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心理测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070332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9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小学校心理测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小学校心理测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小学校心理测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心理测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心理测验(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测验与测验量表测验与测验量表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验的分类心理测验的分类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心理测验的发展史测验与测验量表测验与测验量表一、什么是测量一、什么是测量 依据一定的用对加以确定。三个主要元素:u(1)事物:测量的对象,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外显行为-间接性)。u(2)数字:量(数量、数值)-区分性(可进行比较)。u(3)法则:测量依据的规则、方法。心理测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确定出一种的价值。心理测量的可能

2、性:u首先,任何现象,只要客观存在,就总有 数量性质。(桑代克,1918年提出)u 其次,凡有数量的现象,都可以测量。(麦克尔,1923年提出)心心 理理 测测 验验 的的 应应 用用二、测量要素二、测量要素 和(一)参照点计算的起点 参照点不同,测量的结果便无法相互比较。参照点有:1、绝对零点-“无”(重量、长度)。2、相对零点-人为规定(海拔高度、摄氏温度)。(二)单位测量的基本要求 好的单位必须具备:1、有确定的意义(无歧意)。2、有相同的价值-相邻两个单位点之间的差别总是相等的(等距)三、测量量表三、测量量表 测量就是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

3、。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参照点和单位的不同),斯帝文斯将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一)命名量表(二)顺序量表(三)等距量表(四)等比量表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一、心理测验的定义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依据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有代表性的行为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和数量化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1、心理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测验即引起某种行为的工具。2、对少数经过慎重选择的行为样本行为样本(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观察,来间接推知被试者的心理特征。-偏差3、测验的条件对所有的被试都必须是相

4、同的。-标准化4、原始分数并不具有意义,只有与他人的分数或常模相比较才有意义。二、心理测验的性质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不能把心理测量同物理测验等量奇观1、通过测量人们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2、比较不同人间的行为或心理特征时,没有绝对的标准、绝对的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处在什么位置)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问题。指测验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标准化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立有代表性的常模(功用:是给测验分数提供比较的标准)。u(1)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 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施测说明、施测者的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等,均经过标准化。u

5、(2)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评分、记分的原则和手续经过了标准化。u(3)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分数转换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心理测验的分类 据统计,以英文发表的以达5000余种。1989年心理测验年鉴第十版(MMY10),收集近1800种。一、按测验的一、按测验的分类分类(一)智力测验 一般智力水平测验,比西、斯比、韦氏(二)特殊能力测验 偏重特殊潜在能力测试,为升学、职业指导以及特殊工种人员的筛选所用。音乐、绘画、机械技巧,以及文书才能测验。(三)人格测验 个性部分除能力外的部分,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1)问卷法:MMPI、16PF、E

6、PQ (2)投射法: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信念、世界观、价值观 :气质、性格、能力气质、性格、能力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一)基础心理学(一)基础心理学1 1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动机、意志、个性动机、意志、个性)2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婴儿、幼儿、学龄、少年、青年、婴儿、幼儿、学龄、少年、青年、成年、老年)成年、老年)3 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个体社会心理学、群体社会心理学(

7、个体社会心理学、群体社会心理学)4 4动物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比较心理学)5 5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6 6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7 7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8 8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9 9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1010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学 (二)应用心理学(二)应用心理学1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品德、教学、学习、学科、教师、学生)(品德、教学、学习、学科、教师、学生)2 2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行政、教育、学校、企业、领导)(行政、教育、学校、企业、领导)3 3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病理、药理、护理、心理治疗)(临床、病理、药理、护理、心理治疗)4 4工业(程)心理学工业

8、(程)心理学5 5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6 6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7 7消费心理学消费心理学 8 8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9 9法律心理学法律心理学 1010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 1111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1212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 1313政治心理学政治心理学1414军事心理学军事心理学 二、按二、按分类分类(一)文字测验 文字材料,言语刺激,言语作答。(1)优点:实施方便、团体多采用、对肢体残疾而无言语困难者。(2)缺点: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不同教育背景下使用效率低,甚至无法用。(二)操作测验 非文字测验。图形、实物、工具、模型的辨认操作。三、按三、按分类分类(一)客观测验绝大多数心理测

9、验属此类所呈现的刺激词句、图形等意义明确,只需被试直接理解,无须发挥想象力来猜测和遐想,故称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罗夏、主题统觉、自由联想、句子完成刺激没有明确意义,问题模糊,对被试的反应也没有明确规定。被试要凭想象力加以填补,使之成为有意义。在这过程中,恰好投射出被试者的思想、情感和经验,所以称投射测验。四、按四、按分类分类(一)个别测验一个主试、一个被试(一对一形式)(1)优点:主试对被试的言语情绪状态进行仔细观察,且有充分的机会与被试合作,结果正确可靠。(2)缺点:时间不经济、短时间不易搜集大量资料、测验手续复杂、对主试要求高,一般人不易掌握。(二)团体测验 一个或几个主试、较多的被

10、试l陆军甲种乙种测验、教育上的成就测验都是团体测验。(1)优点:时间经济、主试者不必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即可担任。(2)缺点:主试对被试的行为不能作切实的控制,所得结果不及个别测验正确可靠,故在临床上很少使用。团体测验可以个别方式实施(MMPI、EPQ、16PF)但个别测验不能以团体方式进行,除非对测验材料加以改变。五、按测验的五、按测验的分类分类(一)最高作为测验智力测验、成就测验 要求被试者尽可能做出最好的回答,主要与认知过程有关,有正确答案。(二)典型行为测验人格测验 要求被试者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回答,没有正确答案。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纠正错误的测验观一、错误的测验观一、错

