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设计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8062722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1.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给水管网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给水管网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给水管网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给水管网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管网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给水管网设计第1节管段设计流量计算确定各管段的设计流量的目的,在于依此来选定管径,进行管网水力计算。但要 确定各管段的计算流量,需首先确定各管段的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一、管网图形的简化(一)简化目的及原则在管网计算中,城市管网的现状核算及旧管网的扩建计算最为常见。由于给水管线遍布在街 道下,不仅管线很多而且管径差别很大,若计算全部管线,实际上既无必要,也不大可能。因此 除了新设计的管网,因定线和计算仅限于干管网的情况外,对城镇管网的现状核算以及管网的扩 建或改建往往需要将实际的管网加以简化,保留主要的干管,略去一些次要的、水力条件影响较 小的管线,使简化后的管网基本上能反映实际用水情况,大大减

2、轻计算工作量。通常管网越简化, 计算工作量越小。但过分简化的管网,计算结果难免与实际用水情况的差别增大。所以,管网图 形简化是保证计算结果接近于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管线进行的简化。(二)简化方法 在进行管网简化时,应先对实际管网的管线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然后采用分解、合并、 省略等方法进行简化。1.分解 只有一条管线连接的两个管网,可以把连接管线断开,分解成为两个独立的管网;有两条管 线连接的分支管网,若其位于管网的末端且连接管线的流向和流量可以确定时,也可以进行分解; 管网分解后即可分别计算。2.合并管径较小、相互平行且靠近的管线可考虑合并。如管线交叉点很近时,可以将其合并为同一 交叉点

3、。相近交叉点合并后可以减少管线数目,使系统简化。在给水管网中,为了施工方便和减 小水流阻力,管线交叉处往往用两个三通代替四通(实际工程中很少使用四通),不必将两个三同 认为是两个交叉点,仍应简化为四通交叉点。3.省略 管线省略时,首先略去水力条件影响较小的管线,即省略管网中管径相对较小的管线。管线 省略后的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但是由于流量集中,管径增大,并不经济。二、沿线流量城市给水管网的干管和分配管上,承接了许多用户,沿线配水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工厂、机 关、学校、医院、宾馆等大用户,其用水流量称为集中流量,又有数量很多、但用水量较小的居 民用水、浇洒道路或绿化用水等沿线流量,以致不但沿线所

4、接用户很多,而且用水量变化也很大。 干管的配水情况如图6-3 所示。ii qi q3* Q1|q5| q?j1q51t t! q2q?q41q4Q1A分配管图 6-3 干管配水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干管除供沿线两旁为数较多的居民生活用水q/、q2、q3等外,还要 供给分配管流量qq2、q3等,还有可能给少数大用水户供应集中流量Q2、Q3等。由于 用水点多,用水量经常变化,所以按实际情况进行管网计算是非常繁杂的,而且在实际工程中也 无必要。所以,为了计算方便,常采用简化法比流量法,即假定小用水户的流量均匀分布在 全部干管上。比流量法有长度比流量和面积比流量两种。(一)长度比流量所谓长度比流量法是假

5、定沿线流量q/、q2均匀分布在全部配水干管上,则管线单位 长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记为qs L/ (s. m)。qs 可按下式计算:EL(6-2)式中 Q 管网总用水量, L/s;EQi 工业企业及其他大用户的集中流量之和,L/s。EL管网配水干管总计算长度,m;单侧配水的管段(如沿河岸等地段敷设的只有一侧 配水的管线)按实际长度的一半计入;双侧配水的管段,计算长度等于实际长度;两侧不配水的 管线长度不计(即不计穿越广场、公园等无建筑物地区的管线长度)。比流量的大小随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控制管网水力情况的不 同供水条件下的比流量(如在最高用水时、消防时、最大转输时的比流量) 是不

6、同的,须分别计算。另外,若城市内各区人口密度相差较大时,也应 根据各区的用水量和干管长度,分别计算其比流量。长度比流量按用水量全部均匀分布在干管上的假定来求比流量,忽视了沿管线供 水人数和用水量的差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计算出来的配水量可能和实际配水量 有一定差异。为接近实际配水情况,也可按面积比流量法计算。(二)面积比流量假定沿线流量q/、q2均匀分布在整个供水面积上,则单位面积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面积比流量,记作qAL/(s.m2),按下式计算:(6-3)QEQiEA式中EA给水区域内沿线配水的供水面积总和,m2其余符号意义同前。干管每一管段所负担的供水面积可按分角线或对角线的方法进行划分,

