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8066983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思路(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张广敬 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业已经进入快速 发展阶段。 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效益、 提高 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 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 2008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 89.9 万亿元,比 2000 年增 长 4.2 倍,年均增长 23% ;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2.0 万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1.9 倍,年均增 长 14% 。 2008

2、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 ,占 GDP 的比重为6.6% 。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 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 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 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由 2000 年的 19.4% 下降到 2008 年的 18.3% ,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3、 设施条件。截至 2008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8.0 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6.03 万公 里,港口泊位 3.64 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 1167 个,拥有民用机场 160 个。物流 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 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国家“十一五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 展的规划和政策。 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 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 取得明显

4、成效。2008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业作为 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 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 大幅度下跌, 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 提供运输、 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 业受到严重冲击。 整体来看, 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剧烈波动, 而且对 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二、徐州物流发展的优势和现状1、优势(1)区位和交通条件优势明显徐州是国家“四沿”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节点,战略区位优势明显:(A)沿海开放经济带与沿陇海一一兰新铁路经济开放地带的重要节点;(B)苏鲁豫皖四省接壤

5、地带、淮海经济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 具有跨省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和中心城市的地位,素有“五省通衢”之称;(C)徐州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铁路是全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二大干线在此交汇,是路网 型特等编组站, 北站、 西站、铜山站三大货场主要担负着淮海经济区及周边地区整车、零担、各类集装箱和长大笨重货物的发送、 到达和中转业务, 已经开建的京沪高铁和规划中的徐州 至兰州高速铁路, 是全国两大铁路枢纽。 徐州到京沪两大都市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这更加吸引商人来徐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投资。与此相关联的是,一个以徐州为中心的“1 小时交通圈”计

6、划目前已经启动,将被投资现代物流业者视为“聚宝盆”之地。京杭大运河贯穿 南北,连霍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徐宿高速公路,五条国道公路四通八达,临近的连云 港市成为便捷的对外贸易港口,加之境内的民用航空机场(观音机场) ,构建了徐州立体交 通网络,是全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会 使徐州真正成为辐射淮海、 连接国际的商贸物流大都会。 这也是打造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基 础。(2)兴旺的商贸流通为徐州提供了巨大的物流业发展空间经过多年发展,徐州市至 “十五 ”末已经建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 445 个,其中年成交额 超亿元的大型骨干市场 25 个,超百亿元的特大型

7、市场 2 个。投资 25 亿元、占地近 4 平方 公里的中国淮海食品城, 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以电子商务为龙头、 集科工贸于一体的 国家级食品交易中心、博览中心、信息中心、市场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 2005 年徐州各类 市场总成交额达 602 亿元。发达兴旺的商贸流通为徐州提供了巨大的物流发展空间。徐州 市目前的交易市场主要集中于市区及市北区、 东南区、 东北区, 其中北区主要为生产资料市 场。上述四个地区是徐州市交易货物的聚集地, 各交易市场附近的交通条件好, 具备发展物 流业的先天优势。(3)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为徐州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徐州市国

8、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初步核算 2008 年, 全市 GDP 同比增长 14 ,达到 200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680.2 亿元,增幅为 25.3% ;进出口总额 34.54 亿美元,增长 38.4 ,公路货运量为 5558 万吨,铁路货运量 为 3035 万吨,水运货运量为 684 万吨,货物周转量 547.28 亿吨公里( 05 年数据)。徐州 市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经济总量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化步伐加快, 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 必然带来物流总量急剧增长, 也为徐州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 要基础(4)有部分物流企业已初步具有现代物流中心的雏形徐州市各类货运

9、业经过优胜劣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渐拓展,联运公司、 集装箱运输公司、 储运公司等专业运输企业已初步具有现代物流中心的雏形, 成为货运业的 龙头企业,为发展现代物流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令人欣慰的是,总投资为 2 亿元, 占地 360 亩位于徐州东部下淀的香山物流园,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期工程正在 建设中; 新沂建材物流中心已于 2003 年动工建设, 总投资 5 亿元, 建筑面积 70 万平方米, 于 2006 年全部建成,年交易额超过 30 亿元,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建材物流中心;徐州港 口物流园由徐州港务集团与山西晋城矿务集团联手,以万寨港、孟家沟港为基础,投资 3 亿