11、误的测验观 自测验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毁誉不一。所以如此,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它。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测验完美无缺,另一是测验无用且有害。(一)测验万能论万能论 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顶礼膜拜、奉若神明。(二)测验无用论无用论 测验的局限性和不足,反对使用心理测验。1、某些人格测验侵犯了个人隐私,违背民主原则。2、测验为宿命论和种族歧视提供了心理学依据。(三)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即智力测验 心理测验=智力测验=智商(IQ)=遗传决定论。适当地运用,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二、正确的测验观二、正确的测验观(一)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1.心理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之一。可以弥

12、补实验法的不足。2.科学决策(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 完善最大的问题是理论基础不够坚实。关于智力和人格的定义尚未争论清楚。既要承认心理测验的不完善,又要科学地自信地使用心理测验。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有重要意义 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大致有3类心理测验一、智力测验一、智力测验 吴天敏-中国比内;龚耀先-韦氏;林传鼎-韦氏儿童;李丹-联合瑞文(CRT);张厚粲-瑞文标准型(SPM)二、人格测验二、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16人格因素问卷(16PF);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三、心理评定量表

13、三、心理评定量表精神病评定量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恐怖量表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有重要意义(心理特征、行为问题性质的正确评估和诊断)心理测验是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心理测验在咨询中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心理测验的应用:关系尚未建立之前实施,正式进入咨询后,尽量避免使用 咨询过程无法进行下去 评定疗效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心理测验的发展史科举取士制度(始于汉代、兴于隋唐)-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科学的心理测验是工业革命成功后的19世纪的欧洲发展起来的。心理测验-、盛于(发展于)美国、20世纪传入中国。心理测验-临床诊断、判定疗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础。一

14、、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一、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一)高尔顿(一)高尔顿(F.Galton)(英国生物学家、心理学家)的理想和贡献:u19世纪80年代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发展心理学1882年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方法的建立。为咨询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咨询心理学。提出“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设计测量差异的方法设计测量差异的方法(研究差异的遗传性)测验的开端测验的开端(非正式的心测)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相关的概念他的学生皮尔逊皮尔逊(K.Pearson)加以发展,创

15、创立立积差相关积差相关(使信度、效度、因素分析成为可能使信度、效度、因素分析成为可能)首先倡导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科学心理测验的首先倡导者、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首先提出“测验”和“心理测量”两个术语、1884年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中专门设立了严格“人体测量学实验室”其中的仪器和方法是他自己设计的。采用评定量表评定量表、问卷法问卷法与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技术的先驱。提出的相关概念相关概念。p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Sir Francis Galton)1869年出版遗传的天才(天才是遗传的)影响了测验对于人们在能力上的不同及其原因很感兴趣提出有关智力测验的四个重要思想u 1、智

16、力的差异可以根据智力的程度来可以对不同人的智力水平数量化。u 2、智力的个体差异成(正态分布)多数人智力值在中间,少数人是天才和智力迟滞。u 3、智力,或叫做心理能力,可以由客观测验测得,测验中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u 4、两套测试成绩之间的程度可以由相关的统计分析来确定。u4、人格测验的发展:人格测验涉及情感、行为等非智力方面的人格评估,测量性格、气质、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动机、兴趣和态度。人格测验的先驱,他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施测于精神病人。1920年问世的罗夏测验罗夏测验投射测验的发端投射测验的发端。20世纪40年代后,人格测验逐渐增多MMPI、16PF、EPQ、CPI二、现代心理测

17、验在我国的发展二、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我国近代心理测验大约源于1914年前后,20世纪2030年代,我国两次修订BS量表。1979年后,掀起了修订国外量表的热潮,。为了有效界定个体或选择具有特定特质的人正式测量正式测量程序应该满足三方面的要求,即信信度度、效度效度和标准化标准化。(建立常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动态变化发展过程的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动态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地运

18、动和变化发展之研究原则。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发展之中,心理活动也不可能是固定、静止的。中,心理活动也不可能是固定、静止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心理学研究源于现实,并服务于社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心理学研究源于现实,并服务于社会的各个实践领域。会的各个实践领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observational method):在自然情景中在自然情景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系统的观察记录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系统的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而后分析以期获

19、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了被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流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了被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出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地等待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出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地等待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因此可能是一种较缓慢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因此可能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的进程。二、实验法(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指人):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

20、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律性的结果。采用试验法进行研究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采用试验法进行研究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试验法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试验法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field experiment)(field experiment):也称现场实:也称现场实验法,是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验法,是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

21、创设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laboratory experiment)(laboratory experiment):是指: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器,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器,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法 三、调查法三、调查法(survey method)(survey method):是指就某一问: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

22、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在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是目调查法在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是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体的整体心理趋向。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两种。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两种。问卷法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questionnaire method):是指采用: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料,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访谈法访谈法(interview method)(interview method):是指研究者根: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一问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分析和推测其心理特点及其一答中搜集资料,分析和推测其心理特点及其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四、个案法:是对某一人在几年、十几年、甚四、个案法:是对某一人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连续地进行了解,研究其心至几十年的时间里连续地进行了解,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方法。理发展变化的方法。谢谢 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