7、如图6-4 所示。在街 区长边上的管段,其单侧供水面积为梯形;在街区短边上的管段,其单侧供水面积为三角形。2冰J)供水面积划分图6-4(a)对角线法;(b)分角线法用面积比流量法计算虽然比较准确,但计算过程较麻烦。当供水区域的干管分布比较均匀、 干管距离大致相同的管网,用长度比流量法计算较为简便。由比流量qs、qA可计算出各管段的沿线配水流量即沿线流量,记作qy,则任一管段的沿线 流量qy(L/s)可按下式计算:q 二 q - L(6-4)ys i或 q = q - A(6-5)yA i式中L该管段的计算长度,m ;A匚该管段所负担的供水面积,m2。三、节点流量管网中任一管段的流量,包括两部分

8、:一部分是沿本管段均匀泄出供给各用户的沿线流量qy, 流量大小沿程直线减小,到管段末端等于零;另一部分是通过本管段流到下游管段的流量,沿程 不发生变化,称为转输流量qzs。从管段起端A到末端B管段内流量由qzs+qy变为qzs,流量是变 化的。对于流量变化的管段,难以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因此,需对其进一步简化。简化的方法 是化渐变流为均匀流,既以变化的沿线流量折算为管段两端节点流出的流量,即节点流量。全管 段引用一个不变的流量,称为折算流量,记为q辻,使它产生的水头损失与实际上沿线变化的流 量产生的水头损失完全相同,从而得出管线折算流量的计算公式为:(6-6)q 二 q +aqifzsy式中a

9、_折减系数,通常统一采用0.5,即将管段沿线流量平分到管段两端的节点上。AS(1-町务图6-5管段输配水情况 因此管网任一节点的节点流量为:q 二 0.5Zq(6-7)iy即管网中任一节点的节点流量qi等于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的沿线流量总和的一半。 当整个给水区域内管网的比流量qcb或qmb相同时,由式(6-4)、(6-5)可得节点流量计算式 (6-7)的另一种表达形式:q 05q 工L(6-8)i s i或 q = 05q YA(6-9)iA i式中ZLi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的计算长度之和,m; 工Ai 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所负担的配水面积之和,m2。城市管网中,工企业等大用户所需流量,可直接作为

10、接入大用户节点的节点流量。工业企业 内的生产用水管网,水量大的车间用水量也可直接作为节点流量。这样,管网图上各节点的流量包括由沿线流量折算的节点流量和大用户的集中流量。大用户 的集中流量可以在管网图上单独注明,也可与节点流量加在一起,在相应节点上注出总流量。一 般在管网计算图的各节点旁引出细实线箭头,并在箭头的前端注明该节点总流量的大小。在计算完节点设计流量后,应验证流量平衡,即:Q= EQi+Eqi(6-10)式中Q管网总用水量,L/s;Qi各节点的集中流量,L/s; qi各节点的节点流量,L/s。如果有较大误差,则应检查计算过程中的错误,如误差较小,可能是计算精确度误差(小数 尾数四舍五入

11、造成),可以直接调整某些项集中流量和节点流量,使流量达到平衡。例题6-1某城镇最高时总用水量为284.7 L/s,其中集中供应工业用水量为189.2 L/s。干管 各管段编号及长度如图6-6所示,管段4-5、 1-2及2-3为单侧配水,其余为两侧配水。试求:(1) 干管的比流量;(2)各管段的沿线流量;(3)各节点流量。1500绿地居住区47565756居住区00居住区007567566居住区居住区工厂2绿地3图 6-6 节点流量计算(单位: m )解 按长度比流量法计算。1.配水干管计算长度:因二泵站4为输水管,不参与配水,其计算长度为零,45、1 2、23管段为单侧配水,其计算长度按实际长

12、度的一半计入,其余均为双侧配水管段,均按实 际长度计入,则:YL = 0.5 x 756m x 3 + 756m + 820m x 3 二 4350m2.配水干管比流量:=0 0219 L / s.m284.7L / s _189.2 L / s4350m3沿线流量:管段1-2 的沿线流量为q = q L = 00219L/ sm x 0.5 x 756m = 8.3L/ s1-2s 1-2各管段的沿线流量计算见表6-1。各管段的沿线流量计算表6-1管段编号管段长度/m管段计算长度/m比流量/L st m-1沿线流量/L s-i1-27560.5X756 = 3788.32-375605X75

