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阅读技巧--英语阅读理解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078737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掌握阅读技巧--英语阅读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掌握阅读技巧--英语阅读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掌握阅读技巧--英语阅读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掌握阅读技巧--英语阅读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握阅读技巧--英语阅读理解(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能力内容提要:培养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其目的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与策略,具有运用英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阅读策略阅读理解是文本信息输入与大脑中固有知识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也是一个包含多种技能的心理语言思维过程。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编码,进行知识意义的再构建。Goodman1曾定义“阅读理解为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以文字编码的信息”。 “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大纲中都明确地

2、把提高阅读能力作为第一目标。”目前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仍较欠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未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不具备应有的解题策略。因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阅读技巧及合理运用应对策略等方面作一详尽阐述,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阅读策略 英语阅读技能是发展其它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英语阅读策略对学习者整体语言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要在保证对文章准确理解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要克服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出声阅读、用手或笔指着阅读、翻译阅读、反复阅读等。1、声读 出声

3、阅读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人在阅读中喜欢读出声来,有的人仅仅是无声地动动嘴,有时甚至连嘴也不动,只是舌、喉在活动。这种阅读方式无形当中影响了大脑的思维速度。出声阅读会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如果你把精力放在出声阅读上,你自然会忽视你所阅读的内容的意思。其实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直接明白这些符号所表达的意思,而不需要经过声音阶段。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训练自己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学符号的视读能力。出声阅读的唯一目的就是练习英语发音。如果你是为了了解内容而阅读,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出声阅读。 2

4、、心读有些人由于担心读错了行,或为了“集中注意力”,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词阅读,有时还伴随着不断的点头或用脚找节拍。这些活动必须然会影响到眼睛的扫视速度和大脑的思考,使人难以集中精力,从而放慢了阅读速度。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注意单词的位置,也不会在每个单词上平均花费时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 3、 翻译阅读翻译阅读就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逐句的翻译,通过译成母语来辅助理解。这也是一种错误的阅读方法,无疑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大大降低了阅读速度。进行翻译阅读对于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也是不利的。 4、 反复阅读还有一种不良习惯就是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或不熟悉的短语时,反

5、复注视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有时甚至返回句首整段重读。这样反复阅读会中断连贯的思维,贻误短时记忆的良机,影响总读速度,甚至会使人产生焦躁情绪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还有人对阅读已经产生自卑心理,即认为自己第一遍肯定读不懂,因此反复多遍,浪费很多时间。 所有这四种不良习惯都需要希望提高阅读能力的英语学习者加以注意,平时尽量注意避免。在阅读时,不是心口并用,而是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不是要逐词阅读,而是按意群(meaningful group)连贯阅读;不是通过翻译来帮助理解,而是要使英语的文字大脑里直接产生意义;也不能拘泥于个别词 、短语、句子的理解,而应从整体上掌握通篇的中心思想,只有这样,

6、阅读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会提高。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阅读时的不良习惯要注意克服,如头部下意识地左右摆动、玩弄钢笔、尺子、钥匙等小物件,不时地发出响声等。在阅读过程中,还有一些人往往尽量使用自己的眼睛对准他正在读的每一个字,而且离得很近。这样当他顺着一行字往下读时,他就会轻微地摆动头部,而当他调过头看下一行时,他就会很快转回去以便使鼻尖再对准书面的左边。这种摆头的习惯,读者自己往往意识不到,而正是这种不必要的动作大大地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因此,必须克服这种毛病,养成阅读时只移动视线的习惯。二、尽量扩大词汇,掌握常用短语 毫无疑问,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英语词汇的认知和掌握。词汇是构成语篇的

7、基本成分。一篇初中英语课本中的文章和一篇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所包含的词汇肯定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没有比较大的词汇量,学习者在阅读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或书籍时会感到处处是生词,则会处处碰壁,是很难把握文章的含义的,这样在理解上会存在很多的问题,文章不可能顺利读懂。在掌握词汇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常用的短语如so as to , so long as , in order to , to sum up , for instance , not so as, rain cats and dogs 等的用法以及含义。这些短语虽然由简单的词汇组合在一起,但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对于文章的理解也非常重要。如: 1) so

8、 as to 意思是“为的是,为了”,“He got up very early in order to/so as to catch the first bus. 他起得很早为的是赶最早一班车”但只能用在句末; 2) so long as “只要”,You will never be good students so long as you goof around. 如果你们成天游手好闲,就永远也成不了好学生。” 3)in order to 同样意思为“为的是,为了”,但是都可用在句首或句末,“We started early in order to arrive before dark./

