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16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18067894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1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1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1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1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一元论和二元论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A.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朴素性C.机械性、庸俗性、形而上学性D.形而上学性、主观性、不彻底性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 )A.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4.

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群众创造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7.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A.手脚分工B.劳动C.语言的产生D.社会分工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永恒发展的观点B.辩证否定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质变相互转

3、化的观点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客观性和普遍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C.同一性和斗争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10.“杀盗非杀人”,“白马非马”,这两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A.部分与整体的联系B.个性与共性的联系C.现象与本质的联系D.形式与内容的联系11.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12.有人提出“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主张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完全排除偶然性。从哲学上看,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决定论观点13.有人提出:“一念之发动处,便是行了”。就是说一

4、种念头一产生就是行动了。这是一种( )A.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B.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实践观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1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含义的是( )A.认识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客体是外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D.认识客体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15.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B.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6.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态度的理论依据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C.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D.感性认识

5、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17.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A.食肉动物B.食草动物C.微生物D.绿色植物18.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19.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能源系统B.生产工具C.仓储设备D.信息传递系统20.下列各项对社会意识的理解中,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社会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错误的社会意识是纯粹的主观臆造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2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B.维持社会稳定的机构C.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矛

6、盾的机构D.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构2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历史宿命论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23.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C.按人们占有生产资料多少进行分配D.按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多少进行分配25.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

7、一定的普遍性,它是( )A.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的一种形式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C.对社会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改造和变革D.对社会政治制度进行根本改造和变革26.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个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7.就其本质来说,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 )A.技术专家的技术发明活动B.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活动C.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D.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28.衡量历史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A.社会秩序的稳定B.民主

8、程度的提高C.自然环境的改善D.生产力的发展29.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A.学习他人先进经验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C.寻求合适的发展机遇D.利用良好的社会环境30.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 )A.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B.人们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C.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人们不受任何限制的自主活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把( )A.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B.唯物主义和辩

9、证法统一起来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统一起来D.感性认识和理性知识统一起来E.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统一起来3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社会的物质性的有(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C.物质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D.社会生活中不存在物质关系以外的关系E.社会的物质活动决定社会的精神活动 33.在社会生活中,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 )A.新事物在时间上是新出现的B.新事物具有新的形式和特点C.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D.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E.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34.下列选项中,比喻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10、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九层之台,起于垒土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E.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有( )A.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B.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生动具体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36.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地理环境 B.科学技术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E.国家机构37.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的有(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非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

11、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8.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A.古代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E.现代社会39.下列各项属于交往的社会作用的有( )A.交往是社会制度改变的根本原因B.交往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交往可以推动社会关系的变更和改善D.交往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E.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40.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具有多方面的基本特征,其中有( )A.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B.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C.消灭了旧式分工,个人得到全面发展D.人们的共产

12、主义道德品质极大提高,自觉遵守社会秩序E.国家完全消亡,代之以社会管理机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41.简述实践的含义以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7分)42.简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7分)4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6分)44.简述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45.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并说明内因外因关系的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46.说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47.论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及这种反作用与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