13、6=3788.31-482082018.02-582082018.03-68208200.021918.04-57560.5X756 = 3788.35-675675616.6合计435095.54. 节点流量计算:如节点 5 的节点流量为q = 05丫 q = 0.5(q+ q + q )5l4-55-65- 2=05(83L / s + 16.6L / s + 18.0L / s)=21.6L / s各节点的节点流量计算见表 6-2。各管段节点流量计算表6-2节点连接管段节点流量/L s -1集中流量/L s -1节点总流量/L s -111-4、1-20.5(18.0+8.3)=13.1

14、189.2202.321-2、2-5、2-30.5 (8.3 + 18.0+8.3)=17.317.332-3、 3-60.5 (8.3 + 18.0)=13.113.141-4、4-50.5 (18.0+8.3)=13.113.154-5、2-5、5-60.5 (8.3 + 18.0+16.6) =21.621.663-6、 5-60.5 (18.0 +16.6)=17.317.3合计95.5189.2284.7将节点流量和集中流量标注于相应节点上,如图6-7。13.1图6-7节点流量图(单位:L/s)四、管段流量 管网各管段的沿线流量简化成各节点流量后,可求出各节点流量,并把大用水户的集中

15、 流量也加于相应的节点上,则所有节点流量的总和,便是由二级泵站送来的总流量,(即总 供水量)。按照质量守恒原理,每一节点必须满足节点流量平衡条件:流入任一节点的流量 必须等于流出该节点的流量,即流进等于流出。若规定流入节点的流量为负,流出节点为正,则上述平衡条件可表示为:6-11)q + Zq = 0i ij式中qi节点i的节点流量,L/s;qij 连接在节点 i 上的各管段流量, L/s。依据式(6-11),用二级泵站送来的总流量沿各节点进行流量分配,所得出的各管段所通 过的流量,就是各管段的计算流量。在单水源枝状管网中,各管段的计算流量容易确定。从配水源(泵站或水塔等)供水到 各节点只能沿

16、一条管路通道,即管网中每一管段的水流方向和计算流量都是确定的。每一管 段的计算流量等于该管段后面(顺水流方向)所有节点流量和大用户集中用水量之和。因此, 对于枝状管网,若任一管段发生事故,该管段以后地区就会断水。如图 6-8 所示的一枝状管网,部分管段的计算流量为:q45 二 q5 ;q810 二 qi0 ;q = q + q + q + q + q3-4458910图 6-8 枝状管网管段流量计算 对于环状管网,各管段的计算流量不是唯一确定的。配水干管相互连接环通,环路中每 一用户所需水量可以沿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管路供给,各环内每条配水管段的水流方向和流量 值都是不确定的。如图6-9中的1节点

17、,图中流入节点1的流量只有q二Q (泵站供水流量),流出节点 011的流量有q口2、q15和q17,由公式(6-11)得:-Q + q + q + q + q 二 01121517Q - q广 qi2 + qi5 + qi7对于节点1来说,流入管网的总流量Q和节点流量q1是已知的,但各管段的流量中2、 q“、q17可以有不同的分配方法,也就是有不同的管段流量。为了确定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需人为地假定各管段的流量分配值称为流量预分配,以此确定经济管径。在环状管网流量预 分配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性(即一定年限内管网的工程总造价和管理费用最小),而且还要 考虑可靠性问题(指能够不间断地向用户供水,并保

18、证应有的水量、水压和水质),做到经 济性和可靠性并重。但经济性和可靠性是一对矛盾,一般只能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力争 得到最经济的管径。在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环状管网流量分配:1首先在管网平面布置图上,确定出控制点的位置,并根据配水源、控制点、大用户 及调节构筑物的位置确定管网的主要流向。2参照管网主要流向拟定各管段的水流方向,使水流沿最近路线输水到大用户和边远 地区,以节约输水电耗和管网基建投资。3根据管网中各管线的地位和功能来分配流量。尽量使平行的主要干管分配相近的流 量,以免个别主要干管损坏时,其余管线负荷过重,使管网流量减少过多;干管与干管之间 的连接管,主要是沟