9、In order to arrive before dark, we started early. 为了在天黑前到达,我们很早就动身了。” 1、 扩大词汇量词汇对于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就好比砖瓦材料对于建造房屋的重要性一样。没有砖瓦等建筑材料,房屋就建不起来,如果词汇量太小,也就无法阅读英语文章,更不可能理解了。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就得学会不断积累新的词汇,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什么样的词该记,什么样的词不该记?这也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决不可胡乱记单词。对于初级英语学习者来说更是这样。很多人都认为,单词量越大越好,词汇记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非那么简单。英文词汇有几十万,比较常用的也有五、六万。

10、即便是英语国家的普通人的常用词汇量也不过一两万。我们根本不用把所有的英语词汇都记住,况且这也是不可能的。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选择一本比较好的词典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让自己了解哪些词是常用的,那些词很少用。比如麦克米伦英语词典根据语料库把最常用的7500个词汇重点用红色标出,这些词我们就应该重点掌握,因为这些词的出现频率最高,不论将来我们做什么,这些都可看作是基础词汇。另外,要根据自己某一个阶段的英语学习目标,确定这一个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词汇量,以后再逐步扩大范围。初中和高中所要求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是不一样的,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六级考试所要求掌握的词汇量也是不一样的。在没有把本阶段的基本词汇掌

11、握之前,一味地去追求记什么“高级”词、难词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那些词自己很少碰到即便是记了下来,也没有多大的用处。所以,单词的记忆一定要有所选择,要把重点放在常用词中,放在自己学习阶段应该掌握的词上。一些非常生僻的词、远远超出自己水平的词就没有必要去记了,很多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除非是经常出现的,否则也没有必要去记。 2、掌握常用短语(上面2、3可以略去,离题了。把扩大词汇量作为“1”,把掌握常用短语作为“2”重新整理一下。)三、提高阅读的速度 英语资料浩如烟海,如何在庞大的英语资料中快速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对英语学习者以后的工作、学习来说都非常重要。即便是从应试的角度来说,阅读速度的提高也

12、很有必要,毕竟考试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在每一篇文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速度太慢很难读完全部材料,这样答题时间必然受影响。 1、计时阅读方法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可以有针对地进行快速阅读方面的训练,如采取计时阅读的方法,练习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搜索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为此,学习者应选择一些快速阅读方面的材料来阅读,或者就用普通的阅读测试题来作为训练材料。阅读时间的把握非常关键,运用相关技巧读后马上做文章后面的练习题目,检查自己理解的准确率。学习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来专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然后认真分析自己在阅读速度、理解准确性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果自己阅读速度很快,但理解准确率

13、很低,那么就应相应减慢速度。如果理解准确率非常高,则阅读速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一般来说,快速阅读训练理解准确率达到70%-80%为正常。 2、 快速阅读我们每人都有自己认为自然的阅读速度。快速阅读的训练只是针对你自己而言的,不必和别人相比,不断地战胜自己就行了。但有一点必须记住:提高阅读速度绝不是以牺牲理解的准确性为代价的。如果你不能理解也不能记住你所读过的文章内容,那么那种快速也是毫无意义的。另外,也不能要求读所有的文章速度都一样。其实有许多使我们减慢阅读的因素,比如对文章主题的熟悉程度、生词量的大小、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等。我们需要记住的是,读不同性质的读物,我们的阅读速度也各不相同。掌握快速

14、阅读的精髓是如何去忽略那些多余的信息,而记住那些重要的信息。 3、 要提高阅读速度,离不开两种阅读的能力:略读和寻读。 略读又称为浏览,其关键在于以个人最快的速度阅读,用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体的概念。略读时,应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始段、结束段、文章中每段的段首句和结尾句以及篇章连接手段和行文中的信息词(signal word ),因为它们往往是对文章内容的最精简的概括。 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他无关部分略去不读的快速方法。寻读是高速度的阅读。它的读速可以是常用读速的十倍,每分

15、钟能超过2000字。寻读一般在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之后进行,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运用寻读,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印刷材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比如在文章中查的某一日期、名字、地点、数字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四、按意群阅读,分意群理解,明确全句大意 一目一词的阅读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影响理解,很难形成完整的概念。而效率高的读者总是将眼睛从一给词移向另一给词,即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阅读、甚至以句子为单位进行扫视,这是理解句子意义的重要方法。“意群是由许多词按一定语法结构组合而成,共同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的基本单位。因为句子在整体意义是由各个意群相联系而成,所以在阅读时抓住意

