚而入。因此专家建议即使在室内时,大家不妨多安排一些就地取材的“运动”,比如仰卧起坐、擦擦窗户、远眺等,充分运动颈部、背部肌肉,保持颈部血液畅通;5、日长夜短,夜生活丰富,睡眠减少诱发颈椎病;从自然规律来说,夏季白天长晚上短;从生活习惯来讲,年轻人在夏季夜间娱乐生活增多,睡眠时间大大减少,白天疲劳的颈椎,夜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日积月累导致很多年轻人颈椎疼痛;6、夏日易犯困,午休不良姿势伤颈

26、椎;夏天,人非常容易疲倦,中午都想小憩一会儿,但我们常看到一些上班族在座位上耷着脑袋就睡着了,殊不知这样睡觉给颈椎带来的伤害非常大。专家提醒大家,午休或在车上睡觉时:第一,不提倡向前扒着睡觉,可采取向后仰躺的姿势稍事休息;第二,一定要为颈椎找到扶托点,比如在颈部后面垫一个卷裹的衣服或带上U型颈舒枕等;7、冷水冲凉,诱发颈椎病;夏季白天汗流浃背,回到家,总想痛痛快快洗个冷水澡凉爽一把。但一定要小心了,没准第二天你就感觉身体有点异常,头不能动了、手脚开始麻木。其实,温水冲澡更能为您带来精力的恢复和健康。 最后,有度网()的特约专家还提醒大家“冬病夏治”:夏天天气炎热,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关节韧带肌肉

27、变舒展,正是治疗颈椎病的最佳时机。对以上提到的各种可控外因进行防范,坚持养成科学的生活、工作习惯,就一定能战胜颈椎病,赢得健康的未来。这些颈椎病不能揉根据重要组织所受压迫与刺激的不同,颈椎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型、食道型、混合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较多,推拿按摩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推拿按摩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增加颈椎的稳定性,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它适用于大多数的颈椎病患者。但是,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和食道型颈椎病,推拿按摩却达不到治疗的目的,相反,如果手法过重,还可加重原有的症状。特别是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由于

28、各种原因引起颈椎管的管径变小而使脊髓受到压迫,脊髓在椎管内的缓冲间隙缩小,手法不当,能使脊髓受到短暂的剧烈撞击,造成病人的即刻瘫痪,此种情况,临床时有出现,严重的可造成病人终生的高位截瘫。对食道型颈椎病,按摩推拿也不能减轻食道的压迫。故脊髓型颈椎病和食道型颈椎病以手术治疗效果为好。在此奉劝读者,如果你患有颈椎病,一定要首先确定所患颈椎病类型后,再决定能否进行推拿按摩治疗,以防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治疗颈椎病夏天更适宜一到夏天,很多颈椎病人觉得脖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往往就忽视了治疗,一直等到冬天病情发作才想到去治疗。对于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专家并不看好,他们指出,这样可能会失去根治颈椎病最

29、佳的机会。原来,冬天天气寒冷,会引起颈椎变直、关节僵硬;肌肉、韧带痉挛、血液循环减慢等问题;还会使神经僵化这样不但使颈椎病人病情加重或发作,而且治疗时也感到痛苦,这时治疗颈椎病往往是事倍功半。颈椎病专家表示,夏天天气炎热,颈部血液循环加快、颈椎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神经复苏变活跃,正是治疗颈椎病的最佳时机。因为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带走颈部“垃圾”,消除骨刺、水肿和炎症。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有利于椎间盘的复位;神经复苏变活跃,有利于疼痛、发麻的消除。而且夏天脖子酸胀、僵硬、疼痛等症状往往会缓解甚至消失,在治疗过程中颈椎病人不痛苦、能坚持,这些因素都能使颈椎病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颈椎病患者该

30、睡什么床颈椎病患者除了要很好地选好、用好枕头之外,还应选好床铺。从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角度来看,如果床铺过于柔软,可造成由于人体重量压迫而形成中央低、四边高的状态。这样,不仅增加了腰背部卧侧肌肉的张力,而且也势必导致头颈部的体位相对升高。常年如此,就会导致局部肌肉韧带平衡失调,从而直接影响颈椎本身的生理曲线。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床铺与选择枕头一样对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十分有帮助的。(1) 棕绷床:透气性好、柔软、富有弹性,比较适合颈椎病患者的使用。但要注意的是随着使用时间延长,编织的棕绳逐渐松驰,它的弹性就逐渐减弱,而不适宜颈椎病患者。因此,使用棕绷床间隔35年后就应更换棕绳,以增强弹性。(2)

31、席梦思床垫: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国外已生产出根据人体各部位负荷大小的不同和人体曲线的特点,选用多种规格和弹性的弹簧合理排列的席梦思床垫。这样床垫放在床板上,可起到维持人体生理曲线的作用。因此,也较适宜颈椎病患者,但价格略偏贵些。(3) 火炕: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农村常用的床铺。炕加温后,不仅可以抗寒冷,而且可有类似于热疗的效果,有利于对痉挛与疼痛的肌肉,关节起到放松和缓解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缓解颈椎病症状的作用。(4) 木板床:使用较多,可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若被褥铺垫松软合适,也有利于颈椎病患者,并且较为经济实惠。(5) 气垫床、沙床、水床:是国内外较为新颖的产品,分别采取在床垫内通过气体、沙、水的流动而不断调整患者躯体的负重点的方法,使人体各部符合正常的生物力学要求,保持颈椎、腰椎等的正常生理曲线。但由于价格极其昂贵,目前仅有个别大医院作为治疗床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