19、通平行干管之间的流量,有时起输水作用,有时只是就近供水到用户, 平时流量一般不大,只有在干管损坏时,才转输较大流量。因此,连接管中可分配较少的流 量。4.分配流量时应满足节点流量平衡条件,即在每个节点上满足q +工q二0。i ij对于多水源管网,会出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水源同时供水的节点,这样的节点叫供水分 界点;各供水分界点的连线即为供水分界线;各水源供水流量应等于该水源供水范围内的全 部节点流量加上分界线上由该水源供给的那部分节点流量之和。因此,流量分配时,应首先 按每一水源的供水量确定大致的供水范围,初步划定供水分界线,然后从各水源开始,向供 水分界方向逐节点进行流量分配。环状管网流量分配

20、后得出的是各管段的计算流量,由此流量即可确定管径,计算水头损失, 但环状管网各管段计算流量的最后数值必须由平差计算结果来定出。第二节 管 径 计算确定管网中每一管段的直径是输水和配水系统设计计算的主要课题之一。管段的直径应 按分配后的流量确定。在设计中,各管段的管径按下式计算:(6-12)式中 q管段流量,m3/s;u管内流速,m/so由上式可知,管径不但和管段流量有关,而且还与流速有关。因此,确定管径时必须先 选定流速。为了防止管网因水锤现象而损坏,在技术上最大设计流速限定在2.53.0m/s范围内; 在输送浑浊的原水时,为了避免水中悬浮物质在水管内沉积,最低流速通常应大于0.60m/s,

21、由此可见,在技术上允许的流速范围是较大的。因此,还需在上述流速范围内,根据当地的 经济条件,考虑管网的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来选定合适的流速。从公式可以看出,流量一定时,管径与流速的平方根成反比。如果流速选用的大一些, 管径就会减小,相应的管网造价便可降低,但水头损失明显增加,所需的水泵扬程将增大, 从而使经营管理费(主要指电费)增大,同时流速过大,管内压力高,因水锤现象引起的破 坏作用也随之增大。相反,若流速选用小一些,因管径增大,管网造价会增加。但因水头损 失减小,可节约电费,使经营管理费降低。因此,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主要指电费)这 两项经济因素是决定流速的关键。求一定年限t (称为投资

22、偿还期)内,管网造价和经营管 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称为经济流速),以此来确定的管径,称为经济管径。若管网造价为C,每年的经营管理费用为M,包括电费M和折旧、大修费M2,因M2 和管网造价有关,故可按管网造价的百分数计,表示为p %C,那么在投资偿还期t年内, 总费用为:PW = C + tM = C + (M + C )t(6-13)t 1 100式中 P管网的折旧和大修率,以管网造价的百分比计。式(6-13)除以投资偿还期t,则得年折算费用W:C1 pW = + M = (- + 匕)C + M(6-14)tt 1001总费用W曲线的最低点表示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时的流速称为

23、经济流 速Ue。各城市的经济流速值应按当地条件,如水管材料和价格、施工条件、电费等来确定,不 能直接套用其他城市的数据。另外,管网中各管段的经济流速也不一样,须随管网图形、该 管段在管网中的位置、该管段流量和管网总流量的比例等决定。因为计算复杂,有时简便地 应用“界限流量表”确定经济管径。界限流量表表6-3管径界限流量管径界限流量/mm/L s -1/mm/L s -1100o,说明顺时针方向各管段中初步分配的流量多了些,逆时针方向管段中分 k配的流量少了些,反之,如Ah(o)o,说明顺时针方向各管段中初步分配的流量少了些, k逆时针方向管段中分配的流量多了些。h(4) 计算每环内各管段的,按

24、式(6-16)求出校正流量。如闭合差为正,校正qj流量为负;反之,则校正流量为负。(5) 设图上的校正流量Aq符号以顺时针方向为正,逆时针方向为负,凡是流向和校k正流量Aq方向相同的管段,加上校正流量,否则减去校正流量,据此调整各管段的流量,k得第一次校正的管段流量。对于两环的公共管段,应按相邻两环的校正流量符号,考虑邻环 校正流量的影响。按此流量再计算,如闭合差尚未达到允许的精度,再从第2 步按每次调整后的流量反复计算,直到每环的闭合差达到要求为止。第四节、管网水力计算一、枝状管网水力计算 枝状管网中的计算比较简单,因为水从供水起点到任一节点的水流路线只有一 个,每一管段也只有唯一确定的计算