16、群就可以获得句子所传达的主要信息。如:“Edison planted vegetables / in his garden / and sold them to buy / what he needed for his lab. 此句共有十七个词,有些学生往往看一个词想一个词,造成阅读速度缓慢且不易掌握全句的意思。如果阅读时能按照上面的斜线处稍作停顿,则全句只要“注视”四次即可完成,阅读速度可以提高几倍而对句子的理解也会完整得多。在阅读方面的问题多数是“一篇文章读了几遍甚至是十几遍,也读不懂其中的内容和意义”,“读完一篇文章,感觉似懂非懂,但又找不出原因”等等,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找出一种正

17、确的阅读方法。接下来我所要谈的意群训练法便是其中之一,如能有效将句子按照意群进行分割,那么我们便可以避免对一篇文章内容的理解出现误解偏差或是理解歧义,我们也能更好的去理解文章的意图和思想。1、意群的概念在我们进入正题之前,先来看看意群的概念,对意群的解释目前流行几个版本,从阅读的意义上来讲,意群就是指我们平时阅读一篇文章时,视线每停留一次,进入我们视界范围的单词会有多个,而这些单词不带有任意性,单词与单词之间的逻辑意义紧密相连,我们可以暂且将这种意义紧密相连的多个单词视为一个意群。2、 意群训练法我们要想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当中,那我们就有必要知道,语篇的构成单位为段落,段落的构成单位则

18、是句子,而句子的最终构成单位为语言意义的基本载体单元词汇。这里所要讲的意群训练,是指按照对词汇之间意义的紧密性及对英语句子的结构进行拆分的阅读方法,这样不仅利于阅读速度的提升还可以提高一个人对语篇环境的适应能力。例句1: The primary method previously used by paleontologists to estimate climatic changes that occurred during Pleistocene glacial cycles 新世纪冰川周期 was the determination of 18O/16O 18O与16O分别为氧元素 rat

19、ios in calcareous fossils. 这个句子读完第一遍之后,如果你发现自己没有读懂这个句子是因为当中所出现的生词所造成的,那你错了,如若使用意群法对此句进行结构拆分,我们反而会发现其实这个句子读起来并是那么晦涩难懂。换句话说,如果将单词扩大到一个短语成分,分句,乃至整个句子,这样对文章理解起来更深刻也更全面上面的那个句子,可将其解构为:一个主干结构,4个意群:本句主干:Method主语+ Be系动词+Determination 表语,四个意群分别为:1) The primary method previously used by paleontologist; 2) to e

20、stimate climatic changes that occurred; 3) during Pleistocene glacial cycles; 4) was the determination of 18O/16O ratios in calcareous fossils. 在这句话中,意群的划分依据为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联系紧密度,意群1)应解释为: method前有The primary, 后有previously used by paleontologist,分别起到修饰method的作用,而意群2)则在此处用作动词use的目的状语,用来说明这种方法的用途所在, 意群4)为系动词

21、+表语结构,整个句子的结构也随之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例句2: In the Weary Blues, Hughes chose to modify the traditions that decreed that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must promote racial acceptance and integration, and that, in order to do so, it must reflect an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Western European literary techniques and

22、 styles.中文释义: 在忧郁的蓝调一诗中,休斯选择改变这样一些传统:即,那些曾经规定美国黑人文学必须以倡导种族容忍及种族团结为宗旨的文学传统,并规定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黑人文学还须反映出对西欧文学技巧及风格的理解和娴熟运用能力的文学传统。这段话中出现了,三个That,往往学生会在这几个that之间踌躇不定,尤其是第三个that后面的意群,in order to do so作为一个插入成分将that与紧跟that后的宾语从句分隔开来,第一个that起引导定语从句的作用,且第一个that可用which 来替代,而第二与第三个that起引导宾语从句的作用,第三个that前省略了动词decree

23、d。当句子当初出现复合句时,尤其是宾语从句或定语从句,会以that为标志出现,而只要我们将that及其所引导的成分视为一个意群进行分析,我们读时才不会出现那种不得要领的阅读感觉 例句3: The petition asked that during June, July, and August the working hours be changed from 8 to 5 with an hour off for lunch to 7 to 3:30 with a half-hour for lunch.中文释义:此申请书请求6,7,8三个月份间的工作时间应从原来早8晚5改为现在的早7点上班

24、晚3:30下班的工作时间制,而午餐时间则由原来的1小时改为现在的半小时。如果我们能够分清此句的意群,我们就不至于读不懂整句话,本句结构为:The petition 主语+asked谓语+that后接宾语从句。当我们看到be change时,便会一眼看到change 后的fromtototo,这时,问题便出现了,这里存在两个意群:1) 8 to 5 with an hour off for lunch; 2) 7 to 3:30 with a half-hour for lunch, 当我们理清这两个意群以后,整个句子开始变得流畅了许多。五、根据语境、上下文等线索来理解词义阅读中的生词大致可分两

