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加红外线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080369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针灸加红外线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针灸加红外线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针灸加红外线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针灸加红外线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加红外线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针刺加红外线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周蕾 徐群飞 张五四(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针灸科,浙江 321017)【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加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针刺加红外线灯照射治疗,针刺取足三里、三阴交、曲池、血海、阳陵泉、阿是穴,阿是穴用杨刺法同时局部红外线灯照射,每日一次。对照组予别嘌呤醇口服治疗,每次100 mg,每日3次。两组皆五天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疼痛程度及血尿酸、血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并评价疗效。结

2、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痊愈率为52.5%,对照组为22.5%(P0O1);治疗组镇痛效果及降血尿酸、血沉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O01);治疗组治疗后ALT、AST无升高,对照组治疗后ALT、AST明显升高(PO01)。结论:针刺加红外线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无肝功能损害,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关键词】关节炎,痛风性、针灸疗法;红外照射;急性病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infrared lamp on acute gouty arthritisZ

3、HOU Lei,XU Qun-fei,ZHANG Wu-si (Jinhua Municipal Hospital of TCM,321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infrared lamp and the influence to liver function on acute gouty arthritis. Methods 160 patients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

4、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8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t Zusanli(ST 36), Sanyinjiao(SP 6), Quchi(LI 11), Xuehai(SP 10), Yanglingquan(GB 34), Ashi points. Ashi points were treated by Yangci method and infrared lamp, once a day. The con

5、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100mg allopurinol, thrice daily. The therapeutic course for both groups was 5 days.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influence to liver function of two groups through ache degree and contents of blood uric acid(UA),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alanine

6、aminotransferase ( ), 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we got the curative evaluate.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urative effect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The completely recovered lead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52.5 while the lead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2.5(P0O1); The

7、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analgesic effect and in decrease of UA and ESR(P O01);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ontents of ALT and AST in treatment group had not obvious change but they had obvious change in control group(P0.05)。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病程(年) 疼痛等级 BUA(umol

8、L) ESR(mm/h) ALT( u/l) AST(u/l)针灸红外线灯组 80 46.08.2 13.6士3.6 4.61.1 490.1士72.3 40.8士8.3 37.2士5.8 39.4士6.2西药组 80 45.88.4 14.0士1.6 4.450.8 483.8士73.6 39.7士9.5 38.4士4.8 38.8士6.51.2 病例选择(1)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以单个趾指关节猝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有头痛、发热等症。(2)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饮食、饮酒及

9、外感风寒等诱发。(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痛风石。(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5)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2)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体温38C者,均可纳入本观察。(3)病例排除标准 合并有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者。(4)病例脱落标准 中途停止治疗者;化验不合作者2 治疗方法 21 针灸红外线灯组取

10、穴:足三里、三阴交、曲池、血海、阳陵泉、阿是穴。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病变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30 mm50 mm毫针快速进针,直刺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均用捻转补法,曲池、阳陵泉用捻转泄法,阿是穴用杨刺法(中间1针,旁纳4针)同时局部红外线灯 (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照射,距离患肢足部3040cm(根据患者感觉调节,以发热但不发烫为宜),出针时摇大针孔,不用干棉球按压。上述诸穴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五天为一疗程。2.2 西药组别嘌呤醇每次100 mg,每日3次。五天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2.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疼痛缓解程度,关节的红肿消退情况,并监测血

11、尿酸、肝功能,血沉的变化,同时观察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疼痛分级标准数字分级法(NRS):数字分级法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痛。疼痛程度分级标准为: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3 疗效观察3.1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肿胀消减,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两组观察期间避免高嘌呤饮食及其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药物.3.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

1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的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性,P0.01为有显著差异。3.3 治疗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 两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针灸红外线灯组 80 42(52.5) 38(47.5) 0(0) 80(100)西药组 80 18(22.5) 56(70.0) 6(7.5) 74(92.5)由表1可见,两组疗效比较,痊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针灸红外线灯组疗效佳。(2)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BUN、ESR、ALT、AST比较见表2。表2 两组痛风性关节炎治疗后疼痛程度、血尿酸、血沉、谷丙转氨

13、酶、谷草转氨酶比较 组别 疼痛程度 BUN(umol/l) ESR(mm/h) ALT(u/l) AST(u/l)针灸红 治疗前 9.32士1.76 490.1士72.3 40.8士8.3 37.2士5.8 39.4士6.2外线灯组 治疗后 2.86士1.38* 401.8士46.2*13.1士3.0*.24.4士4.7* 26.3士5.9*西药组 治疗前 9.35士1.82 483.8士73.6 39.7士9.5 38.4士4.8 38.8士6.5 治疗后 5.08士1.55* 416.9士63.5* 15.9士3.7* 78.6士8.7* 76.3士6.3*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