25、流量。因此,在枝状管网计算中,应首先计算对 供水经济性影响最大的干管,即管网起点到控制点的管线,然后再计算支管。当管网起点水压未知时,应先计算干管,按经济流速和流量选定管径,并求得水头损失; 再计算支管,此时支管起点及终点水压均为已知,支管计算应按充分利用起端的现有水压条 件选定管径,经济流速不起主导作用,但需考虑技术上对流速的要求,若支管负担消防任务, 其管径还应满足消防要求。当管网起点水压已知时,仍先计算干管,再计算支管,但注意此时干管和支管的计算方 法均与管网起点水压未知时的支管相同。枝状管网水力计算步骤: (1)按城镇管网布置图,绘制计算草图,对节点和管段顺序编号,并标明管段长度和节

26、点地形标高。(2)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并在节点旁引出箭头,注明节点流量。大用 户的集中流量也标注在相应节点上。(3)在管网计算草图上,从距二级泵站最远的管网末梢的节点开始,按照任一管段中的 流量等于其下游所有节点流量之和的关系,逐个向二级泵站推算每个管段的流量。(4)确定管网的最不利点(控制点),选定泵房到控制点的管线为干线。有时控制点不明 显,可初选几个点作为管网的控制点。(5)根据管段流量和经济流速求出干线上各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6)按控制点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和从水泵到控制点管线的总水头损失,求出水塔高度 和水泵扬程。(若初选了几个点作为控制点,则使二级泵站所需扬程最大的

27、管路为干线,相 应的点为控制点)。(7)支管管径参照支管的水力坡度选定,即按充分利用起点水压的条件来确定。(8)根据管网各节点的压力和地形标高,绘制等水压线和自由水压线图。【例题6-2】某城镇有居民6万人,用水量定额为120 L/ (cap. d),用水普及率为83%, 时变化系数为1.6,要求达到的最小服务水头为20m。管网布置见图6-11。用水量较大的一 工厂和一公共建筑集中流量分别为25.0 L/s和17.4 L/s,分别有管段34和78供给,其 两侧无其他用户。城镇地形平坦,高差极小。节点4、5、8、9处的地面标高分别为56.0、 56.1、55.7、56.0m。水塔处地面标高为57.

28、4m,其他点的地形标高见表6-5,管材选用给水 铸铁管。试完成枝状给水管网的设计计算,并求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节点地 形标高表6-5节点2367地形标高(m)56.656.356.356.2解】1.计算节点流量1)最高日最高时流量6000cap x 120L / cap.d x 83% x 1.624 x 3600+ 25.0 L / s +17.4 L / s = 153.07L / s2)比流量:=0.04224L /(s - m)153.07L / s - 25.0 L / s -17.4 L / sqs2620m1) 沿线流量(见表 6-6):沿线流量计算表表6-6管段长度/m沿线流量

29、/L s-11-240016.902-345019.012-650021.123-532013.526-735014.786-960025.34合计2620110.672) 节点流量(见表 6-7)节点流量i计算表表6-7节点节点流量/L s-1集中流量/L s-1节点总流量/L s-110.5X16.90=8.458.4520.5 X( 16.90+19.01+21.12) =28.5128.5130.5(19.01+13.52)16.2716.27425.025.050.5X13.52=6.766.7660.5X(21.12+25.34+14.78) =30.6230.6270.5X14.

30、78=7.397.39817.4017.4090.5X25.34=12.6712.67合计110.6742.40153.07各节点流量标注在图6-11。2选择控制点,确定干管和支管由于各节点要求的自由水压相同,根据地形和用水量情况,控制点选为节点9,干管定 为1269,其余为支管。3编制干管和支管水力计算表格,见表6-8、6-94将节点编号、地形标高、管段编号和管段长度等已知条件分别填于表6-8、6-9中的第(1)、 (2)、(3)、(4)项。干管水力计算表表6-8节点地形 标咼/m管段编号管段长度/m流量/L s-1管径/mm1000i流速/m s-1水头 损失/m水压 标咼/m自由水压/m