25、类:一类是基本不影响对文章理解的词,另一类是对文章理解直接相关的词。对于前一类生词,即使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仍可较为准确地理解原文,阅读时完全可以跳过去不予理会。至于与文章理解直接相关的生词,可以根据语境、上下文及字里行间的各种线索来进行分析、推测词义。实际上,任何词或词语在语篇中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前后一些词所形成的同义、反义、并列和指代等关系,寻找与这一生词相关的上下文意义线索来猜测词义。 1、寻找与词相关的上下文意义线索来猜测词义猜词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词的词外线索猜测,一种是根据词 的词内线索猜测。 词外线索是指根据语境上下文来猜测。一个词在文章中总是同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上下文

26、,即语境,我们常常能猜测出生词的词义。如:A person with strong will can overcome difficulties,but those who lack it are likely to succumb to difficulties前半句说意志坚强的人能克服困难,后半句用表示转折意义的but引导,可猜出缺乏意志的人容易“向困难屈服(succumb to difficulties)”,由此可以猜测出,succumb是“向屈服”的意思。 词内线索即词的语法线索,如构词法、词性转换、词的成分及词在句中的位置等。如:前缀re-表示again,所以retell表示tell

27、 again;-en有使动意义,所以enlarge表示“加大、扩大”,en-courage表示“鼓舞”。又如:The soldier threw a hand-grenade at the enemies and killed many of them。那位士兵将“hand-grenade”扔向敌人,消灭了很多敌人,这里hand-grenade作threw的宾语,很明显,是用来消灭敌人的一种武器(手榴弹)。2、语境线索语境线索并非笼统地指一个词的上下文,而是指上下文中能对其意义作出提示或解释的部分。如:Ecotourism is typically defined as travel to p

28、laces where the unique flowers, plants, animals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are the primary attractions. It is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responsible tourism which seriously takes ecology and culture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programmers involv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some natural an

29、d cultural sites also form a part of ecotourism.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ecotourism 是个生词,然而阅读时利用语境线索就可以领悟该词的意思了。该词后面紧挨的is defined as 就是语境线索,意为“定义为”,再加上后面的is considered as 以及由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知ecotourism 的意思就是“生态旅游”了。3、注重联系上下文、从整体面上把握文章不注重联系上下文,从整体面上把握文章,即便是词汇量再大,语法掌握得再好,阅读能力都不可能有太大的提高。我们阅读时应着重了解全文大意,在一个词的众多词

30、义中找到适合文章语境的意思。许多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线索及构词法知识推测出来,如上下文中同义关系、反义关系、整个句子、段落、语篇提供的信息、语法知识线索、前缀、后缀、词根等。例如:.His shirt was clean but his shoes were grubby. 假定不认识but后面的grubby,但通过but这个词可以看出这这个句子是一种转折和对比。由此,我们便可以推测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虽然他衬衫很干净,但鞋子却很脏。”.Most of us agreed; however, Bill dissented. 我们大多都同意了,但是Bill 不同意。由表转折的词however,可推

31、出dissented 就是“不同意”。(对比线索).Cauliflower, like many other vegetables, can be grown in this part of the country .(通过上下文可推测cauliflower是一种蔬菜。).The taxi driver opened the trunk and put the passengers large suit case in it. (根据常识可猜出“trunk”为“汽车的行李箱”而不是别的东西。).英语的词根有一个基本含义。根据这个基本含义可以派生出与此义相关的大量词汇。如果知道词根-logy是s

32、tudy, science (学科、科学)的含义,下面的单词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词义就容易推测了。例如:zoology 动物学,meteorology气象学,psychology心理学,biology生物学。我们还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的题材和形式采取相应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可以根据事件的进展找出关键词句,领会事件的主要内容;观点性的论说文可以采用抓首段、末段和中心句的方式迅速把握文章的主要脉络;而说明文则要注意文章说的主要方法和各个不同的角度。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题材广泛,如果学生能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注意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训练,就能在提高阅读速

33、度的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及解题正确率。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切记不能为做题而做题,而是要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总结出题规律和解题技巧,才能迅速提高阅读技能。当然,也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更好地体会、分析、巩固各种阅读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技能的发展和提升与各种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密不可分。学生平时应不断注重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掌握并熟练运用解题技巧,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和飞跃。参考文献:1 Goodman, K.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In Harry Singer and Robert B. Ruddell (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M. Newark, Delawar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970.2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63 胡春洞,王才仁英语阅读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4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 文章的条理较清楚,但各部分的连贯性较差,希望改进。2. 要用16K的纸张编辑,你用的是A4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