10、元,整合辖区运河沿线港口资源,建设占地 2300 亩、年吞吐量 5000 万吨的华东地区重 要的煤炭中转港和煤炭市场已见雏形; 宏康物流园区以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宏康、 丸全外运等 现代物流企业整合建设的“港区联动”保税物流,宏康物流园 2.12 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和 4.4 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已投入使用, 陆路口岸正式启动, 可为进出口企业全面提供报关、 报检、仓储等一体化服务。曾3 次来徐采集数据的 2007 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制榜人秦晨说徐州能够连 续 4 年入选福布斯榜,而且位次不断提升,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等优势是经商的黄金之 地。着力发展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 是徐州入

11、选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名次上升 的关键。三、徐州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 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特大 城市, 既有优越的交通、 区位等综合优势,也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良好条件,是发展现代物 流业的最佳物流枢纽城市。 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也把徐州确定为全省三大物流区 域中心和五大物流枢纽城市之一进行扶持发展。 从总体上看, 目前我市物流业发展水平在徐 州都市圈乃至淮海经济区范围内位居上游,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 客观地说, 徐州 物流业正处于新老模式转换和寻求变革阶段。1、 物流业在徐州及淮海经济区的影响有待进步提高作为经济区物流枢纽

12、和区域物流中心 ,物流业应当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从理论上讲。 一个产业成为某地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应占到该地 GDP 的20 一30 以上。 1995年到 2003 年的9年间,徐州物流业产值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1995年的179194 亿元增长到2003 年的 54 88亿元,在增长的 GDP 中所占的比重由 10 2l 增长到 l3 10 ,尚未达 到20 ,表明徐州物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尚构不成支柱产业,意味着物流业在淮海经济 区的地位和影响有待进一步提高。2、物流企业规模小,成本高近年来, 徐州物流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 其中一大批是个体户和私营运输业者。 在数量 增加的同时,企业的平均

13、规模却在逐渐缩小,以传统的邮政物流为例,每个企业平均约有 60 多人, 30 多辆车。企业规模小、势力弱、资源分散的特征,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国 际上一般用物流费用占 GDP 的比例来衡量国家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 ,2008 年我国这一比例 为 18.3 ,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比例为 10左右 ;我国工业品的流通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 20-40 ,而发达国家为 9.5 -10 ;我国商品的库存周期为 35-45 天,而西方发达国家的 库存周期一般不超过 10 天。 2003 年徐州全社会各种运输车辆 (大小型货车、货运三轮车、 农用运输车 )保有量达到 207690 辆,而全社会公路货运量为 505

14、2 万吨,平均每辆车年货 运量为 243 2 吨。设施使用率不高,企业经营效益差。3、技术手段落后以仓储设施为例 ,现代生产企业对仓储的主要要求不是仓库存货面积,而是利用各种 设备保证货物的快速流动 ,实现产品的快速濉确交付。但徐州现有仓储设施大部分是20 世纪 60-70 年代建的库房栅露天货场,新型现代化仓库很少;且多为手工作业,机械化程度 不高,难以满足徐州工程机械集团等一些大型和特殊客户的要求 ,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 经济的发展。而所谓的配载中心、配载市场大多是停车场,主要提供往返车辆停车、司机住 宿等服务,功能单一, 此种现象与配载市场在整个物流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极不相符。 此外

15、,高品质物流仓储设施在国内还相当缺乏。 据了解, 目前国内仓储物流设施总面积达到 3 亿平方米,而高标准的仓储物流设施只有 900 万平方米。4、经营方式粗放、单一目前, 相当数量的仓储结点主要以出租库房收取租金为主。 或提供简单的代储、 代管服 务,单一的服务难以满建市场需求, 整体造作效率低造成收入水乎低。 难以通过积累扩大发 展;对需求方来讲,徐州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激烈的竞争导致物 流市场经营环境恶化, 大量的小型经营者往往采取超常手段参与竞争, 使物流市场秩序较乱, 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与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求不一致。4、物流外包“做”比“说”难物流外包

