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2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065256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2(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是对那些身居陋室,胸怀天下者的歌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对那些不随流俗,洁身自好者的赞美。其实,这两句流传千古的格言警句是有来历的,它歌颂的是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赞美的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刘禹锡和周敦颐是怎样的人?有怎样杰出的文作?请随我一同走近课文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这两篇短文。2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3体悟两位作者高洁的人生志趣,做品德高尚的人。学习陋室铭 陋室,是刘禹锡的居室名,意思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

2、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走进他的陋室,你一定会被刘禹锡的高风亮节深深打动。5作者链接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6背景链接刘禹锡被贬期间,只有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

3、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7文体链接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一)读懂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二)整体感知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交流点拨】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孔子云:何陋之有。”(三)文本

4、研读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交流点拨】前两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2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交流点拨】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3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交流点拨】有鸿儒,无白丁(雅)。4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交流点拨】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静闲逸)5作者在文章最后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交流点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交流点拨】“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

5、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7“往来无白丁”包含什么感情?【交流点拨】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8全文首尾句有何关系?【交流点拨】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句互相呼应。(四)深层感悟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交流点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交流点拨】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和“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3“陋室”“陋”吗?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交流点拨】环境清幽,交往高雅,情趣脱俗。4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

6、,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用意何在?【交流点拨】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5在文章最后又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交流点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6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交流点拨】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奥运铭国不在大,技高则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斯是奥运,众星如云。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一心破纪录,论输赢。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东土雄狮吼,西方苍鹰鸣。国人云:看

7、我北京!公仆铭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查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兰考焦裕禄,赢得万民钦。众人曰:公仆精神!学生铭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斯是求学,惟苦惟勤,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谈笑添学问,思辩助长进,可以明事理,冶性情,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不为?”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

8、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检查铭事不在大,有差则成。路不怕远,有玩就行。背手扬脸,架子哄哄。走路腆小肚,袋装一本子。遇人斜眼看,逢问鼻子哼。闻香流口水,举杯论英雄。八两白干下肚,吹、许、封。汇报皆未入耳,看啥全没记清。拎足土特产,摆手就回城。众人云:官僚典型。学习爱莲说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一)疏通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

9、解决的问题。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5教师点拨。(二)整体感知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交流点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说莲花的品格?【交流点拨】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3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交流点拨】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文本研读1请将匹配的相应的字母填入相应的地方。(莲的特征人的品质)A君子B自尊自爱C仪态庄重 D美名远扬E不同流合污 F独立高洁

10、G不攀附权贵 H内心通达、行为正直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交流点拨】AECHGDFB2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交流点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陶渊明独爱)、牡丹(世人甚爱)。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交流点拨】菊:迎寒斗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用牡丹反衬莲,用菊正衬莲,突出莲的高贵品质。4作者把“莲”比作君子,而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

11、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交流点拨】菊隐逸者惜;牡丹富贵者厌。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魅力莲花请你仔细观察生活中你喜欢的一种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200字左右)【交流点拨】“爬山虎”没有牢固的根基,没有粗壮的枝干,似乎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威武;但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你看,不管刮风下雨,墙面多滑,它总是一步一步向上长,直到墙顶,俯瞰大地。它生长速度慢,可是,过不了几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又长高了,纤细的身影努力向上,漫成一片。它柔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露的坚强毅力和无限生机,怎能不使人萌生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