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改造论文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8063527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老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改造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老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改造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老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改造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老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改造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改造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老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改造论文老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改造论文本文作者:左芸、王依涵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当代大学生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氛围,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互 动性、多样性和广泛性。然而,大学生的交往虽然广泛,但仍以同龄 人为主,部分学生缺少交往技能、交往机会和环境。因此,我们要针 对上述大学生的交往特点对交往空间的重塑提出合理的改造措施。这种 80年代末城镇老社区的形式和格局对于很多出生在八、九十 年代的年轻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曾经或者现在仍生活在这样的 老社区中。虽然很多家庭如今搬入了新社区,但是对于老社区的感情 并没有消失,那一个个被称为“天井”的庭院,一排排门前的“自行 车库

2、”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存在。案例设计中,保留天井、车库这些 集体记忆,以老社区的建筑为主体,在其内外空间进行交往空间的重 塑成为设计的重点。(图 1)以案例为背景,从老社区和大学生租房需求这两方面分析从而探 究交往空间的重塑对老社区改造的影响并得出结论。首先从车库、天 井角度分析老社区现存的主要问题是:车库:变成了废弃自行车之地; 功能改变为杂物间;车库遭弃用。天井:基本只为一楼住户欣赏利用; 部分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影响小区环境和美观。除上述主要问题外, 还存在与改造相关的其他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点:80 年代末的老社区 底层多住人,其室内房间较为阴暗潮湿。底层的门窗洞口的位置使室 内、外形成视觉污

3、染,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老社区的建筑多为砖 混结构,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然后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大学 毕业生的租房需求分析:物质方面:居住条件要优于普通的宿舍;居 住环境的安全性需要保证。精神方面:有看书充电的文化场所;有方 便健身的场所;有多与自然环境接触的场所。(图 2)在 1977 年,美国学者纽曼根据居住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以及空间 领域性将街道到住宅的居住空间划分为四个递进层次。本文对案例改 造也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私密空间:该空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封闭 性、领域感极强,不易被他人侵犯。半私密空间:为私密空间渗入到 半公共空间的部分,属于一套居室的各个住户或者同一单元楼内的住 户所

4、共有。这类空间主要存在于室内公共服务区域。半公共空间:存 在于天井、车库等院落空间,作为室内向室外的延伸部分,属于同一 幢居民楼的住户所共有。公共空间:为单元与单元、楼与楼之间的邻 里关系的交往提供场所,为小区住户所共有。边界空间:这里的边界 空间主要包括社区入口、庭院边界、单元入口这三级,它将各个交往 空间连接起来,也是人们乐于驻足活动的地方。庭院空间:本文案例 所设计的庭院空间依据其空间尺度和建筑的依托关系可分为单元楼前 作为入口系统的宅前庭院、贯穿各单元间的宅间庭院和为前后楼之间 居民共享的中心庭院三级。室内服务空间:大学生保障公寓要能为大 学生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服务场所,以满足大学生

5、的生活需求。 (图 3)科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所著的透明性一书将透明的定义为 “物理的”和“现象的”两类,前者指的是由玻璃等材料形成的透明, 后者是该文的重点“不同层次的空间被同时感知不同位置的 透明图形具有相同的空间意义。”透明性作为建筑的一个特征,被广 泛的运用于建筑设计中。把“透明性”处理重点表现在底层中每个连 接天井的房间通过空间构架及虚实处理,作为既不属于室内也不属于 室外的过渡空间,让人通过空间的变化感知不同的环境氛围。在功能 上定位为服务空间,也许是一个茶吧、一个休闲区等,是交往空间塑 造的重要设计部分。这种“透明性”交往空间在设计的其他几处也都 得以体现和应用。(图4)根据前文

6、所述对交往空间的反馈提出以下几点改造策略:底层一改造为公共服务区,作为室内主要交往空间。主要满足于单元楼内 的住户的日常需求,提供适当的健身、餐饮休闲、看书等一些公共交 往场所。二层及以上改造为套间式的居住模式。并且每套居室都 有一个客厅,作为居室内部住户的公共交往空间。(图56 )把天井 和车库作为整体进行院落空间的营造,车库作为天井的延伸并且联系 前后建筑。人们对于院落空间的需求体现在户外活动、空间的归属感、 邻里交往的需求这三个方面,提出以下改造策略:提高空间的使用率; 明确空间领域;提供自主选择交流的场所;提高可识别性。把单元的 主入口改为从天井进入,体现以下设计要点:增强归属感和领域

7、感。 当住户通过天井进入室内时,就已经能感受到亲切的氛围,而陌生人 到此有侵入他人领域的感觉。进入室内要先与自然接触。建筑大师马 里奥博塔在公开演讲中多次表达对入口系统设计的重视,他认为人进 入到住宅首先要与自然接触,接受自然的洗礼。因此穿过庭院空间进 入室内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庭院空间形式的继承,另一方 面是从大学生的心理出发,在与自然接触中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曾说,“迄今为止,我一直通过建筑注视着这 个社会与时代。”通过本文对老社区改造的探究,对自身而言也是对 社会发展的思考和作为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并为我们今后老社 区的改造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即基于它的场所文脉提出改造理念,进 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策略。同时,作者认为把住宅底层作为公共服 务区,天井入口等改造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可以应用到其他 类似社区中,以解决交往空间的不足、社区安全等实际问题,以此提 供借鉴和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