16、是能让制造业和物流业都感到兴奋的口号, 制造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业, 能增加物流业的总市场份额, 这令物流业兴奋; 而制造业能以更低廉的物流成本获得更好的 物流服务, 这令制造业兴奋。制造商对外包的好处再清楚不过了, 但是,制造商在物流外包 决策上总是犹豫不定, 外包困难重重。中国制造业物流外包调查表明,制造业物流外包的 比例多年来一直维持在 16% 以下,自营物流仍是主流。5、供应链难协同较少考虑“双赢”或“多赢”大家都知道原材料供应商、 制造商、分销商、 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组成了供应链, 供应链应该协同。在多数情况下,目前中国的供应链由制造商主宰,制造商过分强调博弈, ,因此,供应

17、链难以协同。目前形成的供应链关系不是关系, 而是竞争关系, 这不利于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 制造商一味采取竞争性招标的方式获 得 、仓储等服务,由于客观上目前中国是“制造强,物流弱” ,处于弱势的物流服务提供 商只能被动地降低报价以获得这些业务, 导致运输价格、 仓储价格不断走低, 但同时供应链 成本可能越来越高,并且供应链的合作与协同关系没有建立。为了更好地发展制造业物流, 这种状况应该改变。6、物流创新不足中国的制造业物流发展与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区别。 目前中国制造业 的运作模式与技术 照搬发达国家的多, 自己创新的少, 对许多本土产生的物流问题我们还束手无策, 这需要制 造业和物流业

18、携手共同创新 运作模式和技术,提升制造业物流能力和水平,以应对日趋激 烈的国际竞争。7 、信息化水平低且管理落后首先、 现有系统不能适应第三方物流进行全球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需要。现代物流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不是当前单独某个企业所能及的。由于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等各自为政、独 自经营,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形成服务效率低下,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反映在现有的 信息系统上,都是以单项应用为主,原来以运输业为主要业务的信息系统只限于运输业务, 以仓储业为主要业务的信息系统也仅限于仓储, 不仅数据共享存在问题, 而且集成化程度低, 形成不了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管理, 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要求的实现货物全过程的

19、信息跟 踪与信息反馈相差甚远。 其次、信息系统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由于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项 大型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还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工 作方法和工作基础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其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都很大。 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期 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发展目标, 进行总体规划。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物流服 务企业业务存在很大的迥异性, 国际上找不到一套完全适应各企业的通用软件。 所以, 如何 使以开发信息系统与不同平台的物流信息系统部分集成, 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 扩大物 流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再次、 信息基础建设薄弱, 缺少规范系统的信息结

20、构。虽 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 但是在信息基础建设方面做得并不理想, 这也为企 业后期的信息化建设制造了巨大困难。 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不仅包括要对企业的各种资源 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编码,而且信息的采集渠道和方式要规范、通畅、稳定;同时,还要研 究对信息进行科学、 合理、 深入的加工处理流程方式。 业务管理人员不要对以计算机技术为 主体的高新技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认为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可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 应用自然而然地实现。 经验和教训证明, 许多信息系统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信息系统所采用的 技术手段和方法而在于信息管理本身的基础工作。 最后、 缺少信息化人才储备。 基础管

21、理的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先决条件,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数据标准化和管理规范 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设备、 程序和数据问题,还要以人为本。 企业应用计算机与其 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即人们常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每一个信息化建 设项目的实施都蕴涵着管理的创新, 可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提高企业的竞争 能力。而在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实现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学校的老师或计算机公司 的工作人员, 他们对企业的物流管理业务缺乏感性认识, 如果企业人员不予配合, 他们很难 对整个系统流程做出合理的功能需求分析, “闭门造车”所开发出来的系统跟企业的实际