31、(1)(2)(3)(4)(5)(6)(7)(9)(10)(11)956.06960012.671507.200.734.3276.0020.0656.380.3224.022650068.083004.900.962.45256.682.7726.1712400144.625001.530.730.61157.483.3825.985确定各管段的计算流量按q +Eq二0的条件,从管线终点(包括和支管)开始,同时向供水起点方向逐个节i ij点推算,即可得到各管段的计算流量:由 9 节点得 q = q = 12.67 L/s699由 6 节点得:q = q + q + q + q= 30.62L/

32、s + 12.67L/s + 7.39L/s + 17.4L/s = 68.08L/s26669778同理,可得其余各管段计算流量,计算结果分别列于表6-8、6-9中第(5)项。6干管水力计算(1)由各管段的计算流量,查铸铁管水力计算表,参照经济流速,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 相应的 1000i 及流速。管段69的计算流量12.67 L/s,由铸铁管水力计算表查得:当管径为125 mm、150 mm、 200 mm时,相应的流速分别1.04 m/s、0.72 m/s、0.40 m/s。前已指出,当管径DV400 mm 时,平均经济流速为0.60.9 m/s,所以管段69的管径应确定为150 mm,相

33、应的1000i = 7.20,u=0.73 m/s。同理,可确定其余管段的管径和相应的1000i和流速,其结果见表6-8 中第(6)、(7)、(8)项。(2)根据h=i.L计算出各管段的水头损失,即表6-8中第(9)项等于1000x(4),则h691000 X 600m = 4.32m同理,可计算出其余各管段的水头损失,计算结果见表6-8中第(9)项。3)计算干管各节点的水压标高和自由水压。因管段起端水压标高Hi和终端水压标高H.于该管段的水头损失存在下列关系:H = H + h(6- 15 )i j ij节点水压标高斗、自由水压H0i与该处地形标高Zi存在下列关系:H = H Z(6-16)

34、0 ii i由于控制点 9 节点要求的水压标高为已知:H = Z + H = 56.0m + 20m = 76.0m9909因此,在本例中要从节点9开始,按式(6-12)和(5-13)逐个向供水起点推算节点 4 H = H + h= 76.0m + 4.32m = 80.32m6 96 9H 二 H Z 二 80.32m 56.3m 二 24.02m0 66 6同理,可得出干管上各节点的水压标高和自由水压。计算结果见表6-8中第(10)、(11) 项。7支管水力计算由于干管上各节点的水压已经确定,(见表 6-8),即支管起点的水压已定,因此支管各 管段的经济管径选定必须满足:从干管节点到该支管

35、的控制点(常为支管的终点)的水头损 失之和应等于或小于干管上此节点的水压标高与支管控制点所需的水压标高之差。即按平均 水力坡度确定管径。但当支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管段串联而成时,各管段水头损失之和可有 多种组合能满足上述要求。现以支管678为例说明:首先计算支管678的平均允许 水力坡度,即:允许 1000i = 1000 x=4.480.32m _(55.7m + 20.0m)350m + 700m由q二24.79L/s,查铸铁管水力计算表,参照允1000? = 4.4,得D 二200mm ,6767相应的实际1000i二5.88,则:5.88h =x 350m = 2.06m671000按式

36、(6-13)、 (6-14)计算7点得水压标高和自由水压:H = H h= 8032m 2.06m = 78.26m7 66 7H = H Z = 78.26m 56.2m = 22.06m0777由节点7的水压标高即可计算管段7-8的平均允许1000i为:700m允许 1000i = 1000 x 78.26m-551m + 20.0m)= 3.66由q二17.4L/s,查铸铁管水力计算表,参照允许1000i二3.66,得D二200mm ,7878相应的实际1000i二2.99,则:2.99h =x 700m = 2.09m781000同理,可计算出节点8的水压标高和自由水压:H = H 一

37、 h = 78.26m 一 2.09m = 76.17m8 778H = H 一 Z = 76.17m 一 55.7m = 20.47m08 8 8按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所有支管管段,计算结果见表6-9,图 6-12。L(m)-h(m)图 6-12 枝状管网计算支 管 水 力 计 算 表表 6-9节点地形标高/m管段编号管段长度/m管段流量/L s-1允许1000i管段管径/mm实际1000i水头损失/m水压标高/m自由 水压/m(1)(2)(3)(4)(5)(6)(7)(8)(9)(10)(11)656.36-735024.794.42005.882.0680.3224.02756.278.26