14、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针灸红外线灯组疼痛程度治疗前后有显著性改变(P0.01),西药组有改变(P0.05),两组相比针灸红外线灯组改善更佳(P0.01);针灸红外线灯组、西药组治疗后BUN有降低(P0.05);针灸红外线灯组、西药组治疗后ESR有显著降低(P0.05);针灸红外线灯组治疗后ALT、AST有所降低(P0.05),西药组则明显升高(P0.01),说明针灸红外线灯组对肝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西药别嘌呤醇对肝功能有明显损害。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中有关活性酶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缺陷、生理紊乱、代谢障碍,导致尿酸生

15、成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使血浆尿酸盐浓度超过极限,即出现结晶沉淀,痛风性关节炎成为首发症状,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与高尿酸血症程度呈正相关。治疗上给予抗炎及促进血尿酸代谢的药物,但其肝功能损害较大,不适合伴肝功能损害的痛风患者.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别嘌呤醇口服,疼痛程度、血尿酸治疗后均有所下降(P0.05),ESR有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ALT、AST明显升高(P0.01),反应了别嘌呤醇有降低血尿酸、血沉从而改善疼痛程度,但有严重肝功能损害,与以往研究相符。 针灸治疗痛风方法多样且疗效肯定,放血疗法为最常用方法:文绍敦5火针点刺放血、潘红玲等6 用梅花针重叩关节红肿疼痛处皮肤出血并加

16、拔火罐, 胡静平等7在病变部位所过的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配合单方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另外,邹燃等8运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刘鑫9 采用针刺加艾灸的方法、何庆勇等10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都取得满意疗效。但既观察针灸临床疗效又与西医常用药对比且观察肝功能损害的文献鲜有报道,这是本文探讨的目的。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湿热痹症。关于其病因病机,针灸大成谓:“病有三因,皆从气血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痛风是“血中有热,再受风寒,热血得寒,痰浊凝涩引起”,均说明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与血中瘀热有关。本病以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本,风寒湿热、痰浊、瘀血闭阻经脉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故针刺取足

17、三里、三阴交并施补法以健脾去湿,曲池配血海清热活血化瘀,“筋会阳陵”,故取阳陵泉调节肝主疏泄及舒筋通。阿是穴以痛为俞, 灵枢官针中说 “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痛风为本虚标实,寒为本热为标,故用杨刺法,出针时摇大针孔以泄内热,血海、三阴交调节脏腑功能,减少尿酸的形成11。 红外线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镇痛;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改善免疫功能 。红外线灸指利用红外线辐射器在人体的经络穴位照射,使穴位产生温热效应,从而达到疏通经络、宣导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有祛风、除湿、镇痛、促进恢复正常神经功能,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等功效,针刺配合有显著协同作用

18、。 诚如景岳全书风痹所云: “多热者是阳证,无热者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中医治疗理念;“便是阴证,然痹本阴邪,故惟寒者多而热者少也”,故针灸结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痛风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除湿消肿之功,扶正祛邪而肿胀疼痛自除。从本研究的实验室结果可以看出,针灸红外线灯组比西药别嘌呤醇组疼痛改善更明显,而血尿酸的降低,对和别嘌呤醇一样有效,肝功能指标ALT、AST针灸红外线灯组无升高反有所降低,说明对肝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而别嘌呤醇组ALT、AST都有明显升高,说明对肝功能损害明显。不能看出,针灸红外线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佳,无肝功能损害,是适合伴肝功能损害痛风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5 参考文献

19、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中华风湿学杂志,2004,8(3)l1782 王庆文原发性痛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O140(5)I 3133 史方上海市关节炎患病牢抽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2) 1136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5 文绍敦火针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1):9776 潘红玲,许天兵刺血疗法加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O例J中医研究,2007,2O(1):49507 胡静平,刘英军,禹桂贤井穴点刺放血配合单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J吉林中医药,200323(3):398 邹燃,张红星,张唐法,等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OO7,27(1):519 刘鑫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l例J中国针灸,2000,(9):53710 何庆勇,李海霞,张吉,等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l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5):495O11 谢菊英 ,王 灵, 李启秀,等. 电针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国针灸,2007.27(12)898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