22、工 作有一定的差距,往往不能令企业管理人员满意。8、 从业人员素质低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产业, 其人才需求属于派生需求, 即经济发展必然促使现代物流业 同步发展, 从而构成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省物流产业也存 在诸多问题, 专业人才不足以及人才在素质、 知识及层次等方面的缺陷严重阻碍了物流产业 和国际接轨和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据调查, 在我省的物流企业中, 具有大专层次以上的管理 和作业人员只有 21 34% ,而多数经营范围单一的粗放型物流企业中受过物流管理专门训 练的专业人员则更少。 同样来源资料说明我省物流核心行业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 41

23、2,具有高级工和高级技师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196 ,远远低于全国同时期的 524 和 325 的水平, 就是在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型制造企业中, 也极少有受过高层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专业人员。按每年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需要25 个物流从业人员,则 2006 年实际需要 303 万人,到 2010 年实际需要 488 万人,按 21 34%的比例推算, 2006 年和2010 年需要大专及以上的人员分别为 0 64万人、 104 万人。从近几年我市物流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看, 2003 年以前,徐州市只有我校开设物流管 理专业,且为中职。每年招生 1 个班, 45 人左右;当年无毕业生。近

24、几年,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工程学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建筑职业学院、 徐州财经高等职业学校等高校 和高职院校分别开设了本、 专科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 每年毕业生仅百人左右, 供求缺口相 当大。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在各院校起步较晚且规模快速扩张,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配备、 实训教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因此, 急需面对江苏和徐州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理清专业建设的思路, 加强软硬件的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尽快确定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徐州物流业发展的思路目前, 徐州物流产业虽有一定的基础, 但从总体上看,

25、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处于规模小、 设施陈旧、 与信息网络的结合程度差,处于管理手段落后的低水平状况。有鉴于此,我们必 须:1、提高认识,把现代物流业作为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发展。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增殖作用越来越强。如欧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一般在 10%左右,而据专家测算,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大约在 18% 以 上。如按此测算, 徐州市 2008 年 GDP 完成 2000 亿元, 全年物流成本大约应在 360 亿元, 如果这一比例能下降 2 个百分点,那么全市物流成本能够节约 40 亿元,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社会财富。 这一方面说明我

26、国乃至我市流通领域的管理水平和产出效益还比较低, 另一方 面也意味着我们的物流成本有着非常大的节约空间。 因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 依托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大整合力度,构建现代化物流园区,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促进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把现代物流业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加强领导和协调,为现代物流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当前物流资源分属于各个产业部门,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物流产业的发展。 为此,在土地使用、招商引资、社会融资、技术改造等方面,政府应加大推动支持力度,采 取有效措施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 确保物流园区工程建设迅速

27、启动。 建议由市长或 常务副市长牵头, 成立由市计委等综合部门、交通、口岸、港口、铁路、 民航、商业、经贸、 工商、税务、海关、检疫、土地、规划、金融和保险以及相关地区主要领导参加的协调机构, 同时明确一个权威部门作为办事机构, 赋予相应职能, 具体负责研究、 制定和协调全市现代 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审定重大项目及有关决策,调控人、财、物等重大问题,指导现代物 流业规划的实施,强化支持性措施的落实,形成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管理和制度环境。3、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物流规划,促进区域性物流统一市场的形成。政府应尽快制定全市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 确定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并将物流园区、 物流中

28、心和 配送中心以及综合货运指挥中心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之中通盘考虑, 以加速确立徐州市物流产 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同时, 建议政府在制定本地发展规划时, 要注重协调与淮 海经济区各地区之间、 城市之间物流发展规划的衔接, 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 规范市场 准入,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投向物流基础设施的政策, 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 竞争环境,以加快以徐州为中心,以淮海经济区为范围物流大市场的形成。4、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素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取决于现代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首先,提高企业认识,调动市场需求。现代物 流不等于储运、 包装、加工