38、22.067-870017.43.662002.992.09855.776.1720.47注:管段78、35按现有水压条件均可选用100mm管径,但考虑到消防流量较大(qx=35L/s),管网 最小管径定为 150mm。8确定水塔高度 由表6-7可知,水塔高度应为Ht =25.98 m。9确定二级泵站所需的总扬程设吸水井最低水位标高Z二53.00 m,泵站内吸、压水管的水头损失取“二3.0 m, pp水塔水柜深度为4.5 m,水泵至1点间的水头损失为0.5m,则二级泵站所需总扬程为:H 二 H +Eh + EhP ST p二(Z + H + H - Z ) + h 右 +Eht t 0 P泵-

39、1p=57.4m + 25.98m + 4.5m 一 53.0m) + 0.5m + 3.0m二 38.38m二、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 (一)、环状管网水力计算步骤 1按城镇管网布置图,绘制计算草图,对节点和管段顺序编号,并标明管段长度和节 点地形标高。2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并在节点旁引出箭头,注明节点流量。大用 户的集中流量也标注在相应节点上。3在管网计算草图上,将最高用水时由二级泵站和水塔供入管网的流量(指对置水塔 的管网),沿各节点进行流量预分配,定出各管段的计算流量。4根据所定出的各管段计算流量和经济流速,选取各管段的管径。5. 计算各管段的水头损失h及各个环内的水头损失代

40、数和Eho6. 若工h超过规定值(即出现闭合差/h),须进行管网平差,将预分配的流量进行校 正,以使各个环的闭合差达到所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7按控制点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和从水泵到控制点管线的总水头损失,求出水塔高度 和水泵扬程。8根据管网各节点的压力和地形标高,绘制等水压线和自由水压线图。第五节 输水管水力计算输水管包括原水输水管(渠)和清水输水管两种。输水管必须保证不间断输水。因此, 一般需平行敷设两条,当敷设一条输水管时,常另外设置有一定容量的蓄水池。对于允许间 断供水或多水源供水的管网,可以只设一条输水管。输水系统的一般特点是距离长,和河流、 高地、交通路线等交叉较多。原水输水管(渠)设

41、计流量,应按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与水厂自用水量之和确定。当远 距离输水时,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还应计入管渠漏失水量。清水输水管的设计流量,当管网内无调节构筑物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当 管网内有调节构筑物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条件下,由水厂所负担供应的水量确定(输 水管道的设计水量应为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减去由调节构筑物每小时供应的水量)。输水管渠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1压力输水管渠 此种形式通常用得最多,当输水量大时可采用输水渠。常用于高地水源或水泵供水。 2无压输水管渠(非满流水管或暗渠)无压输水管渠的单位长度造价较压力管渠低,但在定线时,为利用与水力坡度相接近的 地形,不得不延长路线

42、,因此,建造费用相应增加。重力无压输水管渠可节约水泵输水所耗 电费。3加压与重力相结合的输水系统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常用加压与重力结合的输水方式。4明渠明渠是人工开挖的河槽,一般用于远距离输送大量水。以下重点讨论压力输水管。输水管平行工作的管线数,应从可靠性要求和建造费用两方面来比较。若增加平行管线 数,虽然可提高供水的可靠性,但输水系统的建造费用随之增大。实际上,常采用简单而造 价又增加不多的方法,以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即在平行管线之间设置连接管,将输水管线分 成多段,分段数越多,供水可靠性越高。合理的分段数应根据用户对事故流量的要求确定。输水管计算的任务是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以及达到一定事故流量

43、所需的输水管条数和 需设置的连接管条数。确定大型输水管的管径时,应考虑具体的埋管条件、管材和形式、附 属构筑物数量和特点、输水管条数等,通过方案比较确定。具体计算时,先确定输水管条数, 依据经济供水的原则,即按设计流量和经济流速(或可资用水头)确定管径,进而计算水头 损失。本节主要介绍输水管分段数计算方法。一、重力供水时的压力输水管 水源在高地时(如取用蓄水库水时),若水源水位和水厂内第一个水处理构筑物之间有 足够的水位高差克服两者管道的水头损失时,可利用水源水位向水厂重力输水。如图6-28所示,若水源水位标高为Z,输水管终端要求的水压为Z = Z + H ,则0 m 0可资用水头为H = Z