29、等基本功能, 也并不是这些功能的简单加和,它区别于这些功能 的基本特征在于其系统性、 整合性。 因此企业应当摒弃原来旧的观念, 积极学习现代物流的 有关知识, 使企业自身产生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整合优化的需求, 这样才会调动市场对高端 人才的需求,缓解目前物流低端人才过剩、高端人才缺乏的不正常状况。其次,要舍得花大 本钱, 引进一批高水平、 高层次的现代物流策划和管理人才, 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人才使 用环境吸纳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来徐州创业。 再次, 充分发挥我市物流企业的专业、 行业优 势,联合我市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力量, 采取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尽快培养物流人才。第

30、四,通过联合办学,请专家讲课和专题讲座、办短训班、开展网上物 流教育和培训等形式, 加强对物流企业经理、 物流部门经理、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 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人才支撑。第五、 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规范认证教育市场。 目前 物流教育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认证培训, 其水平良莠不齐, 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具备给学员 颁发资格证的权力。 各地的认证培训中心也存在管理混乱、 授权不清的状况, 严重影响了物 流师职业资格认证的声誉。 政府应该充分调动资源, 对现有市场中的培训认证机构进行一次 较为彻底的普查, 掌握详细资料, 并根据发展现代物流的需求对培训市场进行适当的引导与 调整,使资格认

31、证教育真正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第六、重视提高师资水平规范教师队伍。 目前物流教育工作者总体来说数量过少, 其中又有大部分不是物流专业出身。 因此, 提高师 资水平对于改善目前的教育困境至关重要。 可以借鉴省内其他市的经验, 通过在职培训、 进 修、出国考察等方式,迅速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或者从国外引进高级物流人才,充实和 壮大物流教师队伍。5、积极发挥现代物流行业协会作用。 建立市级现代物流行业协会,通过市场化运作并 赋予一定的职责和权利, 让物流行业协会在制定与推广物流行业标准、 规范物流教育、 进行 物流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 通过现代物流行业协会建设, 推动行业协会在开展 现

32、代物流发展状况调查、 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组织教育培训、 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开展工作, 并通过行业协会进行物流业内部交流合作,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6、运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重点支持和扶持淮海食品城汉高物流信息公司与铁通淮海通讯信息有限公司的强强联合, 构建商品交易、 物流配送、 信息 指挥系统, 实施数字淮海工程和区域性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网络工程。 随着物流市场的不断 扩大和企业对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根据需要,扩展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地貌信息GIS、无线通讯 WAP以及互联网技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面解决方案 的数字系统,为物流服务提供

33、强大的信息支撑。此外,我们还应该(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建设信息系统。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对于信息的依赖可能是其他行业难以相比的,而信息技术毫无疑问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 在物流信息化的进程中, 值得一 提的是, 所有的信息技术只有在存在需求的时候才有可能起到推进产业发展的作用。在进行信息化的全过程中、 应注意人在整个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态度。 这就要求物流提供者的信息 技术应用水平跟客户的需求要保持同步增长。 要真正实现物流的信息化, 就必须紧紧抓住需 求这根主线,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却很容易被人们忽视。(2)结合企业特点,注重信息化的实效性。 针对中国第三方企业的特征

34、,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在基本实现日常核 心业务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下强调:(1)企业对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利于企业在低成本运营下的快速扩张; (2)市场开发能力,以增加客源和业务强度。我们的人工成本相对而 言较为低廉, 所以在系统设计规划时应该避免机械地追求国外先进的信息系统的高度智能化 指标,采用适当的人机互动式的信息化业务操作管理。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 技术难度。并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处理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 况,避免企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出现休克现象。 (3 )让软件开发商深入企业调研,结合 企业实际开发实用的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只有与企业实际相

35、符合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7、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投资发展专业物流公司,使物流业务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一种方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功能是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的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信息和专业物流 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依据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业,重点应当是策划、组织和管理,并充分利用徐州现有的物流企徐州现有的物 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必一定拥有多少设施和设备。最重要的是需要一批专长于企业管理.特别是物流管理方面的专家, 选择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或加工企业作为客户。针对现有物流管理提出各种可选择性方案,并说服客户由物流企业来进行全部或部分的物流管理工 作。政府可采取一定措施鼓励发展这样的企业,并通过业务流程创新和组织机制创新,使第三方物流业务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