44、 - Z0,用来克服输水管阻力损失。假设输水系统的总流量为Q,平行Q管线(管径、管长和管材均相同)数为n,则每条输水管的流量为兰,如图6-29。n图6-28重力流压力输水管Q-Q/nQ/n)十Qjn2仟、L1图6-29输水管正常时与事故时工作情况若在输水管上等距离地设置m条连接管,输水管被分成N = m +1段,则正常工作情况 下的水头损失为:h = s (m +1)(纟)2 = ns (m +1)n 2Q2 二 SoQ2(632)式中s 每一管段的摩阻;so输水系统的总摩阻,s(m +1)s =0n 2如图6-29,任一管段损坏时,流量降低为Q,若忽略连接管的水头损失(因其长度a和输水管相比

45、很短),则此时输水管系统的水头损失为:QQ m sh = s(y)2m + s( )2 =|s 1+Q 2 = s Q2(6-33)a nn 1n2(n -1)2 a a a式中 san条管线中任段损坏时输水系统的总摩阻,sas(n 1)2在重力流压力输水系统中,因起、终点的水头差固定,不受管线损坏的影响,因此h = h,a但s丰s,可得出事故时和正常工作时的流量比例,即事故时允许流量降落比R为:0 a(m +1)sn 2 _ 1amS + Sn 2(n 1)2(634)不同n、m值时的R值见表6-13。由表可知:输水管线可靠性随着平行管线数和连接管 数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城镇给水管网的允许流量

46、降落比R值为0.7,因此为保证输水管损坏 时的事故流量,当采用重力下的压力供水时,应设置两根平行的输水管时,并设置两条连接 管将平行管线按长度分成3段。n当m为下列值时的R值0123420.50.630.710.760.7930.670.780.840.870.8940.750.850.890.910.93表 6-13不同m、n值时的R值水泵供水时,流量Q受到水泵扬程的影响。反之,输水量变化也会影响输水管起点的水压。因此水泵供水时的实际流量,应由水泵特性曲线H二f(Q)和输水管特性曲线二、水泵供水的压力输水管H = hst +Eh = f (Q)的联合曲线求出。图6-30 水泵和输水管特性曲线

47、水泵特性曲线和输水管特性曲线的联合工作情况可如图6-30表示,I、II分别表示输水管正常工作和事故时的Q 工h特性曲线。当输水管任一管段损坏时,系统的阻力增大,曲线的交点从正常工作时的b点移到a点,与a点相应的横坐标表示事故时流量Q。设置a连接管后,由于事故时输水系统的摩阻增加较少,即s较接近s,因此曲线II和曲线I也 a0比较接近,事故时流量Q可大于无连接管时。确定输水管的分段数应保证任一管段损坏检a修时,供水流量不低于允许值。水泵供水时输水管的分段数计算方法如下: 1设有网前水塔时输水管分段数计算设两条不同直径的输水管用连接管分成 n 段。输水管正常土作时的流量和水压关系用Q h特性方程表

48、示为H = H + (s + s )Q2(6-35)0 p d忽略连接管的水头损失,则任一段输水管损坏时的流量和水压关系为ssH = H + (s + s d + 1)Q 2(6-36)a 0 p d n n a式中 H 输水管正常工作时水泵扬程;H 事故时水泵扬程;aH 水泵静扬程,等于水塔水面与泵站吸水井水面的高差;0Q 正常工作时的流量;Q 事故时的流量;an 输水管的分段数;Q 正常工作时的流量;Q 事故时的流量;a、一泵站内部管线的摩阻;s 两条输水管的当量摩阻。 d当量摩阻按下式计算:VsVsss6-37)s = 1 2 二d)2式中S、s2每条输水管的摩阻,其中,S为未损坏输水管的摩阻。 正常情况下水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H =H sQ2 =Hpb事故时水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 H sQ 2 = Hb a a输水量 Qa:a小i1 H HQb4(6-38)s + s + spd将式(6-35)和式(6-36)分别代人上两式,得正常时水泵的输水量Q和事故时的水泵I H - HQ = b 01a1 s + s + s + (s s )- p d 1 d n(6-39)由式(6-39)和式(6-38)得事故时和正常时的流量比为: s + s + s=R =p dis + s + s + (s s ) p d 1 d n6-40)R 一般取 0.7,因此,为保证事故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